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75700000003

第3章 亚洲(2)

每个美索不达米亚人都有一位专属于自己的神,他们把这个神尊奉为自己的心灵导师。在他们心目中,这个神可以将他们的愿望传达给那些相隔遥远、不能直接通话的大神们。

美国着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编着了《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一书,他在书中说:“苏美尔人到底是什么人,起源于哪里?他们是!

索不达米亚地区最早的居民,还是在更早的居民留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系列问题我们至今也不清楚。”

在苏美尔地区,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的遗物最早也是出自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没有发现旧石器或中石器时代的遗物。大约6000年前,苏美尔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沼泽,波斯湾也延伸到了内地,致使人们不能在这里居住。人们据此推测,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时,苏美尔人才从其他地方移居到了苏美尔地区最早使用“苏美尔人”这一称呼的是闪米特族的阿卡德人,并不是苏美尔人自己,苏美尔人自称“黑头的人”。据考古资料记载,苏美尔人虽然个子不高,但十分强壮,他们圆颅直鼻,没有须发,这一点和后来移居苏美尔地区的闪米特人不一样。闪米特人脸长鼻钩,且多须发。关于苏美尔人的来源,一直美两河流域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战争史。来自北方的印欧人与来自南方的闪米特人,为了争夺这块肥沃的土地展开了数千年之久的战争。但是,最早创造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苏美尔人,似乎既不属于印欧人,也不属于闪米特人,这一点让人觉得十分奇怪。

夫以来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

有人称,苏美尔人来自东边山地地区。因为每个苏美尔城都建有一种名为“齐古拉特”的梯形塔,看上去就像山一样。这种梯形塔由一层层砖叠放而成,越往上去,塔的直径越小,于是就形成了一种阶梯状,一直通到顶端的神殿。

考古学家称,这种梯形塔其实就是山,那么能够造山的人一定是生长于山地。因此,考古学家推测说苏美尔人就是从山地移居过来的。苏美尔人来到平原后,发现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供奉神明,于是就用砖在平原上垒起了一种梯形塔,那些通向山顶的阶梯就像是他们爬过的山路。此外,苏美尔人还常常用山的名字来给神和神庙命名。考古学家据此推断出,苏美尔人可能是从底格里斯河以东的山地来的。因为在乌鲁克发现的陶器与东方山地古埃兰的陶器有许多相似之处。此外,苏鲁克帕和泽母比尔等一些古老城市的名称字尾和埃兰人的安山语也有着相似的地方。

也有人称,苏美尔人来自草原和丘陵地区,是从两河流域北部来的。这是因为,从欧贝德遗址中发掘出的陶器与在两河流域北部草原发现的文物相似之处很多,从这些相似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两地文物是同根同源的。

苏美尔人说他们的祖先来自第尔蒙岛,而第尔蒙岛大概位于苏美尔南部的波斯湾中。另外,他们还有一个传说,是关于深渊之神埃阿的。传说埃阿是一个人鱼形的神,它沿河而上游到了埃里都(埃里都是苏美尔最古老的城市)在这里教人们如何建城。于是,人们又据这一传说推测苏美尔人是从南方来的。

但是,无论是哪种说法,都没有明确地告诉人们苏美尔人究竟来自哪里。不过,苏美尔人在幼发拉底河流域修筑了大量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灌溉工程,使得人们不必日日在田间劳作,有机会去做工商业或文化工作,并且最终创造出光辉灿烂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这些都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尽管如此,两河流域恶劣的气候还是极大地制约了文明的发展,尤其是下游地区,情况更为严重。首先是降雨量问题,两河流域每年的降雨量极其稀少降雨量分配也不均匀,如在农作物最需要水的8月至10月几乎没有降雨;其次是高温问题,两河流域夏季气温可达40T以上,因此土壤表面的水汽大量蒸发,直接造成了土壤盐化。

为了对付这种干旱少雨的气候,苏美尔人修建了大量灌溉工程来浇灌农作物,发展出一种灌溉农业。土壤和河水中都含有钠离子和盐,两者是可以交换的。

流水会把钠离子和盐带到地下水·

层中,但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地下水和地表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含钠离子和盐的地下水就不会危害到农田。

可是古苏美尔人并不知道,土壤中的盐分需要有大量流水来过滤并需将过滤出的盐排出去,这样农田才不会受到危害。他们只知道用水来浇灌农田,结果,地下水层里积聚了很多没有排出去的盐分。当积水慢慢渗人到地下水层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含盐的水位就会上升,并通过土壤的毛细管侵入到地表,造成土壤盐碱化。另外,上游的森林植被遭破坏而带来洪水时,由于地形平坦,加之土壤的渗透性差,土壤的涝化和盐化程度会更加严重。

考古学家在苏美尔遗址中,发现了大批关于农业的泥版文书。这些泥版文书记录的是从苏美尔城邦争霸时期到乌尔第三王朝末期的事。从中可以看出,土地盐碱化一直是困扰苏美尔人的一个大问题。农业灌溉造成了土地盐碱化,在古巴比伦晚期,这种恶性循环也许就是导致大量苏美尔城市毁灭的直接因素。

在土地盐碱化日趋严重和人口日益增长的情况下,苏美尔人每年都要新开垦一批耕地。但是,土地并不能无限制地用来开垦。公元前2400年,苏美尔的耕地面积在达到最多后开始逐年下降;公元前2400年至前2100年间,42%的新耕地出现了盐化现象;公元前1700年,新开垦的土地中竟有65%已经盐化,文献资料称之为“earthturnedwhite(土地泛白碱)”。

严重的土地盐碱化,使苏美尔地区农作物的品种发生了改变,农作物产量也开始减少。例如,小麦只能在含盐量低于05%的土壤中正常生长,而大麦只能适应含盐量为10%的土壤。于是,大麦就取代小麦成了主要的农作物。苏美尔在公元前3500年时种的还都是小麦,到公元前2500年,小麦生产在谷类生产中仅占15%,到公元前2100年时降低至2%,而到公元前1700年,小麦竟然彻底消失了!

美国着名亚述学家雅各布森1982年写了《古代的盐化地和灌溉农业》一书,他在书中阐述了苏美尔的灌溉农业和土地盐碱化的关系,声称正是土地盐碱化问题使苏美尔人的历史早早就结束了。

尽管苏美尔人是世界上许多先进技术的最早发明者,同时他们也是人类环境最早的破坏者。那些曾在两河流域存在过的王朝,只会过度地开发农业,没有意识到土地的生产力需要着力维护,对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也不重视。因此,本来就不完善的生态环境愈加恶化,文明的“生命支持系统”也渐渐崩溃,这是导致两河流域文明灭绝的内因所在。

另外,希腊和伊斯兰等一些外部文明的兴起,极大地冲击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并最终将其征服。这是造成两河流域文明衰落的一个重要外因。从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一蹶不振,这个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从历史上渐渐消失了。

几乎被错过的古国遗迹

在叙利亚北部城市阿勒颇与哈马之间,横亘着一片渺无人烟的大沙漠。这个广阔的沙漠冬季干旱、夏季酷热,据说在盛夏午时,地表沙土的温度高到能把鸡蛋和面饼蒸熟。炎热的气候造成地表水分蒸发极为严重,干旱使得这片沙漠寸草不生。

1862年,法国考古学家梅·戴沃盖为了探寻古文明,率先开始考察叙利亚大沙漠,成为首批探索这片“被舍弃的地区”的探险家之一。一座巨塔和一些古建筑物遗迹的发现,是戴沃盖这次短期考察的主要收获。这些建筑物特点鲜明,墙壁较宽,殿堂较大,柱子较高。但由于各种原因,发掘工作被迫中止此后近百年间,考古学家们几乎遗忘了这片风沙肆虐的沙漠区,而这里也不再1有人踏足。

1955年,居住在沙漠附近的一名叙利亚农民,偶然在沙漠里发现了一个石狮子和一个圣盆。石狮子是用灰色玄武岩雕刻而成的,圣盆四周刻着行军的武士和举行宴会的情景。遗憾的是,这一发现在当时并未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1962年,意大利考古学家保罗·马蒂尔博士率领着罗马大学考古队来到叙利亚,目标是追寻青铜器时代(约4多年前)的遗风。他们把发掘的目的地定在了突起于沙漠中的特尔·马尔狄赫荒丘,因为这座荒丘髙出周围地面约10米,远远看去似乎有着不凡的气势。巧合的是,这里正是7年前石狮子和圣盆的发现地。

沙漠古城——埃勃拉王国

大规模的调查和发掘工作最终于1964年9月13日正式开始。经过了4年时间,人们终于在一个炎热的日子里,发掘出了一具由玄武石雕刻而成的无头男人像。据考证,这尊石像的制作年代是公元前2000年。这位石雕男子穿着讲究,神情高雅。在他的袍子上,人们发现了26段楔形文字铭文,其中写道:“因为埃勃拉之王和伊斯塔尔女神的缘故,将水槽献给大神庙。”

埃勃拉——这个令人振奋的名字令马蒂尔灵光一闪,这里很可能是一座像特洛伊一样沉寂千年之久的古代名城!

埃勃拉是叙利亚一个古国,存在时期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初,之后便从历史舞台上彻底消失了。埃勃拉的名字,曾经在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古文献中出现过数次。但是关于它存在的确切位置,现代考古学家们却无从知晓。因此,许多考古学家都把找到埃勃拉当作自己的追求。这尊埃勃拉男子雕像的出土使他们初步认定,这座荒丘也许就是埃勃拉古国的首都。

宏伟壮丽的特尔·马尔狄赫陵墓首先被考古队发现,接着是整个古城遗址被发掘出来。从遗址中看,埃勃拉城遗址总面积约5675平方米。它的平面大致呈菱形,最宽处约1000米,辟有4个门。城址中央的卫城近似圆形,直径约170米。

1973年,在卫城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公元前3000年的王宫遗址。王宫里宫殿极多,排列整齐有序,结构复杂而又富于变化,阶梯走廊曲折连通。王宫四周还有又又厚的城墙环绕,其中有一段长15米的城墙至今仍保持着当年的状态。普通居民的生活区位于城墙和卫城之间。

这些建筑整体布局和谐,排列技巧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堪称古代西亚建筑艺术中的精品。由于马尔狄赫荒丘遗址的地层叠压完好,因此它几乎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完整的西亚历史画卷。

1974年,在王宫的一间小房子里,马蒂尔博士发现了42块散落在地上的碑牌。这些碑牌上都刻有楔形文字,有些文字无法辨认,有些则是苏美尔语。由可识别的碑牌内容确定,这里就是消亡已久的埃勃拉古王国首-埃勃拉城。1975年9月,又~有1000多块这样的碑牌被考古队发掘出来。而9月的最后一天,对于人们而言则是最富有历史意义的日子。这一天,考古队在卫城共发现了3万多块泥版文书。先是在一个房间里发现了约15万块,接着在另外两间房里又发现了约16万块。这里简直就是一座藏书丰富的古老图书馆!多得令人难以想像的泥版文书,把发掘工作的组织者马蒂尔博士惊得瞠目结舌。事后他回忆说:“我的第一个印象是,我好像在看一个陶土碑牌(泥版文书)的海洋。”

数量如此巨大的泥版文书的发现震惊了全世界,这个史无前例的发现很可能会将一个掩埋在地下几千年的古国奥秘华丽地揭开。

“在叙利亚沙漠地区发掘出了沉睡达3000年之久的死城——埃勃拉(EBLA)古国遗址”一事,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世界闻名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和法国《历史》杂志以及许多家报刊相继进行了报道。

埃勃拉古国遗址的发现,不仅是20世纪考古学界轰动全球的重大事件之一,还被誉为是“二战”后“古代世界在语言学、考古学和历史学方面的大发现”。美国《新闻周刊》撰文说:“这一新的发现使人类对于文化、历史知识的了解产生了剧变。”

人类文化的瑰宝

证,意大利铭文专家佩蒂纳托博士作出了许多推理和判断。他指出,部分泥版文书书写时间最晚也可上溯至公元前2500年,而泥版文书的制作时间则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至前2500年之间。

在这3万余块泥版文书中,真正用苏美尔语书写的大约有80%其余的则是一种古老的闪语(即西亚塞姆族方言)。专家们据此推测,苏美尔语可能是当时埃勃拉王国的官方用语,而民间用语则属于西亚塞姆族语系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断定,埃勃拉国最原始的居民属于塞姆族。佩蒂纳托博士将塞姆族方言称为“埃勃拉语”。

随后,在这些泥版文书堆里,佩蒂纳托博士居然发现了一部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翻译词典。这部词典把“埃勃拉语”翻译成了相应的苏美尔语。正是这部翻译词典的出现,为今天学者们对埃勃拉泥版文书进行准确解读和研究提供了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塞姆族语系的一种,“埃勃拉语”与西亚阿卡德语、阿摩利语和希伯来语之间是什么关系,学者们至今仍在讨论。有部分学者认为,“埃勃拉语”可能是阿摩利部落、阿拉米亚部落、迦南部落、希伯来部落等地在被考古学家们发现之前,埃勃拉古国只是一个传说中的国度,人们对这个古国的了解基本都源于楔形文书的记载。现在,埃勃拉泥版文书成为人们对埃勃拉古国进行研究的最直接资料。这些数以万计的泥版文书内容极其丰富,不仅对古国的行政、经济、外交和司法等情况作了记载,还对当时广为流传的很多神话进行了记述。

经过对这些泥版文书长期深人的研究考方言的鼻祖,但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

埃勃拉泥版文书中人名有上千个,地名出现过5000多个。其中“启什”和“阿达卡”这两个名词出现的次数最多。有一部分泥版上还记载了很多指令、税款和纺织品贸易的账目以及买卖契约,可见工商业在当时的埃勃拉王国已经相当发达了。

一块泥版文书上写着260座古代城市的名字。迄今为止,历史学家还未曾听说过这些地名。有些学者认为,这些城市有可能曾是埃勃拉军队的征服地。

这些泥版文书中,“马利”这个名称出现过不止500处,它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城邦。历史上马利有相当长时期受埃勃拉控制,公元前2480年曾被埃勃拉国王称为“征服马利之年”。战争的起因是当时统治马利的伊布鲁尔·伊尔不仅没有按时向埃勃拉国进贡,而且还把埃勃拉的一个商业殖民地占领了。恼羞成怒的埃勃拉国王随即派军队对马利进行讨伐,逼其投降,之后又让自己的儿子担任马利国王,对其进行统治。

同类推荐
  • 一见你就逃

    一见你就逃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少年儿童要养成的80个好习惯

    少年儿童要养成的80个好习惯

    少年儿童时期是锻炼和培养卓越口才的最佳时机,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点,从少年儿童自身的年龄、成长环境出发,从基本语言表达、交谈、朗诵、演讲、辩论、即席发言及巧妙问答等几个方面,为少年儿童朋友们提供80个口才技巧。冲破认识与实践的樊篱,让我们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交际中都能轻轻松松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从而成为口才高手。
  • 人类失踪之谜

    人类失踪之谜

    今天,世界已经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了一个新的高峰。掌握了高科技手段的人类,正不断走向未知领域,对我们的历史、未来提出一个又一个置疑,本书为大家集中收集了人类历史上的劫难和神秘的失踪之谜。这些谜团中,有几百年前发生的毁灭性劫难,也有近几十年发生的不解之惑。前苏联宇航员是如何神秘地蒙难的?海上飘来的七具尸体和六个西瓜意味着什么?遇难的飞机为何会发出“天空打开了”的奇怪信号?在妻子面前行走的丈夫突然无影无踪,他被人间蒸发了吗?“沙漠之狐”把无数黄金和珍宝隐埋在了哪里?……本书将科学详尽地为读者们介绍这些已解或未解开的人类失踪的谜团,为你展现事件的详细经过和鲜为人知的奥妙。
  •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卷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卷

    本书对已出版的原《冰心儿童文学全集》进行重新改版,加进大量插图,版式更新颖时尚。内文按散文、诗歌、小说进行分类,使之更清晰更系统。
  • 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电脑通

    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电脑通

    什么是快乐?快乐是社会的认可,是心灵的满足,是成功的愉悦。让学生在在追求成功中享受学习,享受快乐。因为有了快乐,才会产生更大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老师,学习无疑是成功的,有效的和快乐的。
热门推荐
  • 网游之随手依尘

    网游之随手依尘

    一日之雅,两世为人,三生有幸,四海为家。至,五内俱伤,六神无主,七零落碎,八义尽弃。而终,九天九死,九地一生。十年不遇。一朝得见,已是此生之末。
  • 最萌战枭

    最萌战枭

    小中医穿越异界,成东方不败的继承者,带卵修炼《葵花宝典》等奇功邪术,成为帝国战枭;用中医造诣针灸草药,控制帝王将相,成为黄金帝国大摄政,大驸马,大枭雄;中医银针和东方绣花针,纵横仙魔武三界,泡妞无极限,谱写斗战苍穹之不败传奇。宁武很萌,也很牛,还很色,最后碰见的敌人也很熟悉,历史中的,小说中的,现代社会的……
  • 龙战苍穹之神龙在天

    龙战苍穹之神龙在天

    少年子幼丧父丧母,和好兄弟王皓相依为命,生活生日艰苦,但他很快乐,可血海深仇的他,怎能平庸终身,且看龙天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如何掀起狂风暴雨?
  • 独宠双面妻

    独宠双面妻

    她在世人眼里是女神,是遗落在人间的精灵,是来拯救世人的菩萨,是完美女神的化身。只是大家都不知道的是,在完美的表面下,其实隐藏的是一颗冷酷无情的心,是一身穿给别人看的外衣而已。他是世人眼里的恶魔,是死神的化身。传说,凡是得罪过他的人,没有一个是可以活下来的。只是大家都不知道的是,在他无情的表面下,其实隐藏的是一颗柔情的心。一个女神,一个恶魔,当女神遇见了恶魔,是互相折磨呢?还是甜甜蜜蜜的在一起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心已归魔

    心已归魔

    一个魔族与人类混血的少年,背负着复兴魔族的希望,在这片大路上掀起了血雨腥风。我性本善,奈何心已归魔,虽为人类之后,却无善待其心。杀父之仇强我心,灭族之恨壮我魂,待我成魔之日,便是人类称臣之时!
  • 阴阳鬼美人

    阴阳鬼美人

    “龙爷爷,我想以男子之姿,出海历练…”“……为何?”“龙爷爷,身为穆达家族的叛徒之女,这么多年,想必我的资料早已在穆达家族的高层集齐了,化身为男子,也是多一层保障。此为其一,其二,我想若以男子之姿,也可避免……也可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罢了……只愿你受得住便可”她十二岁弑父,亲手夺走父亲的生命。当父亲的鲜血沾满她的手的那一刻,她的心,前所未有的冰冷而坚定。她想:日久不一定生情,但一定见人心。他,陪伴她熬过了那段最痛苦、最不堪的时光。使那抹无助的灵魂,不再孤独的徘徊,经他温柔的抚慰、治愈,强大!升华!绽放!
  • 穿越沦为小宫女:废后难当

    穿越沦为小宫女:废后难当

    飞来横祸,夏微无耻的穿越了,一醒来就被眼前的情形吓到,娘呀,这个一脸凶目瞪着她的男人是谁?都说她不是本尊了,无耻的暴君皇上还不肯放人,皇后娘娘摇身沦为小宫女。
  • 我的监护人老公

    我的监护人老公

    什么夏氏破产了?!爹地妈咪还卷款逃走了,丢下她一个人。当她回到家时,早已找不到爹地妈咪的身影,只留下一封冷冰冰的信。当她找到信里所说的会照顾她的阿姨时,没想到阿姨竟然给她找了个临时监护人。只是她的这个小爹地是不是太漂亮了一点,没错就是漂亮这个词,他他他……的那张脸简直让女人看了都嫉妒。
  • 深南大道,爱向何处

    深南大道,爱向何处

    讲述深圳一群青年男女打拼的故事,在生活的压力下,爱情是退让给事业,还是变质?爱与欲望的挣扎,灵魂与肉体的分裂……
  • 守护甜心之抢夺胚胎

    守护甜心之抢夺胚胎

    “守护者!你们给我记住惹,我们暗黑社团虽然这次失败了,但是,并不代表我们暗黑社团会一直失败!总有一天,我们暗黑社团会拿到胚胎,拥有无尽的力量,操控整个世界,哈哈哈哈哈哈哈,你,日奈森亚梦,今天打伤了我,我会找你算账的,我一定要让你尝尝我的厉害!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反正,你们等着吧!”以为女生狠毒的说道,接着就和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