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43600000050

第50章 受持演说胜无住行施分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①

【原典】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②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③,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④。”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⑤、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译文】

“须菩提!如果有人,以充满无量阿僧祇世界的七宝,以此为布施。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菩提心,受持这部《金刚经》,哪怕只有四句偈而已,他能信受读诵,且为他人解说,那么,他的福德自然要过胜过行七宝布施的人。要如何为他人演说呢?当不执著于一切相,随缘说法而如如不动。为什么呢?

因为一切世间的有为诸法,就像梦境的非真,幻化的无实,水泡的易灭,影子的难存,又如早晨遇日而失的露珠,天空将雨时的闪电,瞬间即灭。应作如是的观照啊!”

此时,佛陀说《金刚经》已经圆满了,长老须菩提,及同时在法会听经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的天、人、阿修罗等,听闻了佛陀说法之后,深深的了悟,无不法喜充满,一心信受奉行。

【注释】

①应化者,应机度化之意也。举凡一切佛陀所言所说,一文一字、一形一相,无非是为了度化众生而设,并非真实,故佛陀至此,不忘随说随泯,破众生之执,以显般若之理也。

②如如:又作真如、如实。意谓真实永远不变之万有本体。诸法虽各有差别,然此真如法性,乃是平等不二的,故云“如”,即是“一如”的意思。此“真如”乃是万有诸法之真实本体,万法不离真如,因此,万法彼此也是平等一如的,故云“如如”。

③有为法:意谓有所作为、造作之意。凡因缘和合所生的事物,皆是“有为法”。

④观:即是以智慧照见所缘境。

⑤优婆塞、优婆夷:优婆塞,意译为近事男。优婆夷,意译为近事女。即是皈依佛、法、僧三宝,受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的在家男女众。因亲近奉事三宝,所以称为近事男、近事女。

【讲话】

前分旨在归结“降伏妄心”的问题,佛陀要行者总除诸执,将心外的“我等四相”,心内的“我等四见”空去,不生圣凡高下的动念。如此粗细妄心不生,妄心就无从现行作用。妄心降伏了,此分再总结“安住真心”的问题作更详尽的解答。

当妄心降伏时,如天际乌云散去,朗朗青天白日显现,在真空洁净境上,佛陀要行者借此明净心眼,广弘佛事,而非贪著于俱空的寂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见第二十七分),况且《金刚经》是佛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者说(见第十五分),岂是乐著小法,住于空境者,所能受持读诵,深解佛所说之义趣呢?

一、为人演说续佛慧命。

二、菩萨正观有为即空。

佛陀一路为我们除尽内外妄想,耕种心无住相的纯净无漏福田,日后生发不落三界,不受后有的究竟功德。《金刚经》于阐发般若性空之理,此空非外道的断灭空,亦非二乘人的偏寂空,就如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处处空有相摄含融,重重无尽的法界。

自受持《金刚经》的无上妙用,仅是自利,还要为他人说(见第十一分、第十三分、第十五分、第二十四分),此弘布法音,续佛慧命,功德胜过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乃至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的作为。

一、为人演说续佛慧命

经义中说: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此人非凡夫,而是“无行住施”的菩萨。虽然心无所住,行于布施的功德很大,但是仍不如发菩提心者,忆持《金刚经》的空慧,即使短如四句偈,受持读诵(自利),为人演说(利他)的功德福报。此段是显示“持经说法”的殊胜利益。

佛陀一番悲心,在此归结二次尊者提问的“发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云何应住?”(见第二分、第十六分)并为嘉惠将来一切众生,因此于金刚法会圆满之际,再告示菩萨行者,修学最上乘法,应行解合一,福慧双修,以自利利他二行,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宝雨经》卷第一:

善男子!云何菩萨成就供养施?所谓菩萨供养三宝。云何供养佛?谓于如来制多(积土石而造之塔也,中藏舍利)之中,若华若香,苦散若烧,及涂扫地;若制多破坏,应当修理,是名菩萨善供养佛。云何供养法?谓诸菩萨听闻正法,若书写受持,读诵通利,思维修习,不颠倒思维,不颠倒修习,是名菩萨供养法。云何供养僧?谓供给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下至水器,众具皆足,是名菩萨善供养僧。如是供养佛法憎时,是名菩萨成就供养施。

善男子!云何菩萨成就无所依施?所谓菩萨,行布施时,终不为求天王位果,及生余天;亦不求人王,及小王等,是名菩萨成就无所依施。

善男子!云何菩萨成就清净施,所谓菩萨行施之时,观察施物及能所施,皆非实有;离诸障碍,贪染过患。是名菩萨成就清净施。

菩萨欲成就清净施,心无贪染过患,思维不颠倒,修习不颠倒,终不求人天福报,才能以清净心,成就无漏法施。又如何为人演说呢?经文中有三句,正明三种般若。即为人演说,此文字般若也。不取于相,此观照般若也。如如不动,此实相般若也。佛陀付嘱末世众生,若发菩提心,为人演说时,须不取相,安住真如平等实相之中,自心决定无疑,尔后始能于语默动止,扬眉瞬日,演说第一义谛。

百灵和尚有一天在路上遇到庞蕴,百灵问他:“当年你在马祖道一处得到的一句,你曾说给人听吗?”

庞蕴说:“有啊!我曾经向人说过。”

百灵心中不解,此句是非语言可说,非思议可及,说即不中。因此再问道:“你曾向何人说?”

庞蕴用手指着自己说:“我只对庞蕴说啊!”

百灵赞叹说:“即使是佛陀大弟子解空第一的须菩提也比不上你啊!”

庞蕴以手指自己表示得意的一句,即人人本具的佛性,更与何人说?

庞蕴问百灵:“那你得意的一句,又曾经说给何人听吗?”

百灵戴起斗笠就走了。

实相佛性非可言说,但不假借文字音声之方便,众生难以由迷知返,因此在《金刚经》的经文中,才会不断显明为他人说的无比功德,令正法流通,是真荷担如来家业的第一希有之人。为什么一念发菩提心的功德,胜过无量世界七宝的布施呢?《华手经发心品》第十一:

阿逸多(译云无能胜,弥勒菩萨之号)!当知诸佛一切功德,皆在初发调伏心中。是故菩萨,世间难遇,佛亦难值。阿逸多!譬如无牛,则无醍酬;如是若无菩萨发心,则无佛种。若有牛,则有醍醐;如是若有菩萨发心,则佛种不断。阿逸多!譬如有种,则有华实,如是若有菩萨发心,则佛种不断。是故当知,发心为难;发心难故,佛亦难得。

佛灯出于世,万亿劫难值;如优昙钵华,时时乃一现。

深发菩提心,正行佛道者;如是大菩萨,世间亦难遇。

是故若有人,能发此大心;斯人当作佛,处众狮子吼。

自在狮子吼,能转净法轮;佛神通无碍,皆在初心中。

有菩萨发心,则佛种不断,诸佛种神通无碍,皆在初心中。因为发心为难,所以佛陀在金刚法会圆满之际,叮咛咐嘱行者,发此大心,为他人说,令自他得菩提种,转清净法轮,证佛百千无碍神通。《胜天王般若经》卷第二《法界品》:

佛告胜天王言:“大王!菩萨摩诃萨,有般若故,近善知识,勤修精进,离诸障惑,心得清净,恭敬尊重,乐习空行,远离诸见,修如实道,能达法界(指真如实相,无分别智之境界)。

“大王!菩萨摩诃萨,有般若故,近善知识,欢喜恭敬,犹如佛想;以亲近故,不得懈怠,灭一切恶诸不善法,生长善根,既灭烦恼远离障法,即得身口意业清净;由清净故,即生敬重;以敬重心,修习空行;修空行故,远离诸见;离诸见故,修行正道;修正道故,能见法界。”

菩萨因修习般若故,心地清净,近善知识教,即能灭诸不善法,生长善根。三业清净,才能离诸障惑,不取于相,见如如不动之法界。我们在学习般若空行,内心的知见不先空去,如何盛入佛法的醍醐?

南隐禅师生活于日本明治时代(公元1868-1912年)。有一天,有位学者教授来向他问禅,他以茶水招待。

禅师不断的把茶水注入这位客人的杯中,直到满杯,还是没有停止注水。

这位教授望着茶水溢满整个桌面,终于忍不住开口:“禅师,茶水已经满溢出来了,你不要再倒水了!”

“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你自己的知见,你要先把你内心杯子里的执著空掉,吾宗的禅水,才有办法流向你的心中呀!”

二、菩萨正观有为即空

佛陀以梦、幻、泡、影、露、电,喻一切有为之法(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原无真实,乃三界众生,妄执为有。并教示宏法利生的菩萨行者,于一切诸法,不生取著我人等相。以此正观,则彼阴界处等,即是般若真心,如如本体矣。《大方广宝箧经》卷上说:

须菩提言:“文殊师利!佛法结使,有何差别?”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如须弥山王光所照处,悉同一色,所谓金色。如是须菩提!般若光照一切结使,悉同一色,谓佛法色。是故须菩提!佛法结使,以般若慧观,等无差别,是故大德须菩提!一切诸法,皆是佛法。”

行者以此梦幻等六观,不被世间有为生灭法迷惑,人生老病死无有恐惧;视贫富贵贱平等无别;于馨香臭秽,赤白青黄知变异不实。观一切有为,迁流造作,皆是虚妄,终有败坏。行者若破一切相,起如实正观,于一切境,内外如如不动,才是真正受持读诵《金刚经》,能为人演说无法之法的真实菩萨。

曹山慧霞禅师对侍者说:“悟道的人,无论内外多么炎热,也不会受到影响。”

侍者说:“是的。”

慧霞又说:“如果现在炎热至极,你要到哪里回避?”

侍者说:“就往炽热的火炉里回避。”

慧露不解的问:“火炉炽热无比,你如何回避炎热?”

侍者指着自己的心答说:“我这里众苦不能到啊!”

借般若慧观,舍恚行道,慈心正意,即能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逢诸饥渴寒热苦乐、詈骂、恶口、恶事等,悉能忍之。正观无谬,视缘境如露如电,幻化不真,即可调御身口意三业,作忍辱仙人。

唐代,杨庭光在司空山会见了本净禅师,问道: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我一心一意的求道,请禅师慈悲开示我吧!”

本净禅师:“你是从首都来的,帝王所在之地有很多禅者,你就在那里问道好了,我对你所说的‘道’一概不知。”

当杨庭光再度发问时,本净禅师说:“你到底是要求佛还是要问道?求佛的话,即心是佛;问道的话,无心是道。”但杨庭光并不会得话中含意,于是再次求教。

本净禅师:“所谓即心即佛,就是佛由心得,若再悟无心的话,便连佛也没有了,而无心不外乎是真正的道。”

杨庭光更是狐疑不解的问:“都城的大德们多说以布施、持戒、忍辱、苦行等来求佛,但是禅师际却说无秽的般若智慧人人本具,不是由修行来获得。若果如此,则以前我所作的布施、持戒等修行,莫非都和成佛没有关系吗?”

本净斩钉截铁的答道:“毫不相干!”

要怎么回避内在三毒的炎热?幽林山泉的清凉,止静不住我们心头燃烧的烦恼之火!唯有向最热处,观其幻影性,不取炎热相,当识想不受,六根寂静,何处不是清凉山水地?《维摩诘经弟子品》第三:“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菩萨行者于世间弘化度众,用梦、幻、泡、影、露、电,守摄身心。不论丑妍好坏境界,以此“六观”明照,则诸根寂然,知来去生灭之业因,心不住幻相迷惑,即可安忍不动,入如如佛界。《坚意经》:

沙门贤者,以忍为先。当如清水,无所不净。死人死狗,死蛇屎尿,亦皆洗之;然不毁水清。亦当持心,有如扫帚扫地净不净,死人死狗,死蛇屎尿,皆亦扫之,然不毁于帚矣。亦当复如风火之力光,死人死狗,死蛇屎尿,亦吹亦烧,然不毁风火之力光。若人欲来杀己,己亦不嗔;欲来坏己,己亦不嗅;欲来谤己,己亦不嗔;欲来笑己,己亦不嗔;欲来坏己,使不事佛法,己亦不嗔。但当慈心正意,罪灭福生。邪不入正,万恶消烂。

心住修行之相,布施等福德,纵令五度齐修,若不以第一般若波罗蜜为眼目,怎知自家宝藏,原本无欠无余!终日求福,于心地解脱何益?《庞居士语录》卷中:

有人有所知,有事有是非,闻道无相理,心执不生疑。

五岁更不长,只作阿孩儿,将拳口里咬,百年不肯离。

假花虽端正,究竟不充饥,都缘痴孩子,不识是权宜。

如来无相理,有作尽皆非。

佛陀说种种法,不过是权宜之教,只是要吾人于日用六时中,不取于相,不被相转,将百年狂心歇息。当下回头上岸,不再于觉知缘尘生死流转,如梦中人,妄执忧悲啼哭。《净名经》:

是身如幻,从颠倒起,万法缘生妄有,本无自体。泡者,风击水成泡,岂能久住?观万物似浮沤不实。是身如泡,岂能久住?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晨朝湿露,暂有即无。闪电也,忽有忽无,念念无常。

般若慧观能明彻身心如水月,从虚妄幻化的此岸渡往常乐我净的彼岸。行者即化炎热世间为清凉国境,转浊恶烦恼成琉璃法界,随所住处恒安乐。身心无寒暑的住着,日日天青蝶舞,满目尽是香云花雨乱堕。

千代能尼师在园觉佛光大师门下学禅,久久不能证悟。

在一个月明之夜,千代以一个旧桶提水,因桶箍破裂使得桶底脱落,刹时豁然彻悟,心得自在。作了一偈,以记其事——

扶持旧桶,桶底忽脱;

桶里无水,水中无月!

千代能尼师因为旧桶破裂,桶底脱落,彻悟无水无月的一真法界。佛陀于金刚法会,或用离相无住的刀剑,或用假空中三谛的利斧,无非借此截断箍紧我们身心的旧桶,令其破裂。根尘缘境脱落时,行者能悟得无去来坐卧,如如不动的圆觉真心。

佛经在卷末都会列举与会的大众,此为正信流通也,谓佛说经圆满后,闻法者应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以使正信流通,荷担如来正法家业。言欢喜奉行者,据《文殊所问经》有三种含义:一、说者清净,不为利养。二、所说清净,如实知法。三、得果清净,欢喜奉行。

凡是闻法心生欢喜者,必然对经义有所妙契;因契入佛意,则起清净信心。以此净信受持不逆,当随顺如来所教,必能于昼夜六时,穿衣吃饭间,欢喜奉行。

《金刚经讲话》在法会圆满之际,我以“金刚十念法”,让见闻《金刚经》,欢喜《金刚经》,读诵《金刚经》,奉行《金刚经》者,人人契入金刚妙法,得金刚坚固大力,证金刚不坏身。

金刚十念法——

(一)念身非我,多行善缘。

(二)念口非我,常出爱语。

(三)念意非我,受持大悲。

(四)念财非我,广济贫乏。

(五)念名非我,清净生信。

(六)念权非我,救渡羸弱。

(七)念色非我,正念喜舍。

(八)念生非我,勇猛精进。

(九)念死非我,自在无忧。

(十)念念非我,妙契佛心。

在纷扰的人间,以金刚为明镜,端正身心;以金刚为房舍,离诸炎寒;以金刚为美膳,得大满足;以金刚为曙光,照破黑暗;以金刚为上服,圆满庄严。憨山德清和尚的《雪里梅花》诗:

雪里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飞来;

正对寒灯独坐,忍将鼻孔冲开。

最后祝愿所有见闻随喜者,只要受持四句金刚妙偈,何须踏破岭头千堆雪,只要返归自性,寂静六根,恁么时,千树梅蕊芬芳,暗香万亿充塞!届时,无人无佛,无法无说,无空无色,无是无非,庭前柏树演佛事,大千世界总腾腾。

习题:

1.为什么为他人说《金刚经》的功德,胜过以七宝无住行施的功德?

2.为什么成就诸佛一切功德,都在发菩提心中?

3.信受奉行有什么含意?

4.何谓金刚十念法?

同类推荐
  • 公关活动技巧举要

    公关活动技巧举要

    《公关活动技巧举要》一书从灵活运用攻关法则、善于使用媒介、好的公关策划、掌控必备的公关技巧、成功的新闻发布会、合理选择公关活动的模式、营造良好的公关文化等方面对公关活动的技巧进行了探索。
  • 恰到好处的做事方式

    恰到好处的做事方式

    "读书时,我们铭记老师和父母的教诲,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啃书本、做作业,以期将来有一技之长,便于在社会上立足。可是,当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却感到无所适从、怅然若失时,才蓦然发觉知识、能力只是一种外在的智慧,还有一种内在的智慧是在学校的课堂上无法学到的,那就是做人。做人不但是件大难事,也是门大艺术。从普通平凡的人提升为不普通、不平凡的人,从不普通不平凡提升为超凡脱俗,再从超凡脱俗提升到鹤立鸡群,独领风骚,这就达到了“做人”的最高标准,最高艺术境界。
  • 非常口才

    非常口才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纵观古今中外,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人际交往的频繁和扩大,口才实际上已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条件。翻看古今中外的历史,口才的效应无与伦比。历史上,毛遂自荐,救赵于危;晏子使楚,不辱使命;墨翟陈辞,止楚攻宋。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是天下三足鼎立的策略基础,“舌战群儒”更是力挽狂澜的宏论雄辩,无不是靠着卓绝的口才取胜。当代社会,口才的效应同样突出,口才的应用无处不在。少年时代,孩子与家长沟通,在学校里谈笑自如,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欢,好的口才可以让自己脱颖而出、引人注目;长大后求职、面试、升迁、创业无不需要好口才的相助。
  • 不成功你找我

    不成功你找我

    古往今来,以成功为目标,引领无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乃至黎民百姓前仆后继!千百年,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成功的探索与追求。为了成功,为了实现美好的理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敢前行,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千古绝唱!有人成功了,成为人们传颂的楷模;有人失败了,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感叹。人们在敬仰诺贝尔成功的同时,也应该钦敬失败的索布雷诺,即使失败了,也要在失败中度过辉煌的一生!成功的秘笈究竟在哪里?人们开始反思。终于有一天,人们似乎悟出了成功的天机,原来成功的秘笈就在我们身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愿每个奋发图强的人都能把聪明才智无限地发挥出来,从而让心灵和财富都能获得巨大成功!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14堂心灵修行课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14堂心灵修行课

    本书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萃取了“修心”智慧,包含了儒释道以及国粹、国医、国学、国学大师、文学巨匠,包罗万象,对其中真意的解读颇为到位。“修心养性”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释、儒、道三家都把“修心”作为人生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现代人为了生存,整天忙碌已成常态,“修心”变成了一种奢侈。很多人的心理处于病态,本书即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心”智慧,还原生命中那些曾被忽略的细节,重拾支撑我们的最坚实的力量,让心灵时时得到安慰。
热门推荐
  • 傲世苍龙诀

    傲世苍龙诀

    一被封印少年,激活了苍龙之印,打开苍龙空间,获得绝世神诀,从此逆天改命、横扫万古,纵横天下。血,因你而沸腾。命,因你而改写。
  • 青春纪行

    青春纪行

    一个他从小学开始暗恋的女孩,一直以来相离相随,远远近近,到大学,终修成正果。一场青春的爱恋,暗恋的苦悲,时间鉴证真情。以此奠我们失去的青春-------
  • 帝王专制:拂晓散尽时分

    帝王专制:拂晓散尽时分

    她是安华第一公主,没有倾国的容颜,没有惊艳的才华,却让他倾心以对。他是大黎的下一任国主,睿智果断的性格在她面前分崩瓦解,只因他痴了情,失了心。他是百年难遇的一代英才,却轻而易举的将自己的命交付与她。她说:“我的另外一个愿望就是可以嫁给你。”他说:“你叫晨曦的话,那便唤我拂晓吧。”他说:“若这是公主殿下最后的意愿,那么请让我来守护它。”或许,人世间所有的爱情都可以容下三个人,又或许容不下任何一个人……
  • 知我者,畏我心忧

    知我者,畏我心忧

    听雨轩内夤夜抚琴,江南第一才子易郁生邂逅武当派四代女扮男装弟子幻风,暗生情愫,却不料世事多变,造化弄人。易郁生命犯桃花,一个男人夹杂在四个身份不同、性格迥异的女人世界里,到底经历了哪些情感纠葛,命运变化。江湖儿女几多愁,腥风血雨,爱恨仇杀,一个个阴谋此起彼伏,易郁生的结局到底如何?他的爱情究竟何去何从呢······敬请您持续关注原创作品《知我者,畏我心忧》
  • 万神无缰

    万神无缰

    天下之大,我在何方?一个少年走下南山,踏入洪荒大地,一幅洪荒画卷就此展开。五行轮转,八极涌动,山海无垠,万灵林立!洪荒天阙我主沉浮!
  • TFBOYS之青春的誓言

    TFBOYS之青春的誓言

    又一年,蝉鸣,可能……就是我们分别的时候了。看过那么多分别,没想到,这一次,竟,轮到了我们。我想……这一次,真的要说再见了吧。我不在身边,你也要微笑哦!愿你安好!还记得当初的誓言吗?可能你早就忘了吧!
  • 梦幻兰蒂斯

    梦幻兰蒂斯

    直到得到第一把手枪,杜雄才知道什么是他的天赋。精准射击,近身枪斗,快速上弹,六枪轮射……他们都叫他——魔术枪斗师。
  • 带着网文去重生

    带着网文去重生

    一次意外,让吴庸黯然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然而当他来到地狱时,才发现自己的死,竟是当值鬼差的一次失误造成。于是,吴庸华丽的重生了,而且还带着1G的网络小说,加上一部没什么用的修真功法。重新来到这个世界的吴庸,凭着1G的网络小说和一部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用的修炼功法,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闲来无事,写书,赚钱,泡妞!网文大神混社会,练功,斗法,权谋!我本专情,奈何风流?ps:求收藏、求推荐!!
  • 魔法公主VS魔法王子

    魔法公主VS魔法王子

    她,可爱活泼,黑道上闻风丧胆的至尊—星。她,冷漠无情,黑道上处处都要避免的王者—语。还有许多的身份连自己也不知道。他,每天板着个冰冷冷的脸。他,花心也很帅气,经常让人感到他找抽。当如冰山的他遇到活泼的她会有怎么的爱情故事。当帅气的她遇到无情的她时,她的冰山会融化吗?
  • 擒夫攻略:陆少的全能特助

    擒夫攻略:陆少的全能特助

    [本文已经完结,欢迎入坑《旷世情缘:腹黑冥王追妻记》],有笑有泪,有宠有虐。她十八岁的时候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他,只一眼就喜欢上了他。她用了最最深情的计谋,蛰伏八年只为了以全新的自己,面对他。到了那时候,她想,如果他接受她的爱情,她会坦然地拥抱他,不卑不亢。如果他不接受,她也能够骄傲的转身,深情不纠缠。八年后,她破茧成蝶,化被动为主动,一点点倾入他的心。当着全国人民的面,她给了他一场盛大的告白。就在要收获幸福的时候却突然得知自己得了一种罕见的病痛,是相爱是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