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54600000062

第62章 流言止于智者,畜类恣肆唇舌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荀子

流言,无时无处不有,是社会一大公害。

流言,是没有根据的传言,或者说是人们相互传播而无任何根据的信息。从史书上看,流言自古有之。《吕氏春秋》中《慎行论·察传》里讲的“数传白而为黑,黑为白”的传言,《战国策》载的“三人成虎”的典故和“曾参杀人”的故事,都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流言的虚假本质。

流言是一个没有良心的怪物。它无翅膀,却可以满天飞;它无嘴巴,却可以离间人们的关系;它无腿脚,却可以践踏他人的人格;它无利爪,却可以窒息善良人的咽喉。这个怪物,不知摧残了多少人的心灵。难怪一位学者愤怒地说:“任何罪恶都无法同迅速滋生蔓延的流言相比。”

流言之所以能“流”,恐怕与一些心术不正者喜欢流言有关。小人用它来诋毁他人的声誉,奸佞用它来拍马奉承,官迷用它来捞取个人的资本,骗子用它来招摇过市,恶棍用它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凡此种种,扭曲了事实,颠倒了是非,正像苏联作家钦吉斯·艾特玛托夫讲的那样:“流言一传十,十传百,会把任何伟大的、造福于民的、经过苦苦思索、历尽种种磨难才获得的思想,歪曲成于己、于真理都无益的邪说。”

面对流言,人们一直在寻找战胜它的武器。我国古代的韩非子、荀子,恐怕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流言的学者。从本世纪起,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历史学家、医学家等各学科专家学者,都从各个不同角度对流言进行了研究。美国学者罗斯诺·费恩还写了题为《流言》的专著。看来,流言是一种国际性流行病。

对如何抵制流言,我们的祖先有许多精辟见解。《韩非子·难二》讲:“君子不听窕言。”告诫有道德的人不听那些不正当的话。《大戴礼记·曾子立事》讲:“君子不唱流言。”则是说有道德的人不去传播流言蜚语。

“流言止于智者。”荀子这句话说得多么深刻啊!流言之所以能不翼而飞,一方面是传播者在兜售,一方面是接受者在接受。传播者的用心一旦与接受者的好奇心相结合,流言就会广为传播。然而,流言并非“一患之波,流于无限”,而是“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当流丸流到凹凸不平的地方就会止住,流言流到头脑清醒、道德高尚、智慧聪明的人那里就会止住。

要做一个智者,不做流言的俘虏,就需做到善察、勿信、不传、辟邪。

善察。“传言不可以不察。”这句古训是我们“不唱流言”的第一妙方。流言绘声绘色,虽假却似真。生活千百次地向人们表明:人言未必皆是真。因而,“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荀子·致士》)。荀子主张对“六流”采取谨慎的态度是难能可贵的,但光“慎”还不够,还要“审”。正像《吕氏春秋》中《慎行论·察传》所讲:“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只有审慎析疑,分清是非,才能自觉地不唱流言。

勿信。对流言不信不唱,是智者的表现。《礼记·儒行》中有句警语:“闻流言不信。”鲁迅在《并非闲话》中讲得更深刻:“流言本是畜类的武器,鬼蜮的伎俩,实在应该不信它。”要不信流言,需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判断能力。据调查,男性比女性更易相信流言,中年比老年更易相信流言,文化素质低的比文化素质高的更易相信流言,个人经历不顺的人也容易听信流言。当然,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与上述情况相反的亦不少见。每个人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做一个不唱流言的君子。

不传。自古人们就鄙视那些长舌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所讲的“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的名言,就深刻地说明了这点。“长舌头”与“短思想”密切相关。一个人想得越少闲话就越多。因而要不唱流言,不仅要丰富自己的学识,还要管好自己的舌头。须知,舌头是福祸之门,管好舌头也是一种美德。流言传播者,不仅害人且伤己,因为在玷污他人人格的同时也玷污了自己。一个能够自我控制、能够驾驭自己感情、能够管住自己舌头的人,才能不传流言。

辟邪。流言属于邪说之列。对邪说——流言要辟之,而不能任其流之。辟邪说一定要有针对性。据研究,流言可分为愿望流言、恐怖流言、分裂流言(攻击)三大类。有人对一千零八十九个流言分析:分裂流言占百分之六十六,恐怖流言占百分之二十五,愿望流言占百分之二,无法分类的占百分之七。由此可见,攻击诽谤是流言之子,辟分裂流言就成了辟邪的主要对象。我们分析流言是为了对付它、抵制它、战胜它。

对流言不仅要不听、不信、不传,而且要用事实粉碎它,用法律来制裁它。在流言这种社会现象中,我们看到有两种人:一种是爱议论的人,一种是被人议论的人。如果自己是爱用闲话议论人的人,就要自觉克服“摇唇鼓舌”的恶习;如果自己是被人议论的受害者,就应该用事实来辟邪说。对那种以流言形式诬陷、诽谤他人的痞子,应用法律的武器来制裁。

为了保持自己的人品,为了维护他人的尊严,为了社会的安宁,请记住:君子勿唱流言。

同类推荐
  • 中国大儒·国之重器

    中国大儒·国之重器

    从明清至民国,一代代被誉为国之重器的儒学宗师以致君尧舜的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写就了华夏辉煌夺目的灿烂文化。本书将带领我们穿越千年时空,以耳聆听大师们精深玄妙的儒学思想,用心感受他们风华绝代的儒者风采……
  • 思想与伦理(和谐教育丛书)

    思想与伦理(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孙子的《孙子兵法》讲究克敌制胜,比较强势,教导世人在各种境遇中,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把握主动权;而老子的《道德经》则与之相反,讲究“以柔克刚、以曲求全”,引导世人以“守弱”的方式来达到“强大”。本书汲取《孙子兵法》与《道德经》的精华,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攻能胜,守能赢”,“能攻能守,能进能退”。本书包含着深奥、经典的大智慧,是帮你敲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其中既有老子“修身立世”的道家绝学,也有孙子“百战百胜”的兵家制胜法宝。 本书的案例由古至今,从中到外,内容形式多姿多彩、耐人品读,或者为你指点迷津,或者为你锦上添花。
  • 孟子趣说3:我向皇帝说真话

    孟子趣说3:我向皇帝说真话

    你不妨把这本书当做一部益智游戏手册,一边看,一边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静下心来想一想,看看我们头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不是真的毋庸置疑。
  • 大师的哲理笔记

    大师的哲理笔记

    《大师的哲理笔记》一书通过大师们写的随笔为我们解读他们对人生的思考,读后让我们获益颇多。大师们在人生、生活、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大师们洞察世事的睿智和丰富的阅历,能给予我们无尽的启示。
热门推荐
  • 妙手偷心

    妙手偷心

    握住你的手,得到你的心!看我异能美女,出招吧!
  • 高冷雇主:独宠吾家小保姆

    高冷雇主:独宠吾家小保姆

    因为她适合做女朋友,所以他表白了;因为渐渐觉得她不是那么适合自己,所以他离场了。当幡然悔悟想回头时,她却说:NO!什么!这怎么行?一定要火力全开,用尽招数,把这小保姆再次拎回家给自己生胖小子!
  • 梦在时光里

    梦在时光里

    如你所思,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中的主人公现已隐居山林,吾为代笔,故人所言,愿为往事留下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
  • 苍岩王座

    苍岩王座

    柳炎,一个出身平民家庭的少年。他有着极其远大而现实的理想。他从小时候起,就立志要成为守护天辰市的武者,将来和同伴们一起在荒野区中和妖兽搏杀。到了初三,他又多了一个理想。——将来要和他喜欢的校花李婷雨长相厮守。柳炎的愿望,简单而单纯。就像他为此而不断努力的日子一样,没有丝毫杂质。可就是他的这种单纯的努力,让他在成长的道路上乘风破浪,一路披靡。只不过想当一名普通武者的他,在校园内拳战群导,在异族入侵中光辉夺目,在人族大迁徙道路上功勋盖世,在星球的战役中脱颖而出,最终踏上那最为至高的王座之路。
  • 仰望幸福的角度,捡来男神的关注

    仰望幸福的角度,捡来男神的关注

    她女扮男装,不料遇上了聪明、睿智的他,一眼看出其中奥秘。他嘴角勾起一抹邪笑,这个女人,倒是勾起了他的兴趣,随之也勾起了轩然大波......
  • 三国之骗术师

    三国之骗术师

    徐尚带着以七宗罪为名的七色迷幻剂来到三国。在这个时代,他被人称作妖术师。
  • 皇冠下的小人

    皇冠下的小人

    戴上皇冠,成就皇帝梦想,无数豪杰为了皇冠梦想竟折腰,一位心机不正的小人物,却瞅准机会,成为中国的现代皇帝,因为他无知野蛮,令广大人民受尽生活的磨难。本文戏说民国首脑蒋介石的身世生平,揭示小人得志的逆反现象,提醒人们!防止心眼不正的小人偷梁换柱,戴上权力的皇冠,从而祸害人民于水火中。
  • 邪魅三公主与霸道王子们

    邪魅三公主与霸道王子们

    在国外呆了12年的公主们,突然被父母叫回国就上学,去到学校碰到了王子们,会擦出什么火花呢?尽请期待。
  • 元丰九域志

    元丰九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法国文学纵横谈

    法国文学纵横谈

    法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影响之广、流派之多、文学艺术价值之高均是值得学习、研究和借鉴的。本书是评析法国文学的一部专著,涉及重要的法国作家二十余位,既有小说家和诗人,也有戏剧家和批评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