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12300000032

第32章 生态文明与森林旅游(1)

导读: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光辉历程颇有远见地闪烁着生态伦理的思想。不少研究东方文明的西方学者在归纳了中华文明的各家生态伦理思想后,甚至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生态文明溯源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文明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

在政治制度方面,环境问题进入政治结构、法律体系,成为社会的中心议题之一;在物质形态方面,创造了新的物质形式,改造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如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在精神领域,创造生态文化形式,包括环境教育、环境科技、环境伦理,提高环保意识。

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形态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尺。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内在地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二、生态文明的提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继“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后,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再次升华,意义深远,使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为清晰、内涵更为丰富,既是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承载,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明的体现,是我国政府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是对子孙后代和世界环境负责的庄重承诺。

(一)生态文明的中华文明背景

历史上,中华文明因为“闭关锁国”成为世界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在信息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不能成为生态文明的迟到者。我国古代的儒家、道家以及佛教关于类似今天生态文明的概念均有提及。儒家的“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正如《中庸》里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道家提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将“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境界称为“物化”,是主客体的相融,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

佛教亦有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皆为有情,万物皆有生存权利的思想,如《涅槃经》中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正是如此,佛教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将“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生态伦理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

《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认为天地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相应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因此,“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常被用来概括中华文明精神,实质上也成为现代生态文明的内涵。

(二)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体制背景

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恩格斯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这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使生态文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

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它首先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生态文明为社会主义理论的融合提供了平台,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生态文明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生态文明也是属于社会主义的,由于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生态社会主义成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大发现,生态问题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武器。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此外,在面对全球普遍存在的生态问题上,生态社会主义等新型社会主义流派的探索,不仅在学术上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问题具体结合起来,给未来人类社会指出了新的方向。

三、提出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在对人的活动意义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的文化变革目标,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生态文明的提出对人类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第一,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发展道路上的一次飞跃。生态文明理念,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面对自然无所作为,而是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这实际上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不仅对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而且也是对改善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生态问题,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

第二,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利于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面对全球人口、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缺乏、物价上涨等问题日益显现,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人类在社会建设中忽视生态平衡、盲目发展。生态文明的提出必然能使我们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缓解现有的社会矛盾,改善生存环境。

第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三大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点。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和谐的核心,因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关系到人类的根本利益。

第四,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生态文明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超越一切狭隘的个人、集团利益,从人类整体发展的角度,强调了世界民族、各国政府、全社会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与人之间在更广泛领域内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孟来福.生态文明的提出、问题及对策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68170.)

生态文明与森林旅游

一、生态文明与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同样,森林旅游也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其理论指导。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人类的需求;二是环境限度。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其发展经历了“人统治自然”的错误观点时期。人类社会一度以自然“主宰者”的形象,将自己的智慧和生命凌驾于一切生物之上,为满足人类需求,肆无忌惮地挥霍自然财富,当这种行为突破了自然环境可承受的限度,环境的反作用力开始向人类发出警告讯号。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体现了环境限度下对人类需求满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思想。

森林旅游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保持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目前游客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求,其实质是指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会议发表的《21世纪议程》中共有七处直接提到了旅游业。这些都是森林旅游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赋予森林旅游三重含义:

(1)满足需要:发展森林旅游首先是通过适度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实现经济创收,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以及“可持续”财富增长的需要;

(2)环境限制:以“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判断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增长是否能够实现的重要指标,寻找到旅游承载力的一个最优值,并将森林旅游开发控制在这一范围内,保证环境系统自我调节功能的正常发挥;

(3)平等:包括同代人之间的平等和上下代人之间的平等,不得以牺牲发展中国家人民利益发展森林旅游,也不能以牺牲人类后代生存利益换取发达国家或当代人对森林旅游的需求满足,森林旅游的发展必须具备以全人类利益为基础的全局观和未来发展的长远眼光。(http://a.lwcj.com/lvyouzixun00001972.htm.)

二、森林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

(一)森林旅游改善了传统林业产业结构

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走出“围城”,回归大自然,在绿色的自然环境中获得宁静,寻求心理和谐与身体健康。这种期望,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而变得越来越强烈。对于“森林”的需求,已由过度的经济需求,逐渐让位于生态和社会的需求,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要超越经济效益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森林旅游业是林业与旅游业的组成部门,早在1992年,森林旅游仅以门票为主的收入就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到2003年时已达到50多亿元。森林旅游业是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是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其次,从行业特点看,森林旅游将成为21世纪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森林资源作为商品是其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同时还具有其特殊的价值——生态价值。森林旅游作为特殊的生态补偿形式,使森林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森林旅游的收入将超过木材收入。

林业内在的三大产业体系,包括第一产业的种植林业(营林)、狩猎业,第二产业的木材采运、木材加工、林化工业、林机制造业等,以及第三产业的服务性林业(森林旅游)等生态林业。但三大产业中唯有森林旅游业处于创新发展阶段,属朝阳产业。此外,其需求弹性最大,不易形成对环境的持续过大压力;生产效率上升空间最大,有利于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持续动力;森林旅游与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康体休闲业等相关产业联系紧密,属于关联度高的产业,更容易形成产业带动,形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巨大连带影响。由于这种关联效应,最终形成了对林业自身第一,二产业的推动。充分发挥森林旅游业和林业产业内部第一,第二产业的强聚合作用,有利于解决林业的诸多矛盾,改善林区二元经济结构,实现林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森林旅游发挥了生态文明的教育功能

同类推荐
  • 创业:我们创什么

    创业:我们创什么

    这本书不仅只谈创业项目,你可以看到创业者在创业之前或过程中,如何寻找合伙人、如何准确切入市场、如何得到天使的青睐、如何建设人脉关系圈……如果你还不知道做什么项目,这本书能为你带来启发。
  • 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本书按照从知识运营学到哲学到经济学到管理学,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策划方案的结构,提出了知识运营学为主导、创业经济学为核心、创业管理学为基础的科学范式。
  •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面临不计其数的决策与判断,我们都希望能有一种终生受用决策依据和思维方法,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人人都希望懂得一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世界的经济危机,中国的经济崛起,在这之间,经济学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能为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梁小民教授以通俗、简介的语言,通过分析一个个经济事件,让我们一本书轻松读懂世界经济局势,让我们在面临某些问题时能够更加睿智、理性地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 智慧城市技术推动和谐

    智慧城市技术推动和谐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阐述智慧城市理论的著作,不仅对智慧城市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同时也对智慧城市建设中遇到的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其中包含大量丰富的宁波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案例,也是对宁波市智慧城市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一次探索和总结。
  • 走向南亚:南亚国家经贸指南

    走向南亚:南亚国家经贸指南

    为推动云南省对外开放工作的深入发展,四川省人民政府成立了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力度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组织力量完成《走向东南亚》一书的基础上,又与长期从事南亚研究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合作,撰写《走向东南亚》的姊妹篇《走向南亚》一书,全面介绍南亚各国的概况、经济发展现状、经济政策和法规,详细分析中国—南亚经贸合作的领域和前景,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南亚经贸指导用书。《走向南亚》的出版,必将为四川乃至全国企业开拓南亚市场,扩大与南亚的经贸合作,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帮助作用。
热门推荐
  • 叹穷——暂无

    叹穷——暂无

    只为打造最钟情的人,十七八岁爱上的人往往是最爱却得不到的。
  • 一键成名

    一键成名

    大三学生易小禾一觉醒来,发现世界全变了。喝了神秘药水可以隐身,吃颗果实居然可以变聪明,开个宝箱开出了外星人......他是文学界的新星,武术界的奇葩,娱乐界的教父,魔术界的扛把子......“别人都在假装正经,那我只好假装不正经咯。”“我看了自己二十多年才看顺眼,你一时看我不顺眼也很正常。”“我上过大学,也被大学上过。”—————————————————————PS:求推荐!求收藏!PS:喜欢本书的可以加群-313731056欢迎加入!
  • 龙吸水志

    龙吸水志

    一个普通的少年,却是一代人皇。从两条真龙把他送入龙泽大陆的那一刻起,命运就已经改写。面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犯我族者虽远必诛的至强者,他发誓要把王者之路走下去,带领人族开创新的纪元……龙泽大陆生态群,QQ群号197352340
  • 没有尽头的走廊

    没有尽头的走廊

    三十年前的一桩惨剧,犹如一条看不见的绳索,蜿蜒至今。怨鬼、善灵,情爱、私欲,仇恨、友谊,公正、邪恶,在冥冥之中交集,将这条看不见的绳索结成了一个死结。死结,到底谁人能解?到底谁该对当年的惨剧负责?
  • 诸天灵皇

    诸天灵皇

    【精品玄幻,火热免费,每天万字五更!】天元大陆,武道为尊。强者一念伏尸百万,少年陆羽气海被废,却偶得奇遇,一朝崛起,踏上了一条轰杀一切的道路,各种天骄只能俯首,天若顺我天可昌,天若逆我叫他亡!公布一个书友群:153874681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朱自清作品集(4)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朱自清作品集(4)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我也有过兄弟

    我也有过兄弟

    谁都有过年少轻狂的时候,谁都有过兄弟和朋友,但是许多年以后他们会在哪里?过得好不好?他们是否也有妻子儿女。我们年轻的时候也会有过巅峰时期,这是一个少年从年少走向成熟的故事
  • 塔罗天使

    塔罗天使

    在埃及图书馆遭遇“祝融之灾”后,唯有《塔罗》一书保存相对完整。为了防止这部神秘之书落入异族的魔手,神职人员便将它用图画的形式绘在卡片上,交付于神官之手。最后,由亚历山大带入欧洲,于中世纪左右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玩的塔罗牌,它是神秘与智慧的结晶。
  • 猎爱夺情:调教未婚妻

    猎爱夺情:调教未婚妻

    他的眼眸中反射出她的痛苦和无助,就如同他一样。他们在爱情中相互折磨,彼此撕咬。在伤害与被伤害的同时。他们的心在沦陷,情在纠缠,当他终于妥协在爱面前时?如果没有遇见你的话,如果没有对你动心的话,如果我能对你再冷情一些……那么,我们会不会快乐一些?
  • EXO之女杀手

    EXO之女杀手

    她其实本来很幸福,家里人都姓吴。有一天,本来幸福的一个家庭,在一次游玩中,她的母亲出了车祸。那年她5岁,她还什么都不懂。6岁那年,父亲娶了一个妖艳的女人,那个女人带来了两个她的继兄。在家里,只有两个继兄对她好。7岁那年,她被赶出了家,那一天她也被初拥,她执着要复仇。11年后,她回来了,她又遇见了自己的两个继兄和他们。她,会放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