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53400000020

第20章 滕文公章句下(1)

原文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谓王良。良不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御者且羞与射者比;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如枉道而从彼,何也?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译文

陈代说:“您不去谒见诸侯,好像是拘泥于小节了。如今您一去谒见诸侯,大呢,可以实行仁政,称王天下;小呢,可以称霸诸侯。而且《志》上说:‘弯曲只有一尺,而伸直就可达到八尺’,您应该是有所作为的。”

孟子说:“从前齐景公去打猎,用有羽毛装饰的旌旗去召唤猎场管理员,管理员不来,齐景公就想杀了他。他并不怕,孔子对猎场管理员颇加赞赏。有志之士不怕弃尸山野,勇敢之人不怕丢了脑袋。孔子赞赏猎场管理员哪一点呢?就是赞赏他不是他应该接受的召唤就不去。如果不等待人家召唤就去,那是怎么回事呢?而且您说弯曲只有一尺,而伸直就可达到八尺,这是从利的角度说的。如果从利的角度说,那么弯曲有八尺,而伸直却只有一尺,也可以去干吗?从前赵简子命令王良替他的宠幸小臣奚驾车去打猎。打了一天,连一只鸟都没打着。小臣奚回来向筒子报告说:‘王良是个最差的驾车人。’有人把这话告诉了王良,王良说:‘请再来一次。’奚在被勉强之后才答应。他们俩一个早晨就打了十只鸟。小臣奚回来向筒子报告说:‘王良是个最好的驾车人。’简子说:‘那我就叫他专给你驾车。’和王良一说,王良不同意,说:‘我给他依规矩驾车驰驱,整天打不着一只鸟;我给他违反规矩驾车,一早晨就打了十只。《诗经》上说:“奔驰不要乱步伐,射呀一箭射中它。”我不习惯替小人驾车,希望不要让我干这差事。’驾车人尚有以同坏的射手合作为可耻的精神,这种合作猎得的禽兽即使堆积如山,也不能干。如果歪曲自己的主张而追随诸侯,那算怎么回事呢?而且一开始你就错了:把自己都扭曲了的人,从来没有能够使别人正直的。”

解读

弟子陈代深为老师孟子不能实现自己的主张而惋惜,以“枉尺直寻”为喻,劝孟子去谒见诸侯。而孟子则举出齐景公时的虞人,宁肯牺牲头颅,也坚持“非其招不往”的事迹,表示自己绝不能“不待其招而往”。

接着,孟子又讲了春秋末年晋国著名的驾车人王良的故事:王良按规矩驾车,奚打了一天猎一无所获,而不按规矩驾车奚一个早晨就捕获很多猎物,所以受到了奚的好评。赵简子想叫王良长期给奚驾车,王良拒绝了,说:“自己不习惯替小人驾车。”孟子讲这个故事,意思是把当时的诸侯比做小人奚,把自己比做王良,表示自己绝不能歪曲自己的主张而追随诸侯。孟子最后还特别指出:“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陈代听了孟子的话定会深受教育。

原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一发怒,就让各诸侯心惊胆战;情绪安稳了,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说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在男子举行成年的加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处处小心,不要违背丈夫。’以顺从为正路,是妾妇之道。男人要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处——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义上。得志的时候,和百姓在一起同甘苦;不得志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坚守自己的主张。富贵不能乱我之心,贫贱不能变我之志,威武不能屈我之节,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大丈夫。”

解读

这一章的主旨当然是真假大丈夫之辨。孟子认为,像公孙衍、张仪之流,虽然一时之间影响力很大,但却不能算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一生所为,都是顺从强秦的要求,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主张。而以顺从为正路,是“妾妇之道”,按“妾妇之道”行事,又怎能称为大丈夫呢?真正的大丈夫,不仅有坚强的人格,立身端正,“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而且心里装着百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同时,真正的大丈夫,人格始终独立自主,不受任何外力牵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难看出,孟子所论,其实也正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至于本章中所提到的“妾妇之道”,是否有轻视妇女的意思呢?我们认为没有。因为孟子这段话的要义买在于“人格是否独立”,而并不在于“是男是女”。古时,女子没有独立创业的机会,所以凡事总是以顺为正,而孟子也就顺便拿这一实际情况来说明问题。今天,女子已不再以顺为正了,她们与男子处于同等地位,可以独当一面。所以,孟子若生在今天,也就不会再说“妾妇之道”一类的话了。

读古书,不论中外,都应该记住:伟大的思想家之所以伟大,就因为他能越超时代。本章中孟子对“大丈夫”的“定义”,应当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原文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曰:“仕。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

“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

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蚕缫,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絮,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出疆必载质,何也?”

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

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译文

周霄问道:“古代的君子做官吗?”

孟子说:“做官。书传上说:‘孔子要是三个月没有君主用他,就忧虑不安;离开一个国家,一定要带着准备和别国君主初次见面的礼物。’公明仪也说过:‘古代的人,三个月没有君主用他,亲友就要去慰问。’”

“三个月没有君主用他就要去慰问,不也太急了吗?”

孟子说:“士失掉了官位,就像诸侯失掉了国家一样。《礼记》上说:‘诸侯亲自参加耕种,就是用来供给祭品;夫人亲自养蚕缫丝,就是用来做祭服。牛羊不肥壮,祭器里的谷物不洁净,祭服不完备,不敢用来祭祀。士如果没有供给祭祀的田地,那也不能祭祀。’祭祀用的牛羊、器皿、祭服不齐备,就不敢用来祭祀,也就不能举行宴会,那不也应该去安慰他吗?”

周霄又问:“离开一个国家,一定要带着准备和别国君主初次见面的礼物,那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士做官,就像农民种地一样;农民难道因为离开一个国家,就把自己的农具也扔掉吗?”

周霄问:“魏国也是一个可以做官的国家,我却没有听说过想做官是要这么着急。想做官既是这么着急,君子却不轻易做官,又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说:“男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希望给他找妻室;女孩子一生来,父母就希望给他找婆家。父母这种心情,人人都有。但是,如果不等父母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自己就钻洞扒门缝互相窥望,爬过墙头去私会,这么做,父母和社会上的人都要轻视他。古代的人不是不想做官,但是讨厌不经过正常的渠道(如阿谀权势,卑躬屈节等)找官做。不经过正常的渠道找官做,是和男女钻洞扒门缝一类的下贱行为一样的。”

解读

孟子70岁时来到魏国(参看《梁惠王章句上》),以其道德学问,如想做官是毫无问题的,而孟子却没有去做官,这不能不引起一些人的疑问:孟子为什么不做官?魏人周霄就向孟子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古代的君子做官吗?”他明着是问“古之君子”,实际上是在问孟子。孟子告诉他,古代君子不但要做官,而且非常迫切。他以孔子为例,说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而“栽质”的目的,就是为了面见诸侯,求得官位。曾子的弟子公明仪说过:“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

孟子的回答,周霄听起来十分新鲜,他由此知道,“无君”在“士”看来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于是,他又问:“‘三月无君则吊’不也太急了点吗?”孟子向他解释说:并不急,“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为什么?因为违背了礼。《礼》书上说,诸侯不失国,才能有资格、有条件祭祀天地祖先,而士也必须能祭祀祖先才符合士的身份。士如果既无田,又无位,拿什么祭祀祖先?这不是没有资格做士了吗?所以,那样的话,亲朋来慰问是很正常的。

最后,话归到正题,周霄接着问道:“‘仕如此其急’,魏国是有官可做的,而君子(指孟子)却不轻易做官,又是什么道理呢?”孟子以男婚女嫁为喻,告诉周霄:男女婚配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干扒墙钻洞的勾当。君子“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以上,这就是孟子关于做不做官的态度。

原文

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

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曰:“否!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

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

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

曰:“食志。”

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

曰:“否!”

曰:“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译文

彭更问道:“您跟随的车有几十辆,跟随的人有几百,由这一国吃到那一国,这样,不也太过分了吗?”

孟子说:“如果不合正义,就是别人给一筐饭也不能接受;如果合乎正义,那舜接受了尧的天下,也不能算过分。你认为那是过分吗?”

彭更说:“不!但是士人不干事白吃饭,是不可取的。”

孟子说:“你如果不和别人互相交换各自的劳动成果,用多余的弥补不足的,那农民将有多余的粮食,妇女将有多余的布匹。你如果和他们交换,那么木匠、车工、轮工都能得到你的供养,因为你要买他们的产品。假如这里有个人,到父母跟前孝顺父母,出门就敬爱兄长,遵守先王之道,用来培养后代的学子,但却不能得到你的供养。你为什么尊重木匠、车工、轮工而轻视仁义之士呢?”

彭更说:“木匠、车工、轮工,他们的心愿就是要靠自己的产品谋得饭吃,君子研究先王之道,他们的心愿也是在谋得饭吃吗?”

孟子说:“你为什么谈起人们的心愿呢?他们对你做出贡献,你应该给吃的就给他们吃的就完了。而且你是就心愿给吃的呢?还是就贡献给吃的呢?”

彭更说:“就心愿。”

孟子说:“假如这里有个人,把屋瓦打碎,在新刷的墙壁上乱画,他的心愿是要谋得饭吃,那你给他吃的吗?”

彭更说:“不!”

孟子说:“这样看来,你不是就心愿而是就贡献给人家吃的。”

解读

彭更虽是孟子弟子,但对跟随孟子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对学习的价值也不清楚。在他眼里,“梓匠轮舆”制出产品换得食物是应该的,而“士”却是“无事而食”,属于白吃饭。孟子批评他是“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彭更不服,认为“梓匠轮舆其志在求食”,所以应该得到吃的;而士,其志不在求食,却也得到吃的,所以不应该。孟子指出:社会需要“通功易事”。一个人得到人们的供养是在“功”,而不在“志”。孟子因为是和弟子彭更一个人辩论,所以对士的作用讲的不多,只是说:“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

孔子弟子樊迟想向孔子学习种庄稼和种菜,大概和彭更一样,也认为士是“无事而食”吧?孔子严肃地批评了这种思想。孔子认为,就一个国家说,重要的问题不是吃饭问题,而是在上者缺乏道德修养,对人民不能施行仁政的问题。而劝在上者加强道德修养,对人民施行仁政,是士人应担负的责任。他说:“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子路》第四章)

所以,士的作用,哪一阶层的人也比不了,绝不是“无事而食”。而孟子的“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也不能说是过分。

原文

万章问曰:“宋,小国也;今将行王政,齐、楚恶而伐之,则如之何?”

孟子曰:“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放而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牺牲也。’汤使遗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汤又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粢盛也。’汤使亳众往为之耕,老弱馈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夺之,不授者杀之。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书》曰:‘葛伯仇饷。’此之谓也。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仇也。’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归市者弗止,芸者不变,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书》曰:‘篌我后,后来其无罚!’‘有攸不惟臣,东征,绥厥士女,匪厥玄黄,绍我周王见休,惟臣附于大邑周。’其君子实玄黄于匪,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太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不行王政云尔;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畏焉?”

译文

万章问道:“宋国是个小国,如今想实行仁政,齐、楚两个大国讨厌宋国,出兵攻打它,应该怎么办呢?”

同类推荐
  • 吃茶去:与星云大师一起参禅

    吃茶去:与星云大师一起参禅

    中国人千百年来流行说禅机。星云大师精选禅宗公案200则,从现代人的观点,帮助您汲取禅师灵活幽默的智慧,活出充实自在的人生。禅,离开不了生活,穿衣吃饭是禅,搬柴运水也是禅。
  • 把时间当作朋友

    把时间当作朋友

    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如何理解时间管理的意义,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进而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知名博客李笑来与你一一分享。这是一本帮助你走向独立,走向自由的省身之作。
  • 九型人格读人术

    九型人格读人术

    九型人格理论的卓越之处在于能透过人们表面的喜怒哀乐,进入人心最隐秘之处,发现人的最真实、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九型人格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系统性,“九型人格与领导力”被斯坦福商学院列为工商管理硕士的进修课程,同时它也是众多跨国公司广泛采用的人力资源培训项目。本书作者中原老师一直是国内九型人格最有影响力的讲师,也是国内最早通过电视和音像制品传授九型人格的培训老师。通过此书可以帮助读者对他人的处境有更多了解,从而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当你运用性格类型的视角观察周围人时,你会发现,没有哪一种性格是完美无缺的,不仅你所属的性格的存在偏见,其他不同性格类型也因为观念的不同,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局限性。
  • SOHO创业黄金方案

    SOHO创业黄金方案

    能自己体面地挣钱,不用看领导的脸色,还能躲避办公室的明枪暗箭……这样的SOHO生活你不想试试吗?不过,SOHO是新的,SOHO的压力也是“新的”:孤独寂寞、投资风险、养老保险……本书带你职场DIY,减轻压力,让SOHO们放手一搏去创业。
  • 谁是你的客户

    谁是你的客户

    本书主要帮读者树立这样一种理念——你的老板、下属、同事和外部客户都是你的客户,你应该在工作中为这些人做好服务,在服务老板、下属、同事和外部客户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本书所倡导的服务精神是作为一名优秀职业人所必需的,为职业人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提供切实可用的指导和建议。
热门推荐
  • 查理九世之地球的边境

    查理九世之地球的边境

    约翰被神秘人绑走DODO小队遇险到神秘荒岛一个人人临死前说:“岛……上有有……”穿越神秘的时空遂道,探索消失的边境小镇DODO冒险队在遇“鬼影谜踪”他们能否化险为宜?
  • 谋情夫君很祸害

    谋情夫君很祸害

    一模一样的玉佩,是顾璃救阎枫的起因。所以被阎枫赖上,是她自己种的苦果。当阎枫成为她的护卫后,顾璃面对一系列他惹出来的麻烦……她表示,如果时间能倒流,当初遇到阎枫的时候,她一定选择掉头就走。当初偶尔的好心,让顾璃遇到了这个祸害她一生的男人。他说,他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遇见你。新文【黄泉玉】发布,灵异悬疑,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 江山做嫁:半面帝妃请深爱

    江山做嫁:半面帝妃请深爱

    她,不知从何而来,身为皇帝娇妃,却没有存在的意义。老仙的帮助使她重生,她的人生再次改变。“你们等的,我,一定会‘找’你们的。”她,一次机会去了异国,报仇所痛告结,身世成谜,等待她的有什么?最后一句:“..万岁万岁万万岁。”震撼全国
  • 聊斋鬼事

    聊斋鬼事

    鬼,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流传着,遥不可望,但,鬼并不是单纯的遐想出来的,而是———真的在你身边,上一秒,和你擦肩而过的,是人,还是鬼?————————————————————每天3更,基本都是在晚上。————————————————————新书刚开,希望大家多多宣传啊!
  • 长生傲世录

    长生傲世录

    他,生于名家,却流浪街头;传承重任,却身负罪名;尽心助人,却并无好报;欲寻慰藉,却险些丧生。于是,芸芸众生,已无他可信赖之人,天下之大,已无他能立足之地,他只能整日躲避追杀、提防暗算,在生死边沿痛苦地挣扎求存。世事如此多舛的他,是否会愤世嫉俗?是否会改变观念?是否依然坚守信念?是否依然坚信正义呢?
  • 如梦诀

    如梦诀

    一觉醒来便到了另一个世界,还是附身在一个公主身上,这么好的事竟然会被我撞上,温柔的皇帝哥哥,漂亮的小王爷堂哥,像做梦似的,但事实真的这么美好么.........[如梦诀]乃上古奇术,平时也不知道藏在哪里,而这次竟然随着穿越的灵魂到了这个世界,而这上古奇术也随着那被穿越的灵魂在这个时空搅起惊涛骇浪......
  • 竹雪浮花

    竹雪浮花

    北宋末年,宋微宗赵佶,昏庸无道,贪恋美色,被武夷山一只修炼千年的狐狸精所迷惑,导致最后妖气缠身,命丧金銮殿。。。
  • 河父海母

    河父海母

    《河父海母》原载《十月·长篇小说》2007年第2期。该小说是山东作家李玉文继《蝉蜕》之后的又一部关注人类生存现状的长篇新作。小说讲述了为躲避侵华日军战乱的人们在蛮荒的河父海母之地的时代变迁沉浮。
  • 我的高中学院生活

    我的高中学院生活

    美国的海归的小萝莉——上官湘儿,在她的高中学院生活遇到喜欢自己的男闺蜜——冯墨文,就是因为冯墨文是高富帅,他默默地守护着上官湘儿,上官湘儿和同班男生——叶杰的关系日益增加,三个人的关系又是会是……
  • 琉仙传说

    琉仙传说

    前世,她是连水池中的一条游鱼,他的琴声让她化作人形,他弹琴她伴舞。今世,她成了他的徒弟,与他行侠仗义拯救天下。他心顾天下苍生,却总是忽略她。但她心甘情愿只为多看他一眼。她说“顾孜齐,你知道吗,只要能待在你的身边,对我来说什么都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