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又问:"此人倒是好运气,遇到你这么个热衷推荐他的人,此人叫什么名字?"
徐阶说:"回皇上的话,此人叫海瑞,自号刚峰,为福建延平府南平县教谕。"
嘉靖帝说:"噢,我知道了,此人就是你们翰林院大加赞赏的那个不跪上司的'海笔架'吧?"
徐阶说:"正是此人,皇上。"
陶仲文在一旁插话说:"皇上,就是此人了。此人姓海名瑞,此去浙江,他必定会给沿海地区带去祥瑞的。"
嘉靖帝一听甚是高兴,说:"好,准奏。"
3. 对待老百姓,要万分耐心
嘉靖三十七年(1558)春,海瑞携家人海安抵淳安。一路上,海瑞着布衣微服,从杭州府过境,然后沿着钱塘江进入建德。
在路上,海瑞便接到驿站的朝廷信报,他的好友王用汲刚刚被徐阶从苏州府吴江县调到了建德,要他们共同对付倭乱。
码头上一派繁忙和繁荣的景象,海瑞和海安刚上岸,就遇到用独轮车推了两袋米的老汉,那布袋大约刚才在哪里挂破了,那个像他儿子模样的年轻人,用手捂住布袋,生怕一粒米从里面逃出来。
海瑞看他们行走艰难,连忙伸手帮助了一下,谁知那个老者却突然停下来,厉声呵斥海瑞说:"恶贼,不要碰我的米。"
海瑞看了看自己的衣服,又看了一眼海安,觉得自己的装束并无不妥,很奇怪地看着那老者,说:"老丈何出此言,我是外地过客,看你吃力,搭一把手而已。"
那老者横竖地看了海瑞和海安几眼,说:"你骗不了我,别以为我老眼昏花好欺负,你看看你这身打扮,还有你那被太阳晒黑的脸,一定是从东面岛国来的倭国人。我是不会把米卖给你的,我们新来的县太爷已经说了,不准和倭寇交易,违者鞭笞。"
海瑞这才明白,这位老者误会自己是乔装易容的倭寇了,连忙憨厚地笑了,说:"老丈弄错了,我是从福建南平来的,再说,那倭寇也不可能说这么好的汉语。"
"哼!我们寨子里都已经因为和倭寇做买卖被抓去了十几个人了,那些个倭寇,没有一个不和你一样,一口福建口音,脸色黝黑。"
那老汉是个倔强的人,偏偏认了死理,非要认定海瑞就是一个假扮倭寇的商人,想要买他的米。
这一下可是给海瑞出了一个难题。
海瑞看着围观的人越多,越是想不出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海瑞也知道,这是一个心地朴实的老者,因为村寨里其他人家受了倭寇的害,便杯弓蛇影起来了。
海瑞问那老者:"你们通常看衣服和脸色来判断是不是倭寇显然是不公平的,我想问一下,你们又是怎么证明一个陌生人不是倭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