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自1990年中国第一次向中东地区派出军事观察员以来,中国迄今共参加了1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共派遣维和人员6000余人次,是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
和谐、合作是发展中的中国贡献给世界的财富。中国将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并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但是,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日益壮大,相关的“中国威胁论”便开始浮出水面。但是,中国实力的壮大,并不意味着中国就会威胁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一个国家对于世界和平是否构成威胁,并不在于它的国力是否强大,而在于它奉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是中国的外交局面全方位开展的30多年。中国致力于同各大国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友好,并且在多边外交领域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在当今世界一切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中,中国都以其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
在和平外交政策的主导下,中国只会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程上“添砖加瓦”,加油鼓劲,绝不会去做妨碍世界发展大趋势的绊脚石。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让百姓放心地吃
我期待这个工作组尽快向我反馈(食品安全相关)建议。说到底,我重视食品安全,不仅作为总统,也作为一名家长。
——奥巴马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管制
民以食为天。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吃饭问题都是“天大”的事。所谓关注民生,餐桌的关注永远排在首位。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是追求解决温饱问题;到了如今物质丰富的年代,人们关于“吃”的要求就有了极大的提高,温饱已经不成问题,能否吃好才是关键。吃饱相对容易,吃好就无止境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要吃得安全、健康、无污染,同样不容易。
食品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消费者组织关注的重要问题,这也是中国广大消费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开展的“中国城镇消费者权益护现状”调查显示,在消费者关注的维权热点难点中,食品安全位居榜首。
但是,就现实情况而言,“餐桌上的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在转型期的中国,这个问题则表现得更加突出严峻。曾几何时,媒体上关于食品安全的负面报道一个接一个。红心鸭蛋查出“苏丹红”、福寿螺吃出线虫病、多宝鱼检出违禁药物、面粉里“调白块”超标、粉丝中发现致癌物,等等,信息接触多了,也就让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逐渐产生了怀疑。
2008年9月,沸沸扬扬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似乎以三鹿原董事长田文华被刑拘、河北石家庄市多名主要领导问责、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的引咎辞职为标志落下帷幕,但给中国百姓造成的伤害却远远不能平息。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造成的全国近4万弱小生命的健康伤害自不必说,截止到2008年9月21日8点,据卫生部通报,各地因食用婴幼儿奶粉接受门诊治疗的婴幼儿累计为39965人;正在住院治疗的婴幼儿为12892人,有158人发生过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中有较重症状的婴幼儿104人,有3例死亡病例。对绝大多数的中国普通百姓来讲,三聚氰胺事件造成的心理伤害恐怕远比身体伤害要严重得多。而其中的伤害之一就是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加深,而且这在短时间内不能消除。
一次食品安全的突发事件,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国家相关部委也下了很大力气进行整治,但根本问题为何一直未能解决,这就值得我们有关政府部门反思。解决中国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分散落后方式是主要措施之一,除此之外,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和检测也是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
“人命关天”,“民以食为天”,这些话都在阐述一个道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事实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还远远不止这些。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也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甚至,它还会影响到群众对社会和政府的信心。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暴露了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失。可以说,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已经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消费者、政府部门都已经把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但是,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部门都还停留在认识的起步阶段。为了避免政府花大力气、长时间去修复因为食品安全带来的公信力问题,政府部门就有必要对食品安全加强监管和检测力度。对于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管制,或许我国的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借鉴和参考奥巴马针对食品安全问题采取的一些措施。
近几年来,美国也发生了不少的食品安全事故,包括“毒菠菜事件”、“沙门氏菌事件”和“花生酱事件”。更严重的是,这些事件背后是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即美国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次数已经达到平均每年350起,比20世纪90年代初增加了100起。对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奥巴马认为主要是因为美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规定建立于20世纪初,已经无法满足当今需求。如今,美国的食品安全检查和执法机制已经不利于政府相关部门分享信息和合作治理。此外,近年来,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一直处于资金和人力不足的境地,其资源仅够每年检查全美15万家食品加工厂中的7000家,给公众安全健康造成“令人无法接受的”隐患。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的管制和监督,奥巴马宣布成立一个新的食品安全工作组,由卫生和公众服务部以及农业部部长共同担任主席,与其他部门合作,向总统就如何改善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审查和改进食品安全法律和加强执法等问题提出建议。此外,他还宣布,农业部将采取措施,阻止病牛进入食品供应链。联邦政府也会加大对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投入,大幅增加食品监察人员,实现食品安全研究室现代化。
这些政策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美联社报道说: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菜,一是吃得健康,二是在经济不景气时可节省金钱。
鉴于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的形势依然严峻,建立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喝得放心,这需要企业、政府、行业和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和有效配合。而在这几方面力量当中,政府的职能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监督到位,严格执行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才会有所转变。
干预拯救楼市,稳定民生环境
我们大家都为这场房贷危机付出了代价。但如果我们允许危机继续恶化,我们将付出更大的代价。危机正在影响住房权、中产阶级,以及人们的美国梦。如果我们大胆行动,迅速地阻止这一切,每个美国人将因此受益。
——奥巴马
楼市危机拯救楼市政策微调
历史注定2008年要成为不同寻常的一年。继1929年全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之后,2008年,全球经济面临世界性经济危机,其规模与危害史无前例。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因为受股市和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美国的楼市开始遭遇了严重的滑铁卢。
据报道,美国楼市泡沫爆破,楼价大跌令很多业主资不抵债,现在全国有1200万名负资产业主,即平均每6名业主,便有1人濒临断供,甚至破产,随时引发新一轮断供和破产潮。有经济学专家指出:美国负资产家庭数目从2006年的300万,暴增3倍至今年的1200万。据经济学专家预测,随着楼市只跌不升,到2009年9月,负资产人数将迫近1460万。
分析认为,负资产过多将拖慢楼市复苏的进度。同时,过去美国人靠“按上按”套现的消费模式“风光不再”,对已疲惫不堪的消费市场更是雪上加霜。
在这个全球化影响越来越显著的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某一个国家能够专有的——次贷危机产生于美国,但它影响的是全世界。同样,美国的楼市危机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为拯救美国经济连续打出两记重拳后,奥巴马又向这次经济危机的重灾区——房地产市场突发重手。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近日刊文称,奥巴马提出了一个750亿美元救助房屋市场的指导方针,希望多管齐下,帮助大约900万受困的房奴,拯救美国摇摇欲坠的房地产市场。
“我们大家都为这场房贷危机付出了代价。”奥巴马说,“但如果我们允许危机继续恶化,我们将付出更大的代价。危机正在影响住房权、中产阶级,以及人们的美国梦。如果我们大胆行动,迅速地阻止这一切,每个美国人将因此受益。”
在不久前奥巴马政府才宣布的这项750亿美元的计划可称是自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雄心勃勃的帮助美国房主的方案。不论你的收入多少,只要你的按揭不超过729750美元,且你的住房有被没收的危险,你都可以从这个计划中得到帮助。许多房主将会看到自己每月支付的款项减少几百甚至超过一千美元。准确地说,将从奥巴马计划中直接受益的将有大约900万个家庭。
奥巴马政府干预拯救美国楼市的举措,可以给我们当前的楼市带来一定的启示。
从1996年开始,中国的住房制度开始改革,工作单位不再分房子,国家开始实行贷款买房,这大大地刺激了人们的住房需求。刚开始的时候,北京的商品房在1000元每平方米的水平,很多人就觉得太贵,所以迟迟没买。但是,没想到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涨到了5000元以上。到2007年,北京商品房预售均价首次突破了10000元。房价飞涨,这些年来一直都是老百姓的心头之痛。老百姓都感觉到房价不是涨起来的,而是飞起来的。一直以来,老百姓对多年来居高不下的房价感到万般无奈和愤怒。
到了2008年,由于股市动荡、货币紧缩、人民币升值等经济层面的原因,房地产市场需求减弱,中国的房价也开始遭遇滑铁卢。2008年的房价下跌,让一些迫不及待要买房的老百姓拍手称快,而未来房价的不确定性仍然让人感到忧心忡忡。
但是,继2008年房地产市场实行大规模降价以来,关于未来房价走势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关于政府应不应该救市的争论也一直没有消停过。面对当前中国楼市形势,有些人提出,在CPI周期上行、经济周期下行的背景下,中国楼市需要一场挽救市场预期的行动,也就是需要实施一些政策的微调。于是,“救市论”被一些业内人士和一些官方机构提出,直至如今正式“落地”地方楼市。
随着“救市”呼声的水涨船高,全国有不少的省市纷纷悄然推出有利于供应方与需求方的地方楼市政策。如西安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恢复房地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对市民购买商品住房给予一定比例的政府财政补贴。《意见》规定,从2008年9月4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对购房户按购房款总额分等级给予补贴。其中,购买9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房或购买144平方米以下二手住房的,可享受购房款总额1.5%的补贴;购买90~144平方米商品住房的,可享受购房款总额1%的补贴;购买144平方米以上商品住房及二手住房的,可享受购房款总额05%的补贴。另外,《意见》还规定,对于商品房项目,在2009年6月30日前,房地产开发企业按期开工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在150元/平方米基础上减免35元/平方米。
事实上,“救市”政策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低调地推进。比如,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相继有厦门、长沙等市提出包括购房入户、免税降税、购房补贴等购房优惠措施,以挽回楼市的颓势。
对于救市和维护老百姓之间的关系,有人认为,房价跌得越厉害,老百姓就会越高兴。所以,政府部门不应该救市,而应该让楼市继续跌,一直跌到老百姓满意为止。事实上并不是如此,房价持续下跌,对老百姓来说,终究还是弊大于利。对于已经购买了住房的老百姓来说,他们中间大部分人都几乎把一生的积蓄都投在了房地产上,房价一旦下跌,他们就成为了负债的房主;而对于没有买房的消费者来说,看到房子降价以后,因为买涨不买落的心理使然,会促使大家不愿买房,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房市形成了真正的泡沫。所以,房价一旦持续下跌,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房价的暴跌在短期内看来是对老百姓有利,但是,如果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情的话,结论就不会这么简单。
而且,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房地产实际上是我国国内市场发展的龙头,它不仅带动了建筑原材料工业的发展,而且还创造了众多的就业岗位,再加上按揭买房的消费方式,这些都是拉动市场发展的强大动力。如果房价大幅度下跌,房地产商抽资出逃,上游众多的企业就会相继倒闭,这样就会引起失业、就业竞争加剧、工资下降等一系列关乎民生的问题。可以说,救楼市就是在救百姓,这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