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53400000038

第38章 告子章句上(1)

原文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杯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杯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杯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译文

告子说:“性,好像杞柳树一样;义,好像杯盘一样。使人性成为仁义,就像把杞柳做成杯盘一样。”

孟子说:“你能顺杞柳的本性加工成杯盘呢?还是毁伤杞柳的本性来加工成杯盘呢?如果要伤害杞柳的本性而加工成杯盘,按你的说法,那也要伤害人的本性去行仁义吗?率领天下人来损害仁义的,一定是您的这种学说吧!”

解读

《孟子》七篇没有什么系统,但本章谈论人性一气呵成,有系统。

告子认为人的本性好比杞柳,是材料(属中性),杞柳本身不能决定自己成为什么器具,它的成为杯盘,是由外力对它(材料)加工成的,这决定其为杯盘的力量,并非杞柳本身所具有。同样,告子认为人的为善,也并不是人的先天的本性可以决定的;人的本性并没有为善的素质,人的为善,是因为受到良好熏陶教养所致,即是后天的良好教养塑造了人的善;如果没有后天环境的良好培养,人也不会为善。

告子提出的论点,启发了孟子的智慧。孟子顺着告子的想法而追问:“人在将杞柳加工成杯盘时,是顺着杞柳的本性使它成为杯盘呢?还是伤害毁坏杞柳的本性而使它成为杯盘呢?在将杞柳加工成杯盘时,当然免不了要砍伐伤害它。那么人的为仁义,是否也像杞柳加工成杯盘那样,也必须伤害毁坏人性才能成呢?如果是的话,这就是说仁义对于人,就像斧锯对于林木一样。这样一来,仁义就成了残害人性的东西了。”最后,孟子指出:“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告子被孟子问的无话可说,大概也觉得自己举的杞柳的比喻有问题吧。

这章孟子并没有正面提出性善论,但他的主张已是很明显了。孟子的“人性善”的观点十分明确。至于针对告子的论点怎样驳斥,那全是随机应变了。

原文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译文

告子说:“人性好比急流的水,从东边开了缺口就向东流,从西边开了缺口就向西流。人性不分善与不善,就像水不一定向东流或向西流一样。”

孟子说:“水诚然是不一定向东流或向西流,难道也不一定向上流或向下流吗?人性的善良,正像水的向下流一样。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用手击水,使它跳起来,可以高过前额;阻遏水势,使它倒流,可以使水上山。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使它如此的。人也可以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正像这样。”

解读

本章告子重申他前章的主张,以为人性不分善恶,就像水流不一定东流或西流一样,哪边有缺口,就向哪边流,水的流向,全由外力决定。这就表示人性本身无所谓善恶,也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人的善恶也全由后天力量造成。若得到良好的教育,就会为善,反之就会为恶。这看来是合乎社会上的现象的。但人的有善有恶的现象,未必是人性的真实。真理并不就是现实所显现的。我们如能深切地看,就可以看到人性之善的真实。孟子顺着告子的湍水的例子说,水表面上虽不能决定自己的流向东或流向西,但水是有向下流的本性的。

孟子认为“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如果没有受到外力干扰,就自然会向善,这个向善是必然的,如水的自然往下流。而人的为不善,是受了外力的强力干扰,以致扭曲了本性,如水有时受到外力打击,也会向上或逆流。水的向上流,不是水的自然本性;人的为恶,也不是人的本性。

原文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译文

告子说:“生命的自然资质叫做性。”

孟子说:“生命的自然资质叫做性,就好比一切东西的白都叫做白吗?”

告子说:“是的。”

孟子说:“那么白羽毛的白就像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就像白玉的白吗?”

告子说:“是的。”

孟子说:“这么说,狗性就像牛性,牛性就像人性吗?”

解读

告子说:“生之谓性。”即有生命的东西(包括人、畜)都有性,没有什么差别。孟子以“白”为喻,追问告子:“生之谓性也,犹白谓白与?”“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告子都予以肯定回答:“是的。”顺着这个肯定回答,孟子就自然推论出:“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对这一问,告子就不能回答了。

告子说“生之谓性”,认为有生命的东西(包括人、畜),其性(如食、色)都一样。就生命的自然资质说,人性中实在找不到善性,人性无所谓善恶,是中性的,和狗、牛一样。告子的“生之谓性”说,是一种传统的说法。而孟子的以仁义为性,相对于“生之谓性”之说而言,是新说。孟子以道德性为性,认为仁义乃人之本性,这在思想史上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从人的生命自然说性,只认识到人的生命活动中的生理形躯部分,而以道德性为人性,是于人的生命中发现了不为形躯所限的、有无限意义的成分——道德心。孟子以道德性为人性,就是肯定一切人都有无比的尊严与价值,这是人和禽兽不同的地方。

孟子的这一说法虽新,但也有根据,他是根据孔子所说的“仁”而说的。孔子所说的“仁”,是人的真性情,真生命,是人人都具有,而且都可以呈现,人人可以自觉到。如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第三十章),“为仁由己”(《论语·颜渊》第一章)等等(请看序言)。

由此可知,告子与孟子言性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告子以人之生命的自然之质为性,孟子则以内在于人的仁义,即内在的道德性为性,二者所言之性的内容并不相同。而对人来说,有这两个层面的性: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是道德性。社会上的许多好人好事,其动力就在于人的道德性。所以,这不仅是一个理想,而且是一个可以随时见到的事实。

“生之谓性”是中国人说性的一个老传统,告子并不是独出心裁。告子也是一个知识分子,他从甲骨文中,从中国文学的古训中,都可以认识到“性者,生也”。所以,从“生”这个地方了解性,是中国的老传统。最早只有一个“生”字,“性”字是后来引申出来的。所以,告子总起来说“生之谓性”,是继承了这个老传统。

说“生之谓性”,那么人性是什么样子,就很难说了。所以,自古以来关于人性就有种种说法。告子说它像杞柳,像湍水(不分善不善);有人说“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人说“有性善,有性不善”;荀子就说“人性恶”。这些说法的最后原则就是“生之谓性”。这个性,说来说去是人的气质之性。你光从“生之谓性”了解人是不够的。“生之谓性”只是说人的动物性,并没有从把人当做一个人来看而说人性。人性还必须往上提,往上提,才能显示出人的特点,即内在的道德性。孟子扭转了“生之谓性”的传统,进一步正视人,把人当人看,从这个立场上来了解人,了解人性。

原文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译文

告子说:“饮食、男女,是人的本性。仁,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义,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

孟子说:“怎样叫做仁是内在的,义是外在的呢?”

告子说:“因为他年纪大,于是我去尊敬他,尊敬之心不是我本有的;正好比外物是白的,我就认为它是白的,这是由于外物的白而我加以认识的缘故,所以我说是外在的。”

孟子说:“白马的白和白人的白或者无所不同,但是不知道对老马的怜悯和对老者的尊敬,是不是也没有什么不同呢?而且,您说在这种情况下是老者义呢?还是尊敬老者的人义呢?”

告子说:“是我的弟弟,我就爱他;秦国人的弟弟,我就不爱他。这是因为我本身高兴才这样,所以说是内在的。尊敬楚国的老者,也尊敬我自己的老者,这是因为他们年长才引起我的尊敬,所以说是外在的。”

孟子说:“喜欢吃秦国人的烤肉,和喜欢吃自己的烤肉没有什么不同,各种事物也有同样情况,那么喜欢吃烤肉的心也是外在的吗?”

解读

本章告子先提出:“食色性也”,这和他的“生之谓性”的主张一样,没有变化。可以说,“生之谓性”就涵有“食色性也”的意思。“食色性也”就是“生之谓性”的内容。但这次他又提出一个新的主张,就是“仁内义外”。这是否接近孟子的主张了呢?不,一步也没前进。

首先看他的“仁内”。他说:“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告子的“爱”,是亲亲之情,属人之常情。但这种情况只爱自己亲人,而不爱别人的亲人,未免太狭隘。他的“爱”是一种“感性的感情”,是形而下的以“感性的感情”为仁,显然不是孔子所说的仁的本义。仁固然是一种感情,但这感情是纯粹无私的,是一种普遍广博的爱,是形而上的。虽然落实到具体表现时,会有亲亲、仁民、爱物的差别,但并不表示仁心是有偏私的,只是因对象之不同,而有仁心表现上的不同,其在本质上则是一致的,不会发生“秦人之弟则不爱”的私心。儒家亲亲的意义,不但要推广到中国人,还要推广到全人类,推广到天地万物。

告子主张仁内义外,经过上面的分析,告子之仁,不是道德心。那么,在告子的理论系统中,道德的意义似乎是以义作代表。据告子所说,所谓义就是“彼长而我长之”,“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对于年长的人,我们都应该尊敬,不管是谁家的长者。这样,“对年长者要尊敬”,是一个普遍的、人人都须遵守的道德原则。这就是义。问题是这个“义”来自何方?按告子的讲法是“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故谓之外也”。孟子看告子主张“义外”,就问:“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孟子提出这一问题是最重要的,可以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义究竟是起自老者身上呢?还是起自敬者的心里呢?答案很明显,义当然在敬者的心中,尊敬是从人的内心发出的,为本心所规定而呈现。尊敬长者与怜恤老马的不同也由人的内心决定的。所以,仁与义是一体的。从主体的心、从主观说是仁,从表现为客观的符合道德法则的言行说则是义。义也是内在于心,为心所自发的。仁义归根到底,是本心自己。

最后,孟子顺着告予的例子,又以吃烤肉为例问告子:“吃烤肉,不论是谁烤的都喜欢吃,那么喜欢吃烤肉的心也是外在的吗?”当然吃烤肉是发自内心的。同样,不管是哪里的长者,是凡老者都尊敬,也是发自内心的。

原文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

曰:“敬兄。”

“酌则谁先?”

曰:“先酌乡人。”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译文

孟季子问公都子:“为什么义是内在的呢?”

公都子说:“尊敬从我的内心发出,所以说是内在的。”

孟季子说:“本乡人比大哥大一岁,你恭敬谁?”

公都子说:“恭敬大哥。”

孟季子说:“斟酒时先给谁斟?”

公都子说:“先给本乡的长者斟。”

孟季子说:“你心里恭敬的是大哥,在外面你却尊敬长者。足见义是外在的,而不是内在的。”

公都子不能回答,就来告诉孟子。

孟子说:“你可以问:‘尊敬叔父呢?还是尊敬弟弟呢?’他会说:‘尊敬叔父。’你再问:‘弟弟若做了祭祀时的尸主,你尊敬谁?’他会说:‘尊敬弟弟。’你再问:‘你为什么又说尊敬叔父呢?’他会说:‘这是由于弟弟正在当受恭敬的位置的缘故。’那你也就说:‘我先给本乡的长者斟酒是由于他正在那个位置上。’平常的尊敬在哥哥方面,暂时的尊敬在本乡的长者。’”

孟季子听了孟子的话,说:“尊敬叔父也是尊敬,尊敬弟弟也是尊敬,毕竟义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

公都子说:“冬天喝热水,夏天喝凉水,那么,饮食也是外在的吗?”

解读

本章公都子和孟季子论辩的意义与上一章大致相同,还是辩论义是内在还是外在。公都子主张义是内在的。他说:“恭敬是从我的内心发出,所以说是内在的。”孟季子是主张义是外在的,认为义并不是由心所自定。人平时尊敬哥哥,但在饮酒时却先给本乡的长者斟酒,可见义是由外定的。公都子虽然知道孟季子的说法不对,但不知道怎样批驳,就去请教孟子。孟子告诉他用“在位”来回答,同时要把平时和暂时区剐开。比如叔父在辈分上高于弟弟,平时当然要恭敬叔父,但弟弟处在尸主的位置时,自然要尊敬弟弟。这暂时尊敬弟弟,也是本心所决定的,不是外在环境决定的。尊敬之心会因为机遇不同,而有不同表现,但都是发自自己的本心。

孟季子认为尊敬因人不同而有变化,所以义是外在的。公都子驳斥孟季子说:“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人因环境的不同,在饮食上有不同的要求,这不是发自外在环境而是发自人的内心。那么人因机遇的不同,尊敬之心而有不同的表现,怎么能说是外在的呢?

原文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生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译文

同类推荐
  • 思维——人人都可以像天才一样思考

    思维——人人都可以像天才一样思考

    传统的守旧观念来自传统社会。“传统”是与“现代化”相对而言的,是指现代化之前的历史发展阶段。其基本特征是农业为主、手工操作为主、信息闭塞、缺乏交流、不存在世界市场。
  • 草根巨富:赢在创业

    草根巨富:赢在创业

    胡芝容——“亿元富姐”,她的企业占据了全国足疗保健市场85%以上的份额;刘益谦——20年累积财富超过百亿,曾经的“法人股大王”,如今的“增发股大王”;谭长安——国内餐饮界传奇人物,他的火锅店“吃贵全国鱼头”;何思模——个人身家超过14亿元,他的企业是中国UPS电源行业最大的企业。
  •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名言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名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你为什么不是高薪族:如何规划职业生涯

    你为什么不是高薪族:如何规划职业生涯

    薪水,对于上班一族来说,充满着诱惑与考验,它的高低决定于每个人的职业素养、人际关系等等。如何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将是衡量薪酬高低的先决条件。勇敢地面对目前的薪酬和位置吧!学一些实用的经验确实是必不可少的。本书深入浅出,用通俗的语言,讲述如何才能拥有令人羡慕的职业与薪酬。这是一本适合青年人的职业指导读物
  • 向孔孟学雄辩:最有中国味的说话之道

    向孔孟学雄辩:最有中国味的说话之道

    本书以史为鉴,站在孔子和孟子这两位伟人的肩膀上系统而又层次分明地解析了他们的辩论谋略,通过列举大量古今中外生动而又贴切的说辩事例,为读者总结出适用于现代辩论的15种雄辩利器。包括如何增强辩论的气势,如何通过比喻、设问、事实等手段巧妙驳倒对手,以及如何使辩论语言幽默风趣,体现辩手风度等论辩智慧。现在,我们就打开这本书,跟随孔孟之言了解雄辩的奥秘吧。
热门推荐
  • 耐心游戏

    耐心游戏

    能忍,就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苏锦玉被迫陷入游戏,艰难的完成游戏通关之后才发现,游戏竟然不是最终终点?什么鬼?套路套套路,套路全家啊。但是他依旧要走下去,因为目标是终点,而不是中止。况且根据蛛丝马迹,他猜测,救世主应该不是他一个人,而引路人的目的也决绝不是拯救世界。耐心游戏。希望自己能和主角一样,不管怎么样,都会坚持下去,熬过这奋斗年代,而不是怠惰享受。
  • 破冰

    破冰

    在金融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有效防控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是深化改革成败的关键。作者在对我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中应该特别注意的6个风险。其中包括:总体债务水平提高隐含的潜在风险;产能过剩加大的企业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形成的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所造成的还本付利风险;网上银行与虚拟货币可能造成的风险;财政金融问题交织出现的综合风险。应该说,这6个风险的确是制约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障碍,也是金融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作者据此所提的一些具体看法和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高度关注。
  • 绝世君妃:倾城之恋

    绝世君妃:倾城之恋

    她,是帝君最宠爱的六公主,天资聪颖,美若天仙,是众人羡慕的对象;但是,她还有另一个身份:神界神女的女儿!他,是帝君的二夫人与魔君的私生子,若不是天赋异斌,早就被逐出帝都;但,他也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神界帝仙的转世!他们两个从小在一起,渐渐对方产生了好感;但是,天意弄人,使他们两个分开;在经历了重重困难后,他们能否在一起?
  • 新世界猎人

    新世界猎人

    冷酷的杀人魔最终吃到了恶果,在濒死的时候重拾人性,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上苍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他重新做人。全新的世界,全新的人生,并让他带着前世的记忆,和绝世的神功重生。在这个以魔兽当道的世界中,他的人生依旧坎坷,生活中依旧充满无奈,在这无奈的世界中,他究竟会不会再次走上老道路?
  • 逆战之逆天行道

    逆战之逆天行道

    成功不只一种配方逆流而上逆境之中生长不惧任何阻挡战出信仰凝聚所有无限力量是谁称王逆天行道战出逆态度!
  • 嗜爱成瘾:老婆大人晚上见

    嗜爱成瘾:老婆大人晚上见

    一觉醒来,她睡了全城最有钱有势的男人,她丢下一百块钱,仓皇而逃!再见面,被男人堵在墙角!她一脸愧疚:“那个,我可以补偿你!”“拿什么补偿?”男人看着面前的小女人,眸中一暗。她嘴角一抽,条件反射的推开男人就逃,“老板大人,你这么对待员工不太好吧?”男人伸手用力一拉,将她拥进怀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君谋姻缘劫

    君谋姻缘劫

    失足掉下悬崖,阴差阳错被带进王府,带来的是屈辱和折磨他是高高在上的王爷,而她无家无国,是她人生最痛苦的事情,都是他带给她的“云九儿,你过得很好啊”送她入宫只是阴谋“我们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从头到尾都错了。”杀我的是你,救我的也是你什么都没了意义
  • 明末之鱼龙变

    明末之鱼龙变

    明朝末年,山河破碎,膻腥遍地,中原大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销售经理张坚附身到开封一个落魄秀才身上。李闯大军三打开封,七朝古都淹没于滚滚黄河之水。且看张坚如何在这乱世生存下去,实现由鱼到龙的蜕变。
  • 空陆战纪

    空陆战纪

    天空中本没有桥,只因向往彩虹的人多了,足迹所至,所以便有了桥。
  • 大乘真武录

    大乘真武录

    一个平凡家庭的小镇少年,不幸遭遇战祸而家破人亡,当他从战场的死人堆中走出时,命运也由此改变。这是一个武者的世界,传说当武道修炼至极深之时,便可斩破虚空,迈入仙之领域,亘古以来的传说,一直相传至今。书友群:150657959欢迎大家加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