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9200000023

第23章 六腑与奇恒之腑(1)

(第一节) 中正之官--胆

胆调节阴阳,决定人的情志活动

我们通常用“肝胆相照”来形容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这正是来自于中医对肝胆关系的一种认识。中医认为肝与胆相表里,相表里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就像一个一居室,有一厅一室。厅在外,是胆腑;室在内,是肝脏,也就是说肝和胆的关系十分密切。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的生成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胆汁是由肝之精气所化生的,汇集于胆,排入到小肠,协助食物的消化吸收。

所以,当肝功能发生异常时,就会影响到胆汁的生成和排泄,这时可能出现多种消化不良症状,如厌食、腹胀、大便稀薄等;如果胆汁不循常道,它不是排入到小肠,而是溢入到体内,这时就会出现黄疸,表现为目黄、身黄和尿黄等。

肝与胆是人体内的两个重要脏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旦肝、胆任何一方罹患疾病,都可累及对方。例如患了胆结石、胆道蛔虫或肿瘤,就可导致肝脏的感染。反之,肝的功能状态也会影响胆囊。肝与胆可称为是一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战友,因此用“肝胆相照”来形容关系密切、荣辱与共的朋友是再恰当不过了。

《黄帝内经》中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所谓“中正”,含有不偏不倚的意思。“中正之官”就是古代为举荐官员、贤才而设立的一种职位,掌握着用人的原则,还起着向下传达的作用。在当时,“中正之官”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既然胆为人体的“中正之官”,那么它对于人体的作用也应该是相当重要的哦!心为人体的君主之官,肝是将军之官,为之谋虑;而胆为中正之官,为它任用贤才,并行令。

就阴阳而言,人的左半身属阴,右半身属阳。胆就在中间,因此是交通阴阳的枢纽,而且它又非常正直,不偏不倚,所以能让两边都不出问题,这有利于阴阳的转化与平衡。

对于胆的决断作用,一般认为与情志活动有关。胆的决断,对于预防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如突然受惊恐,以维持和控制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促使脏腑功能相互协调,有重要的作用。胆气怯弱的人,可因惊吓得病;胆气壮的人,则不受显着的影响。

《三国演义》里面讲到刘备兵败,赵子龙怀抱幼主冲出曹营,到长坂桥旁由张飞接应。张飞手执长矛,对着追来的百万曹军大吼一声:“谁敢与吾决一死战!”喝声未绝,曹将夏侯霸被吓得肝胆俱裂,死于马下。这只怪夏侯霸的胆气太弱,受不了惊恐。

胆是主生发的,它是我们体内阳气从弱变强的制动器。只要胆一生发,一阳生起来,后面的阳就会陆续跟上来,慢慢地全身都会生发;但只要胆不生发,全身就都无法生发。因此,就有了“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这一说法,也就是指脏腑功能都取决于胆的生发之机。

胆的常见病变

胆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右肋胀痛,中医称之为胆胀。胆胀多发生在40到65岁之间的人,女性患这种病的几率高于男性,且常常是那些体形肥胖的人较容易得这种病。

胆胀的表现与现代医学所称的胆囊炎、胆石症相似。很有意思的是,胆石症常常会促发胆囊炎,而胆囊炎又可诱发胆石症,两者的关系密切,像一对孪生兄弟,谁也离不开谁。

当今胆囊炎、胆石症的发病率比较高,这与我们的饮食结构变化有关。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腾飞,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已不再是解决温饱的问题,而是追求吃好的问题。我们餐桌上也不再是粗茶淡饭,而是大鱼大肉。食物的丰盛,就容易暴饮暴食,这无疑会引发胆病,因为胆汁的分泌跟食物相关,过度吃饭和饮酒都会造成胆汁分泌的紊乱。

这些疾病的发生,还与工种和习性有关系。比如长期伏案办公,活动很少的人,常会压迫胆管,使胆汁排泄不畅,在胆囊内滞留,浓缩,最后就会沉积形成胆结石。

情志过度压抑也会使得胆无法生发,造成胆囊方面的疾患。如果胆生发不起来,那么人的两颊就会发青,这是胆气郁滞的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胆气不足,敢怒不敢言的人,常常会因某事气得脸色发青;另外,有的人会面如蒙尘,就像脸上蒙着一层脏土一样,这属于被压抑过度的现象,经常受“窝囊气”的人容易患这些疾病。

中医认为,人的气不足会造成虚火过旺,虚火煎熬胆汁,就会使饱和的胆汁溶液产生结晶,于是就产生了胆结石。另外,蛔虫的进入也是产生胆结石的原因之一。

胆胀的防治,应注意调养心神,时刻保持恬静愉快的心理状态;调节劳逸,做到动静适宜,以使气血流通;调节饮食,宜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如萝卜、苦瓜、苹果等;切忌暴饮暴食及食用油腻食品,不要酗酒、贪凉,不要喝冷饮料,注意保暖。

一身好胆需要正确的保养

不仅四季的变换是一个完整的循环,一天24小时也是如此。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不同的养生法,清代养生家尤乘将它称为“十二时辰无病法”。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气就像潮水一样,会随着时间的不同,在各经脉间起伏流注,且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如果能够顺应这种经脉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得到良好的养生效果。

从夜里11点到凌晨1点,是子时,这段时间是“胆经当令”。“当令”是什么意思呢?当令就是值班。在这个期间是胆经在这儿值班,所以叫胆经当令。

中国古代文化里,非常重视这个时辰。子时是一阳初生,恰恰是在天最黑暗的时候,这时阳气开始生发。在《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也就是说其他脏器都取决于胆的生发。经常熬夜的人肯定有体会,每当到了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犯困,当我们熬过了这段时间,等到夜里11点的时候,我们恰恰就清醒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阳气在这个时候开始生发起来了,精神也就振奋了。

那么,在子时的时候胆气是怎么生发的呢?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始,一直沿着头的两侧,然后顺着人体的侧面下来,一直走到脚的小趾。我们疲劳时喜欢手臂高举,就是抻拉胆经,以振奋阳气。我们打一个哈欠以后,人就显得精神一些,这也是胆气生发起来的象。

胆虽然主生发,但是这个时候阳气还特别小,就像老鼠一样小,但老鼠却是夜行动物,虽然小,却是在这个时候最为活跃。因此,你别小看这么一点阳气,它在太极图里面就相当于白鱼的最尖的那一点,叫少阳之火。那点“火”是生发力最足的地方,阳气的最终生发要从这儿起来。这就是十二生肖为什么以鼠为首的原因。

按照《黄帝内经》的睡眠理论,夜半子时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静,所以夜半应长眠。因此,大家在晚上11点的时候一定要睡觉,因为这个时候养的是刚刚生发起来的阳气。如果这个时候不休息,阳气没养住,就会耗散最宝贵的生机。

子时睡觉养生发之气,不仅养的是我们的胆气,还关系到脏腑、全身气机的生发;生发得顺畅,人的胆气就壮,胆量就足。可惜现代社会很少有人能在夜里11点左右就睡觉,因为晚上总是有很多事情要做,其实这对健康是相当不利的。

另外,为了促进胆汁的分泌,减少胆病的发生,不妨多敲敲胆经。胆经是一条从头到脚的经络,其中多处的经络都和其他经络相邻,唯独在大腿外侧的这一段只有一条胆经,而且这段胆经敲打起来最为顺手,因此可以选择敲大腿外侧的胆经。

你可以尝试攥紧拳头,在大腿外侧稍微用力敲打胆经,敲的时候肌肉应放松,人可以平躺在床上。由于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此力道不能太小,而且以每秒大约两下的节奏敲,才能有效刺激胆经,促进胆汁的分泌,提高人体的吸收能力。

此外,敲胆经还可以使胆经的活动加速,将大腿外侧堆积在胆经上的垃圾排出,因此,对于肥胖者来说,还有助于消除臀部和大腿外侧的脂肪。

(第二节) 水谷之海--胃

胃为后天之本,为仓廪之官

古代缺乏其他途径供给人体营养,所以,从口进入到胃的饮食水谷就成为人体营养物质供给的唯一来源。况且,疾病情况下口服作为治疗用药的主要途径,也要经过胃而发挥作用。因此,胃的功能正常与否,对人体生命活动而言就成为决定性因素。

中医把胃的功能归纳为“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胃是接受外来一切饮食的器官,又是消化饮食、维持五脏六腑营养的总仓库,所以内经上把它比为一个容纳粮食的仓库,和脾脏一起被称为“仓廪之官”。由于胃能接受我们喝进去的水液和吃进去的粮食,所以又叫它“水谷之海”。

我们在前面肾脏的生理功能方面已经谈过,人的生长、发育,必须依靠肾的精气,所以称为“先天之本”。但是肾所以能担负起这样的任务,还需依赖水谷精微的不断供给和贮藏,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而水谷精微需要经过胃消化食物才能得到。

由于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身体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都靠脾胃供给,所以,古人说脾胃是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也是气血生化之源,是制造精血的源头。因此,只要胃口好,再加上好好吃饭,身体一定会很棒。

胃的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所以,中医将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功能概括为“胃气”。胃气的有无,直接关系到我们生命是否可以继续。中医常用胃气的虚弱与否来诊断病情的轻重情况。如果胃气虚弱,就有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黄帝内经》一再强调,任何时候胃脉都不可以绝,胃脉一绝人体大限将至。这个道理很简单,胃脉一绝,连吃饭、吃药的能力都没有了,人就无可救药了。

胃“以降为顺”,就是胃在人体中具有肃降的功能。胃气是应该往下行、往下降的。因为食物经过胃的受纳腐熟后,必须下行进入小肠,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其实,胃的通降作用还概括了小肠将食物残渣向下传到大肠,以及大肠对这些残渣进一步处理,形成糟粕,并将这些糟粕排出体外的功能在内。

如果胃气不往下降,就会影响食欲,出现口臭、腹胀等症状;并可影响睡眠,导致失眠,这叫做“胃不和则卧不安”。如果胃气向上逆行,就会出现反酸、恶心、呕吐等“不降反逆”的症状。

胃、脾它们在生理功能上是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后天给养的任务,任何一方面有了病变,都能互相影响。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脾胃伤了,只要还能吃,康复就有望。

那么,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如何调理好胃的功能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好好吃饭。吃饭时除了要注意饮食结构、合理搭配、营养均衡外,还要特别留意的一点就是吃饭时千万不能生气。当一家人围坐一起共同进餐时,如果这种时候言语不当,特别是常有人在这时批评责备小孩的过错,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肠胃功能,导致出现肠胃疾病。再有,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切忌吃得太快,因为吃得太快也会损伤脾胃。

胃病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也许很多人都经受过胃病的折磨,因为胃病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病,只是各自的感觉不同而已。有的人一受凉肚子就痛,有的人一饿肚子就痛,而有的人吃完饭不久就觉得肚子不舒服,这都有可能是胃病的表现。胃病包括西医说的胃溃疡、慢性胃炎和胃下垂等。

呕吐

前面我们说过,胃气不降除了会卧不安外,还会导致经常性呕吐。我们都知道自然界的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特性,胃气也和自然界的物体差不多,它遇寒容易凝聚。如果我们胃中特别寒,凝聚力太过,就会造成胃气凝结,胃气不容易下去,就会出现肚胀、反酸等不降反逆的症状。

呕吐应及时诊治,防止脾胃后天之本受损。预防呕吐,应避免受凉,避免精神刺激,避免进食一些腥秽食物,不可暴饮暴食,不要吃生冷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烧心

一些胃不好的老人常常抱怨说,饭后总爱出现烧心、泛酸症状,有时甚至烧得胸口痛。其实这都是胃酸惹的祸,说白了就是胃酸在上逆的过程中,烧灼食道造成的。

对于胃酸反流引起的烧心症状,病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绝大多数病人表现为饭后1小时左右,在胸骨后或心窝部感觉到一种灼热感,还有一部分病人感到胸骨后疼痛,有的还会向上延伸,极个别的病人还会有胸口的压榨感和憋闷感。另外,也有一些人会在没有恶心、呕吐的情况下,发现胃内的酸性物质会向上反流涌入口腔。

中医学认为,烧心这种胃食管反流病主要与肝有关。当肝失去了它正常疏泄的功能,肝气就会横行,冒犯脾胃,导致胃气不走而上逆,这就导致烧心等不适症状。因此,中医治疗烧心常常从肝入手,只要把肝的疏泄功能恢复了,烧心也就会随之消失。

胃溃疡

胃溃疡属中医“吞酸”、“胃脘痛”范畴。一般来说,胃溃疡的发生,与我们的饮食不节有关。有些人忙的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闲的时候就暴饮暴食,这很容易导致发病。

想得过多也容易患胃溃疡。中医说“思则气结”,如果人想问题想得过多,气血就老是集结在上面,这样就会造成胃血不足,人就很容易得胃溃疡。

另外,情绪因素与胃溃疡的关系也很密切。日常工作中,上面有上级,下面有下级,正好夹在中间的人,如果协调能力欠佳,就会经常受夹板气;在家庭生活中,上面有父母,中间有老婆,下面有孩子,如果处理不好家庭关系,同样四面受气。这种郁闷生气直接后果是容易造成胃气和胃血不足,引发胃溃疡以及消化功能不良等疾病。

所以,了解胃溃疡的几个主要成因后,我们就完全可以通过规律进食,减少思虑,放松心情的方法来预防疾病。还是那句老话,没病早防,不要等到病上身了才来治疗。

胃下垂

胃下垂就是指胃的位置低于正常,且伴有腹胀、上腹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中医学中的“胃缓”一症与现代医学胃下垂颇为相似。《黄帝内经》中指出,肌肉健壮的人胃厚,肌肉瘦削的人胃薄;肌肉厚薄与形体不相称的人,则胃的位置偏下;肌肉不够坚实的人,则胃缓。这同时说明了患胃缓的人必然患有胃下垂。

胃下垂主要与中气不足有关。中气就是指脾胃之气,前面我们谈到过脾气具有向上提升的功效,胃和其他脏腑能保持在一定的位置,就与脾气的提升固定作用有关。现在脾气不足,提升固定的能力下降,无法把胃固定在原来那个位置,胃便会往下掉。其实这个时候常常伴有其他脏腑的下垂,不只是胃。找到了病因,治疗时就吃补气的药,把中气补足就行了。

小儿疳积

如果小儿面黄肌瘦,腹部膨胀,喜欢吃泥土,皮肤干涩,二目无神,上了年纪的人一看也许就知道这个小孩已经患了“疳积”。

自古就有“若要小儿安,需带三分饥和寒”之说。由于小儿脾胃功能还没有完全发育好,乳哺饮食稍一失常就容易成疳。凡腹内有虫的人,都喜欢吃异物。疳积的小儿肚内也有虫,所以常喜欢吃泥土、头发之类异物。

同类推荐
  • 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高血压病

    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高血压病

    常见疾病预防和治疗是一门学科,临床疾病复杂多变。系列书籍中所选病种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疾病,每一病种除详细介绍病因、病机、证候、治法以及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外,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其预防调护,做到防治并重。
  • 中老年百科全书

    中老年百科全书

    本书针对中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养生保健,合理饮食,体育锻炼,疾病防治等方面做了详尽讲解,帮助中老年人用一份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健康的体魄延年益寿,安度晚年。
  • 图解中草药家庭疗法

    图解中草药家庭疗法

    本书对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及外科等五大类,共55种常见病及多发病进行了论述,介绍了每一种疾病的病因、辩证分型、临床表现、中草药治疗的具体方法和方药分析,并附有方便有效的食疗方法。
  • 中老年人骨骼保健

    中老年人骨骼保健

    骨骼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人更易发生。人体一旦发生骨骼疾病,轻者造成痛苦,重者可造成残疾,甚或丧失生命。人到中年后,机体由盛渐衰,逐步出现各器官和组织的退行性变化。虽然人们最易看到的衰老的表现是人外表的变化,如皮肤松弛出现皱纹、褐斑,头发变白、变秃,胸部呈桶形,脊柱和下肢弯曲,体重减轻,身高变矮等,但人体内部最早出现的是骨老化,关节面上的软骨最早可在21~30岁即开始退化。所以,可把骨骼年龄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衰老的指标之一。
  • 解除身体的健康警报

    解除身体的健康警报

    健康是幸福的主要因素。一个洁净、强健而坚实的躯体,比最美丽的面孔更美丽。只要失去健康,生活就充满压抑。没有它,智慧、快乐、知识和美德都黯然失色,并化为乌有。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保持健康的唯一办法是:吃你不愿吃的东西,喝你不爱喝的饮料,做你不想做的事情。”要想长时间拥有健康,需要我们付出行动。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热门推荐
  • 乔布斯给青少年一生的忠告

    乔布斯给青少年一生的忠告

    梁金豹编著的这本《乔布斯给青少年一生的忠告》告诉你乔布斯那不同凡响的一面,以及他真诚地告诉你他的创业经历和独到的创业秘诀。字字肺腑,句句深刻,透露着做人做事的真谛。从这点来说,《乔布斯给青少年一生的忠告》一书称得上是年轻人的良师益友、创业者的行动指南。
  • 魂魄战尊

    魂魄战尊

    魂界大的能统领,魂魄大陆,这里的人们都修练叫:魂魄的东西,修魄境、魂狮、地魂境、天魂境、魂魄境、魂灵境、王魂境、皇魄境、皇灵、魂尊、魂圣、战尊。四大神兽被龙云天给觉醒了,后来跟龙云天融合在了一起。
  • IT精英的修真之路

    IT精英的修真之路

    在各国家竞相发展高科技背后,竟是当权者为追求大道而进行的角逐。都市IT精英谢丁意外收到厂商入侵挑战信,被异世神秘人选中,开始了一段IT精英的修真之路。修真,在这个快速文化盛行的年代,又有怎么样的发展呢?请关注IT精英的修真之路
  • 仙道鸿途

    仙道鸿途

    千百万年前,一纸禁仙箓降临大地,世上再无仙神。上古强者夺天地造化,凝练大道法则,妄图以人之力行仙之事,生生打碎天地成就万千始蛊之地,生灵涂炭。千百万年后,长生志于仙道,于古老的蛊地中一步一步来到禁仙箓下。
  • 冰心诀

    冰心诀

    冰心诀,化有形为无形,聚无形为有形。心之所向,无坚不摧;武撼乾坤,无出其右。地心之髓,冰之圣决。一个地球的现代少年,为保护地球,家人,承载了千年宿命来到守护星大陆。修心、修身,从地球到茫茫星空,锄强扶弱,感化世间。
  • 名门逼婚:男神的美妻

    名门逼婚:男神的美妻

    某日,一拍卖会上他拍得一尤物。“你是我拍来欣赏的,当然是里里外外都得一清二楚,脱……全脱了。”他手握一摄像机对着她,语气略带戏谑口吻命令着她。她咬牙切齿,心一横,一丝不挂的将自己呈现在他的眼前。他立马囧了,完蛋,上当了,假货?他能不能和人说说,他退货行不?当反抗派对上顽固派,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
  • 太古邪王

    太古邪王

    【强力推荐】神中神、魔中魔,若要我命由我不由天,杀人杀己杀苍生!太古邪王归来,地覆天翻!
  • 青梅走丢了:傻丫头的冰山男友

    青梅走丢了:傻丫头的冰山男友

    “你会爱我多久?”“直到灰太狼吃到羊!”大冰山遇上鬼马萝莉,秒变暖男。
  • 等待是对爱的承诺

    等待是对爱的承诺

    男孩纸们和女孩纸们,处于青春的你们是否有些懵懂无知?难免会有点小叛逆?等待的向日葵,虽小,但它带领我们走进了属于自己的花海,找到了自己的守望者。
  • 异世绝帝

    异世绝帝

    万古苍穹,破殇成军;阡陌红尘,繁花似锦!域玄大陆,强者于王势的争锋!看似废材三少爷崛起称霸,实则是一个来自异世的“少年”,狂拽酷炫吊炸天,女扮男装,独傲江湖。南氏家族直系“废材三少爷”,因为这个异世杀手的到来彻底改变!看世间万事,品人情冷暖;少年的落寞,乃前世杀手生涯所赐;少年的天赋,乃前世艰苦历练所得!一场强者与强者之间的竞争,一代圣帝天才的成长,现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