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92600000005

第5章

铲齿象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铲齿象

拉丁文名:Platybelodon

生存年代:早中新世-上新世

生物学分类:长鼻目

主要化石产地:亚欧大陆、非洲

体形特征:身长5.0-6.0米,身高2.5-3.0米

食性:植食性

释义:板状的牙齿(象)

中中新世的中国甘肃,一场大旱已经持续了3个月。除了少数几棵大树还在顶端有几片黄绿的叶子外,满世界只有沙黄色,河流也断流艮久了。方圆几百公里内,只有这里的一个湖泊还残留着一汪浑浊的泥水。一头母4产齿象在努力用鼻子将水汲到口中,它的身边躺着一头死去多时的幼铲齿象。母象走过来把水送到幼象嘴边,但它还是一动不动。母象边用鼻子抚摸着它边低声呼唤,不远处另一头瘦骨嶙峋的铲齿象则试着用长鼻去够那几片枝头上的树叶,但艮快就放弃了。它抬头看了一眼高悬的太阳,连哀鸣都无力发出就重重倒在地上。周围到处都是动物的尸体,有的已经死去多时。远处几个高大的身影在燥热的空气中慢慢靠近,这是此地最后的几头铲齿象,它们被残存的水气吸引而来,却不知道这里已是死神的祭坛……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哺乳类展厅中,有一具模样怪异的幼象化石常能吸引人们的眼光。这是一头幼年的铲齿象骨架,它属于旧大陆一类形态非常特殊的嵌齿象类。伊齿象长期以来作为中中新世时期亚欧大陆最具有代表的标准化石,其中以亚洲的化石最为丰富。它们的主要特征是拥有延长的下颌和宽大的下门齿,形状非常像一把伊子,所以中文得名“伊齿象”。

铲齿象最早出现在非洲和亚洲大陆早中新世的地层中,在中中新世达到鼎盛,而后又延续了几百万年才灭绝。但可惜的是,多数产地的伊齿象化石都很破碎,非洲的伊齿象更是只发现了一件化石。而我国的中西部应1亥是世界上产齿象化石最为丰富的地区,发现了许多种类的伊齿象化石,例如宁夏的同心产齿象和的谷氏铲伊齿象在嵌齿象家族也算是最为奇特的一支。它们的上门齿并不发达,下颌联合部和门齿向前伸展变宽,形态很像一把铲子。在曾出现过的所有象类中,只有伊齿象和恐象是下门齿比上门齿发达的。它们的臼齿上面有许多凸起和丰富的褶皱。

过去普遍认为铲齿象生活在河流、湖泊等湿地环境中,用宽阔的长鼻配合铲状下颌捞取水中的植物。但根据伊齿象牙齿的磨损状态,现在又有观点认为它们很可能以啃咬灌木和树木为生,是成小群在森林和森林草原的过渡地带生活的。然而伊齿象的下颌联合部比较细弱,如果用来切割树皮很容易受伤,无法用来切割树木。所以,比较折中的推测是伊齿象主要以灌木、树叶和水生植物等为食,它们利用伊状的下颌和长鼻相互配合来拉扯进食。

早期铲齿象的鼻子是根据始乳齿象的形象来复原的,但是铲齿象无疑要比始乳步得多,鼻孔的立接近现代象,因此它们很可能拥有与亚洲象形态接近的长鼻。不过铲齿象的面部较宽,门齿并不是向夕卜分开生长,而是很大程度平行生长。所以更可能的是伊齿象的长鼻根部较宽,而整体略微平。

不过,人们恐怕永远也无法推测出伊齿象生前的具体形态和生活习性,毕竟这些怪异巨兽已消失了几百万年。形态特殊的它们想必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在急急上台、接近演化顶峰后,又匆匆地谢幕了。

锤鼻雷兽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锤鼻雷兽

拉丁文名:Embolotherium

生存年代:晚始新世

生物学分类:奇蹄目

主要化石产地:亚洲

体形特征:身长5.06.0米,身高2.5米

食性:植食性

释义:具有攻城锤的野兽。

在始新世的内蒙古,有一片绵延不绝的沼泽森林地带,水气终日不停地向天上飞去,又随着频繁的降雨回到地面。广袤的湿地边上生长着大片灌木,几棵早已枯死的老树倒在水边。几头小跑犀匆忙跑出灌木丛,顺着倒下的树干向对面的森林里跑去,它们完全没注意到不远处正站着一对锤鼻雷兽。这种雷兽个体硕大,是这片湿地中最庞大的动物。雄雷兽不时把头伸入水中,用嘴撕扯着丰富的水草,露在水面上的鼻孔一颤一颤地喘息着。雄雷兽则不断揪扯着刚发芽的树叶,不一会儿就把几棵树底层的树叶吃得精光……锤鼻雷兽是一类非常繁盛的古老的奇蹄类动物,其化石主要分布在始新世的亚洲和北美洲,在欧洲只有很少发现。它们虽然外表有些像今天的犀牛,却和马类同属于马型亚目,在早期种类中二者是非常相似的,以至于当人们最早发现雷兽时,就错认为是一类个体较大的原始马类了。

当时哺乳动物的进化速度很快,雷兽就是较明显的一类,在始新世时期就已从小个子祖先进化为庞然大物。亚洲和北美洲的许多晚期雷兽类都能超过2米高,有的甚至超过2.5米,算上背脊的高度甚至可达3米以上;身长则普遍在三四米,大者接近6米。其中个头最大的就是锤鼻雷兽,它们最早是被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亚考察团于1928年在我国内蒙古发现的。这是一类高度特化的晚期雷兽,主要分布在晚始新世的亚洲地区。

有人认为同处亚洲的鼻雷兽是键鼻雷兽的直接祖先类型,它们体形中等,头骨较长而面部较短,鼻角微微向两侧伸出,这些都与锤鼻雷兽很接近。

锤鼻雷兽的体形特别大,和亚洲象差不多。它们的鼻骨和额头高高向上翅起,整个脑袋几乎占了身长的1/4以上(但脑量却只有橘子那么大,显示其智商可能还不如现代犀牛)。其鼻骨硕大加长,且明显向前上方抬起,看起来很像一只角。其实以前的古生物学家都认为这是它们的角,当时还惊讶于它拥有这么大的“角”而称其为“王雷兽”或者“大角雷兽”但实际上锤鼻雷兽真正的角已经退化,而这种鼻骨虽然外形像角,却结构脆弱而且富含神经和血管,在猛烈撞击时容易碎裂并造成很大痛苦,因此不能作为有力的防御武器。

锤鼻雷兽的外鼻孔也不同于一般雷兽,因为一般雷兽的鼻孔都位于角的根部,而它们的外鼻孔是在鼻骨前方。如果像其他雷兽一样的鼻孔位置,那么空气进人锤鼻雷兽鼻腔的过程就很复杂了,除非是很特殊的生态环境才需要这样特殊的构造,但是到目前,很难想象什么样的生存环境需要这样的呼吸过程。

中国学者认为锤鼻雷兽是一类生活在沼泽地区的动物,它的外鼻孔很可能位于鼻骨前方扩大的鼻腔内。这样空气就可以从外鼻孔直接进人鼻腔,当它在沼泽地里寻食或者饮水时,它的外鼻孔就可以保持在水面之上,保持呼吸畅通,就好像我们埋头水下依靠浅潜水那样的通气管呼吸一样。锤鼻雷兽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脸部很短,眼睛和大脑的位置非常靠前,同时头骨后部极度延长,来提供更多的地方附着肌肉。它们的臼齿虽大,但是很原始,这也是雷兽进化中一直保留的特征。因此锤鼻雷兽不能吃坚硬的草类植物,只能吃那些柔软的水生植物或多汁的灌木、树叶等。

从身体结构来看,锤鼻雷兽其实远不像它们的名字和外表那么威风面。它们的骨髂非常笨重,肢骨也是大腿长、小腿短的结构,适合支撑数吨重的身体,但只倉泛缓慢而沉稳地步行,最多可以快走,不可倉封故出像犀牛一样相互追逐乃至驱赶猛兽的动作。

此外,锤鼻雷兽并不是用蹄子行走,而是用脚趾。它们前后肢上的脚趾都很发达,脚掌着地面积大,能承受很大的压力,却不能长时间运动。更有甚者,它们的骨骼缺少大型动物直立时所需要的机械结构,站立时完全依靠肌肉而不是骨髂结构支撑。这就给肌肉造成很大负担,使其长时间处在紧张状态,因此需要经常趴卧或者躺下休息。

在平时生活中,锤鼻雷兽可能遭到当时各种大型食肉兽的袭击,甚至壮年个体也无法彻底保障自己的安全。看似庞大威猛的锤鼻雷兽其实是泥足巨人,它们既不能快速逃离危险,也不能动用远没有攻城锤结实的鼻部给敌人反击,最多只是象征性的恐吓,或者用锋利的犬齿找机会撕咬对手。不过“身大力不亏”,它们的体形、厚皮和力量足以保证多数掠食动物在其他猎物充足时尽量不去招惹它们了。

根据伴生的其他化石和古地理环境,人们认为北美洲的雷兽生活在沼泽边缘、河流附近或者有着丰富灌木的平原上,而亚洲雷兽主要生活在沼泽湿地和灌木繁茂的地区。

随着从始新世向渐新世过渡的激烈动荡,气温大幅度下降,曾经几乎覆盖了全部陆地的森林、灌木、湿地、湖泊大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广阔的草原和旱地,适合锤鼻雷兽的食物趋于消失,而它们的牙齿又不能适应新的硬草类,因而很快就难以继续生存。锤鼻雷兽是雷兽这个古老家族的最后代表,它们在进化史上迅速发展到了顶峰,又匆匆地灭绝了,成为奇蹄类中最早出现也最早灭亡的类群。

大唇犀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大唇犀

拉丁文名:Chilotherium

生存年代:中新世

生物学分类:奇蹄类

主要化石产地:亚洲、欧洲南部

体形特征:身长4.0米

食性:植食性

释义:具有发达唇部的野兽

同类推荐
  • 化学氧吧

    化学氧吧

    本书以精妙的语言、轻快的节奏,跟你分享化学知识,传递教学良方。
  • 探究式科普丛书-万紫千红的花

    探究式科普丛书-万紫千红的花

    该套丛书是一套百科全书式的科普系列读物,共100本,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物理科学、现代科技4个系列。与其他科普类图书相比,该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其全面性,几乎囊括了自然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次这套丛书的丛书名也很有特色,“探究式科普丛书”从题目上就满足了广大读者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注重探究性,让读者带着问题去了解科学、学习科学,从而真正让阅读融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当中,让人们通过阅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 科学奥秘丛书-探索地球的奥秘

    科学奥秘丛书-探索地球的奥秘

    在与人类相依相存的缤纷多彩的生命世界,除了我们熟知的动物、植物,还有一个庞大的群体——微生物。它们微小的躯体里藏有大本领,人类在微生物带给人类的福祸里寻找着突变、平衡。
  • 新课程百科知识-霓裳曼舞

    新课程百科知识-霓裳曼舞

    《新课程百科知识-霓裳曼舞》一书从国内外两方面介绍了舞蹈的种类,并各自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 探究式科普丛书-宇宙中的岛屿:星系

    探究式科普丛书-宇宙中的岛屿:星系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在宇宙中观测到了约一千亿个星系,它们有的离我们较近,可以清楚地观测到它们的结构:有的非常遥远,目前所知最远的星系离我们有将近一百五十亿光年。本书中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星系的定义,阐述了星系的演化、类别,以及它与星云和星团之间的区别。
热门推荐
  • 挑衅你的底线

    挑衅你的底线

    失而复得,距离有多近,思想有多远
  • 重生丹神

    重生丹神

    一代丹神,因爱而死,含恨重生。重生在地球的莫离,一心只想回到沉月大陆,问柳倾城一句“为什么”?
  • 说笑罢了

    说笑罢了

    人,要学会成长,都是一边成长,宜宾哭泣,长大,只是把你的哭声调成了静音而已....他们和我渐行渐远,我抓着过去不放手,疼的只是我自己你走后,我爱过很多人,他们似你的眉,似你的眼,但是,就是不是你的脸呵...其实,哪天,我想说的是,我们永远不分开好吗?
  • 哎,师兄在哪里

    哎,师兄在哪里

    自小她与他是师兄妹,亲密无比,更是青梅竹马,有着一纸婚书。她狂妄不羁,颖悟绝伦,却在他面前乖巧迷糊。他温和谦虚,博古通今,自小便宠溺着她。长大后。他是众人眼中推崇、温雅、不食人间烟火的玲珑少年,洛绝尘。她更是众人眼中闻风丧胆,又爱又恨的一代毒医,沐澜清。成婚之日,他消失不见,她恍如疯癫,从此便踏上了寻夫之路。再次相逢,他如同废人,武功尽失,记忆丧失,开口第一句便是“姑娘,你是谁”而她泪流满面,似欣喜,似伤痛,最终只能汇成满满爱恋,在相处中发现他的另一面,不离不弃。为了他,她努力寻找五年前的真相。为了她,他努力恢复记忆,只愿还她一个完整的爱恋。总之,这是一个甜蜜的宠文。
  • 权志龙,我们相爱吧

    权志龙,我们相爱吧

    自从第一眼见到你开始,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你,在我心里你没有人能够替代。“志龙,我们相爱吧!”
  • 月下西楼

    月下西楼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月儿老师在中国西部一个偏僻山村从教的坎坷经历。
  • 生死为疆

    生死为疆

    黄沙漫天,孤影只剑。一场撼世交锋,一段沉沦岁月,苏醒于小小少年的梦中,开启了他一生新的篇章。
  • 命运圣典——后

    命运圣典——后

    言继雨外人眼中的天才,好友眼中的混蛋,姐姐眼中的蠢货。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的理想主义者。这辈子最大的愿望是混吃等死,当然,偶尔也会有闯出一番事业、娶几个如花似玉的娇妻的梦想。在这个魔法与科技并存,表面平静实则暗潮汹涌的神奇而又复杂世界,他的愿望能否实现呢?言继雨最终的命运又将走向何方……
  • 血域学院之血族女王

    血域学院之血族女王

    这是六界中的血族,就在三个月前,上代女王在与魔族交战中的战火中与魔君一起牺牲了,以她的牺牲了却了这战事,而这代女王就在昨天登基了,血族的子民说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的女王,和六界的王子公主都是从小玩到大的,所以现在的六界是前所未有的和平,各界子民都和平共处,也有不少联姻的,就在大家以为已经可以安全生活的时候,一场把六界都算进去的阴谋,正在悄悄形成......
  • 银魔战神

    银魔战神

    2558年,大破灭时代以后,人类,妖魔、妖精、变异人,变异兽在水蓝星互相征战。没有对于错,只为生存。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出生在破灭时代的江枫,一个弱不禁风、幸存人类中的贵族少年,每日过着被同学欺侮的生活,所有人耻笑他是破坏“战神”至高名誉的没用胚子。然而,当“战神”被设计陷害成为全国人民皆可击杀的目标后,江枫在机甲系统的帮助下展露了隐藏的强大自愈能力和变态的领悟力,扛起了保护家人的艰巨任务。就此,江枫迈上了血腥恶魔之路,也缔造了人类继“大破灭”以后最惊心动魄的──战魔传奇……【每天两更,草稿有20万字左右了,希望大大们投票支持一下,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