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4500000015

第15章 终极武器:致良知(4)

一般孩子的天性是喜欢嬉闹,讨厌拘谨严肃,就像草木的萌芽,环境通达就长得好,反复侵扰则会让嫩苗萎蔫。今天教育孩子,就要让孩子感受到鼓励,孩子心里高兴了,进步就挡也挡不住了:就像及时雨和春风,洒在花草树木上,没有不茁壮成长的,而倘若降下的是严霜,则变得缺少生机,没几天就枯萎了。所以用诗歌陶冶情操,不但能启发孩子的思维,还可以让孩子们在蹦跳吟咏诗歌时发泄出胸中积压的忧郁,教导给孩子们礼仪,不但可以让他们形象端庄,还可以让孩子在作揖跪拜之间鼓动全身气血,疏松筋骨。教孩子读书,不但可以启发他们的灵智,还可以让孩子们在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之中学习古人的思想和气节。这都是一些顺应孩子性格的方法,可以调理孩子的性情,渐渐消磨掉孩子的坏品质,慢慢地让他们不再顽皮,慢慢变得遵守礼仪道德而不觉得这些东西很难以学习,这就是先王设立教育的深意啊,像现在的那些老师,每天就只知道督促孩子们背文章,批评孩子粗鲁却不知道用礼仪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聪明却不知道使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动辄教鞭鞭笞,甚至拿绳子绑缚,就像对待囚犯一样,怪不得孩子们一见学校,就像见了监狱一样,看见老师就像见了鬼一样,极力掩饰自己出去玩耍的事实,甚至说谎来逃避。既把人逼上歧途又想让他成为好人,这怎么可能实现呢?

我之所以投身教育,最根本的意义就在这里,就怕现在的人不理解我,认为我是迂腐。而现在,我就要走了,所以反复叮嘱你们,希望你们这些教职工们把我的这番话永远当做座右铭,不要因为世人的风言风语,就背离自己的原则,祝你们完成“以教育培养好青年”成功,切记啊切记!!

我们也应该切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它不是在桌面上谈,而是要放到实践中去检验,去事上磨练。

(第二节)王爷,请让我用良知打败你

【1】

1519年正月,王阳明请求回老家伺候年纪一大把的祖母,但王琼不允许。他暗示王阳明说,注意南昌城,那里必将有大事发生。王琼所谓的大事指的就是南昌城里的宁王爷朱宸濠预备造反的事。

关于南昌城里的宁王爷,还有个小插曲。

明太祖朱元璋当初封他的儿孙们为王时,王号是根据封地来定的。比如就藩于山西太原的朱枫称为晋王,就藩于北京的朱棣被称为燕王。按这一思路,到江西南昌当王爷的人无论是谁,都应该称为赣王才对,但朱宸濠却被称为宁王。其实,宁王的王爵没有错,只是封地错了。这一切都源自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即位,立即削藩。燕王朱棣不想束手待毙,就从北京起兵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立即采取激烈的反应,派出大军截击朱棣,朱棣被迫撤退到就藩于喜峰口大宁的宁王朱权。朱权当时有十万精兵,他帮朱棣,朱棣取胜的可能性就大,如果帮建文帝,建文帝就绝对取胜。经过长时间综合考虑,他决定帮兄弟朱棣。想不到的是,朱棣在朱权送他出城时,突然实施绑架行为,把朱权的十万精兵控制到自己手中,朱权就这样被软禁了。

两年后,朱棣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对这位在关键时刻被迫帮助他的人,非但不赏赐,反而束之高阁。朱权最后被软禁的毫无人生乐趣可言,就请求朱棣让他回大宁,但朱棣说不成。朱权又请求到苏州当王爷,朱棣说,苏州不是边陲,不宜设藩。朱权又说杭州。朱棣很严肃的告诉他:“过去曾有人建议将吴王府设在杭州,但父亲说杭州是国家赋税重地,不可建藩。”

朱权在肚子里叹息,懊悔自己当初太过于孟浪,以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不过,朱棣很快就回心转意,放他去地方当王爷。他给出了四个地方:福建的建宁、四川的重庆、湖北的江陵和江西的南昌。朱权看到这四个地名,懊悔的心情更重了,因为这四个地方一个比一个差,权衡了好久,朱权才咬着牙选了南昌,但他的爵名不变,仍然是宁王。

从以上的叙述中,可以知道,南昌城里的历代宁王爷都有怨气,这是因为他们不是名正言顺被封到这里的,而是被发配到这里的。

到了第五代宁王朱宸濠时,这股怨气逐渐凝结成天下无敌的勇气,朱宸濠决定为祖宗争回尊严。

朱宸濠虽然在富贵乡里成长,但绝没有纨绔气质。据和他相处多时的唐伯虎讲,朱宸濠眉宇间有一股与众不同的英雄气概,气度恢弘,礼贤下士,集字典上大多数美德于一身。他有梦想,并且脚踏实地,把一万王府卫队扩编成一个多达十万人的集团军。在老朱家的王爷中,朱宸濠鹤立鸡群,非同凡响。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积极拓展人脉,刘瑾专政时,他给刘瑾送礼的专车在路上前后衔接。刘瑾死后,他又自动自发的和朱厚照的亲信钱宁结下肝脑涂地之交情。钱宁被朱厚照的另一位亲信江彬取而代之后,朱宸濠反应如闪电般迅疾,以最快的速度把一车珠宝送到了江彬家中。

朱厚照身边的人都喜欢和这位宁王爷交朋友,因为朱宸濠出手太阔绰,仿佛他有座金山。

朱宸濠当时有个特别不切实际的想法,由于朱厚照结婚多年没有儿子,所以他希望能把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给朱厚照,这样一来,他虽然成不了皇帝,但却可以成为皇帝的爹。

但这件事很快就没了下文。他的那些靠金钱结交的好朋友在朱厚照面前的确尽力而为了,可朱厚照却说,老子我年纪轻轻,怎么可能没有儿子,干嘛要别人的儿子?

朱宸濠见这一招无效,就又起计谋。计谋是这样的:他让那些好朋友在朱厚照面前称赞他仁孝。朱厚照惊呼:“说宁王仁孝,这是什么意思?他要干什么?”

朱宸濠在南昌城听闻朱厚照的话后,心惊胆战了好些天。后来又悄无声息了,他的胆子再度大起来。他说,靠朋友不如靠自己,天下只有一件事是有难度的,那就是靠别人成的事。

他的踌躇满志,被一群伶俐的人看到了,于是又人跑来对他说,南昌城的东南有天子气。朱宸濠大喜过望,这是天老爷送来的信件,赶紧锻造兵器,武装部队,时机一到,革命的干活!

但齐桓公称霸,需要观众;刘备英明,需要诸葛亮;苻坚伟大,需要王猛。朱宸濠想要成一代伟人,身边必须要有管仲、诸葛亮和王猛这样的人物。这种人物很快就来了,一个叫刘养正,一个叫李士实。刘养正是个读过几本书的半仙,儒释道样样通,样样松。他是江西吉安人,中过举子,会试落马,回到家乡,高不成低不就,很快就成了只吃不干活的废物。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他宁王心怀大志,他就跑来宁王的办公室,一顿神侃。说江西这个地方盛产美女和大雾,更盛产天子。他后来有对朱宸濠说,我见到帝星现于楚越之分。浙江之西,湖光之东,这个地方就是江西南昌!

朱宸濠此时抱定了宁可信其有,不信其无的信条,所以,刘养正就成了他的狗头军师。李士实原是司法部副部长(刑部右侍郎),他退休回老家进入南昌地界时,朱宸濠让手下的黑社会抢了他的所有财物,然后又派人告诉李士实,拿回财物很简单,只要他进宁王府工作。那些财物可是李士实的棺材本。他只好去要财物,朱宸濠豪爽的很,不但返还了他的财物,还给了不少金银,李士实立即发誓,要让朱宸濠名垂千古。

【2】

名垂千古这种事可遇不可求,我们读大人物的传记,经常会看到标题党制作的标题: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理想,或者是,一定要有目标。但我告诉你,大人物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全是因缘际会。

王阳明说的很明白:周公和孔子都是圣人,难道孔子就不能制礼作乐?孔子当然能,只不过他没有碰上时机,所以他只能写《春秋》让乱臣贼子恐惧。

曹操在他的《自明本志令》中说的更清晰:我并不是从小就胸怀大志,而是时势推演,才把自己推上高位。

有理想固然是好事,但天下有理想的人多如驴毛,有几个能实现自己伟大理想的?所以,李士实要让朱宸濠名垂千古,只是谄媚。人生在世,自己都身不由己,如何能设计别人的人生?

朱宸濠也认为名垂千古这种事太过于沉重,千难万险,阻力重重,且不说远的和没有呈现的障碍,就现在,他眼皮子底下就有这么一位。这位就是南赣巡抚王阳明。

王阳明在南赣剿匪时,多次收到王琼的密信,王琼像个老太婆一样絮絮叨叨,叮嘱王阳明,一定要注意南昌城里的宁王。现在天下但凡长眼睛的人都知道宁王要谋反,只有皇帝不知道。我之所以派你去江西剿匪,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盯紧宁王爷,要目不转睛的盯住他,一有风吹草动,你就把他扼杀在摇篮里。

朱宸濠把江西境内所有的官员都没有放在眼里,唯独对王阳明刮目相看。当然,这不是英雄惜英雄,而是小偷防警察。从朱宸濠的头脑里看王阳明,王阳明是这样的一个人:手中有权,也有兵,在轻松谈笑中就能让敌人灰飞烟灭。这样的人,最好和他交朋友,如果不能,也不要成为敌人。

李士实说,王阳明这人没有别人想象中那么厉害,只是有许多小聪明,狡狯的知识分子而已。

朱宸濠说,他离咱们太近,一旦我们有行动,如果被他掣肘,虽然大事可成,但也必须要好事多磨。当事情发生时再去解决,不如就在事情未发生时把他熄灭。

在朱宸濠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李士实和刘养正来到赣州拜见王阳明。

双方一见面,王阳明不冷不热,不阴不阳,谈着天气,谈着心学,李、刘二人可就受不了。刘养正撸起胳臂,冲锋:“大人您初来乍到江西,不知道一件事。在我们江西,宁王可是集商汤、周武的气度集于一身。尤其尊师重道,而我听说您也以恢复圣学真谛为己任,宁王听说您现在稍有空闲,马上就派我们二人来了,目的有两个,一,我王爷很真诚,二,我王爷想向您学习。”

王阳明脸上马上呈现出诚惶诚恐的颜色,说:“我的学生都是低级官员,哪里有王爷这种大家伙,宁王要做我的学生,难道是想舍弃王爵,来做我的学生?”

刘养正被问愣了,不知该如何回答。李士实替补上来:“宁王舍弃爵位倒不重要,只是当今天子总爱出巡,国事荒废,这样下去,江山社稷堪危啊!”

王阳明马上严肃的回道:“这可是大逆不道的话,不是我们这样的人可以说的。”

李士实冷笑道:“有桀纣,就有汤武,天经地义。您认为当今世上就没有汤武吗?”商汤和周武王都是革命的前辈。

王阳明针锋相对道::“即使有汤武,也需要有伊吕(伊尹、姜子牙)来辅佐。”

李士实几乎要暴跳如雷:“有汤武就有伊吕!”

这是唯心主义,伊尹和姜子牙都是客观存在的人,他们不以商汤和周武的意志为转移。李士实非要让他们是以商汤周武的存在而存在,这就是唯心主义。王阳明不想和他辩论主义的问题,而是就事论事说:“你非要承认有伊吕,我也没有办法。但有伊吕,就有伯夷叔齐。”伯夷叔齐都是坚定的卫道士。

李士实鼻子都气歪了,他用自己那可怜的智慧听出来了,如果宁王要革命,那他王阳明就是伯夷叔齐。

两人一定没有看过王阳明的《传习录》,在《传习录》中,王阳明有一大段专门论述人应该如何才能幸福。在王阳明看来,一个时刻幸福的人,必然是安于现状的人。也就是,满足于自身的能力,在自己的良知上用功,而不是去追逐外界的物欲。这种论调经常被三流的心灵导师归结为:不要有贪欲。

如果朱宸濠在王阳明面前,王阳明肯定会告诉他,你的现状就是安心做你的王爷,王爷已经很好了,何必还要去造反当皇帝?人一生下来良知就注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比如尧舜,良知就如同一座金山,而普通人的良知不过是一枚金戒指。虽然大小有区别,但成色却没有任何区别,大家都是黄金。一个人最应该做的事不是去外面寻找铜铁,堆砌成金山,那就不是金山了。而是要保持自己的成色,如果能做到这样,一个普通人和一个王爷都有同样的幸福感。

那么,如何来保持自己的成色呢,就需要在心上用功。“良知”本身是能知是非善恶的,当你要做一件事时,就在要做的一刹那,良知会告诉你是对还是错,对的,你就去做,错的,要立即改正。凭借良知那一刹那的提醒,也就是“意动”,你做的所有事都是对的,都是善的,这就是致良知了。致良知的人肯定是个幸福的人。

比如朱宸濠,你要开仓放粮,救济百姓,这就是诚意,是对的、善的,这对和善没有任何外在的标准,全由你良知作出判断,那你就去做。再比如你朱王爷要革命,这就是错的,是恶的。因为良知会替你分析,你革命的目的是什么?肯定不是实现民主社会,你就是想掌握权力满足你的淫欲。你的目的是恶的,如果不及时更正,就会一错到底。意是私意,私意和天理背道而驰,正如沙漠中长不出娇艳的玫瑰一样,私意永不可能产生正义。正义和邪恶其实也没有外在的标准,判断它们的只是你的良知。

我们今天始终坚持,奴隶社会的人没有幸福感。王阳明认为恰好相反,奴隶社会的人,人人都有幸福感。这是因为他们从出生那天起,就已经注定了成为什么样的人。奴隶的后代永远是奴隶,平民的后代永远是平民,贵族的后代永远是贵族,国王唯一的后代永远是国王。由于整个社会就是那种生态,没有人会想过要改变自己的出身,自然就安于本分,过自己的生活。奴隶的物质生活固然匮乏,但幸福感永远不是物质生活所决定的,决定幸福感的是我们的内心,也就是我们的良知。

良知就是“集义”,“义”就是事宜我们的心。一个人即使生活在臭水沟里,如果内心很平静,那他就是幸福的。相反,像朱宸濠这样的人,不满足于现状,永远向上攀爬,他有多少幸福感,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很多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时,总是牵肠挂肚,瞻前顾后,心忙意乱,幸福感对于这类人,完全是火星文字。

王阳明说,我不是不让你追求功名利禄,实际上,人活在社会中,不可能离开这些外在的标签。但有个问题一定要明白:追求功名利禄时必须要以良知为导师,按它的指引向前冲锋。违背你的良知,不但心累,前途也未必可以预知。

【3】

王阳明的理论,对于良知被物欲遮蔽的严丝合缝的朱宸濠而言,只是空谈。正如猪不懂交响乐一样,朱宸濠也不懂王阳明那套心学。

朱宸濠最搞不清楚的是,王阳明半冷半热的态度。王阳明虽然暗示不会和朱王爷合作,但却派了个叫冀元亨的弟子来给朱宸濠上课。

冀元亨是王阳明狂热的崇拜者兼弟子,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当初参加乡试,考官出的题目是:格物致知。很显然,这是朱熹那老头的提法,如果想要答对,就必须按照朱熹的说法去写。但冀元亨很另类,绝对按照王阳明的观点做了答卷。判卷老师可能也特别喜欢王阳明,居然录取了冀元亨。

冀元亨临走前,王阳明叮嘱他,宁王要造反这事,谁都知道;可他突然想通了,不谋反,我若说他谋反,那咱们都完蛋。你去后,先做一件事,用心学的力量感化他;如果他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造反,那你赶紧回来,我们好速做准备。

同类推荐
  • 菜根谭(第六卷)

    菜根谭(第六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一主讲古代哲学。
  • 孟子一百句

    孟子一百句

    本书内容包括:人性原本是善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善?;说“心”;人与动物的差别就那么一点点;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是做不到还是不想做等。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儒家的智慧

    儒家的智慧

    本书将揭开神秘的心理世界面纱,运用心理学知识,结合大量实例,对关系人一生的爱情、婚姻、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等给予深刻剖析。
热门推荐
  • 富家小姐的恋爱物语

    富家小姐的恋爱物语

    她,长得不错,出生在个挺有钱的家庭,除了这个,就是一个普通女高中生,和别人一样有着自己的小心思,却偏偏好死不死的喜欢上一个花花公子,在好友的帮助下成功追到手,可是,真的是喜欢吗?她也只是想要一个单纯幸福的陪伴罢了。
  • 王俊凯之夏日之恋

    王俊凯之夏日之恋

    一次失踪,不知死不死,他生不如死,而他对说只是失踪没死。
  • 上善若水总裁绝爱

    上善若水总裁绝爱

    他出了名的“冷面修罗”,狠绝、冷酷、无情、妖孽、谪仙,矛盾的结合。商界的钻石,身价无数,年轻有为,更是令黑白两道都谈之色变的人物。她蓝家小姐,天之骄女,妖娆、仙女般的容貌,高雅的姿态,柔情似水、过目不忘的本事,却对小时候的瑾哥哥念念不忘,时过境迁,当再次相识,她在茫茫人海之中,一眼便认出他,可是他却用嘴冷漠的手法将她推移,她以为他没有柔情,只有冷酷和漠然,当看见他对身后那个秀丽的女子含情,温柔的一幕刺伤了她的眼。
  • 民族情怀

    民族情怀

    我国学术民主的空气越来越浓。于浩成的文章能够在《文汇报》上发表,并不是偶然的。在此之前,王若水的《为人道主义辩护》出版,其中有两篇是与胡乔木同志公开商榷的文章,这开了与中央领导人平等讨论问题的先声。接着,蛇口一家报纸登载了公开批评该区最高领导人袁庚的文章。这些,似一声声春雷,打破了沉闷的空气。我们相信,于浩成先生这篇文章的发表,会对我国学术民主与学术自由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 霸道总裁的近身高手

    霸道总裁的近身高手

    回归都市的唐都本欲平凡度日,岂料却遭到老婆逼婚。逼婚?满脸懵逼的唐都,望着美若天仙般的老婆,心里如同有一万头草泥马崩腾而过。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道德沦丧,金钱至上的年代竟然被女人逼婚,难道是我长的帅?“可我贪狼不好这口啊,你还是找个靠脸吃饭的祸害吧?”唐都小声嘀咕着:“最主要我也不是靠脸吃饭的”。“你说什么,你是不是想……”别、别、你别过来,我答应你还不成……
  • 传说战纪

    传说战纪

    这是一部长篇奇幻小说,讲述了很久以前地球上神族、魔族、水族、人族之间的故事,神族统御着天空神殿,魔族盘踞在岛屿上,水族统治着海洋,人族生活在陆地,魔族统帅摩萨斯统一魔族各部,自封魔神大帝,不满足既有的财富和权力,开始侵略人族和水族的领地,更是觊觎神主的权威,在地球上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先是人族统帅光明骑士得到神族的帮助,将魔神大帝封印。但是很多年之后,封印了二百年的摩萨斯被唤醒,一场浩劫再次降临地球。有着奇异技能的剑士、法师、精灵、射手齐聚勇者之城,天命除魔人罗宾继承了神族的禀赋,水族的灵性,人族的质朴,带领一队除魔英雄开始了一段探险、寻宝、除魔、弑神的神秘历程。
  • 尘埃下的国度

    尘埃下的国度

    不管你在哪里,地铁里亦或是餐桌上?这不重要,请你抬头看看四周,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聚集在那一块小小的屏幕上,仿佛掌间那方寸之地囊括了整个世界,他们感受着陌生人的悲欢离合,也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罔顾海洋深处的哀鸣,漠视森林边缘的颤栗,更加忽略脚底下弱者发出的歇斯底里的呐喊。他们生活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却早已忘记了弱肉强食的残酷。假如某一天,某种神秘而可怕的力量入侵人类文明,以法律为基准的秩序开始崩塌,人类又将何去何从?
  • 盛世:荆棘之冠

    盛世:荆棘之冠

    那是从海边弥漫而来的气息,铺天盖地的风汹涌肆虐,刮得面颊生疼。那是属于王者的时代。-如果说初见就预示着彼此的立场,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那样一段令人怀念时光?蔷薇盛开十六夜,断言洛丽玛丝的哀伤。当几个各怀鬼才又性格迥异的人从敌人到朋友,又从朋友到敌人,盛世之中又会镌刻下怎样的惊心动魄?原谅简介无能……)
  • 替身姐妹

    替身姐妹

    一场车祸令安紫灵失去了生命,但却同时铸就了另外一个有着与安紫灵一模一样面容的柳寒凌。因有着同样的面孔,所以上级便决定隐瞒安紫灵逝世的消息,命柳寒凌代替安紫灵进入安氏。同时也为了能够找出隐藏在背后的国际贩毒组织的幕后操纵者。但是当一切的真相浮出水面后,却是所有人无法相信的。在所有人眼中乖巧,从不闯祸的安紫灵竟然有着所有人所不知的另一面。林中宇的出现,胡兵的进入,使得整个故事翻开了序幕。最后微雨的出现令所有的事情再次陷入僵局以及迷雾中,同时也因为她,柳寒凌才开始慢慢的揭开隐藏在安紫灵身后真正的秘密。一场神秘的角色扮演后,柳寒凌的真实身份也跟着所有的事情发展开始被揭晓。
  • 三代宠妃

    三代宠妃

    她的生母是别国送来联姻的青楼雅妓,被人陷害后本要发配冷宫,却意外生下她这个七公主捡回了命。而她自小因为生母无宠而被人欺凌,吃穿用度总缺了她的,珠宝首饰花粉胭脂也总给她些不值钱的。上天还是公平的,给了她不幸的身世,却给了她一副好皮囊和满腹城府。别国讨伐,她躲在密道中看着娘亲自刎,顾不得擦泛红的眼眶,匆匆而去。她最终还是不慎落到了敌军手上,领头男子将染血的长剑收回鞘中,挑起她的下巴。“以后你就是朕的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