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9600000011

第11章 时穷节乃见美名垂丹青——宁死不屈被害的名臣(1)

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些名臣,他们在国破家亡的紧急关头,铁肩担道义,担负起挽救国家的历史重任,但是往往这副担子已沉重得无法担起,历史就选择他们做了“烈士”。他们不屈服于新的王朝,宁可舍弃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甘愿做旧王朝的殉道者。所谓“舍生取义”。他们的这种“义”往往和忠君的观念密切相关。中国的儒家思想,灌输给古代的这些名臣们的忠孝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因此,他们在危急关头,常常以忠于旧王朝为荣,这就是他们“舍生取义”的思想基础。但他们的这种“忠义”往往和民族大义结合在一起,这就使他们的行为多了一些壮烈的色彩。尤其在反抗外族入侵的斗争中,这些捍卫旧王朝的名臣,在人们的眼里就成了民族英雄,他们的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就成为一个民族千秋万代的精神财富。如南宋的文天祥,他的著名诗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广为传颂。但是,如果他面对的不是一个异族王朝,而是本民族的一个新王朝,如汉取代秦,唐取代隋那样,他的这一片“丹心”也许就没有如此的光彩了。总而言之,人们敬重的是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而“玉碎”的人们,而不是为了维护一个封建旧王朝愚忠而死的臣子。在当今这个尊重生命的时代里,不是所有的“宁死不屈”都值得人们赞赏,但这种“气节”令人凭添一份敬意。

文天祥: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烈士”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抗金的民族英雄。宋理宗时任右丞相,恭宗时任工部尚书。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枯四年(1256)进士,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军南下。第二年,元军逼近临安(今浙江杭州)时,出使元营议和时被扣留。后逃脱,组织义军抗元。祥兴元年(1278)兵败被俘,关押在大都(今北京)狱中三年。元朝多次劝降,均被毅然回绝,宁死不屈,后被杀害。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烈士”。他在狱中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传颂千古。

文天祥出生于吉州庐陵的一个平民家庭,他老爸很喜欢读书,在他的影响下,文天祥少年时就读了大量诗书,尤其对经史的钻研用心更大。18岁那年,文天祥参加了庐陵全县学子的考试,得第一名。此时,蒙古军队正大举攻宋,南宋正面临着严重威胁。一直为国家的命运感到忧虑的文天祥,在去庐陵考试时怀着沉重的心情信步走进了吉州学宫。学宫中祭祀着欧阳修、杨邦义、胡铨等本朝名臣志士的塑像,文天祥不禁暗下决心:“我死了以后一定要和这些人并列在一起。”两年后,文天祥和弟弟文璧一起进入吉州白鹭洲书院。

几个月后,兄弟俩都考中吉州的贡士,取得了应考进士的资格。在礼部的考试中,文天祥得到了主考官的器重。接下来在皇帝主持的殿试上,皇帝提出了四个问题:为什么天灾人祸频繁?为什么人才匮乏、士习浮华?为什么国用殆尽、兵力薄弱?为什么边患危重、虏寇入侵?文天祥直言论证,针砭时弊,笔走龙蛇,洋洋洒洒近万字,一挥而就。

他在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天灾不断是因为民怨太多,从上到下,各级官吏中有很多腐败分子,人民怎能不怨愤?人才匮乏、士习浮华是因为士风败坏,士人只追逐个人名利,对国家的荣辱和百姓的疾苦漠不关心,视而不见;国用殆尽、兵力薄弱,是因为国家缺乏好的财政政策和优秀的管理人才。国家财政都被皇室、大臣和寺观私自占有和挥霍浪费,如果把国家的财政收入全部用在军需上,兵力就不会如此薄弱。考卷呈上后,姓名、籍贯都被密封了起来,答卷另有人誊抄一遍。理宗皇帝御览完考卷,最欣赏第七名考生的答卷,就擢为第一。

主考官王应麟把答卷拿过去细读了一遍,高兴地对皇帝说:“恭喜皇上,得了这么一位难得的人才!”就这样,新科状元的桂冠落在了20岁的文天祥头上,而弟弟文璧却名落孙山。

在新科状元文天祥出宫回住所的路上,前有四名卫士呼喊清道,后有七名卫士跟随,很是威风。道路两旁,挤满了前来观看的人。紧接着,及第的进士们参加了理宗皇帝亲临的“闻喜宴”。“闻喜宴”上,文天祥怀着激动的心情为宋理宗献上了一首诗:于皇天子自成龙,三十三年此道中。悠远直参天地化,升平奚羡帝王功?但坚圣志持常久,须使生民见泰通。第一胪传新渥重,报恩唯有厉清忠。

按理,天文祥接下来还要参加一系列活动,直到皇帝最后册封官职。可是,就在文天祥中状元的第四天,他42岁的老爸不幸病逝,他不得不与弟弟一起回家奔丧。按封建礼教,文天祥要在家中为老爸守丧三年。就因为这样,天文祥虽然中了状元第一,却没有做上官,但他并不感到惋惜。宝枯六年(1258)八月,守孝期结束,朋友们让文天祥给宰相丁大全写信,争取出去做官,他却说:“不急,何必把做官看得这么重呢?”一些地方官要代他申请,也被他婉言拒绝了。

开庆元年(1259),文天祥陪弟弟文壁进京应试。文璧中了这科的进士。文天祥也在到了临安后,被任命为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从此开始了艰难的仕途生涯。

就在文天祥刚刚就任官职的时候,蒙古军队开始大规模的进攻南宋。开庆元年(1259)九月,由忽必烈率领的蒙古军队突破了长江天险,进而包围了鄂州。南宋朝廷上下震动,惶恐不安。宋理宗慌乱中罢免了奸相丁大全,起用贾贵妃之弟贾似道为相,督军迎战。但当时在朝中掌权的董宋臣等人主张以退为守,提出了逃跑的主张,建议迁都四明(今浙江宁波)。

许多官员都反对这一可耻的主张,但迫于权势不敢说话。滞留京师的文天祥认为皇帝一逃,对江山社稷十分不利,人心会因此动摇,国都临安难以保全。于是,天文祥毅然上奏宋理宗,请求斩董宋臣以安民心。可惜他的奏疏呈上去后,却没一点回音。十二月初,蒙古兵因内部出现权力之争突然北撤,临安城内一片欢呼,宋理宗下诏改元“景定”,王公贵族们重又过起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景定元年(1260)二月,朝廷任命文天祥为签书镇南军(今江西南昌)节度判官厅公事。但文天祥不接受任命,而是申请担任“祠禄”。这是一种闲职,虽是主管某地某观(道教寺庙)的官,实际上却不管事,只拿俸禄而已,是优待那些退休、罢官的官员的职位。文天祥申请做这类官,分明是不想和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他的申请得到了批准,派他出任建昌军(今江西南城)的仙都观。第二年十月,朝廷又任命他为秘书省正字兼太子府教授。按惯例,这一职务应由前科状元担任,他再三推辞不下,于第二年就职。至此,文天祥才正式走上仕途。

景定四年(1263)十二月,做了一年京官的文天祥又出知瑞州(今江西瑞安)。文天祥出知瑞州之前,皇帝重新起用奸臣董宋臣,文天祥极力劝阻起用这个奸佞之人,但未得到皇帝的允许,文天祥想愤然辞职,经朋友劝慰,他才出知瑞州。

瑞州三年前,曾遭一股蒙古兵的烧杀掠夺,此时依然城垣萧然,民不聊生。地方上的一些恶霸、流氓乘机敲诈勒索残害百姓。郡兵也目无法纪,骄纵成性。文天祥到任后,抓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处以重刑,并公布了很多法令,秩序很快安定了下来。在一年的任期内,文天祥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实事,深受百姓爱戴,老百姓一提起文天祥都竖起大拇指说:“好官啊!”

次年,宋理宗驾崩,宋度宗即位,改元咸淳。文天祥被提升为江西提刑,主管司法、刑狱、监察,兼司农桑。但在任江西提刑时,他因仗义平反了一起冤案,遭人诬陷被弹劾罢官。文天祥一时心灰意冷,决意遁隐山林,居于文山。两年后,即咸淳二年(1267)九月,朝廷又起用文天祥为吏部尚书左郎官,他几次推辞没有获准,于十二月就职。但文天祥仅上任一个多月,就由于刚直不阿被小人诬陷,罢职再回文山隐居。这年冬天,朝廷刚任命他为福建提刑,马上又有人站出来反对,朝廷又收回了成命。

咸淳五年(1270)三月,著名诗人江万里出任左丞相,他一直很器重文天祥,便于四月启用文天祥出知宁国府,一年后又调任军器监兼崇政殿说书、学士院权直、玉牒所检讨官。文天祥再次步入仕途,但等待他的仍是打击、诽谤。他每做一次官,都有人在想方设法找他的毛病。就在他被提任几个月后,因为在为皇帝起草诰词时不小心触犯了权奸贾似道,被亲贾的御史弹劾罢官。

但是,咸淳九年(1273)正月,任命他为湖南提刑的诏令又下来了,他只得打点行装重新上路。这时,江万里任湖南安抚大使,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天文祥去潭州拜见他,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但都深为国事忧虑。此时江万里已经76岁,他感叹道:“我老了,干不了什么大事了,挽救国家的重担就落在你身上了,任重而道远啊。”老成练达的江万里慧眼识人,看出只有文天祥这样的人能够担当起挽救国家的重任。这年冬天,文天祥申请调回江西本省,以便照顾祖母和母亲。获准令下来后,他便回到了江西,为赣州(今属江西)知州。

四次遭受诬陷、排挤、弹劾,三次布衣还乡,文天祥十多年的仕途之路一直坎坷不顺。在他回到江西不到一年,元军又大举进攻南宋,气势汹汹扑向东南,严重威胁着后方的安宁,这也意味着天文祥将结束他15年沉浮不定、坎坷多灾的仕途之路,开始戎马生涯。

文天祥到赣州任上没多久,宋度宗驾崩,年仅四岁的赵显(xian)即位,他就是宋恭帝。这年九月,忽必烈大汗命伯颜以丞相身份率20万大军从襄阴(今属湖北)兵分三路出发,势如破竹。到十二月,元军突破长江天险,攻占了鄂州。十二月二十日,太皇太后下了《哀痛诏》,号召各路军民起兵勤王,保卫京师临安。由于南宋政治的腐败,政权已经摇摇欲坠,各地文官武将惧怕元军的强大攻势,不敢前去抵抗,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响应号召。紧接着,文天祥又接到担任江西提刑的任命书,要他速率兵赴临安勤王。

文天祥是第二年(1275)正月十三接到《哀痛诏》的,捧着诏书,他泣不成声,决心应召誓死勤王,挽救南宋江山。南宋人民原本就饱受了元军的烧杀掠夺之苦,文天祥一号召,就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了勤王军。三天时间,就募集了一万多人。他发布文告,在江西省征集义士粮饷,并率先将祖母和母亲送往惠州交弟弟奉养,把家中的全部财产充当义军费用。四月,义军已全部集中在吉安整装待发。

丞相王熵知道后,非常高兴,立即建议召这支军队前往临安。可是,由于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陈宜中从中作梗,说文天祥这人太“猖狂”,做的是“儿戏”,要他继续留守隆兴府(今江西南昌),王熵一气之下,离职出京走了。七月,朝廷才因为临安空虚,催促文天祥率兵入京。八月中旬,任命文天祥为工部尚书,兼都督府参赞军事。

八月下旬,勤王军抵达临安。但由于常州告急,平江(今江苏苏州)受到威胁,文天祥又赶紧率兵赴平江前线作战。赴平江之前,文天祥曾上书,请求斩首叛将吕文焕的哥哥吕文德及其侄儿吕师孟,以明抗元决心,鼓舞士气。但朝廷不仅没批准,反而追封这两人分别为义郡王和兵部尚书,以此讨好叛将。

文天祥到平江后,勤王军在初次作战中英勇奋战,除守卫平江外,文天祥还派出3000人赶去支援常州,由朱华和尹玉率领,结果在五木与元军遭遇。此时,南宋朝廷也派兵2000人增援常州,由张全率领,但此人无心抗战,没与勤王军好好配合,临阵逃脱。由朱华、尹玉率领的义军在杀敌无数后,终因寡不敌众,除了4人突围外,其余将士全部壮烈牺牲。尹玉身受多处重伤,仍浴血拼杀,最后,元军不敢和他靠近搏斗,就拿4根长枪架住他的脖颈,用棍击死。文天祥后来上书,请斩临阵逃脱的张全,但朝廷充耳不闻,姑息了事。五木一战,虽伤亡较重,却使江西义军威名大振。

就在这时,元军留下少数兵力看守江北扬州等地,其余主力兵分三路,直扑临安。临安防御空虚,元军三路攻来,使朝廷大为震惊,急令文天祥率兵赶赴独松关,把守元军通往临安的咽喉要道。谁料义军还没到,独松关就已经失陷。在伯颜攻下常州后,全城上万人被杀害,只有几个人藏于桥坎下才幸免于难。在这种情况之下,文天祥只好退兵到临安防守。

此时的临安城里早已是一片混乱的景象,左丞相留梦炎已经溜出城去,后来投降了元军。右丞相陈宜中与太皇太后想请降苟安,以求保存小朝廷。召集大臣议事,前来上朝的官员只有6人。到了这个时候,太皇太后才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督促各路兵马,维持残局。已年老懦弱的吴坚则被任命为左丞相。

文天祥发现,要保住临安已经不可能,便建议南迁。因为三路元军已经开始包围临安。文天祥想,闽广两地平安无事,江西和湖南还有很多地方在宋朝手中,他率领的勤王军有三四万人,京师义民可组织20万,因此他和张世杰商议,可以背城一战,以战为守。如守不住,再退居到江西等地继续斗争。然而,即便文天祥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太皇太后和陈宜中已经加紧了议和行动,派人给伯颜送去了传国玺和降表。张世杰不愿投降,扬帆出海,向南而去。

景炎元年(1276)正月十九,丞相陈宜中害怕被扣留,不敢去与元军议降,加之元军一股兵力进驻到临安城外的教场,他仓皇逃到了占城(今越南境内)。但元军又坚持非丞相亲自来请降不可。最后,这场非同一般的谈判不得不落在了文天祥身上。正月二十,太皇太后命他和吴坚、谢堂、贾余庆等人,前去伯颜营中议和。吴坚胆小怕事,一直不敢抗争;谢堂遇事一点主意都没有,只会低三下四、唯唯诺诺;贾余庆是一个迎合元军的下流小人,对新朝官位心怀幻想。文天祥意识到,只有自己想办法取得主动权了。

文天祥昂首阔步走入伯颜设在临安城外皋亭山明因寺的大营,伯颜自以为是地问道:“丞相是来谈投降的事吧?”文天祥义正辞严地说:“我不是来投降,我是来谈判的。投降是前任丞相的事,我这个人的词典里是没有投降二字的。太皇太后命我任丞相,我今天就前来营中商量两国之事。”文天祥态度强硬,慷慨陈辞,伯颜等人都很佩服。

21日,经过一夜密谋的伯颜等人扣留了文天祥,派降将程鹏飞同吴坚等人去临安劝太皇太后投降。就在文天祥被扣留之时,奸臣贾余庆代替文天祥做了右丞相,并和吴坚等人准备了降表送往伯颜营中。得了降表,伯颜立即请文天祥进帐并进行劝降,伯颜说:“文先生,现在全天下都知道你是宋朝最大的忠臣了。可是宋朝肯定不行了,你归顺我们元朝算了。你想做什么官都行,让我听你的都行。只要你投降,什么都好说。”

文天祥说:“好啊,那你们先把兵撤了吧,别总想着抢人家的地盘,做人还是厚道一些好。”

同类推荐
  • 美国:从殖民地到惟一超级大国

    美国:从殖民地到惟一超级大国

    本书探讨了美国如何在两百多年中获得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强国的原因。
  • 古代升级日记

    古代升级日记

    狐朋狗友:”寒少,咱们赌钱去。“墨寒:”我今天给府里做饭,提升厨艺等级。”“叮,制作香蕉炒大肠,经验值:50,制毒等级提升。”--------------------------------------------------------这是一个极懒之人准备写的书,文笔还很差,所以,尽管去喷吧
  • 共和中的帝制

    共和中的帝制

    本书以1917年张勋复辟前后的中国社会为主要关注点,以严谨的态度,探讨了此一时期政坛的现状,包括是否对德宣战,如何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张勋复辟前后军人集团、文人集团的反应等等史事,读来既有趣味性又兼具学术性。在此基础上,张鸣老师在行文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在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推进社会的进步?执政者在面对不完善的游戏规则时,尽力弥补制度的漏洞还是采取厚黑的手段,哪一种更能实现其执政理念?
  • 明末山贼王

    明末山贼王

    又穿越,可这次穿越过去居然变成了一个山贼……好吧,山贼也要逆天啊!
  • 绝代双娇之极品孩童

    绝代双娇之极品孩童

    黑沉的天空吞噬最后的暮色,四下里一片寂静。11岁的少年帝王结起秀气的眉,搭在护栏上的手猛然用力一握,青筋暴起。她看不见血色的薄唇开合着:萦襄,你要助我。站在她身侧的少年白衣翩跹,站在瞭台之上似要乘风而去,栗色的长发温润而柔软,顺着他的眉眼,饱含一腔柔情,他的眸子映着星空,凝视着不远处的楼宇,红唇勾出一抹好看的弧度。淡淡的道:微臣定是竭尽所能的,因为我们是一样的人、、、后半句话细不可闻,淹没在黑沉的夜色里。
热门推荐
  • 亡魂系统

    亡魂系统

    亡魂的世界,系统的人生,这里将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 神秘未婚夫:宠爱重生妻

    神秘未婚夫:宠爱重生妻

    付宝宝自重生之日起就有三个不嫁,一不嫁富二代,二不嫁官二代,三不嫁红二代!重生以后她要默默赚钱,等着去把她前世的爱人找出来。可现在是怎么回事?这个名义上是她未婚夫的男人居然……
  • 忘川永殇

    忘川永殇

    世人皆知,莫羡妤是折梨门主李临渊的软肋。却无人知晓,越光国主才是清欢圣女的浩劫。因为他,她家国毁灭、生父被杀、挚友惨死,就连他承诺的越光王后的头衔,也被他当成一件交易品送给了另一个女人。从青梅竹马到不共戴天白骨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终究不过公子忘,红妆亡。“所以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一个疯子从意欲复国到拱手江山;一个傻子从纵情浪荡到为爱痴狂一个哑巴从为兄护航到负了高堂,哦,对了,还有一个姑娘,从众星捧月到被世人遗忘”“这都什么玩意?结局是啥?”“人走茶凉。”
  • 逐妻

    逐妻

    二劳:当那夜你在我身下骂我臭二劳与坏二劳时,我已将你当成我的爱妻。当她是卖鱼妹时,他是打渔郎。她初入将府为婢,他为将府送鱼。她作为舞姬为船上王爷取乐,他作为船夫心痛共赏。她为人看上夜夜与人醉生梦死,他唯有余暇之际递上一碗醒酒汤。终于,她踏完征程为一国之母,他身先士卒,为御前一品侍卫。她已过妙龄,他诚然而立。追了整整十载,依旧是近在眼前却远似天边。一切都因她的不甘平凡而起,若一开始就从未有过妒忌之心。临死之前她不会在他怀中留下那一句后悔再无其他言语。或许,在青山绿水间会有一座小茅草屋,那里边住着一家三口。他们因幸福而平凡,因永恒而不凡。
  • 萌物你别跑

    萌物你别跑

    这是我第一次写,请大家多多关照,谢谢。。。本以为能逃离他却想不到不论她怎么逃都逃不过他的五指山。“求求你放过我吧,我把我全部财产都给你,行吗。”“不行,除非你跟我结婚你管理我的全部财产,要不然你就还2亿,你说说你想选个。”“我什么都不选。”。。。。。。另一个场景“你怎么还在这里呀”“我怎么就不能在这个呀”。。。。直到他们到达婚姻的殿堂中幸福的在一起,却不到的是一一个人出现打破了这一切。。。。究竟他们是否会推开命运的枷锁,又是否是分道扬镳呢???、?
  • 恶魔校草之你是我的人了

    恶魔校草之你是我的人了

    自从肖小莹妈妈生了一场大病之后,由于妈妈要去美国治病,肖小莹一家就搬去美国了。突然她爸爸让她和她的青梅竹马安墨晨订婚了......
  • 九方杀神

    九方杀神

    九方大陆,陆分九方,这是一个玄幻的世界,主角与你共进退,华东布衣邀你一同欣赏。
  • 绝世公主之我要报仇

    绝世公主之我要报仇

    原名为欧阳雨若的她,父母在她6岁时就被杀了。雨若的心门也在他们死去的那一天关上了。来到现代,孤苦无依的她认了一个黑帮老大做父亲。6年后,世界第一的她,在遭人暗算后跌入了“时光隧道”,有个人告诉她,她原来是“白麟大陆”的公主,希望她这次为杀死她父母报仇。说完,就让她带着现代的背包穿越到了一个在历史上毫无记载的中西结合的国度。只是不巧,“时光隧道”将她投到了“沫丘”(文中有介绍哦)。不屈不挠的她决定在这个国度里也要闯出一片属于她的天地来!于是她花了5年时间在“迷雾亡林”里试练,并让自己的内力和精神力成为了大陆最强。现在,她终于踏上真正的复仇之路............
  • 星破天魂

    星破天魂

    天魂大陆,是一个星力纵横的世界,强大的星武者斗天斗地,编织出星魂的伟力。天魂大陆百万年来的敌人到底是谁,是星兽还是人类自己,亦或都不是。百万年后,逆天体质强力归来,星魂归位。七颗星珠同时齐聚,揭开这宿命的对决。天魂大陆又将何去何从,一切尽在此书。
  • 半缘仙道半缘君

    半缘仙道半缘君

    修仙家族灵根优劣分明,秦乐菱天道之命被毁。神秘井搭救九天玄狐得到一只的眼眸欠一世情,一切繁华皆浮云。不困于心,不乱舆情。千里梦中人,是否白衣胜雪,笑容轻绝。(本文非正统言情,女主扮猪吃虎,专心刻苦不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