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3800000018

第18章 你所未见的家庭组合(1)

陈光标是“中国首善”,这一名号的成就无疑是要用很多“金子”堆起来的。毫无疑问,陈光标的钱应该是很多的。人们会想这样一个多金的人,一定已经先把自己的小家安排得安安稳稳妥妥当当的了。“自己人”们有这样一个亲戚,肯定也是无上荣光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可是,奇怪的是,陈光标的家里却远不是这样,父母依旧在农村务农,弟弟还在做他的保安,妹妹依然在做服务员洗着碗——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庭组合啊?有谁见过一个大富豪、大慈善家的家庭是这副光景的呢?没见过吧?现在就让你见上一见!

1、最美的乡村妈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这一首《游子吟》把一位慈母活脱脱展现在我们面前,岁月无痕,母爱无声,母亲默默地陪着我们走过一程又一程,母亲,是我们行程中的一座里程碑,激发着我们走过一站又一站。可以说,母亲是我们生命历程中的第一任老师。可以说,慈善的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如果父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植入一颗爱的种子,并且注意不断为其注入爱的养料,孩子内心的善良就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逐渐开花结果。而陈光标就有这样一位给自己播撒爱的伟大母亲。每当陈光标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回忆起自己的家乡时,都会感慨在家乡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那里家家户户几十平方米的茅草屋,是下雨天泥泞的烂泥土路,是下雨天就“睡”在自己床头的牛,它曾一泡尿尿在他的脸上。

在陈光标8岁那年,他看到弟弟哭得很厉害,就问母亲,“为什么不给弟弟吃奶?”母亲答道:“你小时候也是这样的,我奶水还可以,别人家一点都没有,小孩子要饿死的。”对于母亲的做法,陈光标当时不能理解,他更不理解的是母亲经常把要吃奶的弟弟放在床上哭,抱别人家的孩子喂奶。陈光标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妈妈把要吃奶的弟弟放在床上,喂别家孩子吃奶”。由于年幼,对于母亲的话陈光标或许并没有领悟到什么,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有了母亲这一点一滴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才塑造了陈光标行侠仗义的个性。直到如今,陈光标依然记得,小时候每当遇到乞丐要饭,他的母亲非但不嫌弃,还会请他到自家餐桌上,与陈光标一家人共同吃饭。小时候大雨来了要收麦子,他和弟弟妹妹在地上抢粮食,母亲却跑到别人家抢粮食,最终家里的粮食都湿了,都长出了芽子。由此可见,在陈光标的儿童时期,母亲就在用朴实的爱感化和教导自己的儿子。而我们之前也讲过陈母是如何教育小光标的,那个著名的抓青蛙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明证。陈光标永远都记得母亲对他说的话:“别人家孩子抓青蛙,你不能去……青蛙是专门吃蚊子的……”陈光标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早早植入了爱的种子,让他心中的善良逐渐生根发芽,开出让全国人民感动的爱之花,结出让许许多多人受益的爱的硕果。

陈光标的母亲在儿子幼年时进行的爱的教育让他受益终生,乃至让他逐渐成长为感动全中国的中国首善。在陈光标的眼中,他的母亲是最美的乡村妈妈。陈光标曾说:“父母虽然贫困,不可能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是他们教会我们如何做人。现在我能用财富回报社会,是父母教会我们的,也是为了尽忠尽孝。如今,行侠仗义的陈光标将他的爱心不再局限于只奉献给家乡,也不再仅仅依靠他个人的绵薄之力。从2006年起,陈光标每年都在国家组织的大型企业家研讨会上发出倡议,号召各位企业家朋友加入他的“光标榜样爱心团”,为贫困地区的人们送上新春的礼物。有人问陈光标,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他则这样答道:“我想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第二次生命奉献给我的祖国。”陈光标的母亲对儿子进行的爱的教育已经生根发芽,已经让许许多多的人受益,让许多人享受到最美乡村妈妈爱的善果!陈光标发达后,让他的父母也过上了好日子。尽管如此,但他的父母并不习惯过城里人的生活,他们依然在农村老家生活,只有这样才觉得亲切自在。对于父母的心思,陈光标十分了解,孝顺的他便不惜花费重金,为父母在老家新盖了一栋苏州园林式的大房子,用来给二老颐养天年。但陈光标的父母一辈子习惯了勤劳,如今虽然已经年过六十,但还是闲不下来,每天都坚持到自家的几亩地里拾掇拾掇,他们对栽种的乐趣和丰收的喜悦还是非常享受的。

陈光标语录

对企业家银行存款全国大普查。

2、鼓励“高调慈善”的父亲

陈光标的父亲名叫陈立胜。1945年,也就是陈立胜出生的那一年,刚好赶上了分田地的好时光,他的命运也就和家族分得的土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辈子踏踏实实地种地养家。成人后,陈立胜迎娶了小他两岁的高现侠,也就是陈光标的母亲。两口子过着四平八稳却又极度贫穷的务农生活。陈光标是陈家的第三胎,名字中蕴含着父母对他满怀的期望。陈光标出生时虽然瘦弱,却顽强地生存下来。但每当陈光标回忆起童年的生活状况,都无比心酸地说:“8岁前,我都没吃过肉。”关于贫穷,陈光标有着深刻的记忆。我们之前也说过,他因为太过饥饿偷吃鸡蛋遭到父亲的痛打,在父亲的观念里“养不教”便是“父之过”,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从小就养成这种恶习。他打儿子除了怒其不争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他们这样一个忠厚诚实的家庭里是不允许出现这样一个“偷鸡摸狗”的孩子的,他不想让儿子学坏,作为父亲教育儿子是他的责任。而很显然他并没有把儿子教育好,所以当时的愤怒还掺杂着对自身的抱怨。因为没有当好这个父亲,自己觉得很懊恼吧!这一段人生插曲,对于陈光标来讲是刻骨铭心的。

至今,陈光标也不忘父母对自己管教的严厉。除了教育陈光标去做一个顶天立地的正派的好人之外,父亲对于做好人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曾经读过高中的陈立胜懂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道理,而且也有自己的全新诠释。在很早以前,陈光标做好事本来是不留名的。因为在他还是“穷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发自内心地帮助别人了。而且我们之前也说过:早在1998年,陈光标赚了20万,但当他看到安徽芜湖一个女孩儿得白血病,就毅然决定捐出3万;第二年,陈光标赚了60万,他则决定拿出28万为家乡修路。2003年,他已向社会捐款近2000万。那时的陈光标喜欢悄悄行善,不显山露水。因为他牢记中国的那句古话——人怕出名猪怕壮,所以陈光标从没做过宣传。不过父亲的看法却跟陈光标不同。2003年的春节,陈光标回到家里,父亲对他说:“为什么做好事要不留名呢?你应当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带领大家都来做慈善。

靠你一个人,终究力量有限。不要怕,你要坚持诚信做企业,坚持守法经营,走你自己的路,不要管别人怎么说。中国这么多穷人,你捐这点钱算什么?在大海里就是一滴水,你应当站出来带个头,号召其他企业家也来回报社会!”听到父亲的这一席话,陈光标就动摇了,他觉得父亲的话有道理,于是受到了启发,开始“边做边说”了。他自己也说:“这是为了让更多的富人也来做慈善。我应该做个榜样,让老板们赚钱后都学习我。”父亲给了陈光标最大的启发,陈光标也从父亲那学到了两个最重要的字就是“坚持”,坚持守法经营,坚持诚信做企业,做了好事一定要告诉更多的人。诸葛道熹认为:自己行善,劝别人行善,更是功德无量的好事。自2003年起,只要是做慈善事业,陈光标就邀请官员、媒体出席仪式,接收方当场拿走捐款。

2008年9月后,陈光标做了调查,1998年到2000年江苏省各大慈善基金捐款不到1亿,2003年到2008年则突破了60亿。陈光标坦言:“因此,从那以后我每次捐款捐物,捐到哪就把实物放在现场,现金支票开好,并请各部门来做见证,真金白银地捐赠!我在好几个场合表态:如果谁发现我的捐赠有伪善成分,我的公司运行有人为的劣迹,我一定给他家乡的公益事业捐款2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在热心慈善事业的同时,陈光标还积极投身到宣传慈善理念之中,无疑,这进一步推进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事业的开展作为一种社会财富分配形式的出现,标志着更多有责任感的企业家慈善意识的觉醒,通过慈善事业,将有同情心的人们的互助行为转变成一种社会行为,成为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样就能真正诠释“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的慈善事业的精神和真谛。正如陈光标所言:“生活在人们尊敬中的慈善家,比孤独地占有银行存折上僵死数字的守财奴,要更伟大、更光荣、更快乐。”

3、保安弟弟和洗碗工妹妹

同类推荐
  • 刘邦传

    刘邦传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青少年读本。励志改变命运,读史点亮人生。靠决心屡战屡胜,靠用人适才适所。 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异能之士;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本书将告诉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刘邦是怎样走上了成功之路。
  • 在历史的拐点上——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智慧和胆识

    在历史的拐点上——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智慧和胆识

    一代伟人邓小平是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值此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之际,本书选择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以最新的认识视角记述历史的真实,追思这位世纪老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功伟绩,景仰一代领袖的雄才大略,再次领悟一代伟人的智谋和胆识。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一切历史剧都是现代剧,一切历史人物都折射着当代人的影子。我们现代人应从古人的成败得失中学到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总结其失败的教训,让人生少一段弯路,让弱者强、强者勇;从成功中吸收有益的经验,让生命多一分精彩,让勇者智、智者成,做到明史达变,鉴往知来。要达到以上目的,阅读、学习和研究古代名人传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好的人物传记,能够系统全面再现传主的人生历程,是写的很细的历史,能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启迪。
  • 告诉你一个达芬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达芬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达·芬奇的故事》从达·芬奇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成为一名画家、科学家后的生活,以及他在艺术事业、科学事业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达-芬奇充满波折动荡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人令人惊异的博学多才,从他身上领略人间艺术中最接近上帝的灵感和智慧,体会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他为人类艺术事业、科学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热门推荐
  • 我是仙人掌

    我是仙人掌

    人生就像做卷子,多选,单选,填空,问答,简答……都在迷茫中前进着
  • 提升运气的吉祥植物

    提升运气的吉祥植物

    花草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自然与人的关系,来自于自然界的花花草草被带到了我们的身边,被赋予了形形色色的意义,对一栋草、一朵花的参悟也便有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玄妙和广阔。所以,养几盆花草,对生命质量的提升将有很大的意义。且不说从花草的世界里会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单是花草本身的清新和美丽就会为我们带来洁净和愉悦。沒有人会拒绝用一片绿色或者一袭清香来装点自己的家园。刘畅旸编著的《提升运气的吉祥植物》介绍了给你沾福气、财气、喜气的植物种类。你的好运从种植物开始。
  • 盐池史话

    盐池史话

    本书采用不同于史志的体例和风格,系统展现了盐池建县以来较为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是一部集自然和人文为一体的精神文化大观,对于挖掘盐池悠久文化历史、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展示盐池发展变化,进一步凝聚和激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崛起、全面建成和谐富裕新盐池,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 母老虎也有春天

    母老虎也有春天

    爱或被爱,不如相爱。费戈说:“我的梦中恋人,一定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打得过坏蛋。”唐棠说:“我的下一任男友,一定要——睡得了地板,住得了走廊,跪得起主板,补得了衣裳,吃得下剩饭,付得起药方,带得了孩子,养得起姑娘,耐得住寂寞,争做灰太狼。”众人:……(果然是天生一对啊!)
  • 无限之神逆

    无限之神逆

    神魔,远古的存在。如今神魔留下的血脉早已稀薄,甚至神魔转世者都不能自主觉醒血脉。而主角沐叶在被拉入一个神奇的空间后,机缘巧合之下,完成了血脉的觉醒,却不知是好是坏。远古存在的系统,两个神之间的暗斗,巧合觉醒血脉的沐叶要怎样才能脱离神的掌控呢....作者萌新,不喜勿喷......
  • 情难料,情难了

    情难料,情难了

    关不住的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谁的寂寞覆谁的华裳,谁的华裳覆谁的肩膀,你的夕阳我的容颜,谁把谁的明媚尽收眼底,谁把谁的难过感同身受,谁寂寞了繁华,埋葬了天涯,回忆是一座桥,通往寂寞的牢,多少相思泪,多少红尘醉,多少繁华被风凌乱碎,许你一生地老天荒,许我一世地久天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伊斯兰经济思想

    伊斯兰经济思想

    本书作为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地探讨伊斯兰经济思想的学术著作,共5章16节,论述了伊斯兰经典经济思想、中世纪伊斯兰经济思想、近代伊斯兰经济思想、现代伊斯兰经济思想、中国伊斯兰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基本特点、主要代表人物等。
  • 前世风云

    前世风云

    因为前世之约,她孤身踏上千年之旅,等待她的是情、仇、还是一场破碎的烟梦?
  • 繁舟似锦

    繁舟似锦

    陈繁舟在国外闯荡多年,一回国就栽在秋锦这个女人的手里。不过没关系,我有特殊的追人技巧,爱情手到擒来。
  • 神级魂帝

    神级魂帝

    再牛逼的武帝,也要防备徐凌挑衅他的武魂!再废柴的武魂,只要经过徐凌的治疗,也能成为武帝!神帝级的武魂转世,天下武魂匍匐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