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2500000029

第29章 教学原则(1)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规律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实践的一般原则。它与教学规律的关系是:教学原则在一定程度、一定方面反映了教学实践的客观规律,来自于教学实践,又是指导教学活动、遵循教学规律、实现教学目标的准则。但教学原则又不同于教学规律。教学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管人们如何认识、如何表述、如何反映,它总是客观地存在着,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理论。同样的教学规律,由于人认识问题角度不同,程度不同,所提教学原则也会有所不同,根据一条规律可以提出好几条原则,而且随着对教学规律认识的加深,教学原则也随着进一步深入发展,不断改进、充实和完善。现在比较一致的教学原则有八则,即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一、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原则

这一条原则即是指要以系统、辩证、人道的思想为教学出发点和终结点来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的精神及世界观。在这个过程中要以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为内容,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并兼以发挥教学艺术的感染力,把科学知识的传授,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及教学过程中美的享受统一在教学过程中。

贯彻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原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性的贯彻。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力求把正确的知识、规范和标准的技能、技巧教给学生。教师尤其要注意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负责精神进行教学。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到科学方法的掌握,最后到科学精神的形成,是科学性贯彻的一条主线。科学性贯彻的最高要求就是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

2.思想性的贯彻。教学过程中思想性的贯彻要依据于科学知识,发掘出科学知识中包含的思想内容,将其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历史观、价值观、情感、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因素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在贯彻思想性原则时首先要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以真诚的态度给学生以示范性影响。比如公正、平等地与学生相处,对学生的异议要施以有科学根据的、有说服力的影响,而不能用身份等级权力来压服学生。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因贯彻思想性而用某种固定的思想去裁剪科学的事实或对某种不合思想的科学事实熟视无睹,更不可歪曲事实或脱离科学知识的教学而生拉硬扯地进行思想教育。

3.艺术性的贯彻。教学之所以有艺术性是因为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是具有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审美主体。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决定了师生情感交流是否令人“快乐、喜悦、迷醉”,而这也是学生是否有效接受教师传授的科学知识和多大程度上接受教师的思想影响的决定因素之一。课堂的气氛如果是热烈的、愉快的、轻松的则说明教学艺术是比较高的。教师要努力探索教学艺术,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就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保证以系统的、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把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经验和自然、社会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这一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必然联系的规律提出的。

贯彻这一原则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以学科基本原理及其体系的教学为主,注意学科间的横向联系。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把学科的基本原理及其体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并注意相近学科知识在实际运用的问题;二是理论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水平并结合实际中的典型事例教学。如联邦德国的范例教学就是将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寓于典型的事例之中,使学生从生动的事实中掌握一般原理和慨念。但是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不同于社会实践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社会实践中的理论联系实际是指理论产生于实践,以社会实践问题的解决作为理论价值的衡量标准,而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主要在于加深理解系统的理论知识。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自觉要求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从各学科基本知识活化出来的基本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必要条件。而要掌握技能、技巧的惟一途径就是在做中学。学生的做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安排并与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得上号的,有举一反三的价值。所以学生的做的意义不仅在做的结果,更在做的过程。在做的过程中学会熟练的知识和技能,所以要本着时间经济、经费节约和有教学实效的原则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基本原理的掌握,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但必须注意的是并非什么理论都能够联系实际,一些基础性、抽象性很强的理论未必要拿到实际中去操作。总之,不能把理论联系实际庸俗化、教条化。

三、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要求教师通过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科学慨念和掌握科学知识。直观性原则不仅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要求,而且也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

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因此,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顺序就显得很重要。

直观的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三种,选择哪种直观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教师语言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往往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且能超脱时问、空间、设备的限制。所以教师特别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取得直观教学效果。

贯彻直观性原则必须注意: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在直观教学前,对于教具的大小、多少、准确性、演示重点以及正确地演示,都要精心准备,妥善安排。要根据实际需要和现有设备情况尽量选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使视听及动态效果融为一体,以增强理解和记忆效果。

2.直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直观而直观,把直观庸俗化,直观也不仅仅是指直接的经验,还应包括间接经验。由直观始而至抽象终。直观只是一个开始,不是终结,它是以过渡到科学慨念与规律的知识为目的。所以在使用直观时,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一般认识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认识,从感受性能阶段提升到理性阶段。在使用这条原则时,要防止把“直观”狭隘地理解为“以生产带动教学”、“以直接经验为主”。使用直观性原则,一定要把握其全面的内涵和现代的特征。

四、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从而注意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和提高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条原则最早是由我国的孔子提出的。他说:“不愤不君,不悱不发。”“启发”一同就来自这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也是启发性教学,他在一问一答中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的答案。第斯多惠在提倡启发教学时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贯彻启发性原则必须注意:

1.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学习内驱力所在。如果只有教师外在的要求和命令,则学生很难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启发性教学就无从体现。我们应从学生的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两方面来培养。直接动机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知识本身有浓厚的兴趣,这是最具活力的动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丰富、有趣、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对培养直接动机很有用。实践证明一个好教师常常是学生热爱学习最直接的原因。间接动机跟学生的学习目的密切相关,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间接动机,就要使学生对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意义和学习目的认识明确,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2.引导学生学会良好的思维方法。教师要善于注意提问、激疑,以启发他们的思维。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思,而有问题才有疑。所以教师对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激起学生探求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问题意识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道理。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不能用固定的、教条化的思维模式来束缚学生创造的潜力。同时也不忘教给学生以常规性思维方式。

3.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只有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学生的思想火花才能爆发,学生也才能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和在试错中学会发现新的东西。不论是我国古代的孔子,还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其教学之所以具有启发性就是他们能创造一种畅所欲言、其乐融融的气氛,在这时任何摆师道尊严的架子、一言堂都不利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自由宽松的气氛不等于松松垮垮,而是建立在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严格要求的基础上。不论如何做,总之一点就是要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4.提高教育艺术,增强教育智慧。教师应该是智慧的象征,而不是规矩的制定者和守护者。教师的智慧主要体现在教育艺术中,而教育艺术又表现在对教育情境的把握上,好的教师总是能利用情境因素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

五、循序渐进原则

同类推荐
  •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小品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小品

    当今世界是个知识爆炸、信息泛滥的时代。电视、网络、报刊传播媒体填满现代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今天的中学生,可以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是越来越少,而读书、读优秀的作品、读名家的经典作品,是青少年成才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读书作为一种更主动、更理想、更有利于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而获得知识的方式,都不曾改变,也不会改变。读书塑造人的品德,读书陶冶人的理想,读书培养人的情操,读书使人成才、使人获得力量。读书成就了历史的所有的伟大人物,也成就了当代世界的亿万富豪、政治...
  •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戏剧之王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哈姆雷特》讲述了丹麦国王的合法继承人哈姆雷特,其父王被杀,母后被迫改嫁,王位也被篡夺。他经历了艰苦的磨难,最后终于在父亲鬼魂的提示下,查明事实真相,替父亲报了仇。而他自己却在仇人设下的圈套中与其同归于尽。《哈姆雷特》的整个故事渗透着属于莎士比亚那个时代的精神,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和对现实生活批判精神的最深刻的表达。本书还收录了莎士比亚另外两本经典剧《麦克白》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 再忙也要陪孩子读读书:阅读比说教更有效

    再忙也要陪孩子读读书:阅读比说教更有效

    暑假来了,父母们准备好了吗?带孩子旅游?没时间。给孩子报班?怕累着。让孩子去游泳?太危险……那么,陪孩子阅读吧,阅读是最好的消夏良方。图书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从一本好书中获得的教养,比父母苦口婆心、絮絮叨叨的说教还有效。基于此,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为家长们精心打造了《再忙也要陪孩子读读书》,此书甫一面世,便被广大读者誉为“忙爸爸、忙妈妈亲子教养宝典”。本书通过浅显易懂的理论和生动有趣的实例告诉父母:阅读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处、怎样给孩子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怎样为孩子选择图书等等,让父母了解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以及掌握陪孩子阅读的知识和技巧。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红与黑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红与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雨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雨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热门推荐
  • 血色驱魔师

    血色驱魔师

    我们是其中的一个,无论熟悉或是陌生,心中都深藏着不能言说的秘密。我知道命运的相识,只为冲破那道魔障,让灵魂安详。
  • 血的温度

    血的温度

    我不喜欢滴落的血,因为那已经没有了血该有的温度从冷血到逗逼的进化?一个项链的秘密?吸血鬼?一个项链引起的故事。“你逃不掉的”
  • 遇见爱复仇的你

    遇见爱复仇的你

    “对不起,对不起!”上官敏欣喃喃自语。【数年后】“敏欣,敏欣!我终于找到你了!我终于找到你了……”南宫沐泽激动地语无伦次。“你是谁啊?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我不记得我见过你啊?”······“妈咪妈咪!爸比捏?”某位萌娃软糯糯的声音传来。“妹妹,你不高冷!”某位小屁孩面瘫的嫌弃着自己的妹妹。
  • 魔域行者

    魔域行者

    哀嚎和狂笑声交杂着、彼此重叠着,此起彼伏像海潮一般,形成了难以忍受却又无法抗拒的乐章,刺穿了他的耳膜,如千万根钢针牢牢扎进了他的大脑每一条沟回中,又汇成了一段段重复的话语不停冲击着他的精神:"张知远,你失败了,你辜负了他们。"他跪倒在滚烫的街道边,不停的干呕,想要从喉管里将这令人发疯的声音尽数吐出。突然间,火焰熄灭了,热量也离他而去,世界归于静寂,紧接着一个雄浑的声音在他身边响起,“这是结束,而非开始,张知远,抬起头,睁大你的双眼,寻找你该去的地方...”扭曲的世界在强烈的震动中开始分崩离析,他努力向上抬起头,却什么也没看见。无尽的黑暗从四面八方吞没了整个城市,也吞噬了他和他最后的意识...
  • 复仇红颜:昭仪惑君

    复仇红颜:昭仪惑君

    他是大金国的王,她是亡国公主。是他杀害了她深爱的熙。她立誓,为熙报仇复国!为了复国,她可以不惜一切…他可以因为恨她而杀了她身边的所有人,却唯独不忍伤害她……她是一剂毒药,席卷了后宫,注入了朝堂。她是一吻便无法放下的罂粟。他爱她爱到飞蛾扑火,烈火焚身,却永不后悔…
  • 琉璃少年

    琉璃少年

    五个花一样的少年,不期而遇的幸福,爱情、友情、亲情、事业。究竟哪一样才是他们的渴求。不一样的校园,不一样的年华。背景:高智商学院,S市最著名的贵族学院。该学院全部是清一色的古建筑,距今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是有唐代遗留下来的!在当时被成为最高学府。能来这所学校就读时每一个学子的梦想!不过该校的录取相当严苛。学生们必须经过层层挑选才能有幸成为高智商学院的学子。
  • 诛天旅

    诛天旅

    面对着天界的突然入侵,人界愤而反抗,战乱的时代中,一个异世界的来客带着重重迷雾开始了一段异界的旅程
  • 为之沉浮

    为之沉浮

    人生漫漫路,每个人都在苦苦挣扎。甘于平凡的人在平凡中沾沾自喜,骄傲之人与人斗,与天斗,不屈服任何东西。欲主宰自己,主宰沉浮!
  • 为人处世曾国藩,立业成事胡雪岩

    为人处世曾国藩,立业成事胡雪岩

    会做人,得以在职场上纵横捭阖;会做事,得以在事业上扬名立万。曾国藩,胡雪岩,当代人最需要学习的两位古人。看曾国藩如何从一个小山村里走出来,成为清廷倚重的大员;看胡雪岩如何从一个米店小伙计,成为一位受慈禧召见的“红顶商人”。
  • 天剑痕

    天剑痕

    恒古战场,人魔殊途,哪管他手足情深,儿女情长,当世一剑,贯通天地,寰宇崩塌,封魔于天之痕……英雄后辈,少年有梦,寻父母,探历史,踏红尘,转乾坤!谁说天地自有其道?我必要讨个人定胜天!哪容他历史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