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97600000035

第35章 三江并流最后的奇绝景观(2)

从澜沧江翻越碧罗雪山至怒江,大约有三天路程。我带上足够的压缩干粮,望一眼面前黑沉沉的大山,孤身踏上了漫漫的山路。

尽管在出发前,我曾多方了解山中的道路,但不幸的是,我还是迷失了方向。山林中的岔路实在太多,谁也搞不清它到底通向哪里。好在我很快听到了一阵流水声。我循声寻去,只见一条清澈的溪流从我面前奔流而过。经验帮助我作出判断,这条溪流是茨中河的支流,只要顺着这条溪流一直往上走,就肯定能到达它的源头碧罗雪山。我在溪流旁蹲下来,仔细地辨认着那些模糊的痕迹。可是,遗憾得很,我没有发现任何人为的迹象。我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顺着溪流往上走。

大约又走了两个多小时,我越来越觉得自己走的路显然是通往碧罗雪山唯一的道路。茂密的原始森林使这条溪流周围再不会有任何道路可通,相通的只是流水。一路上,到处有小瀑布飞溅,清澈的流水,喝起来甘甜可口。下午很晚的时候,我忽然听到附近林子里传来伐木的声音,一个农夫正在砍伐一棵粗壮的树木,从他那里我知道自己所走的路是正确的。

农夫告诉我,他砍伐木材是为了修房子。我问他修一座房子需要多少木材?他说200立方米吧!农夫的回答让我很奇惊。当地民居多为竹木结构,这数以千万计的民居,要消耗多少木材,毁坏多少森林?我瞧着被锯斧伐到的大树,心中不免一声惋叹:人类对森林的伤害何时才能停止!

快到黄昏时,我终于到达茨中牧场。牧场里有牧人筑起的简易窝棚,里面空空如也,所幸有一些木板,可以躺下休息。

我在附近捡来一些木柴,烧起熊熊篝火。我用木棒将门顶牢,以防野兽侵入。我忽然觉得奇怪,整个一天,不仅没有发现野兽,而且连一只野鸡也没有看见,于是,我的心头不禁又滋生出一丝遗憾。

我吃掉了一方压缩饼干,蜷缩在火堆边沉沉地睡去。山间的夜很静谧,只有呼啸的风声在夜空中永无止歇。半夜时分,气温骤然下降,我被冻醒了,面朝篝火的一面倒还觉得暖和,但另一面却透骨地凉。我躺在木板上,时而翻过来,时而翻过去,再也无法入眠。我不停地辗转着,迷迷糊糊地祈祷黎明到来的时刻。

天麻麻亮时,我迫不及待地爬起来上路。走了三个小时,总算没迷路。而此时此刻,我已经看到了碧罗雪山美丽的山峰。

等我走到碧罗雪山脚下时,阳光正为峥嵘的雪峰加冕,环绕雪峰的云雾已经散尽,圣洁的灵光淡淡地洒在雪峰上,使碧罗雪山变得更加庄严和美丽。

从雪山脚下攀爬到海拔4300米的丫口,相对高度仅1000米左右,里程不过5公里,只是通往山巅的道路异常陡峭,许多地方几乎是手脚并用在爬行。稍一大意,就会有掉下悬崖的危险。我气喘吁吁地一步一步往上爬,几乎每走几步,都要停下来喝口水,歇一歇。很快,水壶里的水喝光了,通向山上的道路居然没有溪水可寻!两个小时过去了,我感到喉咙冒烟,两腿发软,全身的骨头像散了架似的。但我不敢再坐下来休息,我害怕自己一坐下去就无法站起来了。我强忍着饥渴,咬紧牙关,艰难地移动着脚步。通往山巅的路时宽时窄,坡度却越来越陡。爬几步,甩一把汗,爬几步,喘一口气。一道陡坡,又一道陡坡……天空忽然开敞,我终于站到了碧罗雪山的丫口上!雪峰下,撒落着无数个冰湖。我迫不及待地一头埋进湖水里,一阵狂饮……这清澈甘甜的琼浆玉液呀!

我几乎是踏着碧罗雪山的肩头翻越了碧罗雪山。翻过雪山后,我以为路要好走一些,但我的想法显然过于乐观了。我要走的几乎是一条近乎垂直的下坡路。陡峻的坡面上,道路呈“Z”型一弯又一弯。走在这样的路上,每个人的性命完全把握在自己的行走技巧上。下脚不稳或重心偏移,都有可能发生危险。

然而,不管怎样,我终于在傍晚时分赶到了色洼龙巴牧场。回望一眼暮色中的碧罗雪山,心中无限感慨,也无限快慰。我想,一个人只有走过这样的道路,才能真正欣赏并领会到雪山的精神内核,其生命才会如雪山一样的美丽、纯净、强盛与崇高。

色洼龙巴牧场也有许多窝棚,这些窝棚修造得比较好,能遮风挡雨,而且窝棚里还留有牧民没有烧完的柴火。这太令人高兴了,这个晚上我睡了个好觉。

翌日出发时,我却找不到路了。于是,我只好顺着色洼龙巴河往下走。因为我很清楚地知道,这条河最终要汇入怒江。

河流两边的树木浓密,阳光照不进来,路面几乎全被枯枝败叶覆盖了。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气喘吁吁,直到中午时分,我终于碰到了一个背着弩弓的猎人。在山坡的拐角处,我们差点迎头相撞,彼此都吓了一跳。

我抹抹胸口,稍稍平静了一下,然后微笑着向他问好。他很惊异地看着我,半晌没吭声,直到我递过去一支烟时,他才乐呵呵地朝我直点头。猎人叫阿岩,是怒族人,他告诉我,再走两个小时路程,就可以到他们村了。我问他山中有什么猎物可打,他说已经没有什么猎物了。我又问他:“你的弩弓于什么用?”他回答:“射鸟。”我摸摸他那做工精致的弩弓,心头不禁感到一丝悲哀。

山道上,不时可以看见一头或数头牦牛悠闲地吃草,它们脖子上的铜铃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就像是在催醒森林之梦。这清脆的铃声呵以使牛马不至于丢失,也可以向猛兽发出警告,使弱势牲畜得以在人类的庇护下安全徜徉在森林与草场之中。

黄昏时候,我终于来到筑在山腰间的一个怒族寨子——贡卡。这儿距怒江大约还有8公里。

贡卡是一个奇特的山寨,全村有17户人家,阿农老人一家的人口就占了一半。阿农老两口有10个孩子,7男3女,孙子15个,重孙7个。寨子里有一所学校,校舍是木板危房,全校共有师生6人,1个老师和5个学生。村里人基本上不会讲复杂的汉语,尽管这样,我还是受到了怒族乡亲的盛情款待。阿农老人杀了一头猪仔,并用“沙拉酒”招待我。这“沙拉酒”竟是用一只山耗子,剥皮去内脏,爆炒后倒入烧酒在锅里煮开制成。我喝了一口,那味道,啧,我无法享用。据说,这种“沙拉酒”有时也用鱼肉或鸡蛋之类的东西做锅底。

在贡卡小寨住了两日,我便经怒江畔的捧打乡乘车来到贡山县城。人们告诉我,2001年,独龙江正式通车,但由于公路时有塌方,何时有车则全靠运气。每年11月至4月间,大雪封山,人马车皆不能进出。现在去独龙江大致有两条路,一条老路即由原来的马帮道翻越高黎贡山,到达独龙江,路上要走三天,在山上住两宿。另一条是走公路,徒步大约也需要三天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

遥远而神秘的独龙江是尚未被污染的原生态处女江。它发源于西藏察隅,在云南由北向南沿着中缅边境蜿蜒150公里后流入缅甸。由于这150公里正好与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形成并流之态,所以,亦有人将这段流域戏称为“四江并流”。

过去,世人了解独龙江,大多是从皮毛商嘴里得知的,说是在独龙江河谷里居住着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奇异的习俗,穿兽皮食野果,成年女人一律纹面,过着相当原始的生活。后据考证,这支土著于1921年正式定为独龙族,现有人口近5000人。

第二天上午,我去汽车站了解车况,正好碰上一班往独龙江的车。不过,班车并不是那种大客或中巴,而是一辆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老式中吉普。由于每天只发一班车,所以,7个座位的中吉普竟挤满了15个乘客。而且票价不低,短短98公里路程,每人收费50元。

上午10点钟,中吉普开出县城,向神秘莫测的独龙江驶去。公路盘旋而上,路上多处塌方,从山涧流下的雨水肆意漫过路面,一些路段汽车只是勉强可以通过。中吉普蹒跚了近3个小时,终于爬上了这条公路的最高点——海拔3346米的黑普破洛丫口。

翻过丫口,公路又开始盘旋而下,由于沿途所经过的地方全是高黎贡山的核心地带,满眼所见,风景如画。中吉普在高山河谷之间不断地迂回着,等我看到美丽的独龙江时,已是下午4点。

江边的孔目村,是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位于街道中心的乡政府办公楼是一座四面透风的旧木板房。乡政府旁边有一所小学、卫生院和五六家杂货铺兼饭馆,周围散落着30来户农家,也全是茅草屋。孔目是中国境内距离边境线最近的乡政府所在地,与缅甸边境距离不过10公里。但出人意料的是,外地人来孔目并不需要办理任何“边防证”之类。

独龙江确实是一条嫩绿的河流,河水清澈无比。沿江连接两岸的方式有很多,较常见的是溜索和藤桥。溜索一般人不敢过,但独龙人无论背多少东西都能通过“溜索”飞身过江,动作之轻盈敏捷,如履平地。藤桥的藤条间距离宽窄不一,间缝大的可以掉下一头牛。风吹桥摇,人在上面行走,稍不留神,就有掉下去的危险。

傍晚下了一场雨,街上立刻变得泥泞不堪。孔目没有影院,没有歌厅,可供人们消磨时光的地方非常少。于是,人们便猫在街上的馆子里喝干酒。所谓“喝干酒”,就是光喝酒,不吃菜。独龙人似乎天生海量,无论男女,都特别能喝。我发现一个纹面女人,也在馆子里和她的朋友喝干酒,不到半个小时,她们两个人就喝干了两瓶白酒。我走过去,随便找个借口跟纹面女人聊天。纹面女人大约50岁左右,她很爽快地告诉我一些有关纹面女人的事。纹面女人叫董春莲,1966年纹面,那年她刚满10周岁,是独龙族最后一个纹面的女人。现在,整个独龙江,还有62位纹面女人,年纪最长的纹面女人居住在中游迪政当村,今年108岁了。董春莲的汉语说得很流利,除了汉语外,她还能讲怒族语、傈僳语、独龙语、纳西语及藏语。我对她的语言天赋感到惊叹,但她却不以为然。她说独龙江像她这样会讲多种语言的人非常多,有的还会白族语甚至缅甸语等。我听了,更是惊叹不已。

最后,我希望能为董春莲拍张照片。但她不让拍,说除非给50元钱。我愣了愣,方才对她的好感顿时消失大半。我想了想,说:“那就不拍了,我请你们喝酒吧。”我叫老板拿了4瓶白酒,这是贡山产的白酒,每瓶仅2.5元。我陪她们喝了一杯后,表示不胜酒力,请她们慢用。随着,我起身告辞。董春莲见状,就追出来对我说:“你很讲义气,那就拍一张吧。”我暗自笑了笑,这恰恰是我所期待的。

天色已经暗下来,空气中似乎还飘着一层淡淡的雨雾。我知道自己的傻瓜相机无论如何也拍不出好效果,但我还是很认真地将这位最后的纹面女人摄入镜头。

在独龙江,纹面女是最具神秘色彩的话题之一。有人认为,纹面女是独龙族颇具特色的文化现象。但更有人认为,纹面女其实是独龙族妇女的一部苦难史。对于人数不多的独龙人而言,在受到外族的威胁时,往往只能靠逃避来解决问题。为了不被掠去为奴,女人只能采取纹面的方式。久而久之,便演化为一种习俗。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畸形的习俗早已被抛弃,不久的将来,纹面独龙女将成为历史。

独龙江在我的心目中是一片乐园,我一直以为那里会有一片净土在等着我。然而,当我沿着高黎贡山曾经的马帮驿道走进独龙江时,却并没有发现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园。外来人的脚步声正在不停地惊搅这个宁静的世界。这些外来人里头,自然也包括我在内。可是,我们带给这片土地什么呢?是文明吗?也许。只是,当独龙人不再使用弩弓狩猎,而是背着猎枪在市场上为一张毛皮讨价还价的时候,当隆隆的山炮声轰开陡峻的山崖而让汽车长驱直入的时候,当纹面女的后人们兴致勃勃向外来者兜售旅游纪念品的时候,美丽的独龙江还有什么可以吸引世人的昵?

离开独龙江的前夜,我花费数小时倾听江水的浪涛声,我的思绪也随之飞越起来。我想象着它那巨大的能量和生命力,想象着它现在的足步是怎样地与过去和未来的旅程串系起来。在这险僻的峡谷,在这流淌着亘古的、神秘的渊瀑的深处,我的心底涌起了许多可亲的或可悲的情结。我对人世间的真纯有了更殷切的希冀,我对人世间的虚伪有了更固执的憎恶。是的,我是决意以自己半世的生命到处漂泊,无论日子多么艰辛,无论心之天空有多少乌云密集,我要卸却重荷,像江河一样平凡而又不屈地流向远方……

也许有一天,我要告诉人们,我一生中一无所获,只是用一腔澎湃的热血与勇气,游历过远方,那是一个虚幻缥缈而又生动神奇的远方。我活着,不会有无上的荣誉;我死了,也不会留下墓志铭。但是,我愿将我的灵魂放逐在行旅中,让生命化作自由的野风,在哪里飘散,就在哪里把我最后的一口气吐向茫茫的天空!

同类推荐
  • 西风漫卷

    西风漫卷

    《西风漫卷》由张惠琳著,是游记散文。作者以女性独到的细腻目光,真挚入微的情怀,严谨周详的描述,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绚丽而浪漫的西部人文风情画卷。《西风漫卷》文字精练,视野宽阔,内容平实之中又见深度。
  • 走进珠穆朗玛

    走进珠穆朗玛

    屹立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复杂的地质构造和举世无双的高度,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为世界各国的科研工作者所注目。珠峰地区的登山和科学考察活动始于1921年,但早期的科学考察资料比较零散。自1959年我国先后对珠峰地区进行了3次较为系统的多学科的综合考察,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该地区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近十几年来珠峰地区开展的冰芯、冰川变化、大气等多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对珠峰地区的认识在不断加深。
  • 梅关

    梅关

    《梅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英国,没有老虎的地方

    英国,没有老虎的地方

    数学家、诗人、作家蔡天新根据自己游学英国时期的经历写作而成的游记,作者的足迹遍布英伦三岛,从剑桥到牛津,再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英格兰,最后到伦敦。他将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趣闻轶事、历史典故、文化习俗、著名建筑、名人轶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下来,鲜活生动,文笔优美。全书采用文字结合摄影照片的体例形式。128篇游记外加近200幅摄影照片,英伦三岛的风土人情全貌跃然纸上。
  • 和生命拉钩

    和生命拉钩

    本书是多名作者著写的散文集,看似短小的作品引发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生多一些思考,揭示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真与善的人性美。或励志,或启迪,把人生中的大道理浅浅讲来,使人们领悟更多,感悟更多,在平凡的生活中永不放弃对美的追求
热门推荐
  • 初始你名

    初始你名

    苏子离到阮嫣然,一生碌碌无为确钟情一人。
  • 随身带着六个钻

    随身带着六个钻

    美女要打扮?没关系,哥哥乃是世界级别的服装大师,要啥有啥。穿越了没地方住?各种豪华套房精美家具任你挑。碰见怪兽了怕怕?虚拟游戏中的各种游戏英雄随便召唤。世界级别的音乐大师很牛?上亿首精美歌曲随你选。骑着巨龙的王子很帅?开着绚丽的飞车貌似更拉风。圣洁的独角兽宠物很可爱?粉嫩嫩的猪猪呆呆企鹅更吸引人。作为一个不幸魂穿异界,变成开裆裤的悲剧男,赵小天得到的最大的安慰,就是有了‘六钻成长大礼包’这个穿越礼包。红钻、黄钻、蓝钻、绿钻、紫钻、粉钻中的各种东西赵小天都可以得到。于是乎,开车绚丽的飞车,穿着华丽的开裆裤,撇着一只可爱小猪的赵小天开始了他在异界的游戏之旅。
  • 尸真人

    尸真人

    光阴之河无法逆流,但若有种力量,能将某区域内所有东西——包括人的记忆——“还原”到过去模样,那未被“还原”者,就仿佛重生!于是——林沉呆滞地发现,在末世生活了一年、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近乎全果的他,出现在了同学们中间......PS:又名“我的尸姐尸妹不可能辣么可爱”;PS1:这是一个重生者还会重生的故事(参考“蛊真人”);PS2:不到15章,保证你笑!如果不笑——不笑就不笑,干嘛辣么认真,又不会尿......PS3:缸出炉的新书,求打包。
  • 五岳山人集

    五岳山人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营销人员每日必修课

    营销人员每日必修课

    本书凭借着一个个隽永的,充满哲思的故事以及评述铺叙出一个缤纷的世界。它按照十二月份编排了不同的主题,分为劝学、竞争、智慧、谋略等篇章,每个主题又统领了近三十个哲理故事,并由专业人士予以恰切的评论。内容全面,通俗易懂,非常适合营销人员阅读。
  • 大公主

    大公主

    天之骄女的眼中,家国天下,有多少与众不同?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站在权力的巅峰,站在父亲强大骄傲的羽翼下,又会遭遇怎样的悲欢离合?家国大义面前亲情将如何安放?大公主,一曲盛世宫廷的华美篇章……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 会说谎的星星

    会说谎的星星

    舒寒文是一个小镇上的高中生,内心深沉,从小喜欢看一些“乱七八糟”的书,这使得他的性格充满了叛逆,对古文的热爱他加入了校文学社,成了一颗最耀眼的星星。寒文认识了爱装深沉爱写诗的林黎,俩人从暗中较劲直到结下深厚的友谊。在一次校演讲比赛中,寒文遇见了内心同样深沉的上官雅琰,雅琰是女中精品,为她,他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林黎被一个叫可艾的女生迷得神魂颠倒,为她写了厚厚的几本日记,最终因可艾回信拒绝,使得林黎选择结束了生命。可艾得知后,告诉寒文,她从没回过信,那信是谁写的?舒寒文无法拯救自己,也无法拯救朋友,在现实面前,他们的叛逆、爱情、友情,这所有的一切,似乎在你身上,在我身上,在青春的身上……
  • 五年两个月

    五年两个月

    那么一瞬间爱上了,那么一刻就是永久。如果注定不能在一起,我只留下我们在一起的证据。
  • 妖孽都市修仙传

    妖孽都市修仙传

    泡妞高手萧瑞,重生在15年前的高考结束当晚。与之一起重生的是,存在于萧瑞脑海里的一个修仙者,丹符,一个专研炼丹和制符到疯癫的猥琐老头。且看一个修仙的妖孽如何利用丹药和符箓玩转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