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54600000103

第103章 养亲是义务,敬爱为孝心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我们民族文化具有重人伦的特征,而伦理文化的核心之一是“家庭孝敬”,尤其是对父母的孝敬。自孔子始,孝德便被当作“仁之本”。“百善孝为先”,成了千百年来人们所奉行的一条道德原则。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朝诗人孟郊写的这首《游子吟》,千百年来,不知掀动过多少人对父母的敬爱、依恋之情。诗中用春天的阳光比喻母爱,用小草比喻儿女,说明做儿女的无论怎样孝敬父母,都难以报答父母深厚的恩情。

是的,父母对儿女的恩情,是无比深厚的。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长大成人,做父母的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儿女小时,父母一口奶、一口饭、一把屎、一把尿地侍候;儿女上学了,父母在照料儿女生活的同时,还要帮助学文化,既当家长,又当老师;儿女病了,父母东请医,西找药,日夜守护,万分焦急;儿女大了,离家独立生活,父母仍是放心不下,牵肠挂肚……

父母对儿女的恩情,又是无私的。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自己的儿女的。父母爱儿女,没有任何条件,完全是一种崇高的、自自然然的爱。如果有个孩子问自己的父母:“你们为什么对我这么好?”父母一定会抚摸着他的头亲切地说:“不为什么,因为你是我的孩子啊!”这种完全出乎一片爱心的亲情,是多么无私啊!

父母对孩子的恩情,又是伟大的。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儿女上进成才,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父母一言一行的良好影响和高尚品德的熏陶。比如,著名的儒家学者孟子,小时候上学,有一次没等放学就跑回家,正在织布的孟母见状把织布机的杼轴搞断,以此教导孟子:中途停学,和中途断织一样,半途而废,将来不会有出息。

父母对儿女的恩情,这样深厚,这样无私,这样崇高,那么,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就是每一个人做人的起码道德了。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尊敬老人、赡养双亲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末期,孔子就大力提倡“孝悌”(孝,是儿女对父母的态度;悌,是弟妹对兄长的态度)。“孝”一直是儒家重要的道德规范,主要要求就是善事父母。《尔雅》说:“善事父母曰孝。”在古代,“孝”被视为最高的美德,强调“人之行莫大于孝”,“百善孝为先”;不孝,则被认为是大逆不道。

从古至今,出现过许许多多孝敬老人的感人事情。比如,有些地方至今还流传着“卧冰求鱼”的故事,说的是晋代孝子王祥,其母亲病了想吃鱼,时值三九寒冬,王祥便卧在冰面上,不惜用体温化开河面之坚冰,以便捕到鲜鱼。

汉代的孝女“缇萦救父”的故事更为感人。缇萦的父亲淳于意,是当时有名的良医。他为人耿直,不畏权势,平民百姓看病,他尽心尽力治疗,而豪门贵族逼他治病时则坚决拒绝,因而得罪了不少权贵。淳于意担任管仓官员时,不愿给权贵治病,擅离自己的职守躲避起来,触犯了封建王法,按照刑律应当判处“肉刑”(当时的“肉刑”包括:刻肌肤、割鼻子、斩足等酷刑)。淳于意被押往京城长安去受肉刑时,他的女儿缇萦跟着囚车一起到了长安。其父入狱待刑时,她写了一份陈情书给汉文帝:“……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过自新也。”汉文帝看了这封情真意切的上书很受感动,接受了她的要求,缇萦“愿入身为官婢”,其父免除肉刑,释放回家。“缇萦救父”的故事值得称颂,不仅因她是一个“孝女”的典型,而且还在于她作为一个普通的弱女,能够冒险向皇帝上书,为天下遭受同样痛苦的犯人和其家属呼救,此种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孝,是一种永远不会过时的民族美德。古人把“养亲必敬”作为孝道的一种规定,既要赡养双亲,使父母得以丰衣足食,又要突出“敬”字,使父母得以颐养天年。《论语·为政》载有孔子的论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孝敬父母的人,以为能养活父母就行了,而畜生中的狗和马,也都是人饲养的。如果对父母不尊敬,那么奉养父母和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些话,说明了对待父母的“孝”,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

敬爱父母,应该做到从“敬”和“爱”中,使老人在精神上得到宽慰。举例说,遇到父母的生日,儿女送礼物给父母,要恭恭敬敬地亲手送上,并祝福他们健康长寿。儿女外出之前,要主动告诉父母去什么地方,出去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请父母不要惦念。家中遇到比较大的事情,有可能的话,在处理之前要倾听并征求父母的意见,正确的就应采纳,不正确的则要作耐心的解释。

敬爱父母,还应该表现在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体贴上。比如,天气发生变化,要对老人嘘寒问暖,提醒他们增减衣物。父母如果年老体弱或行动不便,儿女应亲手帮助他们穿衣脱袜。结婚后不和父母同住的儿女,要经常抽空回家看望老人,亲切地问候他们,并向他们述说近况,请他们放心;同时,给他们做上几样可口的饭菜。父母生了病,儿女更要尽心服侍,帮助寻医找药。父母病的时间长了,儿女照料操劳,确实很辛苦,但是,为了不使父母心中感到不安,儿女应始终保持和悦的脸色,还要经常劝慰父母,使他们树立和疾病做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养亲必敬,这样方可以使父母感受到儿女尊敬他们、爱戴他们的真心诚意,感受到儿女时刻将他们记挂在心的一片亲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老年生活的幸福。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父母能不心情舒畅、笑口常开吗?倘若儿女只是给钱给物,其他的一律不睬,那么,父母即使有吃有穿有钱花,也会愁绪满怀,了无生趣。为什么西方有些老人生活十分优裕,然而总是郁郁寡欢,甚至不愿意活下去呢?原因就是他们缺少精神安慰,有孤独感和失落感,这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缺点。

当然,我们提倡“养亲必敬”,并不是让青少年朋友去学封建时代“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之类的愚孝。我们所提倡的“养亲必敬”,不是要求晚辈绝对服从长辈。在长辈面前,晚辈完全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父母如有过错,儿女也可以进行规劝。只是在规劝时,要做到言语委婉,态度诚恳,使父母乐于接受。

“爱自亲始”,尊敬老人不只限于父母。

孟子倡导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仁爱精神,就是说,尊奉父母,也尊奉别人的父母。这种仁爱精神,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人们所憧憬、所追求的目标。今天,这种精神已在神州大地上开花结果。人们不仅对自己的亲生父母孝敬备至,也对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养父、养母体贴入微。还有许多人,悉心服侍、照料社会上没有子女的老人,甚至把不沾亲、不带故的孤寡老人接到自己家中,奉养、爱戴如同亲生父母。这表明,“养亲必敬”在我们国家已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试想,一个人如果不孝敬父母,能敬爱别人吗?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能够把敬和爱的精神,推广到别人身上。

同类推荐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人本关爱铸造师魂

    人本关爱铸造师魂

    “教”意味着用文化渗透的方式让接受者“孝敬父母,忠诚国家”。“育”则意味着“成才”非一日之事,需要日积月累而成。爱是教育永恒的主旋律,作为教育执行者的老师本就应是爱的源泉。爱心的日渗月透,如春风化雨,让学生——这颗希望之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是基于对“渗透爱心”的朴素理解和切身践行,便有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成人、成才的成长经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孩子的故事。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是儒家思想千年经典绝学。《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进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老夫子品评韩非子

    老夫子品评韩非子

    韩非子(约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韩非子》共55篇,分为20卷,约10万言,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其中大部分为韩非子所作。纵观《韩非子》全书,构思精巧,说理精密,描写大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语言幽默。书中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
  •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大智慧全集

    本书通过采撷《庄子》原书言论进行哲理发挥,寓含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与自我修炼的法门。包括“只有行动才算数”、“认识你自己是人生智慧的开端”、“让你的反对者有说话的机会”等42章。
热门推荐
  • 来到异世要做些什么

    来到异世要做些什么

    一个早晨,突然穿越,让小枫来到了这个奇怪的世界,仿佛在做梦一样的他,被称为“轮回的英雄”,而与伙伴展开了这如同梦一般的行程。以后等待他的究竟是什么?小枫能否回去?这个世界又是怎样的......
  • 蚀骨缠绵:宝贝,别想逃

    蚀骨缠绵:宝贝,别想逃

    撞破未婚夫与亲妹妹的奸情,她选择了夜招牛郎来报复,阴差阳错之下,却把他当成了牛郎,一夜蚀骨缠绵,失了身,更失了心……彼此身份的悬殊,让她望而却步,当她终于鼓足勇气走进他的人生,却被伤的体无完肤。带着一身伤痕与仇恨,她远走异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四年后,她脱胎换骨,华丽逆袭,所有的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特别……是他!
  • 余生只有你

    余生只有你

    若没有数年前的一次意外,此时的他们也许陌不相识,只是手里的风车轻转流年,将他们的命运紧连在一起,只在通往彼岸的道路中沉沦,不复返生。
  • 还我走向你好不好

    还我走向你好不好

    高中就订婚的情侣可不太多啊,只是偏偏这一对明明不相爱却硬要被凑活在一起,好不容易两个人日久生情,却因为一场天大的误会分道扬镳,多年后再一次见面,一个是大总裁,一个是小秘书。当初你从我身边逃走是不是就没有想过我们还会再重逢?我不认识你啊!是么?待会你就认识了,而且是很彻底的认识!
  • 未来魔幻都市高手

    未来魔幻都市高手

    一个极为普通的人,决定离家出走出去闯荡,却穿越到23世纪,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却莫名回到现实,开启了一段......
  • 至尊高手都市行

    至尊高手都市行

    一个神秘少年,带着无与论比的气势,踏上了都市生活之路。美女校花,御姐,萝莉,警花,美妇,应有尽有。本书有点YY,霸气的主角,且看他如何一步步的征服这个世界新人新书,敬请多多支持。拜谢
  • 对联

    对联

    清高宗乾隆南巡时驻跸通州,出上联。纪昀以下联应对。下联末“东西”一词为名词,在此与上联方位词“南北”相对,是此联巧妙之处。
  • 我说你看

    我说你看

    本书内容包括:社会这棵树、乱套了、恨郎不狼、坟头上的风景、抢救男人、楼的高度、草的级别、老的疏放、动物表演、鸟语兽言、蛤蟆三条腿等内容。
  •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本书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20几岁的年轻人介绍一些最基本、生活中最常用的经济学原理,从而让年轻人在轻松的阅读中探究生活中常见现象背后隐藏的经济规律,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理性地处理自己的日常行为,理性地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 浮沉纪

    浮沉纪

    仙魔不仁,众生刍狗。问天地间,谁主沉浮。我本无心,奈何天意。舍生未死,浴火重生。一个原本平凡的快递员,因身世被卷入一场惊天事故中。身陷绝境灰飞湮灭之际,灵魂穿越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神魂萎靡身体孱弱又如何,这一生我绝不甘于平凡庸碌。且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于乱世中一步步踏上强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