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生在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中学习间接经验,可以不受个体时空的限制,避免走前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从而使学生用较少的时间把人类积累起来的基础知识接受过来,使个体的认识达到同人类认识水平一致的高度;
(3)还可以使学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认识和改造世界,攀登科学文化的新高峰。
2.就教学中教学的任务而言,学生在教学中主要的不是探求新的真理,而是学习和继承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即书本知识。(二)强调学生认识对象的间接经验为主,丝毫没有否定学生需要直接经验由于学生的认识遵循人类认识的普通规律,即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因此学生的间接经验是建立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的,以间接经验为主并不是不要直接经验。
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全过程中较后一个阶段,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与条件下的特殊认识过程带有明显的过渡性,即由人类已经探明的知识体系向尚未认识的领域过渡,亦即由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转向学习直接经验为主。在大学,不同的学术理论观点的介绍以及有待探讨的疑点等,恰恰是使学生站到该学科发展前沿,激发他们创造精神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之一。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间接经验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掌握,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要结合教学开展科研实践活动。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能的过程,两者有着本质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使学生在智力、体力、审美能力、劳动能力以及情感、意志、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是互为因果的,能力是在对一定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养料为专业能力的培养、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一)掌握知识是能力发展的主要基础
学生的智能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离开或排斥掌握知识,智能发展就无从生长。
(二)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学生具有一定的能力,是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巩固程度和运用程度。实践表明,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这就要求,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5点:
1.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保持积极的状态,给教学内容赋予一定的探索性,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余地。
2.在一定的限度内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以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上,多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带有设计性的实验,并尽可能安排一些具有提高性的实验,让能力较强的同学选做,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能力。
4.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穿插介绍一些科学方法论,再现某些知识和理论的发现过程,并说明它还有哪些待改进和弥补的地方以及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从而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指导。
5.组织学生在自学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导他们阅读具有不同观点的书目,指导他们形成自己的观点,帮助他们形成科学地评价他人科研成果的能力。
6.考试应注意考出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兼顾学生自学、动手等各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该规律又称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指教学过程既是传授和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两者具有紧密的联系。
也就是说教学具有教育性,并不代表掌握了知识就等于提高了思想,养成了优秀的品德,关键是要看学生如何接受教学,如何掌握知识。大学培养的学生应该在智力、体力和道德品质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更应该具有创造力和个性特长。为此就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由于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以及大学教学的启发性和思考性的要求,学生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时,对其理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非常注意。因此,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须注意理论的先导性。注重理论的说服力,提高大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用真理的力量去唤起他们的政治热情和道德责任感。要将社会政治道德规范和思想准则的教育与马列主义哲学和专业科学知识系统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而且,对于理论问题探讨,也要注意学生思想方法的培养。
(二)由于大学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建立以及专业思想素质的养成为基本内容的,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具有鲜明的社会定向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住这一特点,抓紧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健康的人生观及良好的专业思想素养的教育,以保证大学生品德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协调“教育要求”与“自主选择”的关系,教育者提出的教育要求内容必须是科学的、教育要求的提出方式不是强迫式的,这样,大学生才能在有效的教育要求指导下进行恰当的“自由选择”,并将教育要求转化为相应的个体需要。
那么,要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专业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两者统一起来,需要高校教师做到如下几点:
1.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历史以及方法论的知识,努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阐述有关的教学内容。
3.总结最新的科学发现结果,同时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开发学生的智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质,言谈举止,无不对学生发生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教师应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第三节)高校的教学原则
教学论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要研究解决教学原则的一般理论,制定正确反映教学规律的一系列教学要求,探讨教学方法体系,指导教学实践合乎规律地顺利进行。而教学原则既是重要的教学理论问题,也是重要的教学实践问题。
一、教学原则概述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
什么是教学原则?所谓原则就是人们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是从事某项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行动准则。教学原则是根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任务,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是指导高等学校教学实践的基本要求。制定教学原则的目的是促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自觉地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原则的性质
教学原则的性质主要包括四点,即阶级性、历史性、科学性和实践性。教学原则是四者的统一。
1.阶级性
教学原则是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约的,这种制约作用通过教育目的反映出来。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以及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国家对教育目的有着不同的规定。教育目的反映着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志,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教学原则也具有阶级性。
2.历史性
由于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过程,因而它是不断发展的;又由于它受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任务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所制约,因此它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阶段性。
3.科学性
教学原则是人们基于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之间关系的规律性的认识而提出的。这些关系包括:教学中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各项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教与学双方地位与作用的关系,知识体系中不同领域之间的关系,教学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等等。人们对教学现象的这些关系的认识,其正确性、深入性、全面性,既受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制约,也受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这种认识也同人类总体认识规律一样,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经验到科学,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此而论,教学原则还具有历史性。随着人们认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认识会越来越多,科学性也会越来越明显。因此,正确反映教学规律的教学原则,也具有科学性。
4.实践性
教学原则是在总结教师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理论提高而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由于它来源于实践,对教学实践起指导作用,又受到实践的检验,因而它具有实践性。
(三)教学原则的意义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联系教学规律与教学工作的中介,是促使教学工作按教学规律进行的有力保证。它一方面要反映教学工作规律,从而对教学工作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又是对教学工作中教学规律的总结。
许多教学原则就是从具体的教学经验中总结概括出来,从而对教学发挥着更大的指导作用的。一个科学的教学原则体系的确立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
1.可以把教学理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具体化,将理论形态的规律转化成对实践工作的具体要求。这将有利于教学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与实施,从而充分发挥教学理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
2.将优秀的教学工作经验概括总结成有条理的系统化的原则体系,不但可以使之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促进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进一步认识,促进教学理论和教育科学的发展。
二、教学原则制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