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奥运会一天天的临近,武术申奥的最终结果也慢慢浮出了水面。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晓麟在西安举行的全国武术套路裁判员培训班上说到:“国际奥委会已经明确表态,不管武术申奥的最后结果如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会让世界人民看到武术项目”。从那以后,“武术将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特设项目”这一消息,在武术圈内已经不是秘密,但因为诸多重要的细节过于敏感,官方对此一直避而不谈。2005年10月16日,罗格在观看F1上海站比赛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明确指出:“我们没有将武术列入奥林匹克计划,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武术不会成为奥运会项目,也不会成为表演项目,根本不会。”至于有报道提到的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举行的武术比赛,罗格说:“这项武术比赛是由北京奥组委自己组织的,并不是2008年奥运会的表演项目,北京奥运会将不设任何表演项目”。2005年12月8日下午,在广州带队飞赴河内参加武术世锦赛的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武术代表团团长陈国荣,在广州日报记者的再三追问下,不得不透露,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委托2008年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与中国商谈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的细节问题时,罗格向维尔布鲁根表示了自己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的“6条原则”,在罗格这“6条原则”中,前3条原则都是对中国武术有利的,但后3条原则则对中国武术不利。陈国荣不肯透露具体内容,但他指出后面3条原则体现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与目前奥运会28个正式比赛项目有区别,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的奖牌与28个正式比赛项目不一样。虽然说能在奥运会上“露个脸”也是中国武术的一个重大胜利,但中国还是力争让武术成为与奥运会28个正式比赛项目同等待遇的项目,具体如所设奖牌一样、运动员能与其他项目的选手同样住在奥运村等等。他同时指出,此时毕竟离2008年还有3年时间,很多事情都存在变数。陈国荣当时还说:“罗格在出席了十运会开幕式后到了上海,结果由于记者对‘武术入奥’的细节问题穷追猛打,原来对此说法比较含糊的罗格不得不表态以作澄清,这使中国方面与罗格都比较被动,本来中方希望罗格在这方面含糊一点,但现在罗格明确表态--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不是北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也不是表演项目。因此中方又要重新做工作了,好在中国与维尔布鲁根的关系很好,此事还有回旋的余地。此外还有一个好消息,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海布格在十运会期间两次专门去观看武术套路比赛,并在月初举行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上积极要求发言,为武术说好话”。可以看出,直到2005年底,我们还没有放弃对武术入奥的最后争取。2006年年底,几经努力之后,国际奥委会终于同意:在北京奥运期间举行武术比赛。国际奥委会给的这个特殊照顾,过去从来没有过。也就是说,北京奥运会期间除了进行28个大项比赛以外,还将举行武术比赛,这在奥运会历史上是第一次。按照国际奥委会的相关规定,从奥运会举办的前一周至奥运会结束后的一周内,不得在主办城市本地或其附近或其他比赛地点,举行全国性、国际性重大会议和活动。也就是说国际奥委会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时做出决定,不在奥运会期间举行表演项目,但是这一次国际奥委会同意了在奥运会期间举行武术比赛,而且场馆为奥体中心体育馆,奥运会期间这里还将举办手球比赛。可见,北京2008武术比赛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武术比赛,这对于中国武术进一步走向世界,对于武术在全世界的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至此,武术申奥的结果已经尘埃落定,武术申奥的历程也将告一段落。
2008年,北京举办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上,武术有机会作为“特设项目”在奥运舞台上向世人展示了她迷人的风采。这对于竞技武术“国际化”发展的确是向前迈进了可喜的一大步。但是,作为东道主国,最终没有争取得到将武术列为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的目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三)武术申奥:国际化与弘扬民族文化的两难
古老的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理念的融合,是一个千古难题,武术更不例外。中国武术要向国际推广,奥运会是绕不过的坎儿。为了申奥,我们已经作了很大的努力。国际和国内的竞赛规则已经统一,武术套路新规则无论在理念创新,还是在可操作性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增加了量化指标,切块打分,其中动作质量为5分,难度为2分,演练水平为3分,裁判员分A、B、C三组各司其职进行评判。新规则还对难度进行分级,对技术动作进行分类并用编码命名,竞赛现场运用电脑计分系统操作。但是,中国武术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其下有130个拳种,可谓博大精深,流派繁多。外国人比较喜欢传统武术,攻防技击多一点,但是难量化裁判。它更像歌唱比赛,不同风格不同种类各有千秋。此外民间还有健身养生的武术。考虑到申奥项目不能过多,竞技武术当时定为长拳全能(刀或剑,枪或棍)、南拳全能(南刀、南棍)、太极拳全能(太极剑),还有散打设小级别、中级别、大级别等。为了适应奥运规则,民族成分势必减少。这样以来,又给武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使武术陷入了国际化与民族文化传承两难的尴尬境地。同时,有关武术要不要申奥的讨论也是众说纷纭,甚至引来不少非议。有人甚至质问道:“为什么非得挤破头进奥运呢?为什么非在这个‘入奥’的特殊气氛下,需要将‘武术’作为一个‘门面’,作为一个‘工具’时,才来大肆讨论她的继承和发扬问题?”。还有人质问道:“入奥,到底是突破还是沦丧?毕竟,奥运会不是个筐,不能什么都往里装。只希望,在‘装’的同时,在国际化的同时,我们不要让武术失去了它本来的味道。”更有人慨叹道:“一九三六年柏林奥运会,中国武术做表演,虽然当时的武者水平一般,肢体语言层次不高,但其身还具传统功夫,在国家贫弱之时,能为民族赢得尊严,实属不易。今天,武术已被改得面目全非,在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武术修习有年,有一定层次认识时,武术的表演,竞技不负责任地推上北京奥运舞台,留在奥运会历史中,只会让北京奥运蒙羞,让民族蒙羞,让传统文化蒙羞,让政府蒙羞,让中国蒙羞!”尽管有些话语说得有点偏激,但从中不难看出,申奥的确让武术陷入了国际化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两难的境地。
(四)武术申奥的历史意义
尽管武术申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但武术申奥的过程却给我们留下的一笔无法取代的财富。武术申奥的尝试无疑是中华武术21世纪之初的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首先,武术申奥,加快了中华武术的国际化进程。国际武联成员从2001年的86个发展到2008年的目前拥有遍及五大洲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协会,六年时间增加了近四十个。世界锦标赛从最初的30多个国家参赛,发展到2007年第9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有8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比赛,特别是有些国家由于战乱等各种方面的原因,情况很困难,比如阿富汗、伊拉克、黎巴嫩这些国家参加了这一届比赛。竞技武术已符合成为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的条件,自提出国际化发展以来,竞技武术已形成包括亚运会武术竞赛、东亚运动会武术竞赛、东南亚运动会武术竞赛,以及世界武术锦标赛、世界杯武术散打、亚洲武术锦标赛、欧洲武术锦标赛、泛美武术锦标赛等多种比赛在内的国际武术竞赛体系。国际武术竞赛体系的完善,表明竞技武术已成为一项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其国际化发展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从中可以看到武术申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其次,武术申奥,捍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地位。曾经遭受百年屈辱的中国,曾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在21世纪之初通过武术申奥向全世界发出了最强劲的呐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叫板”,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宣言书”。武术申奥和香港、澳门回归、北京申奥成功一起成为中国洗雪近代百年屈辱,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崛起为世界主要强国的重要标志,这必将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悠久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三,武术申奥,刺激了传统武术的全面发展。武术申奥空前的刺激了传统武术的发展,促进了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的成功举办。2004年10月,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在郑州成功举办,共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个武术团体、2000多名选手同台竞技;时隔两年后,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在郑州举行,吸引了来自全世界66个国家和地区172个团队2008名运动员参赛;2008年,借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东风,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在湖北十堰成功举办,共有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名参赛运动员,遍及五大洲,216个大项、2240个小项的武术比赛和表演,运动员年龄最小的只有12岁,最大的86岁,参赛人数之多、竞赛内容之丰富,均创下了历届武术节之最。同时,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中国·四川峨眉国际武术节、香港国际武术节、澳门国际武术节等传统武术比赛交流活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真可谓“东方不亮西方亮”,武术申奥使传统武术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新时代。
(第二节)武术申奥失败的反思
中国有句谚语:“失败是成功之母”。武术申奥虽然失败了,但是,申奥失败带给我们深刻的反思,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08年北京奥运后,中国武术的发展战略应当如何调整,如何更科学地、健康地发展,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不仅需要从文化全球化的高度来思考,也需要我们用前瞻性思维、横向性思维、整体性思维来审视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与武术形态特征之间的辩证关系,以科学发展观和一种文化自觉的态度来思考未来武术的发展。
一、武术申奥失利的原因分析
(一)武术“申奥”生不逢时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是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它在民族文化的推广和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华国粹的武术,要走上奥运,势在必行,这是武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为人类做出贡献的需要,更是丰富奥林匹克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使奥林匹克运动成为集世界优秀文化之大同的综合性文化体系的需要。但是,武术申奥最终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