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涉场合中,往往有些人会不顾及别人的面子,当众指出你的不足与缺点,使你手足无措,陷入尴尬的境地。那么,面对这种情况,你要如何处理呢?下面是五种非常实用的方法:
一、请难应变法
当你处于窘境之时,可以反问对方一个问题,让对方来回答,从而把对方和听众的注意力都转移到自己提出的问题上,这就是请难应变法。
一个法国人去拜访他的英国朋友,当他走进朋友的住处时,忽然一条大狗蹿了出来,对着他不停地狂吠。法国人吓得连连后退。就在这时,他的英国朋友出来了。英国人把狗叫住后对他说:“不要怕,有条谚语说:‘叫得响的狗不咬人。’你没听说过吗?”“我听说过这条谚语,你也听说过这条谚语,可是,这条狗它听说过这条谚语吗?”法国人答道。
人怕被狗咬到是在常理之中,而法国人的朋友说出一句谚语:“叫得响的狗不咬人”,意在奚落法国人胆小。若顺着朋友的话去附和,就等于承认自己胆小。于是法国人用了一个巧妙的反问:“这条狗听说过这条谚语吗?”初听似觉问得荒唐,细品之后才感到妙趣横生。
二、有意曲解法
在与人交涉的过程之中,当你遭到恶意攻击并陷入难堪境地时,你可以抓住对方语言中的某个词或某句话,进行有意曲解,这样做既可以解脱窘境,还可以用来嘲讽对手。
前苏联伟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一次演讲时受到了一群人的攻击,其中有个人挤到台上来指责他,说:“我提醒你,马雅可夫斯基,拿破仑有句名言:‘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马雅可夫斯基目测了一下自己与那人的距离,用手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对方,笑着说道:“对,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顿时,全场哄堂大笑,那位挑衅者顿时瞠目结舌,狼狈不堪。
被人当场指责实在是让人难堪至极,若和对方针锋相对地去争辩,也会有失风度,因此马雅可夫斯基故意曲解对手的话语,不但让对手苦不堪言,自己也体面地下了台。
三、超常想象法
在与人交涉时,当你因做错事或说错话而受到对方的指责时,若一味地去狡辩,只会影响你的形象,此时,你应发挥超常想象,在困境中展示你的才智和应变能力,将问题转移。
大学生孙哲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常常利用节假日打工挣学费。经一位朋友介绍,他到“轩亭”餐馆当服务员。双休日来就餐的人特别多,孙哲双手托着菜碟、酒具,不停地在客人间穿梭。
正当他为客人服务时,一对中年夫妇面带愠怒地冲他叫了一声:“服务员。”他赶紧走到这对夫妇面前。那男士用筷子指了指汤里漂着的苍蝇,冷冷地指责道:“请问,这东西在我的汤里干嘛?”孙哲弯下腰,仔细一看,不禁暗自叫苦:弄不好,这份工作要泡汤了。突然他灵机一动,然后毕恭毕敬地答道:“先生,对不起。它好像在游泳。”
“难道它不知道这儿严禁游泳吗?”这位男士也颇具幽默感地反问道。“非常抱歉,是我们管理不严,让它犯了自由主义的错误。我给您重换一碗汤,可以吗?”孙哲极有礼貌地答道。这对中年夫妇被孙哲的幽默惹得忍俊不禁,自然就采取了谅解的态度。
受到客人指责时,简单道歉或辩解是不能迅速化解客人心中不满情绪的。孙哲从中年男士的问话中判断出,他是一个温文尔雅且具有幽默感的人,于是便灵机一动抓住时机,发挥超乎常人的想象,始终避开正面交锋,并借助偶然的因素所造成的失误构成某种歪曲的推理,从而淡化了客人的不满。
四、逆向释因法
面对对方的攻击,如果你能借用对方的说理和推理方法反向攻击,便能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则故事:秦国与赵国签定了盟约。双方约定:秦国要想做的事,赵国必须帮忙。赵国所要做的事,秦国也一定会尽力支持。不久,秦国发兵攻打魏国,但赵国却想要救魏国。秦王因此很不高兴,于是就派使者去质问赵王:“根据盟约,秦国想做的事,赵国必须帮忙,现在秦国攻打魏国,而你们赵国却要救魏国,这不是违反了我们的盟约了吗?”赵王听了感到很为难,于是请教公孙龙。公孙龙说:“赵国也可以派使者去质问秦王:赵国想救魏国,而秦国却不给予支持,这不也是违反了盟约吗?”
赵王按公孙龙的方法去做,果然问得秦王无言以对。秦国使者对赵王的质问,若赵王顺向答话,就会进入一条死胡同,还会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公孙龙抓住盟约中的条件:“赵国所要做的事,秦国也一定会尽力支持。”从相反的方向攻击,轻而易举地制服了对方。
五、歪问歪答法
与人交涉时,若顺着对方问话老老实实地作答,有时就会陷入对方设置好的陷阱。所以,针对对方提出的怪问题,你不妨来个歪问歪答,巧妙过关。
一次,乾隆皇帝与大臣刘墉在避暑山庄看到了一尊弥勒佛像。乾隆指着佛像问道:“他为什么对朕笑?”
刘墉笑道:“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是当今活佛,佛见佛故笑。”实际上,弥勒佛笑口常开,对谁都开口笑,乾隆这么问,实在难为刘墉了,但他还是机智地回答了问题。
不料,乾隆突然又问:“他为什么对你笑呢?”
刘墉答道:“佛笑臣成不了佛。”
刘墉刚说过,佛见佛故笑,若还这么回答,自己就是与皇上平起平坐了,就要犯大逆不道的罪,刘墉这回把弥勒佛对他的笑说成嘲笑,既巧妙地回答了皇上提出的问题,又没有冒犯皇上。
总之,你在与人交涉时陷入了不利境地,运用上面这几种方法,就能化险为夷、转败为胜。
在与人交涉时,常常会因为某种因素而使自己孤身一人陷入重重包围之中。有时左冲右突,就是摆脱不了他人“一窝蜂”地攻击;有时来自面对四面八方的责难,连自己的正确主张都无法陈述;有时无计可施,只好临阵脱逃;有时与对方据理力争,比声音高低,结果是漏洞百出。那么,在自己有理但却受到围攻的时候,你怎样做,才能顺利突围呢?
一、分清态势,抓住主要矛盾
如果在交涉时,众多的对手一起围攻你,就是再添几张嘴去反驳也无济于事。此时最要紧的是要冷静地分析对方汹涌的来势,搞清楚对方的本质目的,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就可使对方全线崩溃。
某市长途汽车站的一辆班车上,旅客都已检票上了车,可是驾驶员启动马达后,车子发动不起来了,修了好几次也没修好。旅客们不耐烦了,先是同驾驶员吵,接着就纷纷下车去找站长理论。
20多名旅客把站长围在中间,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有人说车站对旅客不负责任,有人指责驾驶员态度不好,有人说车站不讲信誉,有人要求站长退票,有人要求站长另换车子,还有人说下车后还有急事。站长一边听着旅客说话,一边冷静地分析着,并没有去一一反驳这些责难。当他搞清楚旅客围攻他的实质性问题是要及早地开车上路时,立即挥手示意旅客们住口。他一面检讨工作上的失误,一面宣布马上调度一辆好的车,保证在10分钟内发车上路。由于这位站长抓住了整个事情的主要矛盾,因此没费多少口舌就解决了问题。
二、选准了靶子,从一点开始突破
突围,就要选准突破口。在与人交涉受到围攻时,这个突破口就是在众多围困者中最容易被击败的那个,这个靶子选准后,猛烈地反击,即可使包围圈溃散而为自己解了围。
某县城税务所的一位工作人员到小商品批发市场收税,一个食品批发的摊主不但不肯纳税,还借故和那位工作人员吵了起来。周围的批发商贩也围拢来围攻这位工作人员:有人说夏天雨多,顾客不愿出门,营业额很低,无税可交;有的人说近来销路不畅,亏了本,怎么还要交税呢?有的指责税务部门只知道收税,不关心纳税者的销售情况;有的说他们在厂家进货时就已经纳过税了,再缴是多余的……
面对责难,这位工作人员认准了一个吵得最凶的专门经营文具的批发商,当着众人的面,让其说出一个月以来的销售额。这位批发商支吾着不正面回答问话,仍在诉苦。这位工作人员见他不说,就一笔笔地报出了他从印刷厂进的三批价值近2万元的簿本账目。这位批发商顿时傻了眼,其他人见税收员动了真格的,怕坚持下去也占不到上风,就悄悄地退出了。事实上,这些围困者的内心都巴不得这位工作人员与他们争吵起来,一来看工作人员出丑,二来想在混乱中蒙混过关。可是当你抓到其中的一个人的要害,即刻就会对另外的人产生影响,他们就会全都败下阵来。
三、刀枪相对,以泰山压顶之势
围攻者有时纯粹是无理取闹。面对这种情况,被围攻的人在弄清真相的前提下,应用能致对方于失败境地的理由来压服对方,从而使他们围攻的阵线土崩瓦解。
某工厂工资发放完之后,一些奖金发得少和被扣发奖金的十来个人来厂长室兴师问罪,各执一词地要求答复,形成了对厂长包围的态势。厂长在弄明其来意后,拿出了奖金管理的规定给他们看,并且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他们不保证产品的质量、不遵守厂的纪律,还来厂部无理取闹的行为。最后,厂长还告诉他们:奖金发放的金额一个也不改,如果不服气、不能执行厂部的规定的话,可以离厂去另谋高就。这些刚才还来势汹汹的“请愿者”见厂长义正辞严,也就低着头自动散了。
四、主动迂回,靠曲线取胜
在与人交涉的过程中遭到围攻,如果对方势力比较强大、问题不可以正面解决时,则可以采取迂回的策略,先退一步,再寻求进两步,最终战胜对方。
某化肥厂因为同原材料供应单位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被迫停产了,由此导致了原来签定的尿素供应合同不能兑现。当时,正值秋种前的销售旺季。清晨,一大群上门催货的客户就把刚来上班的供销员围在了中间。供销员在一片“大忙时节供不上货,影响农时,是坑害农民”、“不讲信用”、“对客户不负责任”等等责难声中四面受敌。
因为是本身理亏,不宜正面和人家理论,供销员耐着性子听完大家的责难之后,用一种很认真的态度对他们说:“诸位,先消消气,作为厂家,有谁不想尽量满足你们的要求,多增加厂里的经济效益呢?你们先上街去逛逛,我呢,到各个仓库再去查查,看看是否可以给你们筹集出一些来。中午时大家再到这里来,我把具体情况报告你们。”这些客户看到即使把供销员困住也解决不了问题,就让他去了。
中午时,大家如约而来。只见供销员先向大家道歉,接着说:“刚才我已经查询过了,库存现在真的是一点都没有了,最后一部分也在昨天晚上被一个客户运走了。”接下来,他又请来厂长,让他和自己一起向客户表示歉意,并且做出了明确的表示:只要一开工,保证首先满足在场的各位。这些有怨气的客户此时感到再多话也没用,何况拳头不打笑脸人,而且以后还要共事呢?于是就顺着厂长给的台阶下来了。
这位供销员的胜利“突围”,看上去是先退了一步,实际上只是暂时的回避,从根本上说并没有向对方妥协,他让气势正盛的对方把冲动的感情先冷却下来,然后再处理,这样自然要容易得多了。
可见,在与人交涉时身陷重围并不可怕,怕的是自己先乱了阵脚,这样对方就更有可乘之机了。在言谈举止中,只要你沉着应对,运用以上方法,定能突破重围,取得交涉的成功。
在与人交涉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心胸狭隘、不顾及别人情面的人。他们可能会在你偶然犯错误或者失态的情况下,嘲笑你的不甚或者失误,从而起到使你难堪的目的。往往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显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那么,你现在不必为这个问题困扰,以下有几个好办法,不但能帮助你摆脱困境,还能帮你找回自信!
一、隐含锋芒法
当来自对方的嘲笑是出于无知或轻浮时,你也可以不直接进行反击,通过说明事实真相的方式,就能心平气和地给对方的失礼行为以分量不轻的教训。这种方式看似平常,却既有很强的教训作用,又能显示说者的风度雅量。
20世纪50年代时,周恩来总理接见一位美国记者,这个记者一进门就看到周总理桌上有一支美国派克钢笔,于是便以嘲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何也要用我国的钢笔呢?”周总理听了并没有生气,而是笑着说:“谈起这支钢笔,话就长了。这是我们的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也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至此,美国记者已是满脸窘迫了。
还有一个例子:美国着名律师维特被选为议员以后,他穿着乡下人的服装从农庄到了波士顿。当他在一家旅馆客厅里休息时,听到一群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在议论他:“啊,来了一个地道的乡巴佬,我们过去逗逗他。”于是他们就走过来,把他围起来向他提出一些怪问题,嘲弄他。维特站起来,郑重地说:“你们仅仅从我的衣着看我,就不免看错了人,以为我是一个乡巴佬。而我呢,因为同样的原因,以为你们是绅士淑女。其时,我们都错了。”这一句话,揭露了对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为人,使嘲弄者反受到了嘲笑,同时也提醒他们不要犯以衣帽取人的世俗错误。
这一种应对方式是很高明的,它不是那么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而是在平心静气,甚至是在谈笑风生之中,通过陈述事实,说明道理,揭露对方的无知。当情况点明时,对方已经无地自容了。有时候,这种方式比直接反驳的效果会更好。
二、以牙还牙法
如果嘲笑者是蓄意挑衅,污辱人格,拿人的生理缺陷寻开心,这时被嘲笑者不必客气,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强烈刺激性的语言给他们来点教训,使对方“哑吧吃黄连”。
俄国寓言作家克雷洛夫,皮肤生得较黑,偏偏又喜欢穿黑衣服。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了两个穿得花里胡哨的公子哥儿。其中有一个见到了克雷洛夫,就阴阳怪气地对他的同伴说:“看啊,飘来了一朵乌云!”克雷泊夫应声答道:“怪不得青蛙高兴得叫了。”克雷洛夫如法炮制,接过话头儿,教训了对方。
再如,英国作家萧伯纳长得又瘦又高。在一次宴会上,一个很胖的资本家讥笑他说:“啊,萧伯纳先生,一见到您,我就知道世界上现在正闹着饥荒。”萧伯纳看了他一眼,答道:“嗯,先生,我见到您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的原因。”萧伯纳的回击及时有力,恰到好处地把窘迫又还给了对方。
对于他人有意侮辱人格的嘲笑应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进行自卫还击,可以收到一招制胜的效果。
三、强忍自激法
如果对方的嘲笑并不涉及自己的人格,而且说的又是事实,只不过是用语尖刻了一点,使自己的面子有些过不去时,你大可不必进行反击。此时,你不如将对方的羞辱化作动力,下决心改变事实,提高自己,最终为自己挽回面子。当你扬眉吐气之时,对方也会感到自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