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9600000014

第14章 时穷节乃见美名垂丹青——宁死不屈被害的名臣(4)

他的儿子杨延玉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被俘之后,杨业仰天长叹道:“唉!太宗皇帝待我恩重如山,我本来指望可以讨伐敌人、保卫边疆来报答皇恩,谁知却被奸臣逼迫出兵,遭到这样的惨败,我只能以死报国了!”于是开始绝食。

契丹将军听说杨业不吃饭了,特意把全国最好的厨师请来,做了焖熊掌、烧大虾什么的摆在杨业的面前。杨业虽然也挺馋的,口水不知不觉流了出来,但他强忍着不动摇,一直三天,楞是什么也没吃。第四天早晨,士兵们抬着烤全羊来时,发现杨业已经死了。契丹将军听了汇报赶来,在杨业的遗体前站了一会儿说:“唉!好样的!是条汉子!士兵们,这烤全羊你们吃了吧!吃完把杨老将军埋了吧!”士兵们一边吃着烤全羊一边流着眼泪说:“杨老将军,谢谢了,没有你,我们过年也吃不上烤全羊啊!”

孙承宗:死不降清的明朝忠烈

中国明末大臣、抗清将领。曾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自请经略蓟辽,到职后亲自勘察关外的山川关隘,支持抗清名将袁崇焕、祖大寿等将领,练兵屯田强化边塞。崇祯十一年(1638)清兵绕道入长城,

深入京都南,进攻高阳城。他率家人及全城乡民守城抗清,终因清兵势众弹尽粮绝,城破被俘自缢而死誓不降清。

孙承宗是河北省高阳县西庄村人,祖上是河南汤阴,洪武年间移民到高阳。孙家一支落户西庄,另一支落户赵口。他老爸名叫孙麒,孙麒生了四个儿子,孙承宗是他最小的儿子。生于嘉靖42年正月二十五日(另一说:正月初八)。孙家本来比较富裕,但到了孙承宗少年时代,由于孙麒大手大脚,常拿财物帮助别人,家里一天天变得贫困了,连粥都喝不上了。

孙承宗少年的时候就非常聪明,17岁的时候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第二年岁试又考了个第一名,三哥孙敬宗得第二名。孙承宗当上举人却比较晚,直到32岁才以第五名的成绩在顺天的乡试中上榜。考中进士的时候他已经42岁了。在考中进士之前,孙承宗除了在家种地,就是给大户人家的孩子当家庭教师。先是在北京御史中丞姜璧家,后来又在易县兵备道房守士家,再后来,房守士升官当了大同当巡抚,又请孙承宗到大同教自己的两个儿子。

万历32年,孙承宗在会试时考中了进士,他的成绩并不是很好,名次排到了第115名。但在殿试的时候,他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了第二名榜眼。因为考中了榜眼,进士及第,就只好在翰林院里当编修,正七品。编修是一名史官,主要是作文字工作。孙承宗在这个岗位上整整工作了十年。

这十年间,孙承宗主要是做了五件事。一是本职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当时翰林院掌印官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刘一燝就说孙公是朝廷元气的代表。二是针对朝政写过不少的奏章,劝谏万历皇帝能够发愤图强,但是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三是为许多地方的地方志撰写序跋,由此可以看出,他在当时的名气已经非常之大。四是主持了两次考试,一次是应天府的乡试,李应升等名士就是在这次乡试中脱颖而出的。另一次是主持万历三十八年的会试,录取了钱谦益、傅宗龙、包鸿逵等人为进士,成为他们的座师。五是请假回家协助县令周之藩、钱春等人治理水患,为此还留下了许多的传说。

万历42年,孙承宗的人生出现了重大的转折,他被调到了詹事府工作。这个詹事府是培养教育太子的机构,一旦太子变成了皇帝,詹事府的官员就是帝师,往往就被委以重任。万历48年,58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驾鹤西游,太子朱常洛接班,他就是明光宗。

这个明光宗没有当皇帝的命,在位只有29天,就病死了,历史上称他为一月天子。光宗16岁的皇长子朱由校还没来得及被封为太子就直接当了皇帝,这就是明熹宗。熹宗当上天下老大之后,孙承宗被任命为经筵日讲官,不折不扣地成了皇帝的老师。作为皇帝的老师,孙承宗是十分称职的。

孙承宗不但学富五车。而且他做过多年的家教,对教育很有研究。再加上孙承宗对朝政、军事、民间生活都十分熟悉,他讲课能够紧密地联系实际。孙承宗讲话时声音很大。史书上说是“声如鼓钟,殷动墙壁”。孙承宗虽然北京话说得不是那么地道,但高阳话咬字清楚,这比同时当讲官的浙江人钱象坤等人强多了。所以,明熹宗朱由校非常喜欢听孙承宗讲课,说“那个胡子讲官讲得好啊!朕现在离不开他了”。渐渐地,朱由校与孙承宗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从万历42年到天启2年这八个年头,孙承宗除了给皇帝授课解惑以外,还做了几件非常重要的事。

万历45年的一天,明朝廷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梃击案”,大学士张问达感到这件事挺棘手的,就向孙承宗请教处理意见,孙承宗建议“不可不问,但又不可深问”,十分恰当地处理了此案,表现了孙承宗处理疑难问题的卓越能力。二是在神宗皇帝驾崩之后,孙承宗负责起草了“神宗遗诏”,这篇遗诏对万历皇帝在世时的种种弊政给予了彻底否定,实际上是一次革故鼎新,从此明王朝的政治局面发生了变化。充分体现了孙承宗的改革精神。

到了万历末年的时候,关外强悍的后金军队开始进攻明朝,先攻占了抚顺、清河,又在萨尔浒把明朝的四路大军打得一败涂地,接着占领了开原、铁岭,然后又攻克了辽东重镇沈阳和首辅辽阳,腐败的明朝军队打了很多败仗,节节后退。此时就有人向皇帝推荐腹有良谋的孙承宗出任兵部尚书,开始的时候,皇上没有同意。

不久,不可一世的努尔哈赤又指挥军队渡过辽河(三岔河),从辽东进入辽西,攻打广宁,辽东巡抚王化贞吓破了胆,竟然弃城而逃,与经略熊廷弼一起狼狈不堪地逃回了山海关。从此,关外就都是后金的天下了,山海关危急,京师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天启皇帝才任命孙承宗为东阁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孙承宗一上任,就立即大刀阔斧地整顿朝纲,兵部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这时,山海关经略王在晋提出要在山海关外面八里的地方再修一道重关,但这要花费一百万两白银。在山海关的兵备佥事袁崇焕、阎鳴泰、沈棨等人都不同意这样做,但他们说不服固执的王在晋,便只好写信给内阁首辅叶向高,叶向高就来与孙承宗商量这件事。

孙承宗一听感到很荒唐:“什么?还要修长城,他以为他是秦始皇呀?不行,这事我得管,我去一趟吧!”孙承宗决定亲自到山海关视察。孙承宗到山海关查看了一番后,觉得袁崇焕等人的意见是正确的,再修一道重关是劳民伤财,没有这个必要。孙承宗就劝说王在晋改变主张。

孙承宗说:“老王,国难当头,你还想着干工程呀?”

王在晋生气了,他说:“我这么干可是为了国家着想,不是修我们家院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孙承宗说:“希望你不要执迷不悟,现在国难当头,你还要搞这么大的工程,对国家并没有好处。”

王在晋摆摆手:“你别说了,我就是要砌这道墙,预算都做好了。”

孙承宗见王在晋油盐不进,便回到北京向皇上汇报,皇上听了汇报,想了想说:“这个王在晋不像话,非得要花一百万两白银搞这个面子工程,这样的干部得让他‘小孩拉屎——挪挪窝了’。”皇上一纸调令,把王在晋调走了。可是这样一来山海关就没有经略了,满朝文武推荐不上人来。皇上让孙承宗推荐经略人选。

皇上说:“老孙你想想,谁适合当山海关的经略啊?”孙承宗把朝官挨着个儿数了一遍,感到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就说:“陛下,还是我去吧。”

同类推荐
  • 穿越当权臣

    穿越当权臣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一代权臣,横空出世。上通天子,下令百官。于万民与军士中,获贤能之名。我是一个权臣,一个动一动手指,就能引起朝堂震动的大权臣。
  • 极品大将军

    极品大将军

    西晋之后,五胡乱华,政权更迭,神州大地陷入无尽的烽火战乱。北梁南唐,开始了长达二百余年的南北对立。被家族抛弃的少年,满怀报国之志,在北梁建功立业。和平与战争,忠诚与背叛,热血与冷淡,都如一叶扁舟,流入苍茫的历史长河,不复一丝波澜。
  • 单挑荒岛

    单挑荒岛

    一次海难,石笑玉穿越了,穿越到风帆时代,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不知道这一切,因为他穿越到的是一个孤岛。然后,一个单挑荒岛的故事就发生了……
  • 龙吟鹰啸

    龙吟鹰啸

    一不小心卷入了历史,爱!恨!情!仇!如何面对
  • 史记(第六卷)

    史记(第六卷)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其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选取其精彩篇章予以诠释叙述。
热门推荐
  • 繁花终有落地时

    繁花终有落地时

    若能同你携手共看这天地苍茫,倾尽吾之骨血又何妨这乱世无常,有你相伴,何求?即使再冷心冷情,那只是为遇到对的人,江山如画,执手共赏。
  • 旒情若梦

    旒情若梦

    她,天之娇女,他,军阀最不受宠的长子。两人的结合是一笔生意还是一场阴谋?她学成归国就被告知父亲竟在贩卖枪火,所有人都避之有过之而无不及。她看淡了人情世暖,最终遇到了他。他使计让她嫁给他,她在他家步步为营,说话做事都要再三斟酌。而他利用她的关系扩大自己的人脉,转而用柔情攻略她坚固的城墙。但她以为自己可以全身心交给他时,却被他伤的遍体鳞伤,体无完肤。当她给自己来了个了断,他感觉自己的世界都崩塌了,他这才明白自己已经爱她爱入骨子里了。……
  • 历史快餐.四世纪:列国争霸

    历史快餐.四世纪:列国争霸

    晋文公即位八年,结束了多年来晋国的党争,择贤而用,晋国群贤满堂,相互礼让。可见人心向善,没人愿意处于争斗之中。晋献公时期的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也没听说哪一次会盟有那些三十八国参加。而是成为晋国固有领土的一部分,这五十多个小国都被晋国给消化了,晋国由当初的百里之国变成辽阔的千里之国。
  • 邪王宠妃:腹黑二小姐

    邪王宠妃:腹黑二小姐

    她,21世纪最顶尖的杀手,却穿为叶府最无用的废材小姐,当废材变身绝顶天才,昔日欺辱她的人,通通做好心理准备,不往死里弄,她就不姓叶。他,帝国最尊贵的皇子,冷酷且腹黑,却慧眼识珠,独独对她痴宠无度。“喂,大哥,我们不熟!”邪王轻笑“娘子是不想负责了?”呃……且看他们如何强强联手,傲视群雄?
  • 界天神

    界天神

    尘寰人世,百族争雄,烽烟四起。三百年前,极北突现不夜之城,其内有至宝寒髓惹人觊觎,众英豪遂汹汹而至,最终不夜城一战而名动天下...三百年后,一少年携不夜城三大至宝再度临世...
  • 过日子的金点子:家居窍门篇

    过日子的金点子:家居窍门篇

    “过日子”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人人都想把“日子”“过”得好一些,可是,有时在各方面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人们“过日子”的质量却存在着差异。究其原因,这差异来自于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与运用的程度。
  • 边伯贤之伯雅之恋

    边伯贤之伯雅之恋

    一个平凡的女孩,现在那没有任何起起伏伏的人生中,遇到了一个永远闪着光芒的人,他和她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本书是当代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先生的自述文集。包括自述性散文、师友交游、自述性质的序言及后记等几部分,对进一步了解余光中先生生平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本书系余光中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
  • 韶华若止

    韶华若止

    她,自小即为异类,被父母抛弃,原本此生决定孤独终老,却没想到遇见了他。他,天之骄子,风姿卓然,自从遇见了她,心便在不知不觉中遗落在她身上。讲述二人相知相识,历经磨难,最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甜宠温馨文,不容错过,希望大家喜欢。
  • 大科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科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电灯的发明,蒸汽机的诞生,人类登上月球,等等,都是科学的作用和结果。因而,科学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时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