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19500000032

第32章

为了制服越,取得西进的有利态势,吴运用外交和谈与军事打击相结合的策略,暂时缓和了吴越矛盾。公元前510年夏,吴先礼后兵,企图说服越背楚,遭到越的拒绝。于是,吴毅然出兵攻越,“伐破檬里”,大败越军,迫使越屈服。并全面加强了对南防御,减少了越对吴的直接威胁。

周敬王十三年(公元531年),蔡(今河南新蔡)、唐(今湖北随州西北)两国国君,为报受楚勒索和被拘禁3年之仇,背叛楚,与晋、吴结盟。唐、蔡位于楚北部,一直是楚在北方抗衡齐、晋的屏障,唐、蔡叛楚,一方面孤立了楚,另一方面也为吴从侧背做远距离战略迂回提供了有利条件。

次年春,应蔡之请,以晋为首的十八国诸侯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盟会,共谋伐楚。4月,晋又支使蔡出兵攻灭楚之附庸国沈。楚于是在当年秋发兵围攻蔡国。吴君臣认为倾全力攻楚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以救蔡为名,经淮道秘密绕过大别山脉,从楚守备薄弱的东北部突入楚境,对楚实施出其不意的打击,目标直指楚都郢。

从楚方面说,原本在江南吞并诸侯国最多,曾有“汉阳诸臣,楚实尽之”之说,一时间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大有并吞天下之势。但到了公元前5世纪楚昭王即位后,因内部争权,国力衰微,呈现出日渐衰弱的趋势。楚昭王年幼无知,是一个骄奢轻慢、“怨于民多”的昏君。他把军国大权交给令尹(官职,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囊瓦(既子常),此人是一个嫉贤妒能、专横跋扈之辈。在这俩人的统治下,使楚外与唐、蔡交恶,内则“民之赢馁,日已其矣”。

特别是在公元前511年以后的几年间,吴对楚进行了多次拉锯式进攻,使楚国力有很大削弱。这样,便造成了吴军大举进攻楚国的极好时机。

由上可见,吴楚之战,并非突然发生,而是吴楚两国利益长期对立,春秋末年各国争霸形势演变的最终结果。

二、作战经过

公元前506年冬,吴王阖闾亲率其弟夫概并伍子胥、伯噽、孙武等人,出动全国水陆精兵3万,乘船沿淮水西进。至战略要地州来(今安徽凤台),舍弃舟船于淮汭(淮水弯曲处),登陆继续前进。以蔡、唐军为先导,以3500精锐步卒为前锋,穿过楚北部的大隧、直辕、冥阨三关险隘(均在今河南信阳南,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直趋汉水,深入楚腹地,达成对楚的战略奇袭。楚军不料吴军作此迂回奔袭,急派令尹囊瓦、左司马沈尹戌、武城大夫黑及大夫史皇等仓促率军10余万赶至汉水西岸布防,阻止吴军渡汉水进攻楚国都城郢。

当吴、楚两军夹汉水对峙时,沈尹戌鉴于分散楚国各地的兵力尚未集结,易被吴军各个击破,难以阻遏吴军突破汉水防御;又针对吴军孤军深入,不占地利的弱点,主张充分发挥楚国兵员众多的优势,变被动为主动:由囊瓦凭借汉水的天然障碍与吴军周旋,正面牵制吴军,自己去方城(起自今河南叶县西南,沿东南走向至泌阳东北的一条长城)调集楚用以对付中原的兵力,迂回至吴军侧后,毁坏吴军舟船,阻塞三关,断其归路,然后与囊瓦军实施前后夹击,歼灭吴军。当沈尹戌赶赴方城调兵之际,武城大夫黑认为楚军不宜持久,主张速战。大夫史皇亦迎合囊瓦贪功之心,怂恿其速战。囊瓦听信二大夫之言,又错误估计战场形势,以为凭实力可以击败吴军,于是改变与沈尹戌商定的夹击吴军计划,不等沈尹戌的部队到达,擅自率部队渡过汉水攻吴军。

这一轻率行动,既使楚军失去暂可依恃的汉水屏障,又陷入了背水作战的不利境地。

小别至大别的诱击战。吴君臣得知楚军夹击的计谋,又见囊瓦军渡河来攻,为避免腹背受敌,为了扬长避短,抑制楚军战车多,利于平原作战的特点,发挥吴军步兵强大、灵活机动、长于丘陵及山地作战的优势,于是因势利导,改变原定在江、汉腹地与楚军决战的计划,由汉水东岸后退,调动楚军于不利地形,寻找机会进行决战。囊瓦错误认为吴军害怕楚军而撤退,于是紧追不舍,企图速战速胜。两军接触后,面对人多势众的楚军,吴军将计就计,采取了“主动后退疲敌、寻机进行决战”的对策,用“诱敌”、“误敌”、“示弱于敌”等种种计谋和战术手段,先后转战于小别至大别之间。经过3次接触,楚军均受挫,锐气大减。囊瓦这时才明白不但不能迅速战胜吴军,而且有被吴军击败的危险,想放弃部队逃命,受到史皇的指责,只得勉强继续作战。

柏举攻击战。吴军屡次避开和挫败了楚军的兵锋,造成其军队疲惫,士气低落。最后,楚军被诱至柏举地区——有利于吴军作战的预定战场进行决战。11月19日,两军对阵后,吴军先锋夫概探知楚军因连战皆败,将帅内部开始不和,军心动荡,令尹囊瓦不得人心,部众士气低落,认为应该先发制人,击溃囊瓦军,然后指挥大军进攻,一定能够打败楚军,便主动向吴王阖闾请战。但阖闾考虑此时的楚军在数量上仍然占有绝对的优势,考虑到胜败在此一举,恐有闪失,犹豫不决,不同意夫概的意见,希望求得一个万全无虞之策。夫概见机行事,不顾吴王禁令,抓住战机,断然率领所部5000人,趁当日雾气未散,突然杀入囊瓦营中,楚军遭受突然攻击而阵脚大乱。阖闾见夫概突击成功,当机立断,立即命令伍子胥、伯嚭、孙武率主力及时投入战斗,发起全面攻击,吴军奋勇拼杀,大败楚军。在此次战斗中楚军死伤、逃散者不计其数,囊瓦指挥失控,在中箭负伤后,不敢再回郢都,只身逃往郑国,史皇及其部属战死。

清发水追击战。丧失主帅的楚军残部纷纷向西溃逃,吴军乘胜追击,不给楚军以重整旗鼓之机。在清发水追上了楚军,阖闾准备指挥军队立即展开攻击,迫楚军于背水作战的死地。夫概认为:困兽犹斗,楚军自知不能幸免一死,肯定会拼死一战;如果让楚军有逃脱的希望而渡河,就会失去斗志,乘其半渡而击,必获大胜。阖闾听从了夫概的建议,吴军没有急于进攻,以防“困兽犹斗”。果然,楚军见吴军追至而未进攻,急于求生,争相渡河。待其半渡之时,阖闾采用孙武“半济而击”的战术,指挥部队发起攻击,又歼灭了楚军一部,再次给楚军以沉重打击。吴军在清发水二度获胜后,并没有松懈,继续全力追击楚军。

雍澨遭遇战。楚军残部继续逃窜,逃至雍澨地区,始埋锅造饭。不料吴军追兵又到,吴军的追击速度之快令楚军大为惊恐,斗志丧尽,弃食四散而逃,做好的饭让吴军吃了。吴军得楚军之食,体力士气大增。此时,战局出现了变化,沈尹戌调来的方城5万兵马也赶到了雍澨。原来,沈尹戌尚未来得及到达淮汭,刚到息城(今河南息县西),就得到了囊瓦渡过汉水的消息,沈料定囊瓦凶多吉少,遂临机放弃原作战计划,紧急南下,想抢在吴军前面守卫郢都。但吴军进军神速,在雍澨已经彻底击败了楚军主力。吴军与回援的沈尹戌部在雍澨相遇。雍澨三面环水,对吴军不利,且吴军因连续作战业已十分疲惫。此时,吴军内部一些将领以自绝要挟阖闾退兵,伍子胥、孙武则坚决主张与楚军进行决战,以实现战争目的。阖闾同意了二人的建议。此战关系吴楚的成败存亡,沈尹戌率领部队奋力拼杀,使吴军一度受挫,但最终没有挡住吴军的进攻,双方经过3次激烈是拉锯式交战,激战中沈尹戌被吴军重伤后自杀,楚军受到吴军拼死攻击,楚军全线溃退,汉水天堑失守,郢都完全暴露在吴军面前。

郢都攻城战。吴军不给楚军一丝喘息的机会,迅速抢渡汉水,直捣楚都郢。驻守郢都的楚军虽然不是主力,但在数量上仍然远多于吴军,但震慑于囊瓦、沈尹戌两军惨败,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留守的楚军已如惊弓之鸟,四散逃跑。楚昭王放出火象阵践踏吴军,迟滞了吴军的进攻,才免遭被俘。楚昭王也被迫仓皇弃郢乘船渡江逃往随国(今湖北随州市)。吴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于11月29日一举攻克楚国都城郢。

三、作战评析

柏举之战是东周历史上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战场幅员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它以吴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结束,给长期称雄的楚以沉重的打击,从而改变了春秋晚期的战略格局,为吴的进一步崛起,进而争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原本很有希望统一天下的楚国,遭受了最大的一次失败,就此逐渐走向衰落。从“柏举之战”及一系列战斗中,吴军11天行军转战350余公里,以3万兵力连续作战,击破楚约20万大军,以寡敌众,以少胜多,五战五捷,占领楚都郢,使吴声威大震,充分体现了吴军重慎战、重谋略、重实力、重时机、重地利、重速胜、重出奇制胜,坚决实现战争目的等战争指导思想,给后世兵家以很大启示。

首先,吴军的“全胜”在于充分的战争准备和正确的战略方针。吴经过了长达6年的战争准备。在此期间,先后消灭了徐、钟吾,剪除了楚的羽翼,占领了舒等要地,扫清了伐楚的障碍,击败了越,解除了后顾之忧,随后同唐、蔡结盟,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为伐楚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吴军进攻前,对此次进军的决心与计划,作了周密的思考与妥善部署。

其战略方针是:“联合唐、蔡”,“三军合谋伐楚”;战略指导上,打着“兴师救蔡”的旗号,师出有名,运用“虚实”并举方略,行破楚入郢之实,可谓名利双收。

其次,吴军的“全胜”在于对作战时机、行军路线、决战地点的正确选择。其一是吴军作战时机选在“楚疲弱吴强盛”之时。由于吴军实现了“六年疲楚”的战略计划,使楚军实力有较大耗损;加之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霸道蛮横,出现了诸侯公认其为“贪而多过于诸侯”的不利局面,得罪了唐、蔡后,世人皆曰“蔡非有罪,楚人无道”。此时决定伐楚,众望所归,占有政治、外交上的主动。其二是吴军行军路线选在楚“虚弱”之处。根据当时吴楚所处的态势和地理形势分析,吴军攻楚,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是沿长江逆流西进,直达郢都;方案二是出昭关(今安徽含山县北),经潜、六实施正面进攻,中间突破;方案三是从吴北部沿淮河西进,然后从淮河平原南下,越过大别山,从楚的东北方向攻其侧背。若采取第一种方案,沿长江逆流西进,因长江水流湍急,进军困难,且楚军位居上游,控制沿江要点,易守难攻,于吴军不利;若采取第二种方案,虽然道路近捷,但楚军重兵把守,势必形成攻坚,如久攻不克,师老兵疲,而且自己兵力处于劣势,将难免前功尽弃;采取第三种方案,作远距离迂回,既可乘敌之隙,出奇制胜,又可水陆并进,加快进军、进攻速度。因此吴军伐楚,率军直入楚境,逼楚军回防;然后溯淮河西进,北绕大别山,会合唐、蔡两国军队,从楚侧后,即晋、吴为对付楚国的防御结合部突入,避实而击虚,使楚军难于应对。其三是吴军决战地点选在楚军的“关节点”之上。柏举是吴军选定决战地点,对吴军来说:第一是着眼于把楚军“调”出来进行决战。郢都是一个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3.7公里,最高处达7.6米的国都,城墙坚固,人员众多,易守难攻,楚军10多万兵力足以抵挡吴军仅3万兵力的进攻直到进行反击,而且吴军劳师远袭,补给受限,必然不能持久。第二是把楚军“调”至柏举一带决战。柏举距离郢都近700里,地形复杂,背靠大别山,可进攻亦可退守。在此决战,可切断郢都与方城的联系,楚军为保方城,必然出救。第三是必须在方城楚军援兵未及救援之时进行决战。若方城楚军援兵及时赶到,吴军两面受敌,破楚入郢便化为泡影。

再次、吴军的“全胜”在于对战争主动权的完全把握。吴楚两军接触后,面对人多势众的楚军,吴军综合运用多种战术手段,采取“主动后退疲敌、寻机进行决战”的对策,运用“诱敌”、“误敌”、“示弱于敌”等多种计谋,屡次避开和挫败了楚军的兵锋,直至楚军被诱至有利于吴军作战的预定战场柏举地区进行决战,吴军始终牵着楚军的鼻子走,完全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楚军的失败自在情理之中。

而楚在长达6年之中,竟未发觉吴的真正意图,盲目应战,疲于奔命;政治、外交上的逐渐被动和孤立;缺乏必要的忧患意识和战略眼光,自高自大,盛气凌人;君主的昏庸、将帅的互相猜疑和倾轧,缺乏统一协调的指挥;不善于利用本国地形熟悉的优越条件,实施战场机动,邑伏击、侧击、迂回攻击进攻对手,而是单纯进行正面列阵对抗,成了消极防御,等等,则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见楚的失败非一日之过、一次之误,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另外,就楚军最初制订的作战策略,也不能说不正确,但最终却没有取得战争的胜利。这说明作战策略正确,并不一定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它还取决于将帅在指挥作战过程中执行落实的正确与否。

柏举之战出动车兵、步兵和舟师,协同作战,包含具有同一作战目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割裂的若干战斗,具有现代合同作战的影子,以其鲜明的特征而载入史册,在战争史上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远程进攻战的范例。

同类推荐
  • 老山老山,我永远的追思

    老山老山,我永远的追思

    作者以一个老兵的身份讲述了80年代发生在祖国南疆的征战,一群热血青年为了保卫共和国刚刚开始的拨乱反正,为了祖国的神圣疆土血染南疆,让南疆漫山遍野的山茶花更加怒放,更加灿烂!
  • 夕阳下的星条旗

    夕阳下的星条旗

    当今的美国,还能再当全球经济的老大吗?群雄崛起,新生大国挟势而来。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还是中国?谁将捧获领跑世界的接力棒?从某种程度卜说,美国的整体衰退在21世纪头一年就开始了,加卜布什总统偏激的主张,使得美国表面化的光华再也不能掩盖实质卜的病变。
  • 穿越的元帅

    穿越的元帅

    两名青年现在的军事迷,两人出身军事世家,从小一起在部队长大,两人亲如兄弟,都是青年军事上的精通者,在两人毕业进入了部队,那年正好南海挑拨时间爆发,两人也参加了这次的战争.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战争题材电影作品,按照时间排序,每个电影单列一章,内容包括电影基本资讯(名称、海报、演职员表、所获奖项和内容简介)和影评。并插入于该影片中影响颇广的音乐场景、演员简介、经典台词等作为链接,使之成为兼具欣赏性和资料性的电影艺术类图书。
  • 三冥花

    三冥花

    她从小父母双亡,所以人称她为天煞孤星,最疼爱她的人都在日军侵华的战争中逝世,她走投无路到国民党女子军校受训,并被派遣到指定地点去当暗杀者,去挽救中华存亡,为自己寻一席之地,可世事难料,她的命运究竟归天还是归她自己?
热门推荐
  • 柏歌

    柏歌

    公元前两百年,他出生在大秦。与周瑜同饮酒,陪李白吟诗歌。和王安石畅谈,送嘉靖帝逝去。他曾亲眼看着大秦王朝一朝瓦解。然后三国大乱,大唐覆灭,五代十国,两宋元明,清史民国。百年又百年,枯叶再枯叶。而他,一直活着。他来自大秦王朝最鼎盛巅峰的时代,一直活到现在。
  • 武魂召唤武士

    武魂召唤武士

    这是一个武魂的世界,这里有红,黄,蓝,黑,紫,绿,金7种,这有三大职业武士,魔法师,召唤师,从小镇中出现的少年,究竟是否会走上巅峰,破碎虚空,登临神界
  • 福晋心很宽

    福晋心很宽

    穿越了,穿越成马尔汉家的女儿。珍汐表示未来有阳光义气的十三爷做姐夫十分期待,只是没想到原来她才是十三爷的女人。某女心声:“嫡女嫡妻都不能把日子过好,她还怎么见江东父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倾城笑

    倾城笑

    她是绝美的,残忍的踩着父亲的尸体,冷酷的放弃孩子乃至自己的生命,走向那仿佛的光明。皇宫里,她只是他身边一个不受宠的妃子,他们之间的爱刻骨铭心、惊心动魄,却也沉重得让人惋惜。
  • 天痕猎人

    天痕猎人

    天,有天之痕人,亦有人之痕它是力量的终点,亦是灾劫的起点
  • 江山多娇之问情

    江山多娇之问情

    她有一颗玲珑剔透心,她真诚善良、济世为怀,一边是自由和爱恋,一边是历史的轨迹,一个被命运安排却又不甘心服从命运的现代“白骨精”,她会如何选择?大是大非,天下苍生,她将何去何从?江山多娇,因爱问情!
  • 与官员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与官员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战略问题,战术解决。战略是务虚,战术是务实。战略是踱方步,战术是踏实地。中国一首古诗中说:“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赋先擒王。”这里不但讲了战略思维,而且讲了战术要领。战略思维是关于战略全局的指导思想,是制定战略方针原则的理论依据。战略思维的质量反映概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所能达到的深度与广度,在向广度与深度延伸过程中需要娴熟的战术清扫前进中的障碍。
  • 冥龙图腾

    冥龙图腾

    终结能量,再现人世~~远古召唤,成就侠义英雄~~最终,为了承诺,他不得不放下一切~~神的推荐,魔的培育;万劫之地,天堂之福……最终,雷霆般地降临!无法想象,人类,成为了神魔守护使龙翼之圣……但他不是最强者,于是,开始了寻找之旅图腾的力量,远非他能想象!这个世界不属于他,但他成就了这个世界冥界,龙族……(求一张好看的封面……这封面太难看……)
  • 一剑刻魔

    一剑刻魔

    陈立认为这次穿越是一次有预谋的钦定行为,比如那条追了他八条街的闪电,以及三秒后哈着屎气的狗对他说:“就是你了,少年!”“喂!我只是一介宅男啊,请你另请高明吧!”这是一篇欢乐吐槽文,经常写着写着把自己逗乐了......
  • 捉鬼实习生2

    捉鬼实习生2

    普通的高中女生游少菁,背负着美丽少年的期待、抚养灵兽波波的重任在小狗斑斓的严厉督促下,每一天都过得跌宕起伏,精彩万分。古怪的老师暗藏了什么阴谋?行踪诡异的胆小法师又在计划什么?漫长的暑假结束了,新学期正式开始,游少菁本以为可以安静地过日子,没想到新的麻烦接踵而至。家里的墙上有个唠叨不休的鬼差,还附加一只拚命吃个不停的宠物,这些烦恼本来该和正常的高中生无缘,但这同时,学校附近接连发生暴力伤人事件,甚至悄悄侵入了校园。在游少菁为了生活烦恼时,新的危机也渐渐浮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