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24300000028

第28章 哲学各论(2)

唯物学说和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学说(即马克思主义)阐明,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物质高度发展才产生了生命思维(精神),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中外古代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中国的“气”学说,气是自然物质,气本身的运动产生万物。

西方唯物学说的发展有三个阶段。①古希腊简单(朴素)原始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如以水、火等来说明宇宙的始原,火死生气,气死生水,水死生土……等的辩证过程。②十六到十八世纪的形而上学唯物论。由于社会的变革,社会历史条件和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形而上学唯物论有多方面的局限性。如机械性:用力学的物理学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方面的问题,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呆板的运动。唯心性:以唯心的观点去观察和解释社会历史现象。形而上学性: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唯物论认识事物是直观的、消极的,忽视认识的能动性。③十九世纪以来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即马克思主义,它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的统一,是完备的彻底的唯物论,即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它同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观点是对立的,又同先前简单的唯物论有内容上的根本区别。

原始简单(朴素)的唯物论

“水”生论。泰勒斯(约前624—前547),他认为“万物皆由水而生成,又复归于水”。

“火”生论。赫拉克利特(约前540—前480)提出:“火是万物的本源,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以浓厚与薄化变化分解,火的活动遵循着的规律是逻各斯(客观世界的规律),世界处在不断产生与灭亡的过程中,一切皆流,万物皆变”。

四根论。恩培多克勒(前495—前435),他把万物的本源归结为“四根”。“四根即火、水、土、气,它们是永恒的,不变的,不能自己运动和相互转化,但可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形成各种不同性质的东西”。事物的生灭是四根的结合与分离,其动力是吸引(爱)与排斥(憎)。吸引促使四根结合,产生万物的力量,排斥使四根分离,造成万物分离的力量。在一个时候,一切在吸引中结合为一体,在另一个时候,每件事物又在冲突着的排斥中分崩离析。这种力量并存于世,经历着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的过程,存在于事物之外的原动力。

“气”学说:气学说是中国朴素的唯物论。王充(27—约97),他的观点是:“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天地,阴阳不生不死,由于气本身的运动而产生万物,阴阳不生不死便是世界的无限性。王夫之(1619—1692)的理论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是客观规律。思想家戴震(1724—1777)也认为“世界是气的变化过程”。

物质冷热运动和物质运动论

特勒肖(1509—1588)指出:“物质是永恒的,并用热(膨胀)与冷(收缩)来解释物质的一切运动”。

附:宇宙膨胀、收缩成因论

现代宇宙影响较大的“大宇宙爆炸论”,即宇宙成因假说。内容是:宇宙曾经历一次大规模爆炸。天文学家和各方面科学家通过多种手段研究表明,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着,这使大宇宙爆炸论从理论上得到解释。什么时候爆炸的,宇宙体系膨胀多久了。结论是,膨胀的宇宙已存在200亿年了,200亿年以前,天体物质都聚合在一起,密度极高,温度在100多亿度,呈现为一个巨大的原始火球,这个独一无二的家伙称霸宇宙,空间充满了它的辐射,不知其原因为何,这个火球发生了爆炸,物质抛向空间,100亿度高温的物质爆炸后产生了质子和中子,自由的中子在10来分钟后衰变成了重元素的原子核,物质高温逐渐下降,经历了万年左右的时光,产生了氢原子和氦原子。宇宙物质在这万年的时间中有点有面的聚合,形成了星云、星系的恒星等,部分物质受星体引力的作用,成为了星际介质。预测未来,200亿年龄的宇宙体系继续膨胀,时空漫长深广,但它总有一时会停下来,并转为收缩,收缩速度会逐渐加快,致使天体物质再一次集中在一起,达到极限的时候,又一次大爆炸,宇宙又一次膨胀,……膨胀……收缩……的规律使宇宙运动着。

阿梅基诺(1854—1911)称:“宇宙是四种无限的东西,即空间、时间、物质、运动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物质是由最小的永恒不灭的和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物质不断运动的结果。”

机械唯物论

霍布斯(1588—1679)建立了近代第一个机械唯物论体系,也是唯物论哲学发展的一个阶段。他的观点是:“物质是不能被创造消灭和增减的。哲学不能容忍神学,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一切变化都在于运动,运动只是位置的变化”。用力学和数学来说明一切。

拉美特利(1709—1751)讲“物质是唯一的实体,人和动物都是机器。人的认识起源于感觉,感觉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人的性格、社会风俗以及道德观念皆为物质因素所决定。宗教是神圣的毒药,没有宗教,人类就要幸福得多”。

爱尔维修(1715—1771)的哲学是:“世界是物质的、运动的,运动为机械运动。物质世界是可知的,物质世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精神活动为感觉”。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是物体在空间的位置移动,有必然的规律性,不存在偶然性”,这是霍尔巴赫(1723—1789)的物质运动机械论。

形而上学唯物论的“人本主义”

费尔巴哈(1804—1872)的思想是:“人按照其本质创造了神,唯心论是被理性改造了的神学,绝对观念(黑格尔用语)是理性化了的上帝。哲学的基础是人本主义与生物学,而不是神学,是关于现实的科学,现实即整个自然界,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回到自然才是幸福的源泉。人是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体。新哲学的任务是把神学融化为人本主义,用全人类的爱的真理来代替宗教,不希望废除宗教,而只希望改善宗教。对人的理解是指脱离历史条件与社会关系而存在着的生物学上的人”。他承认黑格尔的哲学是辨证的哲学,认为他是一种以理性方法来宣扬宗教的“理性神秘主义”,他的起点与终点是绝对观念。费尔巴哈对所有唯心论都表示批判。但他的不恰当之处只是简单地揭露或批判,没有把有用的真理性的思想加以利用和发扬。他离开了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了人的社会因素,片面的把人看作纯生物界的人(人本主义),没有注意到人的社会实践意义及人对自然的反作用。

模糊(庸俗)的唯物说

生理学家摩莱萧特(1822—1893)说:“物质是唯一的实在,思维意识是脑髓的分泌物,没有磷(脑含磷脂)就没有思想”。医师毕希纳(1824—1899)跟随摩莱萧特的言论讲:“意识依赖物质等实体的东西,人的聪明才智取决于营养的好坏”。他还认为“力和物质不可分离,一切事物皆遵守固有的机械规律”。摩莱萧特等人的说法模糊了思维与物质的区别,模糊中想消除唯物与唯心的对立。

质点配成万物说

近代西方自然科学提出,因“质”的种类及质点配合的顺序比例不同,所配成事物也各有不同。认为灵魂(思维)是比质点更细微的东西,灵魂为质点配成万物的动力。它和模糊唯物论亦无区别。

唯物的辩证说

狄德罗(1713—1784),他的哲学是把物质世界看作“元素”。“元素永恒不灭,为数无穷,是多种多样的,同时间、空间和运动不可分离。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狄德罗否定上帝的存在。“世界上多样的物质是‘元素’在运动中组合而成,一切在过渡和消灭之中”。“知识源于感觉,感觉到思考,又从思考回到感觉。用观察、思考、实践的方法去认识客观世界。宗教都是假的,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他的论述包含唯物辩证的思想。

思维说

库伯(1759—1839)谈思维:“物质为永恒性,思维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的产物,不存在灵魂不朽,思维服从于自然规律”。

辩证唯物论(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马克思(1818—1883)生于德国,他的主义是辩证唯物的。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对物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辩证的过程,它依赖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规律。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等哲学的批判中抛弃谬误的,利用和发展了有科学价值的论述而创立的。

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它包含三个基本规律和其基本范畴,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基本范畴是: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等(见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等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把它唯心论的外壳抛掉而确立的。它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的规律和科学,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最高形式。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辩证活动为根本,认为思维的辩证活动是客观世界辩证活动的反映,同唯心辩证法有本质的不同,同形而上学观点相对立。着重从事物的内部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上去研究事物的进展,认识到事物内部的矛盾是其发展的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最根本规律。

历史唯物论

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自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的发展主要是由社会内部矛盾所推动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附:英雄历史观

又谓英雄决定历史论。认为英雄有“天赋才能”或代表“神的意志”,意志支配世界。视人民群众为“群氓”,甚至把群众说成是阻碍历史前进的“惰性物质”,否定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英雄主宰和创造历史的论点是唯心主义的。

附:历史主体体验论

梅洛庞蒂(1908—1961)声称:历史只是由于主体的体验才存在,人具有可以逃避一切必然性的自由,因而否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他的观点是主观唯心的。

哲学论

奥卡姆(约1285—约1349)谈哲学:“哲学的对象只能是经验以及根据经验而作出的推论”。

培根(1561—1626)对哲学的论点:“人应该是自然的解释者,为了观察自然规律并利用它们,就必须去除成见和偏见”。

霍布斯(1588—1679)强调,“哲学的目的在于认识自然,造福人类。”

休谟(1711—1776)的哲学论:“哲学是关于人性(包括知性、情感与道德)的科学”

“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存在而是存在的价值”是李伯特(1878—1946)论述的。

马塞尔(1889—1973)把哲学概括为“哲学的源泉来自内部体验”。他把哲学问题全部主体化、人格化以及神秘化。

萨特(1905—1980)对哲学的认识:“哲学是当代知识的总汇,具有指导意义,思想体系则在哲学指导下,对哲学进行整顿、修改和用于实践”。

“哲学研究应当‘回到经验’,因为人们直接体验到的世界,只是主体的产物,实际上并不存在”,是梅洛庞蒂(1908—1961)的言论,他倡导的是“存在主义”的知觉现象学,是唯心的。唯心主义把经验看作是从内心体验出来的,即主观自生的东西。辩证唯物论把经验看作是一切认识的起点,只有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更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反对满足于一孔之见的狭隘经验主义,即经验论。

人类思维(哲学)的三个阶段

孔德(1798—1857)把人类思维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神学阶段,又名“虚构阶段”。宗教(神学)在各种思想体系中占统治地位;②形而上学阶段,也称“抽象阶段”。人们以形而上学(超自然)的抽象概念代替超自然的力量——神来解释一切;③科学阶段,可谓“实证阶段”。一切知识、学科、哲学都以“实证”的事实为基础。孔德认为第一个阶段是发展的起点,第三个阶段是发展的完成,它们是彼此排斥的,而第二阶段则处于一、三两个阶段之间的“过渡”。人类社会发展也经历了上述三个阶段:文艺复兴(十五世纪前后,欧洲国家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禁欲主义和宗教观),以前是神学社会;十六到十八世纪是过渡社会;十九世纪起是实证社会。

真理的发展(科学革命)

科学发展的间断性的质变状态。科学哲学家波普尔(1902—)指出:“科学发展通过不断排除证伪的假说(试错法)而接近真理,一个理论或假说的‘证伪’就是一种科学革命”。

美国科学家库恩认为,当一套旧的范式全部或局部地被一套新的不相容的范式所取代时,就发生科学革命。辩证唯物论指出,科学革命是由那些具有原理性质的科学发现、方法论性质的变革所引起的科学家思维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进步的研究纲领代替退化的研究纲领。错误的假说,错误的假说对发现正确的认识起桥梁或先导作用。

逻辑“容忍”说

逻辑学家卡尔纳普(1891—1970)告诉人们,“逻辑句法则是人们任意约定的,这种规则一旦成立,人们就必须采取‘容忍’的态度去遵守它,也就是容忍原则。可以说理性战胜经验(感性)”。

否定神的存在

古希腊唯物论哲学家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前270)用三难推理否定神的存在。神的信奉者宣称,“神是万物的主宰,它无所不能,是慈善的”。①神的慈善应该愿意除掉人间的罪恶,但人间的罪恶比比皆是,那么它就不是无所不能的;②神有无所不能的能力而不愿意除掉人间的罪恶,它就是不慈善;③神愿意而且有能力除掉人间的罪恶,为什么人间还有罪恶?结果神是被否定的。

清晰明白的概念就是哲学。

社会

教育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统治者”是古希腊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的口号。在那个时期,教育是为了给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

洛克(1632—1704)的教育思想是:“培养具有文雅态度和善于处理事务等品质的绅士”。

同类推荐
  • 柳沙堰头

    柳沙堰头

    柳沙堰头·八角井镇。这是川西北一片神奇的土地,是五代时后蜀王孟昶之妃花蕊夫人所喜爱和看重的地方。这里溪水潺潺,草木森森,平原无涯。难怪花蕊夫人这位传说中能文能武的生长在龙门山下的蜀中奇女子曾策马围猎于此。而花蕊夫人的“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常似江南风景好,画船来去碧波中”,更极尽此地风物之胜。
  • 烟月不知人事改:宋词中的悲欢离合

    烟月不知人事改:宋词中的悲欢离合

    古典文化倍受国人青睐,宋词更甚。这本书精心选取宋词中的精品之作,作者从词中的用字、用典细致讲起,旁征博引,从历代的传奇、小说中选取与这些常用词有关的故事继续阐释,更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阐述词作意境,品味宋词中开阖大气或婉约动人的悲欢离合,为读者呈现一篇篇优美的散文。
  •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歌谣,是一种非常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诗歌艺术形式。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在人类生活中,爱的出现,或爱的信仰的出现,带来的不一定都是绚丽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在很多时候,爱情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忧伤、孤单、仇恨,甚至毁灭的前夜。
热门推荐
  • 太玄仙

    太玄仙

    八年磨难,遭人冷眼,只为今朝破茧成龙!百年荣辱是非,功名依旧可弃,只为长生永恒。转瞬即千年,漫漫仙道路,何人可得至尊位?
  • 入世仙情

    入世仙情

    红颜百转,一生倾情千世偿。轮回百世,千年修为一朝丧。轮回九十九世,只差一朝便可羽化成仙的他,在这最后一世里,如何逃过滚滚红尘的气息,在这个繁花似锦的时代中,他又如何安善其身。是继续众人皆醒我独醉的悠然生活,还是翻手遮天,覆手为雨呢?精彩内容,尽在《入世仙情》,我是流年,我为自己代言。希望大家支持我。
  • 神话二次元

    神话二次元

    在林天的一次偶然游玩,冥冥之中遇到了混天珠,闯荡不同的世界,历尽艰辛,成长为不朽强者,慎重声明,本书不是后宫文,前面两个世界只是表现出正常的人性而已,欢迎大家阅读^_^
  • 不要赢

    不要赢

    一部光耀你的生命,与《不抱怨的世界》比肩的心灵之书,让你不堪的人生获得指引,带来无惧的信心和力量。大器可以晚成,成功不分先后;谁能放下输赢,谁才是最大的赢家。
  • 不管你是谁

    不管你是谁

    宁馨爱上了网路上意外邂逅的Ryan,Ryan的幽默和体贴都让宁馨陷入了甜蜜的感情中不可自拔。然而一次意外,宁馨发现了Ryan的真实身份和真实目的,他带着那么多的秘密接近她,是一时寂寞还是爱慕已久?面对宁馨的质问,Ryan百口莫辩……
  • 如何打造商业帝国:我的财富观

    如何打造商业帝国:我的财富观

    《如何打造商业帝国:我的财富观》讲述卡内基先生一生受过很少的正规教育,13岁便涉世做工,年仅30岁就创立了自己的商业王国。他通自己的智慧、节俭和勤劳,自己,更为世人创造了无限的财富,并将财富与世人分离。他一生共损赠了3.5亿美元,创建了2509座公共图书馆。
  • 蜜宠香妻:总裁宠妻如命

    蜜宠香妻:总裁宠妻如命

    他是商政两界,见了都要礼让三分的神秘人物。她是被相恋七年男友跟妹妹背叛,身心伤痕累累的安家大小姐。*一场蓄意已久的阴谋,她前后失去了亲人,事业。磅礴大雨中,他撑着伞走到她面前,心疼地抚着她的脸,为她撑起一片不委屈的天空。她脱下那伪装已久坚强的躯壳,不由自主的沦陷在他无尽的宠溺里……而然,几番风雨突变,当年被公认为柔弱的兔子长出獠牙,步步为赢。
  • 太上洞神三皇仪

    太上洞神三皇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银河之无敌战神

    超银河之无敌战神

    一个少年,一柄银河火花,几十枚火花人偶,他的人生就此改变,他的出现会给奥特曼世界带来这样的改变呢?
  • 仙界构造者

    仙界构造者

    原本封闭的山洞之中有一方清水潭,水潭中一轮玄月倒影静浮其上。或许是命运的使然,被师父抛弃在这个山洞、生命垂危的许青,朝着那轮水月,颤巍巍地伸出了双手!-------------------且看青阳宗一个最不受人待见的小小药童,如何一步步逆转修真界!“镜花水月,天地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