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17300000016

第16章 世界五大发展模式:20世纪的资本主义是否适合21世纪?(9)

2.以公司为单位加入社会保险的制度 在日本,职工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是以工作期间参加养老保险基金为前提条件的。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方式是:保险金的一半从职工每月的工资中扣留,另一半由企业交纳。工作调转之后,若要取得企业积蓄的那部分养老金,相当费周折。这是因为,无论是参加养老保险,一般都是以公司或企业为单位办理。尽管各个企业交纳养老金的比例大体相同,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工资水平不同,交纳养老金的绝对数额不尽相同。办理不同企业之间养老金的衔接手续比较麻烦,弄不好会影响老后的生活来源。作为职工个人来说,与其如此,还不如在原来的企业踏踏实实好好干。这是终身雇佣制在日本得以存在的原因之一。

其实终身雇佣并非人人都能享有,当企业陷入困境时,被解雇的往往是临时工,这使得享有终身雇佣的正式职工得以保全。

终身雇佣制的衰落导致中产阶级社会解体

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股市大量缩水,企业破产、劳工失业、银行坏账等问题不断出现,经济进入低增长甚至负增长时代,绝大多数产业出现大面积亏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终身雇佣制更是雪上加霜。许多企业不得不通过裁员降低成本,2001年日本富士通、日立、东芝等知名大企业相继宣布大裁员,后来裁员范围不断扩大,从汽车、电机、钢铁等制造业,到流通、金融、运输等行业,几乎都以万人单位进行裁员。

另外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企业为生存,在招工时便倾向于多雇临时工,少招甚至不招正式职员。

据日本劳动省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接受调查的591家企业中,只有9.5%的企业表示坚持“终身雇佣制”,而38.3%的企业表示“终身雇佣制”已经不需要。

拥有全职、稳定工作的工人,不断被低薪的非正式工人所取代,许多工人被迫接受非法的超时工作,也拿不到加班费。公营企业被私有化,健保、教育、退休年金的预算都被大幅删减。而近年来对于日本工作人口而言,财富分配已变得愈来愈不平等。非正规劳工占全体受雇者的比率从十多年前的19%,上升到超过30%。兼职劳工的平均薪资仅有全职劳工的40%,只有极少数的非正规工人变成正规工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意识到,他们并非生活在一个中产阶级的社会,而是生活在一个中产阶级日益缩小、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不均衡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出现这种“沉没”的感觉。

而在近年,东京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中,60%的日本人把自己的经济地位定义为“中产阶级以下”,日本国民越来越意识到“不均衡社会”的存在。日本曾经被视为社会最平等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现在这样的形象已经完全消失了。例如丰田等大企业获得前所未有的超高利润,然而工人的薪资却不断下降。

日本的中产阶级社会模式在世界中产阶级社会四大模式中,是最特殊的,其他国家中产阶级社会模式的形成中都有着国家的身影,都是在政府的干预下形成的,而日本的中产阶级社会是自发形成的,但这也为日本中产阶级社会的解体埋下了隐患,因此日本的中产阶级社会呈现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特点。

另外日本中产阶级社会的另一大特点是中产阶级认同度要高于按收入划定的中产人数,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日本的终身雇佣及年功序列制度,这两种制度在分配上可以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给了民众非常高的生活保障,因此日本的中产阶级的认同度非常高。

为什么亚洲四小龙只有新加坡建成了中产阶级社会?

与普遍鄙视社会福利的其他亚洲小龙国家不同,新加坡是唯一一个将社会保障作为立国基础的经济体,因此新加坡也是唯一达到高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经济体。新加坡的发展模式是独具特色的。

亚洲四小龙在经济、学术上大多是美国的附庸,而且大多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末时美国放弃了罗斯福主义,而开始了里根主义,里根是代表美国富人利益的共和党的总统,共和党的总统都反对社会福利,里根和后来的小布什都是这样。

由于亚洲四小龙受美国的这种影响,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鄙视社会福利,因此亚洲四小龙中没有一个是福利社会。虽然没有福利社会,但是新加坡却在非福利社会的基础上创造了另外一种社会保障模式,效果也不错。新加坡的这种体制就是中央公积金制度,其实是属于强制性的商业保险。

在亚洲四小龙中,新加坡是唯一建成中产阶级社会的经济体,有数字说,新加坡300万人口中约90%以上属于中产阶级,新加坡家庭年均收入普遍在两万美元以上;而这主要归功于其以中央公积金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

新加坡是个特殊的国家,国家很小但经济实力不俗,所以它的社会福利模式值得尊敬但不宜模仿。至少在管理上,大国的福利保障系统根本无法像一个城市国家那么高效、灵活;此外一个国家如果政局不稳定,以及通货膨胀而使得货币购买力长期损失更不适用此模式。马来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也是新加坡模式,但可以说是总体不成功,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新加坡具备的城市国家、自由港、儒家文化传统和国有经济较强的背景。

中央公积金制度是新加坡迥异于福利模式的另一种社会保障模式。中央公积金制度是以个人储蓄积累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归类为的“储蓄保险”型模式,其基础为公积金制度,性质属于商业保险性质,而非其他国家的税收性质,所以新加坡不属于福利社会。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之所以能够成功,归根于两点,首先是新加坡国家比较小,而且国家领导人比较能干,他们的中央公积金能够保值、增值。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的本质是保险基金,这种保险基金最重要的就是保值增值。而新加坡由于国家小,人口少,因此可以通过国家投资获得高收益,从而实现保值增值。因此这种模式不可复制,如果一个大国实行这种模式,大量的中央公积金根本没有合适而稳妥的投资途径,因此不能实行保值、增值,如果保险基金不能保值增值,其结果就与我们曾经实行的“老农保”是一样的,我们的“老农保”,17年前,拿出三个月的工资缴费,到现在每人每月只能领取两元人民币。其实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和中国的“老农保”是一个性质,只是一个经营得好,一个经营得不好而已。

另外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能够成功的原因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那就是新加坡的住房都是由国家进行建设,而且以非常低的价格卖给居民,这已经不是市场经济的行为了,很类似于社会主义的做法,也可以算是一种社会福利。

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实行的是会员制,所有受雇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无论雇主或雇员都必须按照雇员月薪的一定比例缴纳强制性的公积金,每个会员都有自己的独立个人账户。目前的缴费比例为40%,雇员缴纳22%,雇主缴纳18%(这份其实也是受雇者本应得到薪酬),自雇者当然都是自掏腰包,这个比例在世界上属于超高的范围。公积金覆盖了医疗、保险、养老金、教育、投资和组屋(新加坡特有的公建房,相当于中国的经济适用房)购买等主要领域,是一种综合性的储蓄保险计划。公积金制度适应了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特点,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认为是社会保障制度成功运行的典范。

普通账户占公积金的75%,用于参加公共住屋、住宅产业、非住宅产业、家属保障、家庭保障、教育计划、基本与增进资产投资计划等保障计划。

保健账户占公积金的15%,主要用于自己和家庭成员的医疗健康需要。公积金成员在55岁(法定退休年龄)前必须保留1.3万新元以备急用。

特别账户占公积金的10%,主要是考虑养老和特别急需之用。成员年满55岁时要在特别账户上至少保留4万新元以保证60岁退休后能够购买最低终身年金(支付水平相当于届时社会平均收入的25%)。

这种强调自我负责,实行完全积累,与资本市场密切结合的公积金制度,从实践效果来看在新加坡运行得比较理想。新加坡国家小、经济发展平稳、通货膨胀很低、投资风格稳健等特点使相关公积金实现了高积累性、高回报率的成绩;在这个前提下,个人享受待遇才显出好处来。

中央公积金制度的本质是强制性的全民保险,然而新加坡模式缺乏互助性或者说社会共助性差,对收入再分配几乎不起作用。尤其是一国通货膨胀严重,基金投资管理水平低下,这种模式势必引起很大的麻烦。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同类推荐
  • 商业信条

    商业信条

    继《把信送给加西亚》之后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又一力作。《商业信条》汇集了阿尔伯特·哈伯德一生商业思想的精华。这是一本关于忠诚、主动、敬业等商业法则论述的力作集合,也是阿尔伯特·哈伯德对商业法则的最高感悟。成功与卓越其实就是一种心态。追求卓越,就从阅读本书开始。
  • 梁启超的经济面向

    梁启超的经济面向

    梁启超的著述非常多,所涵盖的题材相当宽广,但有一个面向是至今尚未被充分探索的,那就是他的经济论述。在梁启超的全集里,经济论述所占的比例不高,只是作为他议论众多时事的一环;但他对某些经济问题曾下功夫深入研究过,尤其关注币制改革和财政制度。梁启超的文笔犀利活泼,老少咸宜;他所论述的主题,大都具有时事性与政策建议的意涵,很能引起当时读者的关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项特性也是负面的:环境一变、时间一过,这些问题的意义就随风而逝(“能动人”但“不能留人”)。一个世纪之后,本书作者重读梁启超的经济论著,得到三个观感:文笔方面情绪高张,内容方面动人听闻,手法方面自我矛盾。
  • 怎样做大国

    怎样做大国

    大国经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制造业的崛起?面对第二次“农业革命”的考验,中国人是不是该出国种地了?大国能源,能源消耗已经引发了可怕的生态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大国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能源战略?我们的汽车产业模式该何去何从?大国人口,“人重物轻”成就了西欧和美国主宰世界的雄心,历史已经证明,大国崛起首先是人的崛起。面对全球老龄化的日趋迫近,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大国财富,福利国家是不是人人向往的美好远景?社会究竟是穷人的还是富人的。看来的确需要刺激健康的经济伦理了。大国未来,中国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能否转变?如果能用土地换教育,让农民进大学,中国社会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巨大变革?
  •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配套产业链升级问题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配套产业链升级问题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无疑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已经从最初的贸易的全球化,发展到资本的全球化,进而到人力和技术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要素资源在各国之间的流动,促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
  • 民营经济与区域发展(第七辑)

    民营经济与区域发展(第七辑)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从一个资源小省跃居经济总量规模全国第四位的经济大省,其经济发展的独特轨迹和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模式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用“浙江现象”或“浙江模式”来进行理论概括。“浙江模式”是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进程中,通过需求诱致型的和大胆超前的局部超前的经济体制改革所形成的一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浙江模式”的起源,从历史渊源来看,实际上是20世纪80年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衔接,区域性的商业文化传统和产业历史传统在“浙江模式”的起源和演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皇后娘娘要爬墙

    皇后娘娘要爬墙

    一次意外穿越,她化身为轩辕国宰相之女易梦涵,而他是坐拥三千美人的皇帝轩辕曦;意外相遇,他钦点她成为后宫之主,他的皇后,却遭到了易梦涵的拒绝;是欲擒故纵还是装疯卖傻,居然有人敢违抗圣旨?易梦涵最讨厌的就是花心的男人,如今他竟然要娶她为后,成了他花园中的一朵鲜花。
  • 王俊凯之血染樱花

    王俊凯之血染樱花

    王俊凯,一个在娱乐圈神一样的人物,国民校草,全民男神。在大家面前他是有正能量的好少年,可是在她面前却是一只大灰狼,时时刻刻的想要吃了小白兔。她是学校里公认的校花,单纯如她,善良如她,在大灰狼这里,只能脱光光的站在他面前,任由他宰割!【拒绝抄袭,拒绝模仿;小说情节,纯属虚构,请勿套上真人】
  • 从大2开始

    从大2开始

    她,是富家千金,A大风云校花。她本温文尔雅,落落大方,却因为初中的一场恋爱的背叛,让她完全改变。直到遇见了他……
  • 大宋帝国三百年5:文功武治宋太宗(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5:文功武治宋太宗(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共计8卷17册,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全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
  • 初夏的梦

    初夏的梦

    初夏,单亲家庭出身,与母亲两人相依为命,日常生活中如同两姐妹。这个夏天初夏的人生将出现重大转折,夏风的出现,夏风的默默守护,初夏是否答应夏风的告白呢?看看吧,答案即将揭晓。。
  • 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习近平同志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号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目标之一,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构画了未来几年四川发展的宏伟蓝图。
  • 兵锁连城

    兵锁连城

    过眼繁华终萧瑟,呕心烈血尽忠事,千秋功成话枯骨,战兵不止金戈不倒。六国纷争而起,隐士出山谋事,战争与利益而交缠,生存与死亡而选择。他怀着一颗治天下的雄心,谋王事、谋国事、断国事。鬼笔倾情力作,精彩尽在其中。
  • 月如遥歌

    月如遥歌

    她的笑,是三月暮春的阳光,他的品性,是夏日里荷塘睡莲的娇憨,他的泪水,是秋日里绵延不绝的细雨,她的容颜,是冬日里白雪的素净。四个绝色男子为她倾倒,她,终将何去何从。
  • 前世今生:王妃听我话

    前世今生:王妃听我话

    他逍遥一生,放荡不羁,却愿意为她接受命运。她名声狼藉,不论世俗,为了那誓言改变人生。这天下,有这两人,必定不会太平。引世之命的他,和救世之命的她。曾经相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人世间有那么多无可预料的事,却也无法阻止两人的脚步。他是完美的,却沦为怪物,为的是等待她的出现。殊不知,冥冥之中,命运的红绳,早已将两人连接。不论前方多么危险,他都会和她,携手并进。因为——“苏嫣,我终会带你傲视天下。”
  • 地狱世间:灵契战争

    地狱世间:灵契战争

    杀亲之仇,十年报不晚。让龙的传人开出一条新世界的大道,燃起你们的斗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