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0400000055

第55章

凌玉被送客后不久,刘伯温的儿子刘琏突然有一天闯进刘伯温的卧室,说:“城里来了几个身穿锦绣的淮西口音的人。”刘伯温扔了手中的筷子,跑起来到院子里张望,但刘琏却带了点失望的口气说:“他们穿城而过了。我以为他们京城里的人是来看父亲您的。”

刘伯温的肺里发出剧烈的嗤嗤声,脸色惨白,指了指儿子,大概是想要骂几句,可由于紧张,没有说出话来。

刘琏不是他爹刘伯温,自然就不明白老爹的恐惧产生的源泉。刘伯温以为那几个淮西口音的人中会有朱元璋。虽然理性告诉他,朱元璋不可能来处州,但他还是会胡思乱想。

朱元璋亲自去侦查大臣这样的事件不是没有过。刘伯温在弘文馆的一位同事,曾为陈友谅工作的罗复仁就曾受到过这样的“皇恩”。罗复仁和刘伯温的性格很像,秉性刚直,能言敢谏,在朱元璋面前敢于直陈意见,朱元璋表现出很喜欢他的样子,称他为“老实罗”。突然有一天,老实罗正在家里读书,几个人进了他家院子。他定睛一看,吃了一大惊,原来正是他那伟大的皇上。朱元璋观看了他的房子,发现这房子破烂不堪,在房间里迈的步子稍大一点,就会尘土飞扬。朱元璋对这种苦行僧的生活很满意,说:“大贤人怎么能住这样破烂的房子?”回宫后,他就下令赐给老实罗一座高大豪华的宅第。

“世事难料!”刘琏有一天正在读书,突然听到父亲刘伯温没头没脑地说了这样一句,他问询,得到的回答是:“天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所以,我必须要小心,加倍地小心。”

刘伯温说这话的时候,左手毫无生气地垂着,右手的五根手指震颤着。刘琏叹了口气:“老爹真的老啦!”

朱元璋来信

刘伯温有时候并不老。1371年阴历六月,朱元璋西征兵团攻陷明玉珍的儿子明升的重庆,明玉珍帝国覆灭。这是一次值得庆贺的事,但朱元璋遇到了一个小难题。钦天监的人对他说:“太阳里又见黑点,而且已经三年。”朱元璋曾清楚地记得,几年前,太阳曾出现黑点,他的一员大将胡深被敌人处决,他不知道这次太阳里的黑点预示着什么。

本年阴历八月,朱元璋想到了在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物刘伯温。其实朱元璋根本没有想理刘伯温,但这种天象的事,他手下那群人种居然没有一个可以解决。钦天监的工作人员讨论了很多天,给朱元璋递交了一份报告。报告中详细叙述了自有人类以来太阳黑子的历史记载,并且认定太阳出现黑子必然是不祥之兆,因为每次太阳有黑子出现,都会有灾难的事发生。天灾也有,人祸也有。可这些人只会总结,不会推理,当然更不会预测。

朱元璋发了一回怒,钦天监的人就跪在下面浑身发抖。谁都明白,发抖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于是,朱元璋就想到了刘伯温。想到刘伯温,在他看来,应该是无可奈何的事。

朱元璋给刘伯温写了封信,信中说:“万恶的重庆政府已被我解放,举朝欢腾,天下人欣喜若狂。我现在的疆域比之中国历代王朝的疆域已不算少了。你之前曾说过,元王朝是以宽而失国,所以我认为治中国,非猛不可。不过那些恶人是非常厌恶严刑峻法的,所以诽谤国家,总搞小动作,我很头痛。这可能是最近天象有变的缘故,最近太阳中出现黑子,不知道灾祸从哪里来、什么时候开始。”

接着就是朱元璋最狡猾的地方:“你住在山中,身边肯定有些奇能异士,你可否和他们请教一番,研究出个推理性的报告,交给我?”

谁不知道,刘伯温最善于观天象、识变化,还用得着去请教别人吗?朱元璋其实最核心的意思是,即使你把这件事办了,我也认为这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劳。

信的最后,朱元璋又假惺惺地说:“上次你儿子来送感谢信,由于我太忙,没有问您的身体如何,我现在差人去给你送信,你就不要给送信人礼物了,只请他吃个农家菜就得了。我想你现在肯定不亦乐乎,山里空气好,你又没有什么烦心事。所以赶紧把这件事办了。”

刘伯温接到这封信后,陷入沉思。他内心开始了波涛汹涌。一方面,朱元璋重新想起了他,这使刘伯温燃起了他潜意识里“安邦定国”的欲火;一方面,他又恐惧这种事,因为自1368年以来,和朱元璋打交道成了他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重。

他很矛盾,真的想不理尘俗事,一直到死去,但又不敢和朱元璋这样说。在矛盾重重中,他的欲望战胜了理智,他拿起笔来,准备写下关于太阳黑子的推理报告。但他没有直写,而是先恭贺朱元璋解放了重庆,然后才说到太阳黑子的事。

刘伯温认为,太阳黑子的出现并不绝对地证明就有什么灾难的事发生。这话他早就说过,为政当宽猛结合,该宽要宽,该猛要猛。这其中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规律,全在自己的本心。

朱元璋读到这封信后,放下了心。就在1371年阴历八月之后,朱元璋曾多次向刘伯温请教天象问题,刘伯温都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

当人们在1371年最后一个月看到刘伯温时,刘伯温的精神似乎好了很多。这和他重新与朱元璋建立了联系有着重要的关系。

他那蜡黄的脸有了一点点红润,他的左臂偶尔也能听从他的指使,他还能以年轻人的速度爬上青田山,欣赏山下的景色。

有那么几天,刘伯温认为枯木真的会逢春。朱元璋的来信越来越有人情味。问候他的身体,问候他的家人,偶尔还会用几个可怜的字追忆一下两人并肩奋斗的情景。这让刘伯温产生了梦幻般的感觉:皇上在他人生低谷时终于拉了他一把。

不过,他那极富智慧的头脑偶尔会跳出来警告他:狗是改不了吃屎的。

这话当然是提醒他,朱元璋只是暂时利用他,现在的他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只是个工具,是一把扫帚,打扫完房间后,扫帚仍然会回到墙角,从来没有人会把扫帚放在房间正中央。

刘伯温没有重视这一警告,于是,他最后余生中最大的波澜“谈洋事件”出现了。

谈洋事件

谈洋事件包含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这样的:青田县南60公里处有个村落叫谈洋,这里是处州的边缘地带,和温州接壤,同时又与福建行省的三魁比邻。由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这是块“飞地”,浙江行省鞭长莫及,福建行省没有义务管,所以此地的治安环境相当恶劣,是出产刁民的宝地之一。早在元朝时,这里就经常发生盗贼光天化日之下抢劫杀人的事件。后来,一大批私盐贩子跑到这里占山为王,并与方国珍友好。方国珍投降朱元璋后,此处仍然是个盗贼的安乐窝。朱元璋政府羽翼未丰,对此地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刘伯温自从朱元璋的来信“重视”起来后,突然心血来潮,像中了魔一样研究起了谈洋。在作了大量研究和调查后,刘伯温给朱元璋写了封信。信中说,谈洋这个地方之所以是盗贼的天堂,就是因为那里的百姓也不是好鸟,他们照顾着盗贼,甚至他们本身就是盗贼。要彻底解决谈洋的治安问题,必须要在那里设置巡检司。

巡检司是县衙底下的基层组织,职能相当于今天的武装检查站。其主要设置在关津、要冲之处。它的职能是盘查过往行人;稽查无路引外出之人,缉拿奸细、截获脱逃军人及囚犯,打击走私,维护正常的商旅往来。

朱元璋认为这个建议非常有建设性,于是就让大臣们讨论。胡惟庸马上恼羞成怒。

胡惟庸虽然没有特务出身的杨宪那样耳听八方、眼观六路,但自他进入中书省担任左丞后,他始终把精力放到工作上,他动员所有的官员都专注天下事,无论大事小情,必须要第一时间向他汇报。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是希望能被朱元璋继续刮目相看,然后把他送到丞相的椅子上去。但不能不说,自胡惟庸主掌中书省后,整个帝国政务的确在有条不紊、几乎毫无遗漏地进行着。现在,突然出了这么一件事,胡惟庸的脸上无论如何都挂不住。

那天早朝的情景是这样的,朱元璋先是问浙江行省:“你们可有人知道谈洋这个地方?”

让朱元璋大为震惊的是,居然没有人回答。也就是说,没有人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地方。这说明什么,依朱元璋那个变态的脑袋思考的结果就是,人人都在关心自己眼皮子底下那点破事,或者是关心连最偏僻山区的妇女都知道的大事。

他去问胡惟庸:“你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吗?”

胡惟庸知道。他曾在福建的基层待过,听说过浙江有这样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是任何基层官员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因为太乱,农夫白天是农夫,晚上就成了盗贼。但自从朱元璋建立新中国后,谈洋这地方就没有人提及过,按胡惟庸的见解,这地方太微不足道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大事太多。或者说,这个地方的治安可能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自我良好了。就如春天来了,所过之处全是绿色。但胡惟庸不知道,谈洋那地方永远都是沙漠。

现在,胡惟庸感觉嘴里渗出一股苦涩的黏液,针对朱元璋的询问,他不无痛苦地回答:“臣知道这个地方,正准备作实地调查后……”

朱元璋用手势制止了他。他说:“这种地方全是刁民,还用作什么实地调查,一定要设立巡检司。”

胡惟庸急忙承认朱元璋的英明,但他马上就问道:“皇上您是怎么知道这地方的?”

朱元璋不满地向他瞥了一眼,冷冷地说:“是刘基告诉我的,他也认为应该设立巡检司。你们中书省是不是应该向他学习一下?”

如果说,胡惟庸没有注意到谈洋这地方,而让别人注意到了导致他的羞愧,那么,当他听到是刘伯温注意到的后,羞愧就变成了恼怒。

刘伯温简直是阴魂不散,胡惟庸现在就是这样的想法。他恨刘伯温,因为刘伯温把他看成是一个危险人物。他更恨刘伯温的是,刘伯温似乎总在朱元璋面前抢他的风头。这在普通的社会生活中都是大忌,何况是在残酷的政治生活中。

胡惟庸现在唯一想的就是挽回面子,挽回面子的唯一方式就是把刘伯温的功劳贬低得一文不值。他对朱元璋说:“刘伯温离谈洋近在咫尺,而且谈洋之地的平安与否和大局无关,但如今他现在提出来了,我们应该加紧筹办这件事。”

朱元璋冷笑,说:“你呀,那就去办吧。”

一个月后,谈洋巡检司设立,刘伯温的心情很好,仿佛重新找回了当年和朱元璋的亲密感情,但这是幻觉。他和朱元璋永远不能回复从前的关系。

天意有时候很难猜测,这是因为它不按章法走。谈洋巡检司设立的几个月后,又发生了一件事,把刘伯温推到了悬崖峭壁上。

这是第二件谈洋事件,事情是这样的:茗洋这个地方本来驻扎着一支武装小分队,不知是什么原因,这支小分队有个叫周广三的士兵发动兵变,带领了一批士兵和农夫跑到了谈洋占山为王。而巡检司由于初建,在应变能力和作战能力上都有欠缺,于是,周广三很有坐大的气势。当地政府吓破了胆,所以隐匿不报。刘伯温离那个地方最近,对情况最了解,所以就写了封奏折,要他的儿子刘琏亲自到南京城送给朱元璋。这是1373年阴历三月的事。

胡惟庸得知此事时,七窍生烟。他召集他的团伙成员,拍着桌子大叫:“他刘伯温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体统,连续两次,居然不通过我们中书省,这明显是没有把我放在眼里。这样的事我如果还能忍受,那还算是个人吗!”

他的同伙们一致认为他不算个人,并且义愤填膺,认为必须要教训刘伯温,让天下人看看,没把胡副宰相放在眼里的人是什么下场。

教训刘伯温是一定的,但怎么教训他,大家分成两派。一派是武将,武夫做事大都喜欢直奔主题,快刀斩乱麻。和智商有关的事,他们做起来很费劲。依他们的意见,找几个手脚麻利的刺客,去青田把刘伯温做了。一派是文臣,他们在政治迷宫中走过很远的路,并且深有体会,用政治手段最安全,也最具杀伤力。所以,他们认为应该在皇上面前指控刘伯温。

胡惟庸先是否决了武夫们的办法,然后对文臣们说,皇上自刘伯温回老家后,对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刘伯温在他心目中已有了新的地位,而且,刘伯温这人也没有什么瑕疵供我们指控的。所以,这个思路虽然不错,但操作性不强。

正在大家叽叽喳喳时,胡惟庸在人群中听到了一声冷笑,这声冷笑是那种自信的笑,胡惟庸一下就听出来,这个人是个有办法的人。他在人群中循声望去,就望到了一个国字脸、浓眉小眼的人。这个相貌让人联想到卡通人物,不过此人的智慧可一点都不卡通。他叫吴云沐,是司法部部长(刑部尚书)。从其职务来看,就知道他在栽赃陷害上有着丰富的经验。

胡惟庸看到他冷笑后,一副得意洋洋的架势,就知道他有东西。吴云沐向他使了个眼色,胡惟庸马上明白了,他清退了众人,只留下吴云沐和几个心腹中的心腹。

吴云沐伸出一根手指,说:“很简单。编一个让皇上特别忌讳的故事,让刘伯温成为这个故事的主角。”

其中一心腹马上作恍然大悟状,抖搂小聪明道:“就说周广三叛乱是刘伯温主使的。”

胡惟庸很鄙夷地看了他一眼,冷笑道:“你当刘伯温是头猪啊,他指使周广三叛乱,又第一个来报告?再说,他和周广三八竿子打不着,怎么可能联系上。皇上信了这种事,那才叫奇怪呢。”

他又看向吴云沐。吴云沐慢悠悠地说:“我听说一个人的优点往往会成为别人攻击他最便利的匕首,有时候,一个人的优势其实就是他的劣势。”

这段富有哲理的话让胡惟庸陷在茫茫云雾中,他极力地转动脑筋,思考这句话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事实,终于他想到了。

他一拍手,说:“刘伯温这人的优势不就是能掐会算吗?”

吴云沐连连点头,说:“是啊是啊,只要在这上面做文章,不怕搞不倒他。”

胡惟庸陷入沉思,用他那在政治斗争中苦修出来的超级联想力,终于又一次让他想到了。

胡惟庸想到的这件事和周广三叛乱没有关系,而跟去年的谈洋设立巡检司有关。

几天后,吴云沐向朱元璋上了一道指控刘伯温的信,信中说:“去年,刘伯温要您在谈洋设立巡检司,名义上是为了朝廷着想,实际上是为了他自己的私欲。”

朱元璋看到这里,很奇怪,刘伯温居然还有私欲,这真是他没有想到的一件事。他接着往下看,信中说出了刘伯温的私欲:刘伯温原本是想把他自己的坟墓建到那里的,但那里的百姓不愿意,所以他就想出了以政府的名义驱逐那些百姓,而那块地自然就空出来了。

这封信最妙的地方就在于写到此处,戛然而止,留给朱元璋的意味,深长。

朱元璋果然品尝出了其中的意味,立即毛骨悚然。刘伯温可是未卜先知、能掐会算的神人,风水这种事在他那里就是小儿科。他如此煞费苦心地选中谈洋那个地方作为坟墓,这已是一目了然。那个地方一定是风水宝地,甚至可能是龙兴之地,将来的天下,可能要姓刘。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不但毛骨悚然,而且脸色发白。他放下信,手扶着龙椅,几乎要摔倒。“可恶!”他深吸了一口气,恨恨地说。

同类推荐
  • 杜拉拉升职记(全四册)

    杜拉拉升职记(全四册)

    职业成长必读书,柳传志、冯仑推荐,畅销逾五百万册!杜拉拉是一个靠自我奋斗成功的普通人,她的故事比天才的传奇更值得参考。揭示初职场立足之道:职场菜鸟要摆脱受累又受气的命,秘诀何在?作者历经五年进行重大修订,情节更精彩顺畅,经验分享更实实在在:初入职场立足之道、进入管理层级秘诀、如何做到明智跳槽、怎样过上理想人生——从站稳脚跟到天高海阔,杜拉拉带你领悟职场人生的晋级法则。电影《杜拉拉追婚记》由林依晨、周渝民、陈柏霖主演。《杜拉拉升职记》全四册套装,包括《杜拉拉升职记》《杜拉拉2 华年似水》《杜拉拉3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杜拉拉大结局 与理想有关》。
  • 让你感动的300篇微型小说

    让你感动的300篇微型小说

    有句名言说:“人的一生也许不会成功,但永远都在成长。”成长,是人生的乐章中最动听的歌曲,幕然回首,我们会发现,在岁月的长河里,曾深深影响我们、感动我们的故事仍然像昨天刚刚发生过的一样,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古龙文集-圆月弯刀(下)

    古龙文集-圆月弯刀(下)

    丁鹏凭“天外流星”剑扬名江湖,怎知被柳若松设计骗去剑谱,败于柳若松手下,并被冤枉盗窃武功。丁鹏侥幸逃命,被“狐女”青青所救,进入狐的世界,又习得青青祖父的魔刀刀法。丁鹏与青青回到人的世界,不仅大败柳若松,还设计使他的无耻嘴脸败露,柳若松而后拜丁鹏为师。丁鹏的刀法已入化境,决定前往神剑山庄挑战谢晓峰。而他也暗中发现,青青他们根本不是什么狐,而是多年前江湖人惧怕的魔教。从此,他卷入了魔教、神剑山庄、名门正派三者的争斗中去。柳若松则在暗中进行着他的阴谋……
  • 舍身崖

    舍身崖

    《舍身崖》是一部10部短篇小说的汇编集。小说题材广泛,既有作者对童年轶事的描写,也有对农村风土人情的介绍;既有借古人轶事来达到教育今人的良好愿望,也有对现实社会好人好事的歌颂,文字虽朴实却另有新意。
  • 婆婆凶猛

    婆婆凶猛

    一个女人和男人的爱情,一个女人和男人的婚姻生活。柔弱的晓柔与像狼一样的男人同床共枕,像恶狼一样的婆家人对她虎视眈眈。婚宴,婆家人不但没有准备付酒席的钱,而且在婚宴进行的前一刻还在小市场忙自己的生意。看上去,这个婚礼好像和这家人一点关系也没有。晓柔小产,病房里除了娘家妈妈之外,婆家人几乎不闻不问,而狼一样的老公却一改从前的温柔在外面和别的女人调情,演绎他的风花雪月。
热门推荐
  • 妖怪快到碗里来

    妖怪快到碗里来

    我本一心向蓝天,无奈命运不善待。虽有宁静心一颗,奈何麻烦滚滚来。探险遇怪失真心,青焰双双变黄泉。修仙之苦莫若此,长生是否到头来。
  • 星魂帝

    星魂帝

    五百年前,魂帝、赤龙、妖帝等五位绝世强者竟同时陨落,究竟是何人所为?五百年后,一个被诅咒的少年因机缘巧合得魂帝真传,为了前往万妖居住的无尽妖林寻求妹妹的身世,一路上经历嗜血妖佛、妖帝古墓等奇遇,却又为何被十殿阎罗拿下地府?最终的真相又到底是什么,让少年万分震惊?五百年的血战一触即发!(不出意外,每天中午1点或以及晚上9点各一更)
  • 神魔之体

    神魔之体

    第十三时空中的某名少年,因为某些原因变成了神魔之体的体质,却也引来了某些人的嫉妒与惦记,于是将其纳入门下后因某事此子堕入魔界,开始修炼魔界之道,直至后来爱人回归将至后宫壮大。
  • 醉梦秋枫

    醉梦秋枫

    世间万物有灵皆有情姻缘情事天注定人胜定天红鸾动渡的世间千千结红尘月老姻缘薄追寻你内心的爱情解读那费解的缘。打开月老的姻缘薄,寻找你向往的爱情故事。
  • 三国之第一猛将

    三国之第一猛将

    我是吕布,我来自三国。洪荒的凶兽冲击着荒原,无数的战士泣血沙场,翱翔的巨龙在天空肆意的咆哮,黑发狂舞的战奴仰天怒喝手撕金翅大鹏雕!白骨铸就的王座,我手持方天戟称孤道尊天下无双!十座至高无上的神座?终究有我的一席之地!
  • 二十而励

    二十而励

    海归现身说法,教诲年轻人做人处事、自我经营、创业、积累人脉、打造执行力、实现目标,以及如何面对爱情、学习、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 EXO之忆花凉

    EXO之忆花凉

    很多年后我我会想,若人生一视只如初见,那该多好。舞台上他们光芒万丈,魅力四射;舞台下他们平淡无奇,活泼可爱。我们想守护的weareone,不是说说。也许2014年之后我们才知道,他们的笑是我们唯一想留住的美好。作为助理,尹梦妃将会和他们一起见证奇迹诞生,辉煌历史,不可打压的盛世还有………………离合的痛苦。(本文是助理文,以助理的视角写,所以,所有事情都是真的,当然有些虚构元素,本文原创,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EXO之娱乐圈坏女人改造记

    EXO之娱乐圈坏女人改造记

    我是娱乐圈不可多数的人才,但我却是娱乐圈众所周知的坏女人...
  • 情有独钟:王爷枕边香

    情有独钟:王爷枕边香

    异世穿越,神秘男声告诉她,不属于如今的世界。命运齿轮开始转动,她回到了该在的世界。他,是纨绔霸道的三王爷,他说:“你若不喜欢这世界,我便为你覆了整个天下。”她,是不受待见的丞相家二小姐,她说:“你若成风,我便成云。”他为她遮风挡雨。只为换她安好。后来的世界,风起云涌,等待他们的是生与死的分离,还是相濡以沫的幸福?
  • 大乘入楞伽经注

    大乘入楞伽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