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5500000054

第54章 民国时代(6)

1940年1月,上虞县妇女读书会成立,章紫丹调入城区政工队,担任全县妇女读书会组织组长。是年秋,县政工队遭到国民党当局反对,被迫解散,强行改为“上虞青年服务队”,受三青团浙江支部直接领导。此时,党组织派中共党员万正、黄梓青、章紫丹、严洪珠,打入“青年服务队”,并在该队秘密建立党支部,由万正任支书,黄梓青为组织委员、章紫丹为宣传委员。紫丹在党支部领导下,与同志们一起,利用合法身份,继续开展党的工作,建农会,办夜校,进行抗日宣传,并积极筹集枪支弹药,准备发展抗日武装。

1941年4月,日军侵占上虞,国民党上虞县党政机关撤到南乡山区躲避,实行消极抗战,并派出特务对“青年服务队”进行监视,党支部的活动已引起顽方特务的注意,县工委决定将全部党员撤出该队,进行分散隐蔽。

1942年春,章紫丹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到小越培基小学当教师,以公开职务为掩护,继续进行抗日宣传和团结教育群众等工作,并输送了一些青年学生参加抗日队伍。

1943年1月,为了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三北经济计划委员会余上西区分会成立。章紫丹服从组织分配,担任该会会计。西区分会一共只有15位同志,要负责余上地区征粮、税收工作,保证军队和地方民运同志的供给,任务十分艰巨。她白天跟随征收处的同志深入到游击区、国统区进行征粮、征税,晚上在煤油灯下记账,盘点现金,常常工作到深夜。同志们主动提出分担她的任务,她婉言谢绝了同志们的好意。

章紫丹对待革命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同志诚恳热情。当时西区分会新调来一位女同志,由于刚参加革命队伍,缺少做群众工作的经验,章紫丹与她一起学习,一起工作,同吃同住,在她的帮助下,进步很快,被吸收为中共党员。她对远离家乡参加新四军的家属,关怀备至。战友万正的父亲得了“虎列拉”传染病,卧床不起。她不顾被传染的危险,给老人家煎药喂汤,日夜护理。

章紫丹处处把革命工作放在第一位,很少考虑自己,也很少考虑个人私事。当时,有一位男同志向她求婚,她对他说:“目前斗争形势恶劣,敌伪军时刻想消灭我们,现在还不是谈及这问题的时候,等到抗战胜利了,到那时去谈也不迟。”这位男同志诚恳地接受了她的意见。

1944年冬,章紫丹调到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南山军械所工作,不久调任供给部会计。她的工作担子更重了,不仅要做本职工作,还要参加军事训练,但她不怕苦和累,出色完成任务。

1945年4月1日上午,章紫丹正在供给部楼上办公,不料暂放在楼下的3坛炸药因受高温影响而自动爆炸,不幸牺牲。

章紫丹因公牺牲后,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供给部将她的遗体安葬在余姚县梁弄镇后梁岙。195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六○师政治部,根据章紫丹生前表现,追认她为革命烈士。1985年8月,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前夕,中共梁弄镇委为缅怀章紫丹烈士,重新为她立碑,永志纪念。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中共绍兴市委党史办公室:《绍兴英烈传·章紫丹烈士传略》(续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德艺双馨树风范——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

尹桂芳(1919~2000),原名喜花,又名云峰,新昌县磕下人。1929年从艺,先学旦角,后改小生。为人热情,心地善良,艺精品高,人缘颇佳,人称“尹大姐”,30年代在越剧“十姐妹”中年龄最大,排行第一。1944年与袁雪芬一起投入越剧改革,1946年组建芳华越剧团,1951年任全国抗美援朝上海越剧分会主席。1959年率芳华越剧团支援福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造了脍灸人口的越剧尹派(尹桂芳派)唱腔。文化大革命中惨遭残酷迫害,致使半身瘫痪,仍矢志培养越剧后人。

尹桂芳1955年当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1956年起,任上海市黄浦区政协副主席。1959年起为福州市人民代表。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起任福建省政协委员。1978年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会副主席。又任福建省政协委员、芳华越剧团名誉团长。

宁死不屈

1938年春,尹桂芳随团在苏州、杭州、上海、黄岩等地演出。一天,她和竺水招等在黄岩的一个镇上演戏,当地作恶多端、臭名昭著的警察局长妄想吃“天鹅肉”,借口是“同乡人”,请她们二人吃夜宵,她俩知道他黄鼠狼拜年,不安好心,便拒绝了。那知这家伙恼羞成怒,竟跑到县警察局,诬告她们“开台放赌”,演的戏有伤风俗,将她们送进监狱。尹桂芳和竺水招,品性高洁,憎爱分明,她们面对邪恶势力,横眉冷对,铁骨铮铮,为了保持一个女演员的清白,宁死不向恶势力低头。后来,她们经亲友营救出狱。在回团路上,经过一座城隍庙,这对逃出虎口的舞台姐妹,跪在神像前,订下了生死与共的金兰之交。立誓:“今后不论遇到什么环境,不论受到多大压力,都要保持人的尊严,永远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善良的人!”

1947年8月,越剧十姐妹冲破重重阻力,克服了种种困难,排演成功越剧《山河恋》,并于19日在上海黄金大戏院演出,轰动了上海城。可此时,国民党警察局嵩山分局突然送来一纸公文,借口“手续不完备”、“非法公演”而勒令停演。在急难关头,袁雪芬提出,到社会局找局长吴开先当面交涉。经团内众人推选,袁雪芬、尹桂芳和吴小楼为“十姐妹”的代表。她们到了社会局,面对凶神恶煞的吴开先,据理力争,针锋相对,愤怒责问,驳得吴理屈词穷。后来,当局只得撤消停演令。这次演出十分成功。田汉撰文:“此次联合公演的实现是一个伟大的成就。”

矢志进取

早在1946年,尹桂芳和竺水招等在上海创建芳华越剧团后,她在进步思想影响下,就进行了全面的艺术改革,建立起了严格的导演制和排练制,并“以新的剧本、新的意识、新的技巧”配合着新的舞台条件,呈现在观众面前,上演了《沙漠王子》、《浪荡子》等著名剧目。她们还建立了以徐进、野鹤、钟泯等参加的剧务部,组织了有竺水招、吴小楼、焦月娥、余彩琴、戚雅仙等参与的强大的演员队伍,从而使以尹派艺术代表的芳华越剧团,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剧团之一。

尹桂芳不满足于自己高深的艺术造诣,不断开拓自己的艺术道路,努力探索新的表现内容和形式。上世纪50年代,尹桂芳决心塑造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艺术形象,有些好心人劝她说:“你丢掉潇洒的小生和柔美的尹派唱腔,脸上挂着胡须演三闾大夫,破坏了你漂亮的形象,何必呢?”她却坚定地回答:“我敬佩这位爱国的大诗人,我喜欢这个角色。”接着就认真地钻研起这个角色来了。当她看了赵丹演出的话剧《屈原》后,诚挚地向赵丹请教。还请编剧冯允庄,把屈原的诗和剧本中的台词一句一句讲给她听。经过艰苦努力,大胆创造,终于在越剧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气度轩昂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形象。1954年在华东区戏曲会演时,获得剧本奖、音乐奖,尹桂芳荣获演员一等奖。

60年代,尹桂芳立志要塑造革命先烈、共产党员江姐的形象,可要演好江姐这个角色,须从生行到旦行,从古代书生到近代革命女英雄,差距很大,特别是对一个著名的越剧小生来说,要冒砸牌子的风险,但她不顾个人名利得失,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无数困难,终于使江姐这一英雄形象巍然屹立在越剧舞台。

1959年,尹桂芳为了响应党的号召,识大体,顾大局,以苦为荣,不计得失,带领芳华越剧团,毅然离开繁荣的上海,到福建安家落户,数年中,艰难拼搏,把祖国的优秀文化艺术带给了福建民众和人民子弟兵,并为越剧走向全国成为第二大剧种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尹桂芳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的艺术生涯中,经过不断的革新创造,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越剧小生尹派艺术。尹派的特点是,委婉缠绵,洒脱深沉,纯朴隽永,清新舒展,是一种典型的以柔为主、柔中寓刚的风格。观众认为它有圆、润、糯的特色。其表现风格朴实逼真,高雅不俗。所表现的人物朴实而不呆板,潇洒而不轻浮,儒雅而不迂腐,为越剧的主要小生流派之一。学唱者众,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尹派弟子和“尹迷群体”。

尹桂芳在数十年的舞台实践中塑造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小生形象。如《沙漠王子》的罗兰王子、《浪荡子》中的金育青、《何文秀》中的何文秀、《盘妻索夫》中的梁玉书、《西厢记》中的张生、《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著名京昆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对尹派艺术作了高度评价。遗憾的是,在越剧界许多表演艺术家和著名演员都拍摄了电影或戏曲电视剧,有表演艺术的形象资料,唯独尹桂芳因工作、动乱等原因,没有拍过一部戏曲片。值得庆幸的是,她在几十年中录制了很多唱片和音带,保留了她许多有代表性的优秀唱腔。

悉心传艺

在“文革”的十所动乱中,尹桂芳被迫害致残,半身瘫痪,但她身残志坚,不能上台演戏,就在台下教戏育人。尹派名剧《浪荡子》,是上世纪40年代中期尹桂芳的代表剧目。其中有个“叹钟点”的唱段,长达116句,叙述一个青年沉湎在十里洋场堕落成乞丐的往事,很受观众欢迎。可是动乱后,作者连个唱段的手稿也无存了。1981年,尹桂芳以半瘫之躯与作曲连波、琴师李子川一起,根据《芳华特刊》上“叹钟点”的唱词,一面回忆一面哼,一面拉琴,一面记谱,终于把“叹钟点”这个脍灸人口的唱段整理出来。这个唱段,经尹桂芳精心指导,由著名青年演员赵志刚演唱,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并纷纷要求恢复上演《浪荡子》全剧。尹桂芳一个唱段,救活一个剧目,在越剧观众中传为美谈。1982年,赵志刚要在《汉文皇后》中饰演窦广平,由尹小芳帮他设计唱腔,尹桂芳辅导他演唱和舞台的表演动作。演出时,尹桂芳柱着拐仗,在别人的搀扶下,一连看了四五次,每看完一场,就当面指导,使赵志刚在艺术上得到较快提高。

尹派影响很大。师承尹派的有尹小芳、尹瑞芳、筱桂芳、高剑琳、沈嘉麟、宋普南、赵志刚、茅威涛、王君安、萧雅等。

尹桂芳在艺术上独树一帜,为人们创造了尹派艺术,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张正、张桂彬:《越剧名家艺术生涯·尹桂芳》,上海大学出版社。

(2)李永鑫、邵田田:《百年越剧概览》。

革命事业担重任——革命干部范瑾

范瑾(1919~),原名许勉文,绍兴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贡献。

范瑾1936年在南京参加共青团领导的进步学生组织,同年9月,考入中央大学地质系。1937年赴延安。1938年在陕北公学学习并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调至八路军总政治部前线记者团,在冀中平原的定县、深县、武强、安平一带采访。1939年9月,任《冀中导报》社社长兼新华社冀中分社社长,在敌后的中共地方党组织和游击小组的支持掩护下坚持出报。1946年1月,任《晋察冀日报》社采访通讯部主任、编委。

天津解放后,任《天津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1951年任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1952年至1966年,任《北京日报》社社长。此外,还担任过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常委、副市长和中共中央华北局委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中共北京市第二、三届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妇联第三届执委,北京市妇联执委等。1975年以来,历任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副主任,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北京市政协第五届副主席,北京市第七、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北京市委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她曾多次参加国际性会议,出访过柬埔寨、朝鲜、苏联、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印尼、越南等国。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王志邦、黄佩芳:《浙江妇女人物传略·范瑾》,团结出版社。

(2)何信恩、高军:《越中名人谱·范瑾》,研究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百花园中分外红——“越剧皇后”筱丹桂

筱丹桂(1920~1947),姓钱,名春韵、春凤,嵊县长乐镇人,被誉为“越剧皇后”、“艳情花旦”,有“三共花不如一娟,一娟不如一桂”之说,是“越剧十姐妹”中成名最早的一位。

丹桂出身贫寒,幼年丧父,8岁为童养媳,后领回,入私塾2年。1930年春才10岁的丹桂嵊县崇仁镇戒德寺裘光贤等创办的“高升舞台”,拜喻传海门下学艺。先学老生,后攻旦角,未出师已崭露头角,18岁即挂头牌。随戏班演出于绍兴、余姚、宁波、杭州等地。

1936年,丹桂就演于杭州“大世界”。1938年4月,丹桂随团进入上海,成为上海的坐城班。首场演出于恩派亚大戏院。她扮相漂亮,有天赋的好嗓子,身段柔和协调,眼神功有独到之处。唱腔以柔寓刚,优美流畅,吐字清晰,武功亦佳,声情并茂,擅演彩旦戏,广告称她为“驰誉杭绍甬美艳花衫越剧独一皇后”,从此在上海红极一时。不久合同期满,复回浙江演出。

筱丹桂演过许多戏。武旦戏《后朱砂》中的曹翠娥,《盗仙草》中的白素贞,《泗洲城》中的水母,艳旦戏《龙凤锁》中的金凤,《蝴蝶杯》中的胡凤莲;《三笑姻缘》中的秋香,女扮男装的反串戏《华丽缘》中的孟丽君,《沉香扇》中的蔡兰英,《梁祝》中的祝英台等,艺术群象倾倒观众。《马寡妇开店》,曾一度红极上海。

在旧社会,上海十里洋场的兴旺和繁荣背后,隐藏着污秽和邪恶。早在1938年春,裘光贤率班抵沪不久,他就清醒地看到,上海确是一块赚钱的宝地,但又看到艺人特别是年轻女演员面临的险恶处境,深感此钱不是我赚的,即于翌年冬率团回嵊。

混迹于上海越剧界的张春帆,得知“高升”离沪,看到筱丹桂的超众技艺,赶到嵊县邀请她再赴上海。筱丹桂涉世不深,对张的花言巧语深信不疑,与姐妹们一起随她赴沪。临别,师傅裘光贤心情沉重地对她说:“春凤,你要走,先生留不牢。你去后,眼睛要亮些,世道艰险,人心难测呀!上海地方容易上当受骗,千万要小心!……先生是管不着了。”

筱丹桂赴沪后,开始时一展技艺。但她生性软弱,缺少心计,到沪不久就被流氓老板、反动戏霸张春帆占有,并处于他的控制之下。筱丹桂被当成摇钱树,过着寄人篱下、没有名份的屈辱生活。1940年,筱丹桂成立了“丹桂越剧团”,一时誉满上海。后来她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一度失却人格独立和艺术自由,在张春帆的胁迫下,戏路大变,在演《马寡妇开店》等剧目中,渲染了庸俗色情的表演,以迎合某些观众的趣味。

同类推荐
  • 共和先锋卢性正

    共和先锋卢性正

    本书在民间调查及权威史志记载等资料的基础上,艺术地加工描述了辛亥革命志士卢性正为推翻满清帝制、追求民主共和而战斗一生的传奇经历。不同于辛亥间其他耀眼的革命领袖,书中的主人公卢性正,就像当时千万国民一样,被时代大变局裹挟而进历史洪流,成了历史演变的主要力量,但浪花过后,却是一片宁静,又被历史所遗忘。其命运的偶然与必然经历过程,使读者看后过目难忘,发人深省。
  • 麦克阿瑟(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麦克阿瑟(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麦克阿瑟于1880年出生于一个美国军人家庭,1899年考入西点军校,军校的校训使他心中常常想到的是“责任、荣誉、国家”。190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17年,他奉命前往法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任上校师参谋长。因同德军作战英勇无畏、战功卓著,于1918年,38岁的麦克阿瑟被提升为准将,出任美军彩虹师师长,成为当时美军中最年轻的将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39岁那年,回国出任西点军校校长,成为西点军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在他任内,西点军校废除了许多陈规陋习,面貌焕然一新。1925年,他被提升为少将,又成为当时美军中最年轻的少将,并先后出任第3军区司令和驻菲律宾美军司令。
  • 大师

    大师

    民国时期,百业凋敝,唯独教育不曾腐败,还算成功,其根源就在于:那个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大师云集的时代。《大师》讲述了北大校长蔡元培、清华校长梅贻琦,以及蒋梦麟、马寅初、傅斯年、罗家伦等六位民国教育大家的精神所在。蔡元培主张“兼容并包”,提倡“学术自由”,以其雅量、远志成就了北大之“大”。
  • 丰臣秀吉(一)

    丰臣秀吉(一)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苦吟寒士贾岛传

    苦吟寒士贾岛传

    这是一部文学传记,而非学术性传记,但其中贾岛的生平大事都有所本,与贾岛有关的人物也多系真人。当然,作为历史人物传记,小说的情节不可能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甚至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推理性的叙述。我不敢说,书中的贾岛和中唐大诗人贾岛不差分毫,但他至少是我心目中的贾岛。我曾向一位前辈讨教,他说,“《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前者是小说,后者是史志。你既然是写小说,有些事就不要再去顾虑。”我听后为自己的胆大妄为感到安慰,也去了好多顾虑。
热门推荐
  • 绝世纤尘:有陌如玉

    绝世纤尘:有陌如玉

    她陌千染身为21世纪“低调”的佣兵一枚,除了智商、情商爆表以外,就数用毒最腻害了……不过陌千染对于穿越这件事情还是表示很无语。为什么别人的伙伴都狂拽吊炸天,自己的却这么不靠谱。一个神器有严重的中二病晚期;一只有自主意识的妖修手册跟自己说一两句话就会吓得哆嗦;还有本来应该无限开挂、称霸天下的毒龙,一被自己收服,就从大灰狼变成了小白兔……tallmewhy!最奇葩的是,陌千染一穿到异世,就一直被“这么可爱一定是男孩子”这万恶的十个字困扰!长的可爱怪她咯?在此感谢言士免费小说封面支持,没封面的赶快去领取!http://www.*****.com/?
  • 豪门女人的情人

    豪门女人的情人

    出门没有看黄历,撞见帅哥不说,天上还掉下一枚大钻戒。是真的钻戒吧,看上去好多克拉的样子。以为自己是要交好运了呢,没想到卷入一场惹不起的风波。某女:“帅哥,我真的换不起,你这么有钱不如就算了吧!”某男:“算了是不可能的,还不起没关系,做我的情人吧。”
  • 最终黑幕

    最终黑幕

    每一个世界都有着其特有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着其特定的主角。每一名主角都有着其特定的机遇。但又有谁知道,这世界的一切都由他人策划!在机缘巧合之下,林洛成为了一名穿梭于各个位面的执行者,以天地为局,苍生为子。且看林洛如何从一名小小的执行者一步一步成为那笼罩无数位面之上的最大黑手。揭开那无人知晓的最终黑幕!***其实我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林洛如此说着。本书书群:二二七八四一六一八欢迎大家加入,和圈九一起讨论剧情!
  • 天痕之玉

    天痕之玉

    四百年前,惊动人妖两界的天外陨星莅世,各族强者纷纷踏迹寻来。然而从陨物里发出的惊天剑意,让争夺此物的强者们死伤殆尽。从此消失的陨物,至今仍旧是一个谜。四百年后,一神秘少女的失踪让青灵族突生灭族之劫。与此同时,青灵族小妖青琰踏上了人世寻人之旅。他辗转凡俗、浪荡红尘,隐瞒身份、拜入道门;他问鼎巅峰、叱咤风云,搅起人族修行界的血雨腥风,可他终其一生能否改变族内命运,又能否如愿地遇见那不知身份的少女?
  • 男人一定要赚钱

    男人一定要赚钱

    有人说,财富是男人强而有力的补药,的确如此,男人没有钱,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都会一筹莫展,作为男人,在社会中生存,一定要会赚钱!这样才有做男人的尊严,才有做男人的自信,才有做男人的风度!因此,我们提出“男人一定要赚钱”。这并非口号,而是做一个优秀男人的基石!本书以时尚,轻松的语文告诉现代男性,一定要培养自己的赚钱和理财能力,努力打拼,做一个成功、富有的男人!
  • 遇萤

    遇萤

    他突然转过身来,对李萤说:“把手电筒关了吧,要省着用。”李萤抬头看了他一眼,他的眼中饱蘸着深不见底的幽邃。缓缓抬眼,可以看见深黑色的瞳仁中,不动声色的被隐藏起迷茫。从那似乎平静无澜的双眸中,折射出关切的面容。李萤把手电筒握得更紧了些。“别怕,你忘了,我是魔法师。”
  • 那些和抑郁相处的日子

    那些和抑郁相处的日子

    因为疼痛,所以成长;因为伤心,所以坚强。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过往不心伤。今天的80后渐渐“奔3”,他们开始怀念,开始懂得人生。本书作者正是将代表着中国数千万80后所共有的成长故事,通过画笔描绘出来、讲述出来。而作者那段与众不同的经历,却也是我们人生故事中要学会品尝的一颗怪味糖果。
  • 逻辑是把斧子:日常说理工具

    逻辑是把斧子:日常说理工具

    逻辑是一门研究推理或论证有效性的工具性的思维科学。是一把普普通通的“思维的斧子”。逻辑是思维的一把“斧子”,要想使用好这把“斧子”,除了具体掌握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将理论逻辑的知识转换为运用逻辑的技巧和技能。而逻辑学的工具学科性质也决定了,它在强调技巧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具体实践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
  • 暮雪年华

    暮雪年华

    致青春:《暮雪年华》讲述的是转校生马子晖来到新环境爱上了林雪晴,认识了一生的挚友白禹辰……
  • 武暴乾坤

    武暴乾坤

    这是一片神奇的大陆,大陆之上,生活着拥有武魂可以修炼灵力的武者们。这里实力为尊,只有自己的力量比别人强,便是可以出人头地,受人尊敬。流云大陆,相传千年前,便是有人踏入武神境界,登峰造极,早就不朽的神话,却是始终只是一个神话,没有人亲眼见过这个所谓的登峰造极的高手。如今,这样的神话,却是依旧被人所追捧。清晨的阳光显得格外的清澈,温和的洒在大地之上,让人们有种舒适的感觉,密林,小路,一少年驻足而立,脸上却是一脸的焦愁。黑色锦袍,胸口绣着一个慕字,彰显少年便是慕家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