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54600000094

第94章 学问之道的“五端说”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礼记·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要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详细地探究事物的原理,慎重地思考所学的东西,明确地辨别是非曲直,坚定地实践自己的理想。这样,学、问、思、辨、行五个步骤依次相接,表明了从学到行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性,而且这五端是缺一不可的。

“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神童诗》说:“古有千文义,须知后学通。”自古以来有千种文章道理,后人只有勤学才能通晓。《庄子·养生主》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和道理是没有止境的。只有学,才能懂得知识和道理,只有学,才能认识新事物。

“问”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平常说:“学问学问,既要学中问,又要问中学。”清代人刘鸿业说:“问即是学,好问即是好学,善问即是善学。”(《冰言》)同为清代人的刘开又进一步作了阐述:“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孟涂诗文集·问说》)这说明,问就是学,而且是进一步的学习。许多大学问家都受益于“问”。明代卓越的科学家徐光启就是一个很善于在“问”中求学的人。《农政全书》说他“少小游学,经行万里,随事咨询”。他曾向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请教西方科学知识,并与之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六卷等著作。今天我们仍在使用的点、线、面、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学的名词术语,都是当年徐光启翻译时确定下来的。

“思”是学和问的保证。唐代韩愈有句名言:“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进学解》)做事成功需要思考,求知、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孔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只学书本的东西而不动脑筋思考,仍会茫然不解。“思”,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学习只有经过思考,才会理解透彻。“思”,看起来有些抽象,其实不外乎是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已故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要学会把“薄书读厚,把厚书读薄”。前半句指的是分析:一个道理,一个公式,一条定理,通过思考将其中的意思条分缕析,一步步讲述清楚,书就变“厚”了;后半句指的是综合,即通过思考把繁多的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浓缩,书就变“薄”了。鲁迅在评价鸳鸯蝴蝶派张资平的全集时,认为张资平的小说内容可提要为“△”(《二心集·张资平氏的“小说学”》)。因为张氏的小说无论情节怎样曲折引人,但写的都是三角恋爱的悲喜剧。鲁迅先生不愧是善“思”的典范,他把厚书读薄的功夫真是炉火纯青!

“辨”,是去粗取精、除伪存真的法宝。大千世界,精华与糟粕同在,真实与虚假并存。只有加以明辨,才能去粗取精,除伪存真。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时,历代名医修订的“本草”书,内容“时称大备(大备,非常完备)”。然而,李时珍经过多方辨别,发现旧本草药物“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折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明史·方伎列传》)。就是说,名称常常混杂,有时一味药被错分为二三味药,有时两味药被混淆为一味药。《本草纲目》纠正了谬误,补充了疏漏,大大丰富了药物品种,从而被世界医药学界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但学、问、思、辨都离不开一个字——行。“行”,就是实践。“行”要求人们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本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社会服务,去为人民造福。以许多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为例,他们是很注重实践的,他们像春蚕吐丝那样,将自己的学识一点一滴地贡献出来,坚韧、刻苦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综上所述,学、问、思、辨、行实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片沃土,在它上面可以结出丰硕的成果。学、问、思、辨、行作为重要的阶段性方法,依次相接编织成人们认识事物的网络,从而反映了人们从学到行这一认识事物的规律。

遵循学、问、思、辨、行这一认识事物的规律,人们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稳步走上成功之路,在社会活动和祖国建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同类推荐
  • 西方哲学十二讲

    西方哲学十二讲

    像其他有关西方哲学史的著作一样,本书也是对哲学的回忆。不过,本书并没有事无巨细地回忆每个时期每位哲学家的思想,而是把目光集中投射到他们思想的某些方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试图让回忆更深入一些,在澄清哲学家本人思想的同时,一方面通过当代视野来揭示其中的深层蕴涵,另一方面也通过问题本身的如其所是来展开对问题本身的回忆与参与。通过这样的方式,本书探讨哲学如何思考以及如何哲学地思考。
  • 普通逻辑学教程

    普通逻辑学教程

    本书内容包括:判断、推理、普通逻辑学的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论证与反驳等。
  • 孟子一百句

    孟子一百句

    本书内容包括:人性原本是善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善?;说“心”;人与动物的差别就那么一点点;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是做不到还是不想做等。
  •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本书第一编是“现实主义原则的特点”。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章中,著者认为,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是从许多非常相近的文艺创作经验中抽取出来的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实践原则,这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
  • 价值论美学

    价值论美学

    美学不仅是知识学,而且是价值学的建构。基于此,从比较美学方法出发,《价值论美学》先行论证了价值论美学的基本结构。然后,着力探讨了审美价值形态与审美价值体验的内在机制。在确立了价值论美学的基本问题之后,作者从价值论美学的思想渊源与价值论美学的艺术实践两方面,系统地分析价值论美学的文明根性。作者认为:康德与马克思的价值论美学,展示了现代西方文明的价值追求;道家和新儒家的价值论美学,则展示了中国文明生活的诗性价值追求。不过。也应看到,乡土中国生活的悲歌,则突显了现代价值论美学重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全书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激情和理性,显现了现代人诗性生活价值的创造意愿。
热门推荐
  • 送朴处士归新罗

    送朴处士归新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形象

    形象

    一个娓娓道来的、关于这本旧书的奇特来源的故事。一种存在于绘画之中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一场因为城市而起的失踪。一个异乡人倒霉的梦境。一次情绪低落时的追忆……它就是一段独白,同时也是十个严肃的玩笑。不能把它理解为几个分裂的故事,它们联系紧密;另外,请保持轻松状态,它从不“深入灵魂”。
  • 热锅蚂蚁兔不假

    热锅蚂蚁兔不假

    热锅蚂蚁“兔不假”,不知不觉,懵懵懂懂。
  • 我的倔强男神

    我的倔强男神

    我喜欢你。许多年后,许天言留学回来,牵着安晓年的手,如若珍宝。没人知道,一个叫做宋然的女生,喜欢了许天言好多年。宋然出了一个绘本,叫做《或许曾经喜欢你》,绘本后来畅销,许多人感叹绘本中女生未曾说出口的暗恋。可没人知道,那一年某个下午的时候,一个女孩曾偷偷对着男孩熟睡的侧脸说,我喜欢你。可是那又怎么样呢?宋然喜欢许天言,或许他永远都不会知道,有多喜欢。
  • 农家致富记

    农家致富记

    穿越成异世农家女,她决心带着一家人奔小康,她如海芋花一般,对未来充满希望。看一个现代女子如何在古代收获爱情,富贵,真情......
  • 江湖说书录

    江湖说书录

    【江湖危不危险?】(危险,但很公平)【江湖好走吗?】(好走但你得有能力活下去)【江湖在哪里,远吗】(不远,因为人就是江湖)
  • 奔跑吧,校园

    奔跑吧,校园

    用校园电台温馨而又逗逼十足的日常对话,唤起你对于校园美好生活的回忆。
  • 女配系统之男主你离我远一点

    女配系统之男主你离我远一点

    沐梓彤一朝身死,被一个系统绑定。什么!?要我去攻略男主?不完成任务就要被抹杀?可是这些男主真的不是我的菜啊!偏执,变态,病娇……噢!我的天呐!沐梓彤大喊:男主你真的离我远一点啊!我真的怕啊!(女主性格逗比,1v1)
  • 重生天才:霸道王爷赖上你

    重生天才:霸道王爷赖上你

    她本应该是南宫府受宠的公举、嫡女,是青玄大陆的天材,可天不如意,她中毒了,变成了废材。死后,她明白了一件事:太子早就和庶女好上了。重生,她立誓:待她成为青玄大陆的巅峰强者,就让曾经伤害过她的人,生不如死。玄士、丹药师、炼器术、符咒师、驯兽师等她都包了,魔兽、神兽、圣兽、变异兽她也包了,可是她怎么把六王爷也包了呢?
  • 吞噬世界之风云崛起

    吞噬世界之风云崛起

    一不小心,得到吞噬大帝的传承,小龙浩从一个王朝走出,他天赋秉异,历经磨难,终于开启他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