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退避三舍 c. 晋文公重耳
答案:A-b;B-a;C-c。 3. 将下列成语典故和相关人物连接起来。
A. 火牛破敌 a. 项羽
B. 背水列阵 b. 孙武
C. 斩鸡演武 c. 田单
D. 破釜沉舟 d. 韩信
答案:A-c;B-d;C-b;D-a。
4. 说出有“舌”字的成语。
答案:七嘴八舌、妄口巴舌、闲嘴淡舌、唇枪舌剑、张口结舌、笨嘴笨舌、鹦鹉学舌等。
5. 排序题。
下面是几则交友的成语,请将其按亲至疏的顺序排列。
A. 高山流水 B. 班荆道故 C. 乘车戴笠 D. 八拜之交 E. 把臂入林
答案:A-D-C-E-B。
五、趣味乐园
巧用避讳断案
清代雍正年间,有个县官正在大堂办公事,外面进来两个人打官司。这二人,一人姓王,一人姓邱。姓王的说:“10年前,我自己买了姓邱的两间厢房,因姓邱的家里女孩子多,暂借住自己买的两间厢房里。后来,姓邱的女孩子长大后出嫁了,自己要求收回这两间厢房,姓邱的却不承认自己卖出过两间厢房。”县官问:“有否证人?”王答:“证人已死。”县官问:“有否证据?”王就拿出买房证据。证据中写明了邱家卖房的原因,后面又有邱××、王××和证人的签名,最后又写明时间为康熙五十五年(1716)。县官知道康熙是雍正父亲的年号,又看了带有耳旁的“邱”字,就说这张证据是假的,房子应该是邱家的。县官的理由是,“邱”姓本来没有单耳旁,雍正年间为了避孔子的讳,才改为“邱”字。如果证据写于康熙年间,当时还没有避讳的事,“丘”字就应该写作“丘”,显然,证据是假的。 第五阶段 一鼓作气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高尔基
一、快速判断
1. 最早的“座右铭”写后放在座位的右边。
答案:对
趣味题点:座右铭,铭的一种,写后放在座位的右边,用以自警。
2. 成语“三教九流”从隋朝起,开始含有贬义。
答案:错
趣味题点:成语“三教九流”从汉代就形成了,只是当时并不含贬义。到了唐朝时,《春秋谷梁·序》将九流与异端并列后,加之佛教、道教日盛,才开始含有贬义。
3. “鹦鹉学舌”这个词语意思和引申之义人人都知道,据考证这个词语是源于寓言故事。
答案:错
趣味题点:“鹦鹉学舌”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趣州大殊慧海和尚》:“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4. 人们常用“一衣带水”比喻两地之间虽有江河海洋阻隔,但友好往来的亲密关系使再宽的江河也不过像一条衣带罢了。成语中的“水”指的是长江。
答案:对
趣味题点: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5. “女大十八变”这句常说的话最早是出自舞台人物之口。
答案:错
趣味题点:人们一般都用“女大十八变”来指女孩从小到大容貌的巨大变化,大多是用来夸赞的。这句俗语最早是佛家语言,原指龙女通神善变。据《景德传灯录·幽州谭空和尚》中记载,有一女尼想开堂说法,就去问师父。师父答道:“尼女家不用开堂。”女尼反问道:“龙女八岁成佛,又怎讲?”师父说:“龙女有十八变,你与老僧试一变看一看。”
二、智慧选择
1. 人们常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A. “走为上计”是三十六计中最好的一计。
B. 走为上,是第三十六计。
答案:B
趣味题点:“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指在我不如敌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主动撤退。所谓上计,不是说“走”在三十六计中是上计,而是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方有几种选择:一是求和,二是投降,三是死拼,四是撤退。四种选择中,前三种是完全没有出路的,是彻底的失败。只有第四种,撤退,可以保存实力,以图卷土重来,这是最好的选择,因此,“走”为上。 2. “先生”现在是一种表示礼貌的称谓,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论语》里,它原来的意思是: 。
A. 老师 B. 父兄 C. 对男人的称谓
答案:B
趣味题点:“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不过历史上各个时期,“先生”这个称呼是针对不同对象的。《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
3. 说出下列对联所隐含的年龄: 。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A. 78岁 B. 96岁 C. 102岁 D. 141岁
答案:D
趣味题点:两个花甲是120,三乘七是21,两者加起来就是141。
4. “风马牛不相及”中的“风”原意是指: 。
A. 大风 B. 风光 C. 走失 D. 传说
答案:C
趣味题点:“风马牛不相及”出自《左传·僖公四年》。原为楚国君主责问齐君为何伐楚所用的比喻:“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事地也,何故?”意思是指齐、楚两地相距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风:放逸,走失。后比喻两不相干的事。
5. “泾渭分明”指的是: 。
A. 泾水清,渭水浊 B. 渭水清,泾水浊
答案:A
趣味题点: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支流。“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泾渭两河交汇处。据考证,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大概是这则成语的雏形。
6. “烂醉如泥”的“泥”最初是指:_____。
A. 棉絮 B. 小虫 C. 泥巴 D. 面团
答案:B
趣味题点:“烂醉如泥”原意指醉得像一条失水的水虫。
7. “分道扬镳”的意思是各奔前程,这个成语中的“镳”指的是什么?( )
A. 马鞭 B. 马勒口 C. 马缰绳
答案:B
趣味题点:“分道扬镳”指分道而行,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情。“镳”指马嚼子的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
8. “丁是丁,卯是卯”中的“丁”和“卯”是指: 。
A. 凹凸 B. 时辰 C. 天干
答案:A
趣味题点:丁为物之凸起者,榫头;卵为物之凹入者,指卵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
9. 在“如鱼得水”这个成语的典故里,刘备把自己比作“鱼”,把谁比做“水”?( )
A. 诸葛亮 B. 张飞 C. 关羽
答案:A
趣味题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和诸葛亮关系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人不满意,刘备便向他们解释:“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10.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名句,其中“孺子牛”一词出自《左传》,当时的意思是什么?( )
A. 对大众的奉献 B. 对下属的关爱 C. 对子女的宠爱
答案:C
趣味题点:相传,齐景公有个儿子名叫孺子,齐景公非常疼爱他。有一次齐景公和孺子在一起玩耍,作为一国之君竟然趴在地上,口里衔根绳子,让孺子把他当牛骑。从那以后,“孺子牛”就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后来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三. 趣味抢答
1. 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
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
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
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
把浑浑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
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
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
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
答案:主心骨;智多星;东道主;阶下囚;铁公鸡;糊涂虫;老油条;门外汉;三脚猫。
2. 巧填成语。
最吝啬的人( )
最怪的动物( )
最高的柱子( )
最难做的饭( )
答案:一毛不拔;七嘴八舌、虎头蛇尾;一柱擎天;无米之炊。 3. 请对出下列军事成语。
(1)风声鹤唳--( )
(2)内修政策--( )
(3)义者无敌--( )
(4)射人先射马--( )
(5)胜在得威--( )
答案:(1)草木皆兵;(2)外治武备;(3)骄者先来;(4)擒贼先擒王;(5)败在失气
4. 请将下列成语与其相对应的关系用线连接起来。
A. 年谊世好 a. 朋友
B. 绸缪束薪 b. 夫妻
C. 三盈三虚 c. 同学
D. 契若金兰 d. 师生
答案:A-c;B-b;C-d;D-a。
5. 请将下列成语与其形容对象用线连接起来。
A. 凤吟鸾吹 a. 形容朗诵
B. 脍炙人口 b. 形容歌声
C. 龙吟虎啸 c. 形容诗文
D. 翩翩起舞 d. 形容舞蹈
答案:A-b;B-c;C-a;D-d。
四、趣味乐园
鲁迅巧难出版商
20世纪30年代,有位刻薄的出版商曾向鲁迅先生约稿,但又想少付稿费,于是事先讲明,标点符号不计算字数,因它不是文字,希望得到谅解。
没想到鲁迅先生答应得非常爽快,出版商无比高兴。
几个月后,鲁迅先生如约送上稿件,出版商忙打开文稿一看,只见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布满了一个个方格,但因没有标点,无法断句,怎么也弄不清内在的意思,简直是一本“天书”。
出版商无奈,只得亲自登门向鲁迅道歉,请求加上标点符号。
鲁迅先生严肃地说:“你不是说标点符号不是字吗?但没有标点的文字能叫文章吗?现在你该明白了,标点就是无声的文字!”然后,他从出版商手中接过那叠文稿,认真添加标点,使文字、标点达到了和谐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