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54600000053

第53章 施惠于人,千万别记在心上

施惠慎勿念。

——《崔氏家传座右铭》

一个人为别人做了好事,应当忘记,不要念念不忘,更不应希冀别人回报。这就是先辈给我们留下的施惠勿念的美德。而你一记在心上,就会有图报的希望产生,那就活得太累、太俗了。而且还会有怨恨、失望的心情生发出来,惹出许多不快。所以古人教导我们说:“施惠慎勿念,受施慎勿忘。”这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座右铭,先贤们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施惠勿念”的动人事例。

晋人所撰《神仙传》中记叙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三国时候,东吴人董仙卜居庐山,以行医为业。给人家治病,他不向患者要金钱报酬,也不记患者的名字,只求患者回去后栽种杏树。治好轻病的栽一棵,治好重病的栽五棵,若干年后,共栽得杏树十万棵,绿荫成林,造福子孙后代。所以人们后称杏树为“董仙树”。董仙为别人做了好事,不要受惠者给自己以恩谢,而是要求受惠者为他人、为社会做好事。这种施惠勿念、施德于民的品质,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施与人者勿望回报”,这是施惠勿念的本质要求。清代人冯班说得好:“为惠而望报,不如勿为,此结怨之道也。”意思是:给予别人恩惠却又希望得到别人报答,还不如什么都不给,否则反而会因此与别人结下怨恨。所以,施惠图报乃人世交往之大忌。

要做到施惠勿念,就要培养自己“为善不欲人知”的道德情操。一个发自内心的真诚施惠者,绝不是为了扬名,而是对他人真诚相助。这样的施惠者,自然不会有希求对方回报的念头。这是一种崇高、无私、真诚的人生境界。

要做到施惠勿念,还要培养“有德不必望感”的思想品格。清人在《古今药石》中说:“我有德于人,不必望感。”意思是说,我对别人有恩德,不应该希望对方对我感恩戴德。《菜根谭》中也讲:“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其意思是说,一个人做了一点善事就急着让人知道,就证明他做善事只是为了贪图虚名和赞誉,这种怀着个人目的才去做善事的人,在他做善事的同时就种下了祸根。要塑造自己有德不必望感的品格,树立多行善事而不求回报的风格,这是道义的要求,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施惠勿念主要讲的是对人施恩后不要念念不忘,而要把这种精神扩展到对于社会,那就升华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境界。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以前有一个官吏下乡巡视,看到一位白发老翁弯着腰正在种植松树幼苗。官吏好奇地问:“你这样大的年纪,种这么小的幼苗对你有什么用呢?”老人说:“我知道一株松树要成材至少五十至一百年之久,我不可能看到这些树苗长大成林,但一个人做事不能只是为了自己得到好处,应该为将来和社会进步考虑。”官吏听后很感动,轻轻给他鞠了个躬,走开了。老人这种施恩于社会不望回报的品格,不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无私奉献精神吗!

我们应该把古人所讲的“施惠勿念”作为今天待人处世的座右铭。一个人能施惠于人,本来是件好事,但如若责其回报,不仅原来的好意荡然无存,且表现了自己人格的低下。正如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所讲“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我很喜欢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的一句话:“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我们应该记住这句话,它可以使我们的生活过得更愉快!

同类推荐
  • 方立天文集(第十卷)

    方立天文集(第十卷)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本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孝道(青少版)

    孝道(青少版)

    考虑到孝道文化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编者从《孝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续神童诗》等古代蒙学经典读物里撷取了有关孝的精华内容,并辅以古代和现代关于孝的一些典故、文学作品等,对孝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希望能让广大青少年对孝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孝道精华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 老夫子品评管子

    老夫子品评管子

    《管子》作为一部集大成之作,曾经达到“家有之”的程度。《管子》坚持朴素唯物主义的精气说,在继承气一元论的基础上肯定“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础。“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内业》)“精”是一种物质,即最精细的“气”。世上万事万物,从物质现象到精神现象,都是由精气构成的,一切事物都是“精气”变化的结果。《管子》不但明确指出物质性,而且认为自然界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人也能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规律。《管子》一书中,举凡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外交和个人修养、人际关系等各领域的智谋韬略,应有尽有,被众多学者们视为“百家争鸣的高潮”时期的代表作。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金三角风云

    重生之金三角风云

    陈海,糊里糊涂的重生了。而且还成了金三角创始人李国柱的儿子。他会给金三角带来什么呢?
  • 公主太嚣张:王爷打一架

    公主太嚣张:王爷打一架

    她是北凤国唯一的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喜武、好斗,皇宫上下无一不惨遭她毒手。他是南羽国王爷,传言他武功高强、战无不胜。她偷溜出宫,千里迢迢到达南羽,只为与他分个高低。
  • 鸳鸯佩

    鸳鸯佩

    在我的创作过程中离不开老伴的支持,她与我同甘共苦,任劳任怨支撑着这个家。她虽患病,能顽强地与病魔抗争,是我精神的支柱。她也常发牢骚,这是难免的,我能理解。她是一个心地善良,通情达理的贤妻良母,我的好帮手。
  • 重生回到香港1980

    重生回到香港1980

    2013年,叶云姣在去香港的途中发生车祸,虽然狗血但是就是这样她重生到1980年的香港,带着对这个城市复杂的感情,叶云姣将遇见什么事什么人呢?
  • 苍天剑尊

    苍天剑尊

    当一个修炼从来不知疲倦的废柴。在遇到一把神秘的宝剑之后。天赋大涨,实力大涨,顺带着,脾气也大涨。他是追求武道极限?还是享受金钱美女?楚锐道:“我统统都要,一个也不放过!~~”(老作者新笔名,请放心收藏。)
  • 半仙印

    半仙印

    萌宠都是顺从可人的,为啥她家大猫总这般以下欺上?只不过是在人群中互相多看了一眼,从此摆脱不掉的是纠缠。从天上到凡尘,从上仙入魔道,一条线牵引灾祸,招来各路人士跑来点赞!
  • 怪物神魂

    怪物神魂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生存的并不是人类,而是“神魂”,它们是一种怪物,分为五种级别——神空级、神天级、神无级、神止级、神魂级,神魂级为神魂中至高无上的级别。神魂还分为七种属性——金、木、水、火、土、雷、风。有一群人将神魂控制,想称霸世界,召唤者们用自己的神魂与坏人抵抗……想知道详情,请看内容。
  • 萌学园之奈亚眼泪

    萌学园之奈亚眼泪

    继暗黑族,吸血族大王,暗黑大帝,阴森女王,复活之战后,萌学园危机又起,奈亚公主图腾消失,五星信任危机,不明黑衣少年袭击,萌骑士们能否冲破枷锁,战胜邪恶,奈亚公主是否会再次出现,拯救萌学园,“她”便是答案……
  • 魔法师的魔术之旅

    魔法师的魔术之旅

    作为一个魔法师,在现在这个科技世界里,只能用魔术来伪装自己。可是我又什么办法呢。____JOE.CHEN
  • 最强和最弱的结合

    最强和最弱的结合

    父亲被杀,寨门被灭,亲人逝去,少年为父亲为大家报仇,令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充满了精彩。少年一步一步走向顶尖强者的道路,身边的女人逐渐增多,少年天不怕地不怕但惟独没对自己的女人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