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3900000057

第57章 毛泽东从部分小说和军事著作中读到了什么治国智慧?(11)

4月1日,毛泽东从《战争论》的第168页看起,但之后整个读书日记便中断了。他是否读完了这本《战争论》尚难推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上述内容的某些观点,在毛泽东于同年5月撰写的《论持久战》一文中已有所反映。

四、毛泽东《论持久战》对《战争论》的汲取和发展

1938年5月,毛泽东在撰写《论持久战》这一著名的军事论著时,直接引用了《战争论》中的论述,批判地吸收了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关于“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的目的”和战争“概然性”的思想观点。

当然,毛泽东对外国军事理论的吸取,并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而是批判地继承,并加以改造,赋予新的内容,使之成为自己军事理论的一部分。

毛泽东至少从三个方面对《战争论》的某些重要观点作了批判汲取和改造发展:

第一,深化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战争论》对战争与政治关系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第一篇第一章)和(第八篇第六章),尤其是后者,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其关于“战争无非是政治交往用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观点。对此,列宁在读《战争论》的笔记中,曾把(第八篇第六章)称之为整个《战争论》中“最重要的一章”。但从毛泽东读《战争论》的日记看,对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观点的把握,主要源于(第一篇第一章)。克劳塞维茨主要提出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命题,并阐明: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战争不外是政治以特殊手段的继续,政治是使战争发生的最初动机。

而毛泽东则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哲学原理进一步深化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毛泽东通过考察战争与政治的共性问题,阐明了战争一刻也离不开政治的原理。他深刻地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这点上说,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也就是说,在战争与政治这个矛盾统一体中,政治属于共性的范畴,战争属于个性的范畴。要深刻认识作为个性的战争,必须先在共性的范围内,从战争与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联系中考察和研究战争。战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虽然同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都有广泛的联系,但其中最本质的联系则是政治。显然,战争绝不是单纯的军事行为,而是由一定时期内种种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关系引起的,是带有政治性质的行为。

另一方面,毛泽东还通过考察战争与政治的个性问题,阐明了战争是解决阶级、民族、国家、政治集团之间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式的原理。他指出:“战争有其特殊性,在这点上说,战争不即等于一般的政治。‘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政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再也不能照旧前进,于是爆发了战争,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这就是说,尽管所有的战争都是为了维护交战一方某个阶级的政治和经济的利益而发动和进行的,但战争不同于阶级斗争的一般形式,而是阶级斗争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最高形式;战争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斗争,而是一定阶级用以解决某种政治矛盾和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特殊手段。当各阶级在相互斗争中,采用经济、思想、文化和外交等非暴力的斗争形式和手段,已不能解决阶级矛盾或不足以实现其政治目的时,便诉诸武力,由此导致战争。

第二,发展了战争目的论。

关于战争目的这一思想,克劳塞维茨是从战争抽象概念中得出来的。他认为战争既然是迫使对方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那么,“它所追求的就必然始终是而且只能是打垮敌人,也就是使敌人无力抵抗”。这是“抽象战争的目的”。实现这一目的“所使用的方法,即消灭敌人军队和占领敌人地区”。

克劳塞维茨还把战争目的区分为政治目的和战争自身的目的。毛泽东采纳了这种区分。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战争的目的”一节的开始便说:“这里不是说战争的政治目的……这里说的,是作为人类流血的政治的战争,两军相杀的战争。”不过,克劳塞维茨是从其所谓“纯概念”出发唯心地探讨战争目的问题的,而毛泽东则结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唯物地阐发了战争的政治目的及战争自身的目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发挥和发展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目的论。

一是毛泽东首次将战争目的明确概括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目的主要是从“毁减敌之战斗力”和“己方战斗力之保持”的意义上论述的。

而毛泽东更加明确地指出了战争的根本目的,他说:“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消灭敌人,就是解除敌人的武装,也就是所谓‘剥夺敌人的抵抗力’,不是要完全消灭其肉体)”。其中,毛泽东吸收了克劳塞维茨关于“毁减敌之战斗力”论述的合理成分。

二是毛泽东联系攻防辩证地阐述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关系。

虽然克劳塞维茨在论及“毁减敌之战斗力”和“己方战斗力之保持”的问题时,也“涉及战争之全领域而支配之的攻击与防御”,但未及展开。并且,克劳塞维茨在强调其“毁减敌之战斗力”的问题时,又往往过分夸大了“毁减敌之战斗力”的作用,因而无形中将“己方战斗力之保持”排除在战争目的之外。而毛泽东则改造了克劳塞维茨将消灭敌人作为战争惟一目的的思想,把保存自己作为重要内容置于战争目的之中,把战争目的规定为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两个方面,由此构成了战争目的自身的矛盾运动,并紧密联系战争的基本形式——进攻和防御,深刻地阐述了战争的目的——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的辩证关系。

三是毛泽东把战争目的提升到战争军事本质的高度认识。

毛泽东在联系攻防辩证地阐明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关系的基础上,又将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从战争目的提升到战争军事本质的高度,作了进一步的深刻阐释:“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的目的,就是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从技术行动起,到战略行动止,都是贯彻这个本质的。战争目的,是战争的基本原则,一切技术的、战术的、战役的、战略的原理原则,一点也离不开它……它普及于战争的全体,贯彻于战争的始终。”这就不仅从战争指导根本法则上,更从体现一切战争行动根据的本质意义上,深刻揭示了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作为“军事上的第一要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从而丰富了战争本质论的内容。

第三,改造了战争“概然性”理论。

战争中的概然性指的是战争中根据大量现象估计偶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吸取了克劳塞维茨的“概然性”这一概念。他认为应当承认战争现象是较之任何别的社会现象更难捉摸,更少确实性,即更带所谓“概然性”。毛泽东所说的战争中的概然性,主要是指战争中的不确实性,揭示了战争现象的特点。

然而,毛泽东并非只是简单地接受了克劳塞维茨的“概然性”理论,他在更深的程度上发展、改造了克劳塞维茨的“概然性”理论。

克劳塞维茨在论述战争特性问题时认为:“战争于其客观的性质上是从属于概然性的”,“充满了可能性、概然性、侥幸性的游戏的性质……这种游戏的性质,实是贯串战争全体的,一切人类的行为中,战争最似掷骰子。”这在无形中给战争认识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与之相反,毛泽东则在承认战争具有不确实性等特性的同时指出:“我们承认战争现象是较之任何别的社会现象更难捉摸,更少确实性,即更带所谓‘概然性’。但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战争的特性也使人们在许多场合无法全知彼己,因此产生了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的不确实性,产生了错误和失败。然而不管怎样的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知其大略,知其要点,是可能的。”毛泽东还进一步从区分战争绝对确实性和相对确实性的意义上指出:“战争没有绝对的确实性,但不是没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确实性。我之一方是比较地确实的。敌之一方很不确实,但也有征兆可寻,有端倪可察,有前后现象可供思索。这就构成了所谓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确实性,战争的计划性就有了客观基础。”可见,毛泽东通过批判改造克劳塞维茨战争“概然性”理论,从战争的不确实性和确实性的辩证统一上,科学阐述了对战争的认识问题。

五、组织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

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之后,仍注意继续研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据郭化若回忆:1938年9月间,毛泽东约了十来个人,在他自己的窑洞里开哲学座谈会,每周一次,参加的有许光达、陈伯钧、郭化若,后来又有萧劲光、萧克等将军,文化人有何思敬、艾思奇、任白戈、徐懋庸等。在这期间的座谈会上,专门请何思敬讲克劳塞维茨的“战略学”内容。

另据徐懋庸回忆:当时专门请何思敬讲克劳塞维茨“战略学”的内容时,由于何思敬照着德文原著随译随讲,讲得实在不大高明。每次讲完出来时,将军们既不满意,我们也觉得索然无味。然而,毛泽东却听得很认真,还拿着一支红铅笔,在一个本子上不时地记录。我对这种态度和精神非常惊奇,因为不管何思敬讲得如何不好,毛泽东都能从何思敬传达的原著的话里,吸收到我们所不能理解的意义。

又据莫文骅回忆:为了正确领导革命,毛泽东致力于理论研究工作,不仅自己研究,还经常组织身边有关同志进行研究讨论,借以推动学习研究活动。他曾在延安凤凰山自己的住处,组织过“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和“哲学问题研究会”。采取的方式是每周讨论一次,晚上七八点钟开始,持续到深夜十一二点钟。其中,参加“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的有萧劲光、罗瑞卿、滕代远、莫文骅、叶子龙等人。《战争论》的学习讨论采用边读边议的方法。当时只有一本书,是国民党陆军大学出版的文言文译本,译文又很粗劣,读起来很不好懂。后来由何思敬直接从德文原版译出来,译一章介绍一章,并发了讲义。记得当时讨论得最多最热烈的是集中兵力问题。毛泽东说:“克劳塞维茨的作战指挥实践不多,但集中兵力问题讲得好。”

从上述回忆可以看出,毛泽东在延安曾专门组织过一个“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并着重研究了克劳塞维茨的战略论及其中有关集中兵力的问题。其中,所提到的《战争论》中文译本,很可能是杨言昌于1937年6月翻译、由南京军用图书社出版的分上、下两卷的文言文繁体字译本。但亦不能排除莫文骅的记忆有误,所使用的或许仍是柳若水的白话文译本,而非文言文译本。因为从所研究的内容看,克劳塞维茨“战略论”是其《战争论》(第一篇)“论战争之本质”和第二篇“论战争之理论”的延续,即毛泽东有关《战争论》的读书日记的第168页之前为《战争论》(第二篇)“论战争之理论”前半部分,其后乃(第三篇)“战略论”,有关集中兵力的内容为该篇的第八章“兵数之优势”、(第十一章)“空间上的兵力之集中”、(第十二章)“时间上之兵力集中”等。

另据《人物》杂志1989年第1期载:抗战爆发后,在重庆担任苏联军事顾问团翻译的傅大庆,得知毛泽东在延安正研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但苦于没有好的译本时,立即请缨,根据《战争论》的俄译本第3版转译。是书分上、下两册,于1940年11月由学术出版社出版,并托人送往延安。这个译本曾被朱德、叶剑英誉为当时最好的译本。毛泽东也读过这个译本。

六、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谈到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自己多次谈到他研究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除了本文在前边提到的他1959年4月在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上和1960年12月同部分向他祝寿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两次谈到外,他在1960年会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蒙哥马利说:“我读过你关于军事的著作,写得很好。”毛泽东谦虚地说:“我不觉得有什么好。我是从你们那儿学来的。你学过克劳塞维茨,我也学过。他说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的继续。”对此,毛泽东的国际问题秘书林克曾回忆说,毛泽东熟谙中外军事理论。“60年代初,他在上海会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谈起克劳塞维茨的军事著作,其熟悉的程度令人惊讶。同时,他还向蒙哥马利介绍了中国的孙子兵法。”

1975年秋,毛泽东会见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时说过:“在我看来,你是一位康德信徒,但理想主义并不好。我自己是马克思的学生,我并不看重理想主义,我对黑格尔、费尔巴哈感兴趣。克劳塞维茨曾讲过很有道理的话……”遗憾的是,施密特无意中打断了毛泽东的这个谈话。

毛泽东在批评斯大林对资产阶级的东西采取全盘否定的错误做法时,也特别提到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他说,斯大林把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说成是德国贵族对于法国革命的一种反动,从而把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全盘否定了。并据此“否定德国的军事学,说德国人打了败仗,那个军事学也用不得了,克劳塞维茨的书也不应当读了”。

显然,毛泽东不仅注意研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而且也如同马克思从黑格尔头脚倒置的唯心辩证法中汲取其合理内核一样,批判地汲取了《战争论》中合理的东西。对此,一些国外学者也认为:“毛泽东作为列宁主义者也是一位非常熟谙克劳塞维茨的人和其军事哲学的爱好者。”并认为:“毛泽东的共产主义理论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样也是继承和发展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本篇参考夏征难《毛泽东与中外军事遗产》,大连出版社,1997年版。

同类推荐
  • 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李白生于盛唐时代遥远的西域,随父母跋涉万里来到四川。自少年时代,他就热爱祖国的大自然,决心报效国家。他三次到长安,却每一次都失望地离开。他暮年从军,希望扫平安史之乱,却被诬为“从逆”,险些被杀害。李白一生多次漫游山川,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他和杜甫真诚的友谊更是千古传诵。李白的诗超凡脱俗、飘逸潇洒、气势磅礴、豪放优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学遗产。《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讲述了李白的故事。《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的作者是尹国宏。
  • 走近毛泽东(增订版)

    走近毛泽东(增订版)

    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此时也正处于一个艰难时期。两万五千里长途跋涉的征尘未洗,又面临着蒋介石驱使下的各路大军的封锁“围剿”。如何站稳脚跟粉碎国民党的重重包围,如何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是当时毛泽东千思百虑的问题。为此,他做了种种努力。毛泽东率领红军,接连粉碎了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几次“围剿”,力求保住仅存的一块红色根据地。毛泽东亲率东征军渡河赴山西,想闯开一条去华北抗日前线的通道,结果遇阻;毛泽东指挥西征军攻打宁夏、甘肃,想打通一条通往苏联的“国际线”,结果受挫。
  • 民国那些教育家

    民国那些教育家

    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书稿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化茧成蝶:李宁向左俞敏洪向右

    化茧成蝶:李宁向左俞敏洪向右

    一个用自己的名字做产品,做成了中国第一体育品牌,与耐克、阿迪达斯一起傲视群雄;一个由培训班起家,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在千万人当中传递希望的力量。
  • 毛泽东轶事

    毛泽东轶事

    本书内容包括:毛泽东巧用《水浒传》战胜了蒋介石;揭开毛泽东用兵如神之谜;揭秘毛泽东最高领导地位的确立过程;毛泽东五评《金瓶梅》;毛泽东为何推崇屈原;毛泽东写给女性的六首诗词等。
热门推荐
  • 寒冰情

    寒冰情

    三生轮回,两个人一起走过,青梅竹马,一见钟情,他们是谁呢?曦曦的第二部小说,敬请期待!
  • 妃挽倾歌:冷宫弃妃

    妃挽倾歌:冷宫弃妃

    绾绾,萦绕她一生的名字。鄙夷下,他给了她希望。可为何,却要尽数毁去。冷宫中,且看她如何妃绾倾城,百媚诸生。复仇中,无数阴谋交织着,权力,江山,终是浮生如梦。
  • 郡主囚宠

    郡主囚宠

    糊里糊涂的,晚上睡觉,醒来时,居然穿越到了古代,魂魂附身在了一位郡主身上。白得个男宠后宫也就算了,偏偏还替原来的郡主顶着个荒淫恶女的邪恶称号。恶就恶吧,我何不借此机会耍一耍我的风流性,好好的戏一下古代美男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恐怖的炸弹

    恐怖的炸弹

    本书为青少年课外阅读读本,通过案情分析、追踪线索、谜案推理等内容来提高青少年读者的逻辑推理能力。
  • 一只猎雕的遭遇

    一只猎雕的遭遇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 花开花落不是我

    花开花落不是我

    一个从小贫寒,内心懦弱,却依靠自己的努力步入城市学习、工作的老男孩,经历两段刻苦铭心的爱情却没有清醒,依然坚信他的爱情,但是现实的物质、欲望,将他一步一步摧残,他是否会向这个世界低头?
  • 仰望天空时,你依然在那里

    仰望天空时,你依然在那里

    当可爱萌呆的氧气少女@凝语熙,遇见冷酷霸道的校草@顾云哲时,会碰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国外的闺蜜@蓝檬瑶回来后,喜欢上了自己的男友,他们两会不会绝交呢?又有一个个第三者插入,事情会发生什么呢?
  • 效率!效率!——高效能人士的九个工作策略

    效率!效率!——高效能人士的九个工作策略

    本书从九个不同角度提出最为有效、也最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法,能让我们在一天的劳累之后,以最轻松的方式吸取最有用的养分,活学活用于我们职场生活。
  • 故话茶馆

    故话茶馆

    人去魂何归,念没心何往?黄泉路?忘川河?在幽冥鬼域的忘川河与黄泉路的交界处,有大片大片的曼珠沙华竞相开放。不知何时开始,这里出现了一个茶馆,名为故话。谁也不知道它的主人是何许人也,正如不知道这茶馆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只知道这茶馆很怪,它只接待执念很深,无法投胎,只能在忘川河边徘徊的鬼魂。而且从来不要钱,而是每个来到这里的鬼都要讲一个故事作为茶钱,或宫廷争斗,或江湖厮杀,或……——本文不定时更新
  • 鲜血大帝

    鲜血大帝

    只为再见父母一面的少年,无意中卷入光暗阵营的争夺,只身来到异世界的他,下定决心重活一世,登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