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43600000018

第18章 如法受持(1)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①

【原典】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②。”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③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④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译文】

这时候,须菩提请示佛陀说道:“佛陀!这部经应当如何称呼呢?我们应当如何信受奉持?”

佛陀告诉须菩提:“这部经的名字就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真如法性如金刚之坚固猛利,不为物所摧毁,以此名称,你应当奉持。为什么呢?须菩提!佛陀所说的般若波罗蜜,为令众生迷途知返,离苦得乐,因此立此假名,随应众生机缘说法,其实并非有般若可以取著。只因为法本无说,心亦无名。”

“须菩提!你以为如来有所说法吗?”

须菩提回答道:“佛陀!如来无所说法。”

“须菩提!你以为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微尘,算不算多呢?”

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佛陀!”

“须菩提!这些微尘,毕竟也只是因缘聚合的假相,所以如来说这些微尘,不是具有真实体的微尘,只是假名叫做微尘而已。如来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也是缘成则聚,缘尽则灭,空无自性,不是真实不变的,只是假名为世界而已。”

“须菩提!你以为可不可以从三十二相上见到如来呢?”

“不可以的,佛陀!不可以从三十二相上见如来的真实面目。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三十二桐,是为度化众生而出现的因缘假相。所以,不是如来真实的法身理体,只是假名为三十二相而已。”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恒河沙数的身命来布施,不如有人只从这部经典信受奉持,甚至只是经中的四句偈而已,并且为他人解说,使其明了自性,他所得的福德远胜过用身命布施的人。”

【注释】

①法者,般若之妙法也。就是依般若之法而信受奉持,先由多闻而求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受持般若,则诸法皆具足。须菩提已深深领悟般若妙理,认为此经不仅现为弟子们受持而已,且具有流通将来世界的价值,所以,至此请示佛陀总结经名,以便于后人受持奉行。

②有所说而却言无所说,这里面有三个深意:(一)实相理体不可说:实相理体本然如此,说了等于白说,所以无所说;(二)般若智理不可说:如来以般若智证实相之理,无论是智或理,都是如入饮水,冷暖自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也说不清楚,所以无所说;(三)佛佛道同不可说:佛是用无言之智来说无言之理,现在、过去、未来佛都是如此说,法法如是,所以说了也是无所说。

③微尘:是色法(物质)少分的粒子。依《俱舍论》来说,微尘是由七粒“极微”聚积而成的,是眼识所取色中最微细者。

③佛陀从无所说法处,破众生的法执;从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处,破众生的依报执;又从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处,剥除众生的正报执。无非苦口婆心要众生离却一切有为法,而如法奉持无为的金刚般若。

【讲话】

第十二分已校量财施与法施的功德,此分以校量内身施和法施的功德。前分佛陀已表明,受持般若者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最尊最贵,凡有经典所在之处,如佛塔庙的崇高,应受一切世间天人等众恭敬供养,足见受持般若者为第一尊贵,传布般若经典处处,即有佛分身千万亿。

第十三分显明如法受持般若的第一义谛,怫陀以假、空、真三句,涵盖大藏之精要,虽立三名,究竟一心。此三句如:

如来说微尘,非微尘,是名微尘。

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如来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在如法受持第一义谛分,我以四点来说明。

一、三世诸佛同证般若

二、世界微尘因缘和合

三、三十二相不住诸相

四、广出妙法胜身命施

须菩提尊者已理解般若的无上尊贵,为令后世众生也能蒙受般若的法益,广为流通,因此请问佛陀,此经应立何名?如何奉持?此分缘由须菩提自受用般若的功德,而发起利他的悲心,冀使法宝流通于后末世。

一、三世诸佛同证般若

经文中,佛陀告诉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等奉持。佛陀立名之义,谓此经是离相无住之用,取此金刚喻之,以金刚之坚利,触有,则有坏;触空,则空销;触着中道,则百杂碎。言此经之真义,为扫诸法,纤埃不留。

真正奉持者,能奉事离相无住此义,即胸中不沾染半尘。《大乘入楞伽经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

大慧!菩萨摩诃萨,依诸圣教,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上升升进,人如来地。如是修行,是自证圣智行相。

佛陀取金刚最坚最利之喻,申明吾人本有金刚般若宝,能坏八万四千烦恼,而不被诸魔军所摧伏。此金刚般若之性德,现前人人具足,三世诸佛,历劫修行,全用此心,成道降魔,同证般若无量无边功德。

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此三句表法界三观:

理事无碍观:即佛说般若波罗蜜。谓吾入迷失净心,背涅槃趣生死路,于贪嗔痴境上,枉受业风飘零,佛为破愚痴,特明示般若教。此依理成事,事能显理,即文字般若,显解脱德也。能除世间我执,为我空智也。

真空法界观:为即非般若波罗蜜。知法本无说,以会色归空,泯绝无寄,谓观照般若,以显般若德也。能除世间法执,为法空智也。

周遍含摄观:即是名般若波罗蜜。谓理如事,事如理,事理兼融无碍。知法无名无说,虽然如是,不妨向无说中示教,于无名处而安假名,即实相般若,以显法身德也。能除一切杈乘法及非法执,为俱空智也。

此三句,虽然立有三名,唯是一心融摄,举一即三,言三即一。吾人若能领会三句,即解本经之眼目,与三世诸佛朝夕眠起。

虽言金刚般若之宝,人人有盼,亦仗境缘福慧双修。佛陀证悟般若性德,皆从累劫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修能修,难行能行,百种积福求慧而来。佛陀示教在人间,佛的法身寂然无为,有为的色身,也向我们演说诸行无常的真理。

憍萨弥罗国的波斯匿王,曾经向佛陀请教:

“佛陀!您的功德巍巍,成就三十二相好庄严,这是天上人间所没有的,但是为什么您在传播真理的生涯中,却免不了有灾难和迫害?”

佛陀答道:“大王!诸佛如来的永恒之身是法身,为度众生,才应现这些灾害,那些伤足、背痛、患病、毁谤、嗔骂等等,乃至涅槃后,舍利分塔供养,都是方便善巧的设教。令一切众生知业报不失,能生起怖畏的心,断一切念,修一切善,不去贪恋如焰如影如幻如梦的有为色身,发起大心探求无量寿命的法身。”

佛陀用一生有为的色身,向吾人呈现世间无常苦空的法则,要人人向般若性中求,同证三世诸佛,那个不被水火劫风毁坏,亘古永存的慧命法身。

三世诸佛同证般若,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者,皆能解“无”的妙用,以系心为念,六根为嗣,眼不见恩怨荣辱,耳不闻称誉赞毁,鼻不嗅爱憎亲仇,舌不尝忧悲苦乐,身不住生老病死,意不在寒暑拣择。六根门头不生幻影重重,即入般若圆通妙用。

有一天,梁武帝礼请溥大士讲解《金刚经》。大士升座后,戒尺拍案一声,就下座了。梁武帝楞在一旁,不知所以。

宝志和尚问他:“陛下,听得懂吗?”

武帝回答:“我如堕五里雾中,不知方向。”

宝志和尚说:“《金刚经》本无言说,大士刚刚已为陛下道尽金刚的玄奥了。”

二、世界微尘因缘和合

佛陀举三千大千世乃为微尘所和合而成,微尘系为假法,那么用微尘集成的世界,亦无自性,悉假因缘。佛陀用微尘及世界,破凡夫二乘妄想分别的我法执。三干大干世界乃众生之依执,荡除于依报之妄执,佛果圆净之依报,方能皎然映现。《华严经》说:

三千大千世界,以无量因缘,乃成一切众生,外此而别有世界耶?悟者处此,迷者亦处之。悟者,清净心也,即清净世界;迷者,尘垢心,即徽尘世界也。

诸微尘如众生妄念,烦恼客尘,障蔽净性。溥大士大士颂:

积尘成世界,折界作徽尘;

界喻人天界,尘为有漏因。

尘四日不实,果界果非真;

果固知是幻,迷遥自在人。

诸微尘为众生妄想分别;非微尘即是一念悟来,转为妙用,前念后念湛然清明;不住清净,是名微尘。若无妄念即怫世界,一生妄执即落众生界。前念清净,即非世界,后念不住清净,是名世界。

同类推荐
  • 人是自身幸福的设计师

    人是自身幸福的设计师

    《人是自身幸福的设计师》主要内容包括:这套《经典智慧系列》选编了古今中外故事中的精品,文字清新隽永,读后令人终生难忘。每篇故事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在茶余饭后,品读之后能让人的心灵为之震颤,醍醐灌顶;能陶冶人的情操,历练人的性情,厚实人的底蕴,纯粹人的精神,完美人的灵魂。文中一篇篇闪着智慧火花的文章,为人的心灵打开了一扇扇窗,开启了一扇扇门,指明了一条条路,让人的生活豁然开朗,意境提升。
  • 青少年成才攻略-培养接受的态度

    青少年成才攻略-培养接受的态度

    本书围绕接受他人的忠告这个主题,通过与之有关的小故事来启发广大青少年朋友认识接受他人忠告的意义。
  • 交际礼仪

    交际礼仪

    本书是知名礼仪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正昆教授所著的“礼仪面对面丛书”之一。本书具体介绍了人们在其日常性的交际应酬中所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包括会面礼仪规范、应酬礼仪规范、交通礼仪规范、聚会礼仪规范、餐饮礼仪规范及公共礼仪规范等。本书兼具权威性、规范性、对象性及技巧性等特点,可供各类在校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之用,亦可供其他机关单位与企业的人员自学之用。
  • 你就一常人

    你就一常人

    梦想可以有很多,但我们要抓住一个一生的梦想去执著追求,去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闪光、才会耀眼。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无论经历多少坎坷,我们都不要放弃希望、放弃梦想,而是一如既往满怀热情地去生活、去追寻。由林玉椿编著的《你就一常人》是六角丛书之一。主要内容为越不公平越要努力,别在门外徘徊,惩罚也是一种机会,将努力进行到底,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没有无聊的处境,细节体现态度,将服务做到最细,比别人多努力一小时,把目标分解开来,渴望是一种动力,轻松地走路……
  • 没有抱怨的世界

    没有抱怨的世界

    本书采用了大量心灵美文和人生故事及深入浅出的处世哲理,告诉我们以感恩的、没有抱怨的积极心态面对挫折与失败,学会调整心态。
热门推荐
  • 异霸

    异霸

    本是仙族战神之一却因触犯仙规—被贬下异能学院仙帝竟抹去他的记忆散落异能界/妖界/魔界/仙界将虚有的罪名强压在他身,他将一路晋升为最强异能霸只为攻下仙族,除掉仙帝。而晋升的道路怎么可能一帆风顺,他将历经种种劫难,找寻记忆,冲向异霸高峰!
  • 做好工作并不难

    做好工作并不难

    本书包括“职场生存之道”、“与上司相处之道”、“职场晋升之道”、“职场人际关系”、“职场心理调节”、“职场仪表与言行举止”、“职场陷阱与潜规则”、“跳槽与维权”等内容,旨在使“职场中人”有所领悟,知所进退,扬长避短,随心如愿,在职场这个“江湖”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一路顺畅,万事亨通。
  • 冷漠丈夫痴情妻

    冷漠丈夫痴情妻

    因为一场意外,古辰嫁给了自己偷偷爱慕的秦邵枫,却间接拆散了秦邵枫与丁晴这对情侣,使得丁晴伤心欲绝远赴美国。在这段婚姻中,古辰受尽了秦邵枫的冷眼,可是古辰坚信只要努力就可以等待到幸福。
  • 佐手倒影叶手年华

    佐手倒影叶手年华

    佐助:我看不见黑暗,因为我早已经闭上了眼睛;我没有爱情,因为我早已将它舍弃。千叶:我所做的一切并不是奢望你能爱上我,我只是希望你知道,你并不是孤独一个人而已
  • 郁金香之吻

    郁金香之吻

    “斯泰欧斯。如你所说,时空之门关闭了。该死的半神阿珂佩琉逃跑了。”拉法尔蹲下身子,关切的看着他的眼睛说道。斯泰欧斯不顾胸膛上正流血的巨大伤口,一把抓住了拉法尔的手。尤金躺在他的身旁,他的身体几乎破碎了。“拉法尔,这不是结束,是开始。”
  • 毒宠弃妃

    毒宠弃妃

    大婚当夜,等待她的不是床榻缠绵,而是父母双亡的噩耗。而凶手——正是她新婚的夫君。原来耳鬓厮磨不过春梦一场,羞辱、折磨、欺凌……直至最后利剑穿心,他至始至终从未真正看过她一眼。一朝重生,带着复仇的烈焰归来,她是倾国倾城的绝色歌姬,亦是妙手回春的华佗在世。他的权势,他的荣耀,他所有曾经引以为傲的一切,都将燃烧在她毁灭的凤华之下。……红烛摇曳之下,她媚眼如丝:“皇上,明夜会让臣妾下床么?”
  • 武大郎修真记

    武大郎修真记

    幻想一夜暴富的丁武借高利贷炒股打新,结果买到了退市欣泰,被杀害转世后居然发现自己竟然穿越成了……
  • 空蒙赋

    空蒙赋

    世事漫随流水,总是一梦浮生。命运像梦一般空蒙,缥缈。不论是你我的梦,还是一代帝王苻坚的梦。
  • 随身带着世界

    随身带着世界

    苏小瓦被丢进了自己的小说,每天更新三千字才能够出来。于此同时,修士联盟降临,地球也被卷入弱肉强食的修士争斗。苏小瓦的依靠,就是他那能够用奖励点数兑换任何东西的小说世界。唯一的限制,是他的想象力。……书友群:248535641。
  • 但愿君心似我心

    但愿君心似我心

    青春爆笑喜剧一个从小失去光明的女孩也许是在上帝的眷顾下再次得到了光明并走进了梦想的学府,在这里她遇到了她一生都无法逃开的两个男人……一个是善良的天使女子,一个是邪肆的魔鬼,一个是天之骄女,一个是突如其来的“侵略者”……四个人的情感纠葛该如何演绎……请您细细品读文中的关于爱恨,关于责任,关于长大的故事,那里面有泪,有欢笑,有着我们曾经走过遇到的很多共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