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0700000019

第19章 从儒家个体论到新人欲说(2)

如果我们把近代西方的个人主义和上述思想比作两个圆,则可以说它们是处在相交而不同心的关系中。易言之,古代世界的“个体论”并不等于“个人主义”,而毋宁说是一种“单一信仰主义”。(particularism,汉森语,见第51页)在统一的道德信仰没有被动摇时,纵使个人的价值得到多么强有力的肯定,以不同面目呈现在经济、政治、道德和美学中的近代个人主义仍是无由产生的。儒家的去欲之说,自二程提出“存天理去人欲”,到王阳明的“破心中贼”,一直是其修身之学的主旋律。不过,儒家对人性之善,固然有坚定的信持,但经验的事实也无时无刻不提醒他们,人生的世界并非是个充满仁爱的场所,徇私逐利之心恒久地困扰着道德完成的过程。在这一点上,儒家同负载原罪意识的中世纪基督徒并无不同:“难胜莫如己私,学者能克之,非大勇乎?”“大抵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二程集》第1199、66页)但是到了17世纪末,在西方却出现了一种全然不同于以往的人欲说,它对近代个人主义的发展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

哈耶克在为他那着名的“许多社会制度是人类行为的结果,但不是人类设计的结果”这一主张追寻历史的根源时,曾提到三百年前的英国医生曼德维尔(1670-1733)。凡了解英国经济史的人大概都知道此人。他在1705年写过一首长诗《喧闹的蜂巢》,其中有“众生之最坏者,也对公益有所贡献”之句。但最初问世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722年,他又将此诗扩充改写,以《蜜蜂的寓言》为名刊出,其中在做了“人皆为私利所驱使”的观察之后,更宣称,“我们殚精竭虑地勾心斗角”造就了经济的繁荣与社会和谐。(1970年企鹅版)这便是后来亚当·斯密的着名公式“个人的私欲即社会的公益”的来源。这种主张的提出,不但会被中国的儒生们视为大谬,即使在当时的英国,也属惊世骇俗之论。但据哈耶克说,这是近代有关秩序在进化中自发形成这一思想上的一大突破。

平心而论,有关私欲也有其正面价值的主张在中国并非全无踪迹可寻。以上西方人的论说,正好让我们想到老子的“祸兮福所倚”一语,但老子仍是以为“不欲天下将自定”的。在明清这一异端丛生的时期,也出现了许多不讳言私欲的言论,譬如陈确曾有一篇《私说》,在被问及“君子亦有私乎?”时,断然肯定了“有私”,并称“有私所以为君子,惟君子而后能有私”,反倒是“小人恶能有私乎哉”了(《陈确集》)。不过再往下说,他似乎又进入了“推己及人”的古训:“惟君子知爱其身而爱之无所不至。”又如王艮,也有“爱身敬身”之说,此乃因为“爱身敬身者,必不敢不爱人敬人”,其宗旨也未出陈确之意。李贽曾大谈“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如无私则无心矣”。(《藏书》卷三十二)此外龚自珍在《论私》中,大概是本于其佛家信仰,也畅言天地日月皆有私。但这距离直接把私欲视为公共福祉与社会正义之根源的主张,仍还有一步之遥。

与其最近似者,我们或可在一些近世儒生的“治生”(即今日的做买卖之意)言论中得之。余英时先生在《士与中国文化》中,曾引清人沈垚的一段话,其意已十分接近西人的论述:“宋儒先生口不言利,而许鲁斋(沈之友)乃有治生之论,……所谓治生者,人己皆给之谓也,非瘠人肥己之谓也。”这“人己皆给,非瘠人肥己”一语,已同私欲为公益之源的思想若合符节。惜乎这种思想,连同陈确的“人欲正当处即天理”的主张,并没有发展成为组织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一项基本原则。

在西方,关于人的罪恶可为促进社会进步服务的思想,还有另外一派与以上说法全然不同的主张。由曼德维尔一路传承下来的人欲造福说,其作用于社会组织所能产生的,大概只能是一个繁荣的商业社会,却不可能是个伟大的社会(great society)。历史在这里没有自身的目的性,任何社会正义原则的形成和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保护和规范个人利益而产生的。但是,人世间的一切活动,果真就没有任何超出于个人主义的目的了吗?对于这个问题,黑格尔曾提出一套独特的答案。黑格尔当然不相信有什么自然法存在。在他看来,人类精神的真正本质或价值,并不是它同自然法及其给世人的道德启示相一致,而在于它在历史的演进中的集体主义(民族)的目的性。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在私利驱使下所犯下的种种恶行,均同一个最终的目标相联系。于是善恶之辨失去了道德意义:“历史的个人……专心致力于‘一个目的’,他们可以不很重视其他伟大的、甚或神圣的利益。这当然会招来道德上的非难。但这样魁伟的身材,在他迈步前进的途中,不免要践踏许多无辜的花草,蹂躏好些东西。”(《历史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72页)黑格尔的“思维的精神”是非人格的,非道德的。它也不像宋明儒家的“天理”那样,没有时间性或进化性,而是就在历史的运动之中。一切个人的善恶、美丑、是非,皆是这一精神呈现自己的方式。从这里我们已接触到了近代历史观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即“进步”和“必然性”。以这样的观点看待历史这个充满了不幸与苦难的舞台,“恶”或私欲的地位便得到了如下的解释:

我们对历史最初的一瞥,便使我们深信人类行动都发生于他们的需要、他们的热情和兴趣、他们的个性和才能……其中也许可以找到一些普遍的目的——如仁心或高尚的爱国心。但这些德性和这些普遍的东西,同世界和世界的创作之间就没有什么主要的关系了……相反,个别兴趣和私欲的满足却是一切行动最有力的源泉。(《历史哲学》,第58-59页)

世界历史所占的地位高出于道德正当所占的地位……至于精神在本身为自己的目的所要求和所完成的东西,超越了种种义务,不负任何责任,不分善恶的动机。(同上,第108-109页)

可以说,黑格尔的哲学使人们大大地免除了进行一般道德判断的必要性。在历史的运动中,人性之恶也起着一种真正建设性的力量,它“全然不顾法则和道德加在它们上面的种种限制。”(同上)王船山也有类似的思想:“秦以私天下而罢侯置守,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读通鉴论》卷一);但远不像黑格尔那样系统而彻底。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历史进步”观可以引起的最强固的哲学解说。

在马克思那儿,我们也可发现类似的观点。虽然马克思深怀一颗人道主义的心灵,但对历史规律的研究使他无法以伦理的眼光看待资本主义的种种恶行,因为在他看来,这中间蕴含着一种令他深信不移的客观力量。他曾就近代西方的殖民过程评论道:“美洲金银矿的发现,土着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论》卷一,第819页)如果说这里还不免带有一些义愤,在下面这一段中,马克思的铁面无情容不下丝毫的怀疑了:

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被极卑鄙的利益驱使的……但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是干出了多么大的罪行,它在完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马恩选集》,卷二,第68页)

当然,马克思得出以上认识的理论背景,同苏格兰哲学家或古典经济学是大不相同的,甚至同黑格尔也很不一样。他虽然肯定了人性之恶有其历史的效用,但毕竟最令他向往的目标是“全人类的自由联合体”,这一崇高的目标使他暂时放弃了对道德是非的判断,不过对经济发展的观察仍让他心中深深留存着对人心向善的期许。

这一切都说明了什么呢?在近代以前,不管中西道德体系有何不同,在两点上却是一致的:它们都以严整的一元论体系影响着社会行为所及的每个角落,此其一;其二是它们都更多地强调“应然”而不是“实然”,对至善的信仰(天国或天人合一的境界)使它们飞向一个更为抽象的层次,一个远离事实的世界。(此仅就价值信仰的排他性而言,如考虑到中国修身之学中有“因事应物”“天道远、人道迩”的传统,这样说并不很确切。)只是到了信仰统一的道德生活崩解之后,人们才开始以更为经验的眼光环顾周围的环境,才转而认为道德来源于事实,而不是先验的宇宙法则,从而开启了一个道德多元化的进程,在价值领域,有害还是无害的判断更多地代替了是非善恶的判断,工具主义的实用理性压倒了终极关怀的价值理性。

Donald J.Munro,Individualism and Holism:Studies in Confucian and Taoist Values.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85,399p.

(原载于《读书》,1994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政体简论

    政体简论

    《政体简论》内容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总论”。主要对政体的概念、政体的类型、政体的决定因素和政体的理论进行论述。指出政体作为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指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无论何种类型的政体,都是源于公共权力对社会统治和组织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都是国家权力职能作用在组织结构上的有形体现。所谓政体,实际上是根据国家权力职能分工的需要所建立起来的一套相互关联的组织机构。政体的实质是“特殊的公共权力”职能组织的内部结构。在介绍政体理论中,强调指出: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共和国是无产阶级进行统治的现成政治形式;民主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形式,必然会随着国家的消失而消失。
  • 改革开放三十年学生读本

    改革开放三十年学生读本

    党带领全国人民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正确思想,在一穷二白的图纸上,绘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提升了国家在经济、政治、国防等方面的综合国力。在国力并不强盛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没丢失一寸土地,捍卫了国家的统一、完整和尊严。
  • 科学发展观研究

    科学发展观研究

    本书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研究成果,全书共分12章,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指导意义、历史地位、理论精髓、目标追求、总体战略等。
  • 世界级阴谋

    世界级阴谋

    多家媒体推荐作品(法国最大出版集团旗下最新锐出版社Fetjaine;《广州日报》;《快讯》(Flash)杂志等)。没有什么是偶然发生的;没有什么是表面显现的;所有一切都经刻意掩盖;所有一切都与秘密相连。你很难拒绝——《世界级阴谋》这部关于所有阴谋论的最完整档案。《世界级阴谋》是法国最新畅销书,是阴谋论的集大成作品,几乎没有人可以逃避于本书所述的内容之外。阴谋论在国外相当盛行,作为阴谋论的经典作品,《世界级阴谋》将悬疑分析推演到生活、政治、经济、军事、健康、药品、科学、传媒、宗教等几乎全领域,使其具备了受众面相当广的阅读性。
  • 公共服务创新

    公共服务创新

    针对中国目前存在的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我们又提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更加重视就业、教育、文化、体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逐步完善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怎么变弃妃

    穿越之怎么变弃妃

    “头怎么这么痛,这里是哪里啊”“她还真是命大,昨晚都闹成那样,今天竟然还醒了”“她昨天晚上闹成那样,王爷肯定很生气,今天她可惨了”……
  • 大海的边岸

    大海的边岸

    我们的生命就似度过一个大海,我们都相聚在这个狭小的舟中。死时,我们便到了岸,各往各的世界去了。
  • 九竹鹿

    九竹鹿

    他是平凡世界中不平凡的人,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我的梦中就是为了遇见你。
  • 妃常选择

    妃常选择

    穿越到陌生的朝代,初见他的那天,一袭白衣风度翩翩,心不知不觉遗落,为了他,她历尽千辛,几世轮回,只为寻求当初的承诺!他说:我爱你,我想娶你,可是我们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那道看不见的鸿沟要怎样跨越!她回复:不管多艰辛,我一定会来到你身边!等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雪白的记忆

    雪白的记忆

    最强的魔王需要被打败任务落在了飘雪的身上她勇敢坚强当然还有好多的小缺点但她始终用实力在高呼魔法的世界里女生永不言败!文章有趣对话搞笑欢迎大家观看啊对了爱情当然满满的全是爱!
  • 紫花开:永相伴

    紫花开:永相伴

    她,千芷夕,是一国公主,是头牌花魁,还是一教圣女,看她在重生之后如何登上世界顶峰,受尽万人瞩目。(呀!一不小心霸气测漏啦!)…在转世之前,她被伤的彻底,这一世,她会再次被伤的体无完肤,还是寻觅到了自己的爱情……(千芷夕:其实我只想在薰衣草开遍时与我爱的人相依相偎。君泠墨:可以呀,这不有我吗?千:你?你知道什么是薰衣草吗?君:呃…^_^???)
  • 灰姑娘的青春之旅

    灰姑娘的青春之旅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青葱岁月,在最合适的时间,遇见最对的人。然而,如果生活赐予你一切美好,却让你成为,一个在任何异性面前都条件反射似的紧张、尴尬、不知所措的有缺陷的人,你该如何?在美好的大学校园里,这样的你又是否能遇见自己的Mr.Right?或许,当你踏入这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大学校园时,一切,才刚刚开始……
  • 唯一武神

    唯一武神

    王者大陆,地狱大陆,紫月大陆都是只有强者才能活下。修为强势是王…武者,武师,武灵,武宗,武王,武皇,武神。
  • 被神遗弃的世界

    被神遗弃的世界

    在没有魔法的世界里,我出生了,本想着可以开挂一生,结果一切又发生了改变,在人生中第36次表白被拒绝后倒霉的我又卷入了事件之中穿越到了异世界。等等,好像有什么不对,“主角光环呢跑哪去了,老天你在逗我吧!”在数百米的高空我不禁感慨到。
  • 邪魅王子赖定你

    邪魅王子赖定你

    江琳娜把一个极品帅哥给惹了后,丢下他独自跑了,谁知却在学校门口被帅哥抓住,帅哥强吻了她,邪恶的笑着说,“你要对我负责!”“我们同居?”帅哥的身份竟然是冷氏家族的二少爷,把她绑架到白金贵族中学后,开始鸡飞狗跳的同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