清代著名画家李方膺有一次和朋友谈起绘画,有人说:"世上什么东西都好画,就是有一种东西画不了,这就是"风"!"众人纷纷表示同意,因为风无影无踪,确实难画,但李方膺却不以为然,他坚定地说:"风也能画。"
李方膺当场挥笔作画,一会儿,他果然把"风"画出来了。这就是我们今日所见到的《风竹图》。看了李方膺的《风竹图》,有人评价说:"李方膺不仅把风画出来了,而且把风声也画出来了。"
李方膺能画风,那么古人是怎样创造"风"字的呢?甲骨文的"风"字是一只大鸟的形状,这其实是古时的"凤"字。上古时期,还没有"风"字,在商周卜辞里面,都是借"凤"字作为"风"字使用的。如"大凤"就是"大风","小凤"就是"小风","不凤"就是今天不刮风。风动则虫生,后来,古人抓住昆虫的这种现象,以"虫"表意,以"凡"表音,创造了"风"字这个形声字,以后便以此字为基础,逐渐演变成今天我们所用的简体"风"字。风是空气的流动。但古人对风的理解,远远不止这一种自然现象,而是理解成一种氛围,一种气象,一种环境,风的引申义有风气、风范、风度,风俗、风光,等等。
历史上关于"风"字,有这样一则故事:宋代大散文家范仲淹在浙江做地方官时,在富春山上的钩台上造了一座严子陵的祠堂。祠堂落成后,范仲淹为之写了《严先生祠堂记》一文。记中写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文章写好后,将此文送给友人李泰伯看,李看后赞不绝口,随后对范仲淹说:"如果诗中改动一个字,那就更完美了。"范仲淹连忙请教。李泰伯说:"诗中写云山江水的话,意境很大,后面用一"德"字来承接,便觉得有些局小,而且太呆板。把"德"字改成"风"字,你看如何?"范仲淹听了,连声说好,马上就把"德"字改成了"风"字,并且尊称李泰伯为一字之师。
"春"意盎然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读罢清代诗人高鼎这首《村居》,我们不禁感叹:春天,是万物生息繁衍的季节,是美好的季节,是希望的季节。古人在创造"春"字的时候,也紧紧抓住了春天的特点。
在甲骨文中,"春"字的形体是三个"木"、一个"日"、一个"屯",其中"屯"既代表"春"字的读音,同时又是草木嫩芽的象形,整个字表达出来的意思是:阳光普照,草木萌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
"春"的本义原为"阳光普照、草木丛生",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只有在一年之首的春天才能看到,所以后来便以"春"作为一年四季的第一季节名,相当于农历的正、二、三月。又表示"生机"和"生意"等义。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季,植物开始发芽生长,冬眠的动物苏醒,许多以卵过冬的动物孵化,候鸟从南方飞回北方。因此春季也被称为"万物复苏"的季节。
一表人才的"夏"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我们中国人古代自称"夏"或"华夏"。我们的民族何以称"夏"呢?这从"夏"字字源可见一斑。
小篆的"夏"字,从页,从臼,从夂。页代表人头,臼代表两手,夂代表两足。整个字形像一个头身手足俱全的人。这个形体比起汉字中其他表现人的各种形态的字来说,所描绘的人"确也仪表堂堂"。因此,先人借用这个美好的字眼作为民族的用字。后来,"夏"字被借用为表示季节的用字。
由于"夏"本指仪表堂堂的人,所以"夏"又引申出"大"的意思。"夏"有"大"的意思,大概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因为战国以后,封建大一统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夏"与"大"的意义便日益相合。其实,在此之前,禹所开创的"夏朝"就已经是大一统王朝的楷模。夏朝是我国第一个王朝,据推测,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为夏朝时期,夏朝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它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夏朝总共传了14代,17个王,延续近500年。
"夏"由"大"又引申出"华彩"之意。《周礼·天宫·染人》中有"秋染夏"之说,唐贾公彦解释说:"夏谓五色,至秋气凉可以染五色也。"《尚书·孔氏传》中有"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之语,孔颖达疏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装之美,谓之"华"。"大抵"华夏"自古以来便是汉民族先民的庄严自称,后来更成为整个中华各民族的合称。
禾谷似火的"秋"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一首《秋词》,把秋天的景致、心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古人在创造"秋"字的时候,把秋天的特点也表现得细致入微。
"秋"字在甲骨文中有两种写法,第一种写法的"秋"字,像一只蟋蟀的形状,上面是蟋蟀的触角,背上突出的部分是蟋蟀的翅翼。蟋蟀在秋天鸣叫,又叫秋虫,因此古人把蟋蟀鸣叫的季节叫"秋"。第二种写法的"秋"字是在前一"秋"字下加"火"而成,是会意字。秋天,除了秋虫鸣叫这一特征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禾谷成熟了,而成熟的禾谷似火一般,于是古人就在前一"秋"字的基础上加上"火"构成另一个"秋"。所以有的学者认为"秋"的本义是禾谷成熟了。对此字形,也有的学者认为:古人在庄稼收割后,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一方面作为地肥,另一方面可烧杀害虫,在虫下加火,表示烧杀蝗虫之意。篆书的"秋"字简化为从火从禾,突出了庄稼成熟似火这种典型的景物特征,或者是秋天焚烧禾草之意。
"秋"字从甲骨文到小篆,以至楷书,其构形几经变迁,虽然表义各有侧重,后人解释也各有千秋,但始终围绕着秋天的特征来刻意对秋天进行描绘。
关于"秋"字,有很多词语。例如,"秋波"是指秋天的水波,用来形容美目清如秋水。"秋毫"是指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比喻十分微小的事物。成语"明察秋毫"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不取民间一点一滴。"落叶知秋"比喻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看清事物的发展方向。
秋季草木凋零、秋风萧萧,会让人产生悲凉、伤感的情绪,因此,秋被文人称作悲秋。如欧阳修的《秋声赋》就是写尽秋天的肃杀、残酷,以此抒发他的悲愁,并用秋景暗喻社会现实。然而,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是金色的季节,所以有人唱出了与悲秋完全不同的感情色彩。例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另一首《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冬"--太阳被锁的时节
《山海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神话:传说我国古代有一个神兽叫烛龙,它是人脸蛇身的怪物,红色的皮肤,住在北方极寒之地。它的本领很大,只要它的眼睛一张开,黑暗的长夜就成了白天,它的眼睛一合上,白天就变回黑夜。它吹口气就乌云密布,大雪纷飞,成为冬天;呼口气又马上赤日炎炎,流金铄石,成为夏天。这个神话故事说明,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已经有了对四季的认识。那么,古人是如何表现"冬"字的呢?
甲骨文中没有"冬"字,却有一个与"冬"有关的字,这就是"终"字。"冬""终"古相同,在商周甲骨文卜辞里都将"冬"作"终"字用。甲骨文中的"终"字像一挂丝线已经用到了尽头,表示终极、终结之意,会意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之意。此字的产生,说明我国已进入农业社会且已有了蚕桑缫丝业了。
金文的"冬"字,造字的逻辑性很强,整个字形像太阳被锁在一间封闭的房子里,表示冬天是寒冷的。"冬"的本义是寒冷,后来用作季节名,以农历十月至十二月为"冬"。"冬"又用作象声字,衍生义则比较少。
冬季在很多地区都意味着沉寂和冷清。生物在寒冷来袭的时候会减少生命活动,很多植物会落叶,动物会选择冬眠,有的称作休眠,候鸟会飞到较为温暖的地方越冬。
由"光"字看到的人与火
什么是光?光是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假如没有光,宇宙将成为一片黑暗死寂的世界,没有色彩,没有生命,更没有人类多姿多彩的生活。可以说,光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光是地球生命的来源之一。
关于"光"字,《说文解字》云:"光,明也。"甲骨文的"光"字,上半部像火焰上腾之形,下半部则像一个人跪跽之形,整个字形像人头顶上有一团火的样子。"光"字的本义即为光芒、光亮。例如《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有的学者认为:古时取火不易,失火却极容易,为了让火既不熄灭,又不蔓延,古人便需要专人看守火苗或者保护火种。"光"字的造型,就反映了人与火的这种关系,"光"字中人与火的结合关系,不是指人的头部被火烧着了,而是以火在人下表示火种常在,光明永存。
"光"字由"光芒、光亮"之义引申为"色泽、光彩"之义,例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由"色泽、光彩"之义又引申到"荣耀""好处"之义,例如光荣、沾光等。此外,"光"还有"时光""景物"等义,例如光景,指时光景物,又指境况、状况、情景。"光风霁月"指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朗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