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4600000033

第33章 附录四:王学大纲(2)

正之问:“戒惧是己所不知时工夫,慎独是己所独知时工夫,此说如何?”先生曰:“只是一个工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便是端本澄源,便是立诚。古人许多诚身的工夫,精神命脉,全体只在此处。”

(六)立志

阳明讲诚意、谨独,又讲“立志”。他说:

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所谓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今好色之人,未尝病于困忘,只是一真切耳。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痛痒,恐终不济事。

又说:

学问不得长进,只是未立志。良知上留得些子别念挂带,便非必为圣人之志。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他又说: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如树之根牙。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

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功夫。

他又说:

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讲王学的人,只要先辨一个真切为善之志,专一在此,更无别念挂带,便是良知栽根处。从此戒慎恐惧,从谨其独知处下手。别人不知,只我自知处,是谓独知。若能从独知处下工夫,久久自见意诚境界。意诚了,自得认识“知行合一”的本体。识得此体,自会悟到自己的良知。这是走上王学的真路子,阳明指点本身亲切:后人后弄玄虚,索之冥漠,寻之高深,反而转入歧途了。

(七)事上磨炼

北宋以来所谓“敬、义夹持”,“明、诚两进”,讲工夫上的争端,在阳明手里算是打并归一了,这已在上节约略阐述过。至论对于本体方面心与物的争端,阳明又如何来解决?据普通一般简介,阳明自是偏向象山,归入“心即理”的一面;其实阳明虽讲心理合一,教人从心上下工夫,但他的议论,到底还是折衷心、物两派。别开生面,并不和象山走着同一的路子。他曾说:

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这样说来,既不偏在心,也不偏在物,他在心、物之间特别指点出一个“感应”来,这是王学超过朱、陆之处。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条问答,粗看好似近代西洋哲学中的那些极端的唯心论;但我们若细玩阳明讲学宗旨,从另一看法来解释,似乎阳明语意所重,仍只在“看”与“未看”上,仍只在心与物的感应上。舍却你的一看,非但不见有花树,也何从见有你此心?所以阳明晚年讲学,特地要说一个“必有事焉”,惟其有事,乃有心与物可见。看便是一事,只因此一看,便见此心和岩中花树同时分明;若无此一看,则此花与心同归于寂,何尝是说舍却视听声色事物感应独自存在了这一个心?

九川问:“近年因厌泛滥之学,每要静坐,求屏息念虑。非惟不能,愈觉扰扰,如何?”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曰:“当自有无念时否?”先生曰:“实无无念时……此是天机不息处,所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一息便是死。非本体之念,即是私念。”

又问:“用功收心时,有声有色在前,如常闻见,恐不是专一。”又问:“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个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先生曰:“此格物之说未透。心何尝有内外?……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

阳明只说心无无念时,天机不息,一息便是死;除非槁木死灰,耳聋目盲,如何能不闻不见;只待闻与见,此心与外物便同时分明。故说“心无内外”,只须在“事上磨炼”做工夫:这是王学折衷朱、陆,打通心物内外两端的精神所在,这里才见得是阳明精一之训。阳明平素教人,只指出天理、人欲的分别,不再主张有内心、外物的分别,这是王学的高明处。下面再抄《传习录》陆澄所问一节,以见阳明如何把良知的感应来融通心物,说明天地万物之与我一体。

问:“人心与物同体,如吾身原是血气流通的,所以谓之同体:若于人便异体了,禽、兽、草、木益远矣。而何谓之同体?”

先生曰:“你只在感应之几上看;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

请问。

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

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

曰:“人又甚么叫做心?”

对曰:“只是一个灵明。”

“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问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此处阳明把天地万物说成只是一个“灵明”,岂不很像近代西洋哲学中的所谓极端的唯心论么?其实阳明毕生讲学宗旨,别有其精神所在。他所说的灵明,仍只是感与应,仍只是必有事焉,仍只是一向所讲的知行合一。我们须注意他所说“离却天地万物,亦没有我们的灵明”那一句转语,自可见王学的独特精神处。

现在再看阳明所谓的在“事上磨炼”,究竟是指的什么一回事。传习录又有陆澄问一条:

澄尝问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之说。先生曰:“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

据此可见阳明所谓的事上磨炼,也只是磨炼自己一心的喜怒哀乐。换一句话说,便是磨炼自己良知的感应。便是磨炼此知行合一之本体。陆澄又接着说: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

这把事上磨炼指点得更亲切。我们若捉住此等教训,何至再有所谓“现成的良知”。讲王学的人,只不要忘了龙场驿的忧危,和征濠后的谗讥交作,便自明得先生这里所谓“正要在此等时磨炼”的意义和来历。先生又说:

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原来阳明所谓“事上磨炼”,还在一个“存天理,去人欲”,叫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不要过分。便是所谓“中和”的地位,便是阳明所谓的“心体”。试问阳明此等处,岂不显然是宋儒讲学的大传统?但是“心体”如何识得,如何呈露呢?陆澄又有下面一段的问答。

澄曰:“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如闲思雉虑,如何亦谓之私欲?”

先生曰:“毕竟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寻其根便见。如汝心中决知是无有做劫盗的思虑。何也?以汝元无是心也。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如是则要心体呈露,还是免不掉一番洗伐克治的工夫,所以阳明说: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不论有事无事,只是个“必有事焉”;只是个“存天理,去人欲”;只是要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一个未发之中,和发而中节之和。这是阳明所谓的“事上磨炼”。我们若明白得他所谓的事上磨炼,同时也自明白得他所谓的立志,谨独,诚意,和致良知;同时也自明白得他所谓的良知,和知行原自合一的本体。我们若明白得这些,从此再回头,看北宋以来相传的所谓“变化气质”,试问和王学到底有几许不同?如是说来,阳明又何尝打起革命的叛旗,来求推翻他前辈一般的见解和觊图呢?他晚年特别提出“事上磨炼”一句口号来,只为要在朱子格物和象山立心的两边,为他们开一通渠。后人必然要说阳明尊陆抑朱,怕也未必尽然吧?

以上七点,总算把王学大纲,约略写出了一个大概。他那主张一元论的倾向,和那折衷融会的精神,及其确切明显的宗旨,都可以代表明学的一般;而尤其是在他重“行”的一点上,不徒是他为学精神全部所贯注,即其学说理论之全部组织上,也集中在这一面。所以阳明说:

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

我们此刻也可套他的话头说:

无有不行而可以知阳明之所谓良知,与其一切所说者。

所以朱子言格物穷理,未免偏重“知”上说,而阳明格物穷理,则根本脱离不了一“行”字。天理在实践中,良知亦在实践中。天地万物与我一体亦在实践中。不实践,空言说,则到底无是处。

同类推荐
  • 老子处世绝学

    老子处世绝学

    老子说“绝学无忧”,就是说有一种非常绝妙的学问让人无忧无虑,那就是简单充实而无所不在的快乐主义。老子是一位快乐主义者,他公然说:“我,愚人之心也。”承认自己是个大傻瓜。我们学老子什么?一是学老子的阴柔,二是学老子的快乐主义。这两大绝学都是老子取法自然千锤百炼的人生成功大法术。
  • 老子与当代社会

    老子与当代社会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给世人留下了不朽的著作———《道德经》,由此开创了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学说及其衍生出的道家、道教等流派对2000多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老子文化及其哲学智慧也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人类的宝贵财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老子思想必将发挥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
  • 康德理想的道德与人性

    康德理想的道德与人性

    我们编译的这本《康德理想的道德与人性》一书中,其题材内容可以说是康德哲学思想的经典智慧。
  •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本书分段排列《论语》原文、译文之后,附列古今中外名人相关思想的精彩言论,内容涉及修养、学习、处世、待人等诸多方面。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壹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壹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这套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
热门推荐
  • 灭世戟仙

    灭世戟仙

    一个家族废材,修武垃圾,某天出去,却被星辰降体是福,是祸?一戟在手,天下我有,星辰临世,神魔共惧
  • 绝命夫人

    绝命夫人

    她曾是一个皇室女子却惨招灭门之灾难。遇难中好不容易得以生还,却招匈奴贱卖。为博取生存不得不出下下策贱卖自己。人称:柳绝命命中注定我会遇见你我的绝命夫人,我亡你国但我爱你如命,命在你手,要杀要剐随你便,我无悔!人称:江尘
  • 宝贝别闹脾气别娇

    宝贝别闹脾气别娇

    一个年仅18岁的少女却是一个特密警察与男人们之间相互的感情错爱还有勾心斗角最后结局会如何敬请期待……
  • 我的酒心巧克力

    我的酒心巧克力

    罗酒心是一名恶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同时她也是军事世族浦家、国际医疗欧氏、英国皇家帕森家族的继承人,六岁那年最疼爱她的奶奶离开人世,九岁那年爹地和妈咪因车祸罹难,被说成是厄运公主于是离家出走,在心脏病突发时被十二岁的李恪所救,短暂的相处,却给了小酒心活下去的勇气。十年以后,身为三大家族继承人的罗酒心为自己选择好了死亡的地点,她立誓要让浦家的势力归还北国、让最好的姐妹珍妮成为欧氏的继承人、找到小情人哥哥并把帕森家族托付给他,却阴差阳错地遇见了南国大学的三大校草,上官致、于朔还有李恪。爱上于朔的珍妮,浦家私生子的李恪,为小姨肝肠寸断的上官致,在友情和爱情的界限里她无从选择,还是说已经丧失了生命权利的人便没有了爱的资格!即使我不知你是他,却已经爱上了你,李恪,你就是我人生中的酒心巧克力!可我却不是你心中的洋甘菊!
  • 重生之众里寻他

    重生之众里寻他

    众里寻他千百度,她要找的那个人,也不过是想他将她妥善收藏。【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浪,免我无枝可依。】
  • 六道之境

    六道之境

    红尘千载,只如白驹过隙,是宿命,还是因果?堪破生死轮回,却是逆天而行。六道之境,术珐之源,看看一个少年踏上的逆天之路……
  • 七仙女穿越下凡记

    七仙女穿越下凡记

    她,是让天庭和魔族闻风丧胆的天庭七公主,凡人就更不用说了。一次因贪玩到人间,然后因好奇被一把紫色钥匙而穿越到4000后,母后又告诉自己的命运——爱上凡人,而且有一情一欲,为什么自己的姐姐都是情晶,而自己却是一情一欲为什么她的姐姐和神仙结婚,而自己却和凡人?她甚至都怀疑自己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母后让自己下凡找驸马,到了凡间,自己都快把凡间玩遍了,来了学校,但又因这张脸,招来一大群男人,成天跟在自己身后。看别人一个个总经理的爸,副经理的妈,自己也看了个公司,只用三天,就成了世界首富,看,老娘我比你有钱······来,看看天庭七公主在凡间怎吗闹,驸马到底是谁?
  • 灵异警事

    灵异警事

    我是一名实习刑警,在办案的过程中,即使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杀人犯,我身上的警服和警徽都能有足够的威慑力。但随着我办案越来越多,却遇上了一系列无法破解的灵异悬案。祠堂内重伤而亡的村干部、村子里惊骇的连环血案、祠堂里拜祭的究竟是谁?迷踪之后,凶手到底是人,还是鬼?扑朔迷离的悬案,一部灵异警事,揭开封存已久的秘密……
  • 穷途霸业

    穷途霸业

    茛尼亚——斯科带领着一群逃亡在沦陷区的溃兵回家,历经艰险却又陷入重围,为了履行带他们回家的诺言,他把自己出卖给了死神……在万念俱灭之时他得知,成为亡灵法师可以永生后惊呼:“永远不死!永远泡妞!老爽了!”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对斯科出现的这个时代,进行了形象地描绘“这是一个斯科的时代,死磕的精神改变了这片大陆”现代草蛋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疯姐,在她的微博中写道:“斯科才是我要嫁的人!”周杰论却说:“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斯科改变了华语乐坛。”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做了这样的结论:“简介很扯淡内容很严肃!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本文英文名大部分都有汉语谐音,方便记忆。
  • 霸道少爷遇上高冷小姐

    霸道少爷遇上高冷小姐

    霸道的少爷遇见高冷小姐会发生什么?想知道吗?看了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