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能迅速而又准确地对事物作出判断的人,比犹豫不决的人发展机会多得多。所以,请尽快抛弃那些不良习性吧!它只会浪费你的精力。
一个希望能成大事的年轻人,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在工作之前,必须确信自己的主意,即使遇到困难与阻力,发生错误,也不可轻易放弃。我们处理事情时,应该事先仔细地分析考虑,对事情本身及其环境作正确的判断,然后再制定决策。而一旦付诸实施,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做。
判断不准确和缺乏判断力的人通常很难决定真正开始做一件事,即使决定开始做了,也往往难收场。他们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消耗在犹豫和迟疑当中。这种人即使具备其他获致成功的条件,也难获得成功。
大凡成大事者须当机立断,把握时机。一旦对事情考察清楚,制订了周密计划,就不再犹豫,而能勇敢果断地立刻去做。因此,他们往往对事情都能做到驾轻就熟,马到成功。
一个头脑清晰、判断力很强的人,一定会有自己的主张,他们绝不会糊里糊涂,更不会投机取巧,他们也不会犹豫不前,也不会一遇挫折便赌气退出,只要作出决策,计划好的事情,他们一定会勇往直前。
英国当代著名将军基钦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位沉默寡言、态度严肃的军人勇猛如狮、出师必胜,他一旦制订好计划,确定了作战方案,就会集中心思运用他那惊人的才干,镇定指挥,他绝不会再三心二意地去与人讨论、向人咨询。在著名的南非之战中,基钦纳率领他的军队出发时,除了他的参谋长外谁也不知道要开赴哪里。他只下令,要预备一列火车、一队卫士及一批士兵。此外,基钦纳声色不动、滴水不漏,更没有拍电报通知沿线各地。那么,他究竟要去哪里呢?士兵们也不知道。战争开始后,有一天早晨六点钟,他忽然神秘地出现在卡波城的一家旅馆里,他打开这家旅馆的旅客名单,发现几个本该在值夜班的军官的名字。他走进那些违反军纪的军官的房间,一言不发地递给他们一张纸条,上面签署了自己的命令:“今天上午十点,专车赴前线;下午四点,乘船返回伦敦。”基钦纳不听军官们的解释和辩白,更不听他们的求饶,只用这样一张小纸条,就给所有的军官下了一个警告,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
基钦纳将军有无比坚定的意志和异常镇静的态度,但他深知自己在战时所负的重大使命。因此,他为人处世严谨而端正,公正无私,指挥部下时也从不偏袒,做任何事情非至成功决不罢手。从这些地方,就可以看出基钦纳将军的伟大魄力和远大抱负。
这位驰骋沙场、百战百胜的名将非常自信,做起事来专心致志,富有创意和魄力,也极富判断力,行动果断,为人机警,反应敏捷,每遇机会都能牢牢把握充分利用。他的确是一个向往获得全面成功者的最好典范。
谋判果断,不失良机
一个有作为的人,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办事果断,多谋且有魄力。
决策果断是一种优良品质,它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决定你的成败。缺乏这种品质的人,做事不能明于判断,遇事优柔寡断,在作决定时,往往犹豫不决,而在作出决定之后,又不能坚决执行。缺乏果敢和灵活应变能力,只能错失良机。
在《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多谋善断的故事有很多描述。
西蜀的街亭被司马懿夺走之后,司马懿又率大军50万去夺诸葛亮驻守的西城。当时城中只有2500名老弱残兵,这等于一座空城。面对强大的敌人,战不能战,守守不住,又不能逃跑。在这千钧一发的困境中,诸葛亮毫不犹豫地隐匿兵马,城门大开,令几个老兵装平民百姓打扫街道。他自己登上城楼,面对城外而坐,弹琴,饮酒,怡然自得,一派升平的景象。正是这场“空城计”,使司马懿仓皇逃走,诸葛亮扭转了战局,由败转胜。诸葛亮决策果断,堪称典范。
成就果断品质的因素有很多种。
第一,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谋略与知识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知识广博才可能足智多谋。诸葛亮在未出茅庐之时,就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并根据当时的形势制定了东联孙吴、北拒曹魏、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对抗战略。可见他能果断地制定“空城计”的谋略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果断的前提是充分熟悉客观情况,认真研究和掌握交往对象的各种情况。曹操率领百万大军进犯江东孙权疆界,东吴朝野上下,主战主降者各执一词,孙权也犹豫不决。出使东吴的诸葛亮,详细分析了曹操的各种情况,曹操号称百万之师,其实不过四五十万,而且降兵居多,军心不稳,没有战斗力。曹兵皆北方人,不服南方的气候、水土,不习水战,难以制胜。这样的分析,使孙权折服,接受了诸葛亮的东吴与西蜀联手抗曹的谋略。这从降到战的转变,正是通过全面分析和充分掌握作战各方的情况而制定的。
诸葛亮设计“空城计”,也正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司马懿心理状态的正确判断。正如诸葛亮后来所说:“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非吾行险,概因不得已而用之。”
第三,对较为复杂的交往活动,为了实现谋略,往往需要同时设想多种方案,以便主体能选择最有利的交往方案。
第四,要把握时机,果断地作决定。俗语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交往的谋略要配合一定的时机,一定的谋略需要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成功,此外谋略也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做事果断不同于冒失或轻率,果断是经过深思熟虑、充分估计客观情况之后迅速作出的决定;在条件不足,有时间等待时,积极准备;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又善于根据新情况,及时制定新的应对策略。
能谋善断,领导喜欢
在领导活动的舞台上,能参善谋是作为下属的角色要求。你若想获得更多的升迁机会,不仅要能够完成好领导交办的事务,还要能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帮助领导想问题、提建议、出点子。最好能先领导一步思维,提出高领导一筹的见解。
下属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谋士”角色,能参善谋是本职所必需。有人根据出谋划策能力的高低,把下属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能先领导一步思维,并能提出高领导一筹的见解,还能在领导决策的过程中,提出新的有价值的修正意见;第二种,能与领导同步思维,多数意见能被领导采纳,并能及时反馈决策执行情况,提出新的意见;第三种,落后于领导思维,意见和建议也很少被领导采纳,但对领导的决策还能正确理解执行;第四种,既落后于领导思维,又提不出有价值的见解,对领导的决策理解执行也不得力。第一种为“优秀参谋”,第二种为“良好参谋”,第三种则属于“一般参谋”,第四种则是“不合格参谋”。但凡想在建功立业的人,都希望自己是第一、二种,不想成为第三、四种。世界上没有天生的战略家,只要你从现在起就开始努力锻炼,那么,能参善谋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情。
但凡高水平的下属,总是宏观在握,全局在胸。他们看问题时,不局限于本单位、本部门,而是站在全局的高度俯瞰一切。他们处理问题时,总是善于系统地分析和全盘运筹,能够清醒地估计到本单位、本部门的恰当位置,从而能自觉地按照全局工作的要求,积极主动地为领导出好主意,出大主意,拿大方略。
毋庸讳言,也有的下属做不到这一点。他们把自己摆不到领导的位置,走不出个人和单位的圈子,考虑问题就事论事,站不到应有的高度,提出的意见、建议层次很低,被领导采纳的几率很小。
在我国历史上,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为领导出谋划策的成功范例不少。
三国时的诸葛亮,虽然结庐隆中,但对天下形势了然于胸,分析深刻透彻,在著名的《隆中对》中,他向刘备提出了占据湖南、湖北、四川,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吴抗曹,进而统一全国的大政方针政策。可以这么说,兵微将寡的蜀汉,能够发展到与曹魏、东吴抗衡,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得益于诸葛亮出的大主意、高谋略。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有个谋臣叫朱升,他依据当时的客观形势,向一方义军首领朱元璋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此时,朱元璋刚攻下南京,立足未稳,力量还弱,地盘尚小,还不足以与其他各路反元兵马较量。所谓“高筑墙”,就是加强自己的防御力量,巩固好金陵这个根据地,使自己的军队有一个稳固而坚强的指挥部,站稳脚跟,以免被敌人吞掉。“广积粮”,也就是注意经济建设,多种多收粮食,积蓄物质力量,维持一时还不能取胜的战争,使南征北战的军队有充足的给养。“缓称王”,也就是不要过早地暴露自己独霸天下的企图,以免引火烧身,成为各方义军攻击的焦点。朱元璋正是按照这九个字的战略方针,稳扎稳打,开创了明朝近280年的基业。
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帝废太子后,其余十多个王子都跃跃欲试,纷纷登场,争夺太子之位。四王爷的谋士邬思道老先生告诫说:“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四王爷按照这“八字方针”去做,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出争夺太子的闹剧。而其他皇子却你争我夺,两败俱伤,纷纷落马。最后,皇帝的宝座果真留给了四王爷,开辟了雍正王朝。
全局意识的增强,来自于对全局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对全局知之越广越深,出谋划策才能质量越高。下属一定要立足本职,放眼全局,做胸怀全局的有心人。
下属要走出一个误区,把自己看做是跑腿的,干具体事儿的,领导叫干啥就干啥,大的方面不必操那么多的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种理解是狭隘的。当年诸葛亮是个农民,朱升是个儒生,既无职位,又无职务,但他们对天下局势极为关注,了如指掌,正因为如此,才成为名留青史的战略家。
常言讲,一个人最要紧的不是站在什么地方,而是朝着什么方向走。职务高、位置高的人,不一定就能提出大主意,小人物也不一定提不出大策略,关键在你的眼界开阔不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