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63300000077

第77章

长江冲出西陵峡后,向着东南方流淌了百余里,突然转了个半圆形的弯。宜都郡的治所夷道,就坐落在这个半圆形的江湾之中。这里本来只是长江南岸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因汉武帝伐西南夷时取道于此,便取名夷道,并在此处置夷道县。曹操夺取了荆州后,分南郡的西部之地置临江郡。赤壁大战之后,刘备占据了荆州,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吴国的陆逊趁关羽北去攻夺襄阳之机,率军西进,赶走了刘备委任的宜都太守樊友,占领了夷道,被孙权任为抚边将军①兼宜都太守。从此以后,陆逊就仿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出现在吴国的政坛军界。黄武元年(222)刘备率领大军出峡讨伐孙权,陆逊临危受命,被孙权拜为大都督,率军抵御刘备,并在距夷道不远处的猇亭击溃了蜀汉大军,成就了他的丰功伟绩与英名。夷道是陆逊的成名之处,也是他出将入相的奠基之地,对陆氏家族的历史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与意义。

时光如梭,寒暑交替,陆逊在任宜都太守时修筑的夷道城,经历了六十年的风风雨雨,仍旧屹立在长江边上,但守卫它的重任却落在了陆逊的孙子陆晏的肩上。

夷道城三面临江,又处于江陵与西陵两座军事重镇的保护之下,自犹亭大战以后,附近就再也没有发生过战事。然而,几天前樊显率领着一支晋军兵马突然出现在长江北岸,打破了这里的平静。陆晏被杜预制造的假象所迷惑,向其弟陆景紧急求援。陆景因救兄心切,也未能识破杜预的计谋,急忙率领着荆州水军赶到夷道。

尽管夷道在军事上的价值无法与西陵、江陵相比,但对于陆晏与陆景来说,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是陆家的发祥地,如果连这块家族的福地都保不住,他们就要愧对祖宗,成为不肖子孙!而这个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就像是一种看不清、摸不到的无形之力,搅乱了他们的思维,干扰了他们的判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钻进了杜预设下的圈套。

①抚边将军:官名,杂号将军之一,主征伐。

陆景率领荆州水军来到夷道已经两天了,为了寻找到破敌之法,他与陆晏登上了一座耸立在江边的望楼①,仔细地观察着北岸的敌情。

陆晏与陆景虽然相貌上都酷似其父陆抗,但二人的性格却有着不小的差别:陆晏温顺敦厚,陆景精明干练;陆晏少言寡语,陆景能言善谈;陆晏谨慎,陆景自负……这种性格上的差异,虽然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兄弟间的手足之情,但却对他俩的人生之路产生了不小的作用。当年何太后要在陆抗已成年的儿子中为孙皓的嫡妹选一位夫婿,就同时把陆晏与陆景召人升平宫相亲。精明干练、能言善谈的陆景,获得了何太后的青睐,得以娶公主为妻,并被孙皓封为骑都尉、毗陵侯。从此,这兄弟俩在仕途上便出现了不同的结果:陆晏虽然为兄,而且还承袭了父亲江陵侯的爵位,但至今却只是个统领两千兵马的监夷道诸军事;陆景虽然是弟,而且比陆晏出仕要晚,但如今却已成为统领两万荆州水军的都督,职权要比陆晏大得多……

今日天气晴好,无风无云,悬挂在中天的日头把明亮的阳光洒向大江两岸,站在高高的望楼上举目远眺,对岸晋军的营寨历历在目。此时正是做午饭的时候,一股股的炊烟从晋军的各座营寨中升起,慢慢地扩散,远远望去,长江北岸好像突然冒出了一大片蓊郁的森林。

江北升起的股股炊烟引起了陆景的注意,他像是突然发现了重要的敌情似的,认真地点起那些炊烟的数量:“一股,两股,三股……”

“贤弟不必再数矣。”陆晏立即明白了陆景的用意,低声地说:“愚兄已命人数过多次,晋军每座营寨挖有六十个炊灶,共有六百个,一日三次均按时点火做饭,从未误过时辰。”

“六百个炊灶……”陆景若有所思地说,“若按每个炊灶可供五十人用餐来算,晋军约有三万兵马……”

“贤弟所言甚是。”陆晏苦笑了一下,不好意思地再次向陆景解释道,“正因晋军兵马太多,愚兄才不得不向贤弟求援。若晋军兵马在一万以下,愚兄岂敢劳贤弟冒因私废公之嫌,前来夷道参战。”

“兄长过虑矣。”陆景微微一笑,若无其事地说,“小弟赴任之时,圣上曾有明谕,让小弟要确保西陵至武昌江段之安全,不得使晋军渡江南进。故而,无论晋军从何处渡江,小弟均会率水军前去阻截。今番小弟率水军前来夷道,是遵圣意行事,绝非因私废公,仅为援助兄长。”

①望楼:古代军中用于嘹望守御的高楼。

“既然如此,愚兄心中可稍安矣。”陆晏指着停靠在对岸的数百只竹排木筏说,“以愚兄观之,晋军所扎之排筏已可供其渡江所需,恐近日便要强行南渡,前来攻夺夷道矣,到时必有一场恶战。”

“兄长尽管放心。”陆景瞅了陆晏一眼,胸有成竹地说,“晋军虽多,但皆为步骑军,不识水性,不善水战,在陆地上是一群虎狼,而到了水中就变成了一群羔羊,只能任我水军将士宰割。小弟欲待晋军半渡之时,便率战船出击,定可一举将其歼灭于江之中流。”

“有贤弟在此,对岸那支晋军兵马已不足惧矣。只是……”陆晏瞥了陆景一眼,低沉地说,“愚兄闻王濬所率之巴蜀水军已抵达西陵江段,距此处不足百里。此乃荆州水军之大患也,贤弟要早做准备,以防不测。”

陆景不以为然地说:“小弟今晨曾接到西陵督留宪来书。留宪言道:巴蜀水军所携带给养已消耗过半,运送给养之水道又被吾彦从中间切断,无法得到补充,约我七八日后率水军西进,里应外合,将巴蜀水军歼灭于西陵城下。小弟在消灭了对岸这支晋军之后,就去西陵夹击巴蜀水军,以消除后患。”

陆景的话并未能消除陆晏的担忧,仍顾虑重重地说:“若王濬弃西陵于不顾,越城而过,率军直奔夷道而来,贤弟又将如之奈何?”

陆景不慌不忙地说:“王濬若果真如此,其后路就已完全被吾彦与留宪堵死,补充给养则彻底无望矣。荆州水军只需与巴蜀水军对峙上几日,待其给养耗尽、无力作战之时,再攻击之,便可事半而功倍。”

陆景与陆晏正谈论着,年过半百的水军参军刘深急匆匆地登上了望楼,气喘吁吁地对陆景说:“禀报都督:据探马报告,王濬所率之巴蜀水军昨日傍晚已到达犹亭。”

“噢——”陆景微蹙了下眉头,沉着地问:“巴蜀水军有多少战船?”

刘深答道:“据探马言,巴蜀水军各式战船绵延十余里,至少有一千艘。”

陆景又问:“巴蜀水军之战船如何?”

刘深回答:“据探马言,巴蜀水军之战船大于我军之战船,编队整齐,威势甚盛。”

巴蜀水军已经逼近夷道的消息,使陆晏暗暗吃惊,警惕地提醒着陆景:“巴蜀水军之战船大而且多,来势汹汹,贤弟切不可等闲视之。”

“兄长不必惊慌。”陆景倒显得很镇定,充满自信地说,“巴蜀水军组建不过只有六七年,巴蜀兵士原先皆为步骑军,操练时间不长,又未经历过大战,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有何惧哉。而我荆州水军成军已七八十年,训练有素,自赤壁大战以来,大小水战经历过数十次,而且是战无不胜。此次大战,我荆州水军定能以少胜多。”

陆晏瞥了陆景一眼,忐忑不安地说:“众寡悬殊,贤弟务必谨慎行事。”

“兄长尽管安心守城,且看小弟如何破敌。”陆景沉默了片刻,严厉地命令着刘深,“传令各部,严阵以待,准备迎战巴蜀水军!”

“是!”刘深转身下了望楼。随后江湾里响起一阵号角声。正在岸边待命的水军将士,马上拿起刀枪,迅速地登上战船……

在夷道西北三十里处的长江北岸,有一个不大的镇子——猇亭。虽然它既不是郡治、县治,又非军事重镇,但五十八年前曾在这里发生过一次决定吴国命运的大战,使它变得闻名遐迩。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参加过猇亭大战的将士大多已经作古,战争所留下的痕迹也被岁月的风尘湮没,只有那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与故事被记入了史册,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当刘备与陆逊在犹亭附近大战时,王濬才十六七岁,还没有进入政坛军界,只是出于对天下大事的关心,使他知道并牢牢记住了这个地方。当时,他绝对没有想到,五十八年之后,竟然会率领着巴蜀水军来到这个让他曾经激动与向往的地方。他的到来使已经沉寂了多年的犹亭变得热闹起来,时间仿佛一下子又退回到了猇亭大战的前夕。

长江还是犹亭大战时的那条长江,依然在缓缓流淌;太阳还是猇亭大战时的那个太阳,仍旧在天空慢慢移动。而王濬却由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变为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翁,由一个尚未出仕的书生变成一位统帅巴蜀大军的老将。此刻,他正默默地伫立在那只巨船上,等待着何攀偷袭西陵的消息。

太阳已经移到了西南方,在王濬急切地盼望之中,何攀的身影终于出现在那只巨船上。他三步并作两步地迎上前去,迫不及待地问:“西陵可已夺取?”

何攀边施礼边回答:“龙骧将军神机妙算,我军未折损一兵一卒,便夺取了西陵!”

王濬愣了下神,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怀疑地问:“我军未损伤一兵一卒?”

“对,我军未损伤一兵一卒!昨晚四更时分……”何攀把偷袭西陵的经过向王濬叙述了一遍,“末将怕龙骧将军焦急,便匆匆赶来复命。”

“此乃天助我也!”王濬长舒口气,“汝可将守护西陵之事安排妥当?”

“皆已安排妥当。”何攀沉稳地说,“我军破城之后,守城吴兵作鸟兽散,少数降者每人发钱一贯,已将其全部遣散。末将又留下偏将陈喜与三千兵士守护西陵……”

“如此甚好!”王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汝辛苦矣,快去歇息吧。”

何攀压低声音说:“末将之所以匆匆赶来,还有一件机密大事要禀报龙骧将军。”

“噢——”王濬一怔,惊奇地问:“有何机密大事?”

何攀一脸严肃地回答:“末将从西陵一降将口中得知,巫城守将吾彦曾经致书西陵守将留宪,欲在巫城切断我军运送给养之水道……”

王濬脸上的笑容不翼而飞,吃惊地说:“如果吾彦之谋得逞,则我军危矣!”

“末将所忧,正在于此。”何攀瞅了王濬一眼,惆怅地说,“我军携带之给养已耗去十之七八,若三五日内得不到补充,就有断炊之危。”

“昨晚军需官曾告知于我,军中给养仅可供五日之需。”王濬低下头去,心神不宁地说,“离开江州之时,我曾严令程丰将军,大军出发八日后,务必押运百船给养前来追赶大军。若按行程计算,运送给养之船队昨日就应抵达此处,但至今却不见踪影,莫非……”

王濬正说着,忽见李毅引着负责押运给养的将军程丰登上了巨船。他瞧着程丰脸上的烧伤,不禁倒吸了口冷气,一种不祥之念立即涌上他的心头。

还没等王濬问话,程丰就紧走几步,扑通一下跪倒在王濬面前,痛心地说:“末将无能,丢失了我军给养,特来领死!”

“咳!”王濬使劲地跺了下脚,烦躁地问:“汝在何处丢失了我军给养?如何丢失了我军给养?”

程丰耷拉着脑袋,声泪俱下地说:“末将遵照龙骧将军之命,在大军出发后八日便押着百船给养离开了江州,船队进入巫峡之后,忽听两岸悬崖上喊声大作,无数干柴火把从天而降,落到船上。船上所装皆为油脂与稻米等易燃之物,遇火便着,巫峡内顿时变为一片火海,将我军百船给养烧成灰烬。末将与几名水手爬上一条未装给养之快船,冒死冲出了火海,其他水手皆被大火烧死……”

“唉——”王濬听罢了程丰的讲述,哀叹了一声,沉默了良久,双手把程丰扶起,郁闷地说:“程将军受苦矣,去随军医官处疗伤吧。”

“疗伤?”程丰莫名其妙地瞟了王濬一眼,心甘情愿地说,“末将罪孽深重。不容推卸。请龙骧将军按军法从事,末将死而无怨。”

“此非汝之罪也。”王濬低下头去,自责地说,“是我虑事不周,在巫城留下隐患,故而才酿出此祸。”

“谢龙骧将军不杀之恩!”程丰向王濬深施一礼,一瘸一拐地疗伤去了。

百船给养被吾彦一把火烧光的消息,像是当头一闷棍,把王濬打懵了。他痴呆呆地站了好一阵子,才逐渐地缓过神来,对何攀与李毅说:“一步不慎,满盘皆输。全军将士面临着断炊挨饿之祸,此次东征有半途而废之危。以二位参军之见,我军如何才能渡过难关?”

李毅思索了片刻,自告奋勇地说:“末将愿率二百只战船重返江州,为我军去取给养。”

“来不及矣。”王濬摇了摇头,沮丧地说,“江州距离犹亭有一千余里,往返至少需要二十日,待将给养运送至此,全军将士早已成饿死鬼矣。”

何攀紧皱起眉头,无奈地说:“西陵城中有吴军所存八千斛粮谷,末将马上返回,将其运来,以救燃眉之急。”

“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啊。”王濬又摇摇头,“即使把那些粮谷全部运来,也仅可供二三日之需。何况我留守西陵三千将士亦要吃饭,此挖肉补疮之事不可做。”

何攀苦思了一会儿,再次建议道:“大军可暂缓东进,派人到附近百姓家去购买粮食。”

王濬心情沉重地说:“吴国赋重税多,百姓缴过赋税之后,家中粮食已所剩无几,自吃尚且不够,何来多余之粮卖给我军。再者,如今正值春荒之际,百姓之粮都已吃尽,要靠野菜来充饥,已经无粮可卖矣。”

何攀与李毅束手无策地瞅着王濬,悲哀地说:“难道我军将士要被困死在犹亭不成?”

王濬一时也无计可施,又慢慢地捋着雪白的胡须,苦思冥想起来……

就在王濬、何攀与李毅一筹莫展的时候,在北岸巡逻的偏将杨森一溜小跑地来到巨船上,兴冲冲地说:“镇南大将军遣参军尹林带着牛羊与稻米前来犒劳我军。”

王濬惊讶地打量着杨森,喜出望外地问:“尹参军带来多少牛羊与稻米?”

杨森回答:“据末将估计,牛羊约有一千余头只,运送稻米之车约有千辆。”

“镇南大将军真乃救星也!”正在为给养而发愁的王濬又惊又喜,满脸的愁容一扫而光,连忙对何攀与李毅说,“二位快随我去迎接尹参军!”

王濬刚刚登上北岸,尹林慌忙上前施礼,谦恭地说:“末将奉镇南大将军之命前来犒劳巴蜀水军,不敢劳龙骧将军大驾来迎,惭愧,惭愧!”

王濬赶紧向尹林还了一礼,谦逊地说:“溶亦受镇南大将军节制,岂敢不来迎接镇南大将军特使。”

尹林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捧到王濬面前,恭敬地说:“此乃镇南大将军亲笔所书,请龙骧将军阅之。”

王濬双手接过书信,急切地阅读起来。书信中写道:

预在江陵,欣闻足下已率巴蜀水军抵达西陵城下,甚为惊喜,特遣参军尹林携带牛二百头、羊八百只与五万斛稻米前去犒军,请笑纳。贵部远道而来,给养需穿越三峡运送,路途遥远,水道险恶,恐有远水难解近渴之忧。足下若不见外,贵部所需之给养可由我部供给,不必再从江州远途运来……足下既摧吴之西藩,便当顺流长驱,径取建业,讨累世之逋寇,释吴人于涂炭,振振还都,亦旷世一事也!

王濬读罢杜预的书信,不禁热泪盈眶,朝着江陵的方向深施一礼,感慨地说:“救我者镇南大将军也!知我者镇南大将军也!有镇南大将军作后盾,我复何忧!”

何攀与李毅虽不知杜预书信的具体内容,但望着岸边那一大群牛羊与众多的运粮车辆,心中不由得乐开了花,激动地说:“镇南大将军真是雪中送炭!”

“传令全军:杀牛宰羊,今晚饱餐一顿,明日进军夷道!”王濬高声地吩咐着何攀与李毅,然后又挽起尹林的手臂,喜笑颜开地说,“尹参军请到船上叙话。”

同类推荐
  • 留守

    留守

    本书是关注现实、关注农村留守少年生存状态的长篇小说。思念、孤独、早恋、自杀、谋杀、性骚扰等等现实问题,困扰着留守在山村的孩子与大人们,作品通过对山乡留守下来的这一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的描述,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严肃问题,很具社会意义。
  • 生活一种

    生活一种

    尹利华编辑,青年作家,图书策划人。现供职于北京新课程报社,《语思》杂志社编辑。本文是一本微型小说集。文章或层层铺垫,大肆渲染,制造悬念,而后跌入出人意外的欧亨利式的结局;或故弄玄虚,有意误导,最后随着误解的消除而使悬念得以揭示;或借助戏剧性的巧合使小说充满戏剧性的奇巧情趣;或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有意制造与结局形成强烈反差的语境,在对比中展现某一主题。
  • 新宋Ⅲ·燕云1

    新宋Ⅲ·燕云1

    北宋熙宁二年,公元纪年为1069年,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开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改革,从政治、军事,到农业、商贸,它触及了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曾布、吕惠卿……这些北宋的杰出之士因为变法而展开了明争暗斗。
  • 与君一席话

    与君一席话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被吻醒的恶魔

    被吻醒的恶魔

    泯文和咏儿是青梅竹马的好朋友。十岁那年,一次车祸,泯文虽然没有死,但再也没有起来,而他的父母也双双去世。咏儿的父母收养了他,直到他毫无知觉地在床上躺了七年。偶然的一天,他突然醒了过来,却一改七年前的温柔,变得非常暴躁。咏儿一时接受不了他这样的变化。他却一直冷漠地嘲讽她,他告诉她从前的泯文已经死了,现在的人不是从前那个了。泳儿面对这样的泯文该怎么办?是放弃?还是重新开始?
热门推荐
  • 练无化虚

    练无化虚

    两岁被剥夺本源从此无缘武道。九岁机缘巧合得见盘古觉醒众生台。从开天辟地到现在的布局,强大残忍的放逐者,神秘虚幻的救赎者。她天赋无双,清雅出尘美冠天下。见到她那一刻他怦然心动不能自己,那是一种本质的吸引他发誓要守护她终生。她却倾心他人,对他毫不心动。他的人生是否注定悲剧?她的道路有是否注定坎坷?、、、、、、、、、、、、、、、、、、
  • 妻命难违:霸道老公滚远点

    妻命难违:霸道老公滚远点

    高中毕业的莫轻言一不小心被骗顶包别人嫁给了帅气多金的意千帆为妻,正当她暗自庆幸自己走了狗屎运时,却发现他吃喝嫖赌吹五毒俱全,从此被逼踏上了一条改造与被改造、追逐与被追逐、爱与被爱的艰难之路,她进他便退,她退他便进……在进进退退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最后他和她能如愿以偿花好月圆么?……(现言,豪门世家,先虐后宠,婚后试爱……来吧,各位亲亲,欢迎来砸红叶¥%%¥¥……,=w=〉_〈)
  • 天际仙吟

    天际仙吟

    手握创世剑,身穿未来战袍。站在世界之巅,仰望星空。掌管人,魔,神三界的统治者。天际仙呤新等级划分:冥师,冥士,冥魂,冥王,战冥师,冥灵,冥剑,冥皇,冥帝
  • 无冕天子

    无冕天子

    他为了救出自己的爱人,被卷入一场场阴暗的斗争,不得不奋起反抗,一步步成为实力权臣,他不是天子,却是无冕天子……
  • 都市情人梦

    都市情人梦

    梦想,人人都会有!那男人的梦想是什么?金钱,权力,女人?或许这些都是大多数男人都想拥有的。主人公姚杰也不例外,也有自己的梦想,然而平凡无奇的他,时常被人们遗忘在时间和人流之中,一次意外,姚杰邂逅了服务员谢晓晴,恰恰是这次邂逅,彻底改变姚杰平庸的一生。
  • 汶川故事

    汶川故事

    以四川灾后三年重建为背景,抒写国家力量、民族气派、人间大爱和伟大的抗震救灾的精神。全诗三千行左右,以独特的结构划分章节,作为文学的书写,三年恢复重建将在这部长诗里留下珍贵的记忆。长诗选择极重灾区的百姓家园恢复重建的深刻变化,从小的家园入手,展示四川三年灾后重建创造的人间奇迹,深刻反映社会主义中国彰显出来处置自然灾害的非凡的能力和成效,反映党中央、国务院珍视生命、“以人为本”的决策,反映省委、省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以及各级党政机关带领灾区人民奋战三年的日日夜夜。十八省市援建中的难忘故事,灾区人民自强不息、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精神涅槃。
  • 重生香江之漫画大亨

    重生香江之漫画大亨

    简介:回到70年代末的香港一个少年一步步的走上人生的峰顶虽然他顶着各种文化名人的头衔,但是这改变不了他风流的事实。“我既然改变不了这一代人对中国人的偏见,那我就去影响下一代人,和下下一代人吧!我要让那些老外的童年都在我的阴影之下”。小说不挣钱,那就改成漫画在来一遍,漫画不挣钱,那就该成动漫在来一遍,动漫不挣钱,那就在改成游戏吧,什么游戏又不挣钱了,给我改成电影!每一部我都能挣5次钱。还不牛!!!美人环抱,这才是我的逍遥人生。这不是一本详细描写漫画的书,而是一个老书虫在吹牛b
  • 我的青梅竹马变成了可爱的女孩子

    我的青梅竹马变成了可爱的女孩子

    四岁那年,我家隔壁搬进了一家三口人。和我家一样,他们有着一个年龄同样是四岁的儿子。后来,我和他们家儿子逐渐成了好朋友,我们一起进了托儿所,幼稚园,小学,初中,现在也在同一所高中读书。几乎年年我们都是同班。直到高二那年,因为我在寺庙的一次碎碎念——想要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做青梅竹马。然后我的青梅竹马兼最佳损友秋穗,突然就变成了一位可爱的女孩……
  • 如此年华,恰好时光

    如此年华,恰好时光

    当年的一个小小误会,青梅竹马终成陌路,七年不见。“冉冉,你可以试着再接受我吗?”“我们之间,还有这个可能吗?”情敌强势登场,影帝大人终于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小青梅,如今已是亭亭玉立初长成。不行,怎么可以将她拱手让人?奋起直追,还好,我们还没错过。
  • 我在魔都的日子

    我在魔都的日子

    从小在山里长大的少年,机缘巧合之下来到大都市,凭借山里人特有的善良,果敢,以及对所有人的爱心,渐渐影响这坐城市的潮流,看奇迹是如何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