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94600000005

第5章 谈蒋氏父子(1)

唯信仰可以移山也。

——《蒋介石日记》(1937年8月17日)

蒋介石是一个战术家而不是一个战略家。

——布赖恩·克罗泽

蒋介石不是大独裁者,他缺乏作独裁者的工具。他也不可能成为民主斗士,他纵有此宏愿,也无此机会。

——黄仁宇

蒋介石的信仰问题

也许,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得先问一声:政治家有信仰吗?

蒋介石的信仰问题十分复杂。除了儒家与基督教的纠结,后人在他身上,还发现了佛教的光照。蒋介石的先祖蒋宗霸,是布袋和尚的弟子,曾随之云游三年,以后世代信奉佛教;蒋母王采玉与蒋的原配夫人毛福梅,都是心虔志诚的佛教徒。家世的熏染使他亲近佛教,在其早年曾生出落发为僧的念想。待他掌权后,与虚云法师、太虚法师等高僧屡有交游,这构成了后世研究佛教与政治之关系的背景与凭证(可参侯坤宏:“1930年代的佛教与政治:太虚法师和蒋介石”)。

不过大体而言,蒋介石的信仰领地,依然是儒家与基督教的龙虎斗,到底以何者为本,当是蒋介石研究的重大难题之一。也许,在我们这些外人看来是斗争,在当事人看来则未必是斗争。蒋介石以其调和论(调适思想),化解了儒、耶——甚至还包括释——之争,而达至玄之又玄的三教合一。

儒家视蒋介石为儒生,认为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王阳明与曾国藩这两位大儒,并力图祛除基督教在他身上的烙印;纵然后退一步,仍坚称,蒋介石以儒家为体,基督教为用。基督教徒更加振振有词,1930年10月23日,蒋介石在上海接受江长川牧师洗礼,正式入教,则是铁打的事实,权力与时间无论何等残酷,都无法抹杀。儒家以此追问,说蒋介石信仰儒家——儒家的目光聚焦于世俗生活,一向敬鬼神而远之,六合之外存而不论,故缺乏超验之维,似乎不当冠以“信仰”之说——有何凭据呢?

针对蒋介石皈依基督,最尖锐的质疑竟来自其教内弟兄:“有人问我,蒋介石也是基督徒,我无言以对。如果他是基督徒,为什么几十年来,这个国家处处挂着他的画像,人人要向他鞠躬;为什么大搞一党专制、言禁党禁、白色恐怖,他身边却没有一个牧师、一个基督徒去告诉他这是不对的,是上帝恨恶的;若不悔改,是要被咒诅的?”

1955年,宋美龄与蒋介石、蒋经国父子

相应的质疑则认为,蒋介石信仰基督教,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投资:一是为了娶宋美龄,与豪门宋家联姻;二是为了完善其政治形象,以便继承孙中山的衣钵(“总理亦教徒之一,且伦敦蒙难,以专心虔祷,得免祸害也”)、与美国人打交道云云。不过,这些质疑脆弱如蝉翼,一攻即破。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在1927年12月1日,当时他尚未入教,宋家亦未强迫他入教。并非如野史所言,蒋介石加入基督教,是宋美龄嫁给他的条件之一。直到三年后,他才皈依,其间的精神变迁与曲折,发人深省。至于做戏给美国人看,那更扯远了,1930年的蒋介石,哪能未卜先知,预见美国将成为他后半生的政治屏障?

单看日记,蒋介石诚可谓一个朝参暮礼、虔敬无比的基督徒,清教徒气质溢满了他的后半生。试举数例。1930年10月23日他受洗,24日日记云:“主义为余政治行动之信仰,教义乃为余精神惟一之信仰。愿从此以后,以基督为余模范,救人救世,永矢勿怠。”

1938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两周年,抗日战争逐步激化:“今日之处境虽在倭寇多方困迫之中,然较之西安遇难之危机状态千万矣。上帝既能拯救余出此万恶绝险之境,自能拯救余四万万生灵于涂炭之中也。唯祈上帝能早日赦免余之罪恶,而使余国家民族即脱离压迫实现独立耳。”

1944年7月25日,衡阳激战,危城喋血,他祈祷立誓:“愿主赐我衡阳战事胜利,当在南岳顶峰,建立大铁十字架一座,以酬主恩也。”

1945年1月10日:“今后记事朝课(即体操十五分钟,读《圣经》一章,静默三十五分钟至一小时,祈告约五分钟,记事与阅报各项)晚课(静默三十分钟,读《荒漠甘泉》一章),每日如未间断则不再记。”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唯有虔诚感谢上帝赐给我的伟大恩典和智慧。”

1945年9月4日,国共和谈,他竟向上帝祈祷,以图感化毛泽东:“今晨5时,未晓,起床祷告,愿共毛能悔悟,使国家真能和平统一也。”

……

我信故我在,信仰讲究决断。理性的质疑无异于隔山打牛。进一步讲,信仰不可质疑。虔信与伪信,唯有神与信徒自身晓得,外人的论断不足为凭。

我愿意相信蒋介石对上帝的信仰发自赤诚,他对儒家、佛教的感情同样如此。在我们身边,常见一种人,上句“阿弥陀佛”,下句“上帝保佑”,见神拜神,见佛拜佛,见庙烧香,见佛磕头。他们什么都信。或者说,他们什么都不信。

这让我想起安伯托·埃柯的小说《傅科摆》里的一段话:“……当人们停止信上帝,并不是说他们便什么都不信;他们什么都信。”

蒋介石左手儒家,右手基督教,不分体用高下,完全为己所用,正源自他的调和论。先后为蒋经国、蒋介石立传的美国人陶涵(Jay Taylor),接受罗四鸰的采访,标题即“调和者蒋介石”。他指出了蒋介石身上高度矛盾的一面(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撕扯),同时认为,蒋调和了新儒家青年与基督徒的精神冲突。“蒋介石相信,基督教教义的爱和儒家所强调的人道或是人文主义并行不悖。基督教‘爱’的教义强调每个人需要认识自己的罪,与儒家强调的自我反省一致,两者可调和。”

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论及蒋介石的信仰纷争,亦持同一看法:“大概他(蒋介石)保持着中国传统习惯‘诸说混合’的办法,更因他一直被环境逼迫,也带着‘折中主义’的成分。”

说到调和,最生动的证据,莫过于蒋介石死后,他的灵柩之中所放的四本书:《三民主义》《圣经》《荒漠甘泉》和《唐诗》。中国传统文化、基督教、政治信仰,组成了他的灵魂三明治。

那么,蒋介石是如何调和诸神之争呢?约瑟夫·史迪威将军与蒋介石历来不合,甚至可以说是蒋介石这辈子最讨厌的人之一。作为冤家,他的观察反而愈加犀利:“蒋介石来迟。他在晚祷。这晚祷不由任何事而中断。这是一个新的角度。他虔诚与否不说,总之他即郑重其事。或者他以为与上主神交而增强他的直觉。他大体上依赖他所谓对心理上之了解(中国心理)。如何策动这样一个人?他能用他的‘直觉’超越逻辑与理性。他不顾业经证明之原则与方法,而坚持中国人之不同心理。他直接下结论而强以某种以前想象之中的相同为经验。他的顽强拒绝讨论。”(1942年8月4日)

这段话有些拗口,其大概意思却不难理解。若史迪威所述属实,那么蒋介石的基督信仰的确浮于表面;或者说,蒋介石的信仰方式不同于我们通常所了解的信仰方式,他在其中加入了中国经验,使基督教中国化。

纵观蒋介石日记,他对读经、祷告等基督教仪式的践履从未间断,数十年如一日,这足以打消伪信的指责。哪怕——有些人总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他最初是投机者,经过数十年锲而不舍的磨砺与试探,终将变成虔信者。

一面是虔信,一面是对信仰的中国式改造。蒋介石“郑重其事”的晚祷,对信仰仪式的坚守,毋宁构成了他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他深知自己的性格缺陷:“性倔强躁而易怒,偶不惬意,辄暴跳如雷。”(秦瘦鸥《蒋介石先生传》)“性躁心急……静敬澹一之功夫不可须臾离也。”(《蒋介石日记》,1935年6月1日)苦行僧式的静修,正有助于安定心气,坚韧心志。晚年蒋介石极少大发雷霆,他的面目越来越祥和,眼神越来越深邃。

除了调和基督教与儒家的关系,蒋介石还必须调和基督教与三民主义的关系,即更为艰难的宗教与政治的关系。这就要回到开端的疑问:政治家有信仰吗?

蒋介石的同时代人,不乏用宗教辅佐政治的案例。冯玉祥被称为“基督将军”,他自己信教不说(1915年,他在北京亚斯里教堂受洗,早于蒋介石十五年),还鼓舞部下信教,用消防水龙头向士兵喷水,是为洗礼,据说其麾下军官,受洗者十之八九。唐生智号称“唐和尚”“佛门将军”,其部队被称为“佛字军”,五万将士皆摩顶受戒,吃斋,行五戒,以“大慈大悲,救人救世”为号召。然而,他们的信仰,尤其是冯玉祥,一直备受质疑。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臭名昭着的变色龙,他还有一个绰号叫“倒戈将军”。其脑后的反骨,不仅用于政治,还用于信仰。他在西方人面前信耶稣基督,在前苏联人面前信马克思和列宁,在国民党人面前信孙中山和三民主义;昨天他还是“基督将军”,今天则成为“赤色将军”,明天是什么将军呢,那要看明日来客是何方神圣。追根究底,他对基督教,与其说作为一种信仰,不如说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一种精神催眠术,一种凝聚军心的洗脑工具,一种吸引军事与财政支援的障眼法。

蒋介石是否如此呢?他在1930年受洗,1934年2月11日日记写道:“余之赞美耶稣者五:一曰牺牲精神,二曰忍耐精神,三曰奋斗精神,四曰统一精神,五曰博爱精神。”

黄仁宇认为,蒋介石所崇仰的仍是耶稣之人身属性,而非三位一体之神学,换言之,蒋的信仰不够深入,仅仅限于外在的形式。其实何止于此,蒋从耶稣身上发掘的五重精神,从其他教派的神灵那里同样可以找到。而且,我们需要注意,这五重精神,正会通于指导国民党的政治哲学。蒋介石的追求,不仅在于基督教与儒家的接榫,还在于基督教与三民主义的接榫,正如他试图将三民主义儒家化一样。

所以说,对蒋介石而言,他并非任何一教的信徒,更非教条主义的信徒。他努力从各大教派的教义与纲领之中汲取他亟需的观念和事物,建构他独树一帜的政治哲学。他比那些政治骗子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懂得虔敬,并且以对宗教仪式坚贞不移的践履来扞卫他的虔敬情怀。这遂令人难以判断,他到底是信呢,还是不信呢?他的信仰里面包含了几多功利的成色?

这些问号,同时构成了蒋介石的局限。他综合诸神,为我所用,却尚未做到唯我独尊。他依然是一个恭谨、谦卑、讲究仁义与慈爱的政治家。他的对手毛泽东却截然不同,“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是个彻底的无神论者。

有人会问,毛有信仰吗?那是另一个话题。

话说回来,对大多数政治家而言,从不存在超验之维,他们只信教,不信神。宗教之于他们,或者是骗术,或者是政治神学与哲学(严格来讲,政治神学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政治哲学则可能是一种哲学),或者都不是,或者都是——小布什提供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案例:1999年12月23日,美国总统选举辩论赛在爱荷华州的首府德梅因市举行,每一候选人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你最认同哪位政治哲学家或思想家?待问到小布什,他悍然答道:“耶稣基督。”

美国媒体因此批评小布什政治哲学功课不及格,你同意吗?

2008年10月7日初稿

2012年11月3日修订

民主无量,独裁无胆?

蒋介石一生背负骂名累累。最昭着的一则,当是“民主无量,独裁无胆”。按通说,此言出自毛泽东之口,原话多了两个“搞”:“搞民主无量,搞独裁无胆。”

不过,毛公此言,我只能同意前半句。对执政者而言,放权于民,还权于民,推行民主政治,正关乎其眼界与胸襟。所谓胸襟,便是量。蒋介石的肚量,一向不够大,其义兄黄郛曾劝他:“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老弟于‘毅’字之一字,已足够足够,今后只当在‘弘’字上多下功(工)夫。”言下之意,即斥他褊狭。对比之下,其子蒋经国的量则要大一些。这二人虽为父子,却分属两个时代:一人死于威权时代的结尾,一人肩起了民主时代的闸门。相比同时代人的智识局限,民主无量,或不足以构成蒋介石的巨大耻辱;民主有量,则是蒋经国的无上荣光。

进一步讲,民主不仅是一个量的问题,还是一个质的问题。这里的质,不是指民主的品质,而是指执政者对民主精神的认识。台湾作家王鼎钧对比二蒋,说蒋介石“把专政当本钱,把民主当利息,本钱充足的时候,不妨拿出利息来让你们挥霍一下,可是雷震后来要动他的老本,那只有鱼死网破”,蒋经国则相反,“民主自由才是本钱,专政才是利息。这一念之转善果累累,他在利息耗尽以后保住了老本”。这一比,高下立判。

至于“独裁无胆”,我以为,独裁从不关乎权力者的胆识,只关乎其能力。换言之,问题当在能不能独裁,而非敢不敢独裁。能独裁,哪个权力者不会独裁呢。我常常引用美国着名历史学家芭芭拉·塔奇曼的一句名言:“行政权力永远都是饥肠辘辘,扩张与强夺是它挥之不去的本性。”权力永远都是一头饥饿的老虎,独裁正如其掠食的本性。只是并非每一种食物,都愿化作虎口美餐;并非每一个民众,都愿化作独裁机器的螺丝钉,所以独裁者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如豺虎肆虐,暴戾恣睢。以前我们常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反过来讲,哪里反抗多了,哪里独裁就少了,若无反抗,若遍地都是奴隶,若满眼都是太监,独裁政治必将大行于天下。

纵览蒋介石一生,他未成为独裁者,并不代表他不想搞,没胆搞,只不过没有搞成而已。这说到底还是能力的问题。其缘由可一分为二。其一,蒋介石所属的政党国民党,虽屡经改造,并借鉴前苏联的经验,却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只能实现“弱势独裁”。“独裁政党亦有强弱之分。……国民党虽然具有强烈的一党独裁和政权垄断意识,但其‘党力’相对于中国的国家规模而言并不强大。党机器长期处于派系纷争和软弱涣散状态,其离散而有限的‘党力’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它‘训政’的力度。国民党只是一个弱势独裁政党。”(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在党国体制之下,党的“弱势独裁”决定了政治的“弱势独裁”。

其二则取决于蒋介石执政时期的政治形势。在蒋之前,袁世凯、段祺瑞、吴佩孚、孙中山等,毕生致力于统一中国,却无一人如愿以偿。到蒋介石手上,终于九转功成:1928年底,张学良在东北改旗易帜,降下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升起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至此,中国号称统一。然而这种大一统,仅仅具备一个炫目的外观,其实质依旧四分五裂,各自为政。倘将此时的中国比作一颗臭鸡蛋,蒋介石的势力范围大抵不会超过蛋黄。

同类推荐
  • 大明之帝国荣光

    大明之帝国荣光

    崇祯和来自未来的穿越者灵魂融合了。本来是穿越者福利的金手指成为了崇祯的战利品。拥有了后世记忆的崇祯决心挽救大明,避免中国走向未来的屈辱道路。家国天下,终大明一朝,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无论在历史上的的崇祯还是现在的崇祯为自己,也为这个民族命运所立下的誓言。
  • 好运司令

    好运司令

    民国初年,风云变幻,浪荡公子杨化成因差阳错、莫名地被推上历史舞台,成就一代将军。小说情节跌宕,主人公命运多变,令人扼腕叹息,其中既有兄弟情,又有佳人泪,还有英雄血。
  • 贞观间编年纪事

    贞观间编年纪事

    内容简介:一位爱好国学武术的现代医生,因空难穿越到了大唐贞观年间的扬州一世家子弟身上.他仁心妙手医百姓,救贤后,锦绣文章会群儒,号文魁。战吐蕃,征高丽,引领江东士族雄踞朝堂,提前叩响了大唐盛世之钟。其间儿女情怀,英雄豪气,荡人心魄,万世流芳。
  • 身在大辽

    身在大辽

    一场宿醉醒来,杨辉愕然发现,他竟然穿越了,还穿越到了评书中的辽朝,成了一个辽朝公主的儿子,杨辉,他到底何去何从,是留在辽国,还是投奔大宋?留在辽国,能干些什么,投奔大宋,又能干些什么呢?
  • 修国

    修国

    修者,兴建、整治也。修国者必须居高位,得天下方能覆雨翻云!一个能穿越时空的现代少年来到汉末,却阴差阳错成为了曹操的长子,于是一幅壮丽的山河诗篇就此在他面前展开!站泰山巅,挥三尺剑;将星云集,美女相伴!他走上一段逆天修国之路,终将把历史完全改变!烟火继《龙皇霸诀》后第二本三国穿越文,更严肃,更热血,也更畅快!烟火出品,必属精品!
热门推荐
  • EXO之别让灯光迷了眼

    EXO之别让灯光迷了眼

    他们是全球大势的偶像天团exo,她是名扬海外的绝色才女:黎婉之,他们本无交集,却因为一个人而联系在一起。他们相知相伴,无关乎于情爱。他们有着别人艳羡的默契,却也承受了旁人无法体会的伤痛。残酷的现实,无端的指责,横飞的流言,让他们的心灵防守支离破碎,残缺不全。在混乱中迅速成长,在黑暗中脱颖而出,在质疑声中造就黎氏的巅峰!黎婉之,用最平淡的态度,征服所有的荆棘,划破了衣服,继续来。黎婉之,存在于矛盾之中,用最微妙的方式,徘徊于爱情,亲情,友情之中,那微不足道的牵绊是否能够蜕变出最靓丽的色彩?
  • 复仇联盟之亡灵杀手

    复仇联盟之亡灵杀手

    彩溟大陆,分为六大国:夜国、殇国、千墨国、蓝雨国、凌云国、寒国。十二宫星,具有强大力量。每国掌管两宫星。因为殇国殇王后的哥哥谋反,殇寒珏,殇王之女。害死殇王、王后自立王位,但殇寒珏被人所救……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不可思议的游戏??殇寒珏会知道自己的身世吗?知道后回来报仇雪恨吗?报仇过程中会遇到什么事?能夺回王位吗?尽情期待吧!(???_??)?
  • 网游之逆帝遮天

    网游之逆帝遮天

    《逆帝》,乃新时代第一网游,它隐藏着一个终究的秘密,隐藏着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秘钥。此前,盖洛博士毕生致力于挖掘人类极限的研究,可凡人们不了解,它们派出了最强的舞蹈家-孙悟空,将盖洛博士毕生的研究毁于一旦,盖洛博士悲愤而死,后来他的后代建立“暗夜”组织,世世代代秘密研究人造神,而我们的主角24号,就是一人造神。他在“逆帝”中开创了辉煌的时代!
  • 三生往神曲

    三生往神曲

    伪美过后,人迹消尽,莫小折带着被世间遗弃的三年孤独与沉默,穿越到一片存在着不可抗力与不可思议的云生大陆。那有魂晶幻羽的虚幻异能,那有凡人往神的妄想追求,于是,有人说这是创世神的虚妄世界。三生晶,注定了三生缘起三生劫灭的宿命;往神者,暗喻了往生不灭的悲哀;芸芸众生,逃不了云生云灭的命运。莫小折是这个虚妄世界的过客?还是救世主?
  • 食物相克与相宜百科大全

    食物相克与相宜百科大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饮食方式常常是怎么习惯怎么来,这些习惯虽然没有给身体带来明显的、严重的损害,但是,有一些不科学的食物搭配,直接影响了食物中营养素的消化吸收,降低了食物的营养价值;有一些食物搭配后其性相克,食用后会给人体带来健康隐患;有些食物对某些疾病的康复无利,有的甚至会加重病情。
  • 剑尊无双

    剑尊无双

    异世大陆,强者林立。奇门遁术,万千宗派。一名现代的大学生因旅途跌入山崖而灵魂附身到了一名大家族的子弟身上。灵魂力的强大使他在领悟方面极其突出,从资质平平的普通人一夜之间变为一代天才。激烈的顶级碰撞,天才之间摩擦的火花。翻江倒海,上天入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切尽在剑尊无双!
  • 非凡大师

    非凡大师

    这里并没有小说中常见的各种妖魔鬼怪,修为,是这个大陆上唯一的主宰。修为分为四种:拳师,魔导师,剑师和毒师。少年的经历不同常人,他的一生并不平凡,所以也注定他的人生道路也不平凡,这就是非凡大师。
  • 穿越之灵城

    穿越之灵城

    靖夕看向身旁的女孩,他笑着,明知是幻影,却相守数年,轮回后,还会记得她么?
  • 校园尸魂记

    校园尸魂记

    一个游手好闲的少年-吴天亦,在病毒蔓延的校园里成为了一个正真的僵尸猎手,而校园就成了他的僵尸猎场。
  • 超神学院之彦伦永恒

    超神学院之彦伦永恒

    彦与葛小伦的爱情故事,即将上演,起起落落,终不离不弃。我愿成为你的守护天使,永恒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