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恬,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岁登基,由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至18岁。亲政以后,特别信任翁同龢。1894年甲午战争起,他和翁同龢等主战,慈禧太后及李鸿章、袁世凯等人主和。
李鸿章——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被革职,选赴日议和,签订《马关条约》。
吴大澄——初名大淳,避清穆宗讳改名。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又别号白云山樵、愙斋、郑龛、白云病叟。江苏吴县人。同治初客沪,入萍花社书画会。清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光绪十二年(1886年)擢广东巡抚,光绪十八年授湖南巡抚。中日甲午战争起,他上折主战,率湘军出关收复海城,因兵败革职。一生喜爱金石,并工诗文书画,是有名的清流。
刘坤一——湘军宿将,晚清重臣。字岘庄,湖南新宁人。廪生出身,曾三任两江总督。1891年以两江总督受命帮办海军事务。甲午战争期间,出任钦差大臣,并向朝廷举荐袁世凯。
翁同龢——江苏常熟人,字叔平,大学士翁心存之子。著名书法家。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是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的师傅。光绪八年,命充军机大臣。中法战争期间被罢黜。光绪皇帝亲政,再授军机大臣,眷倚尤重。甲午战争时,力主对日一战。
周馥——安徽建德(今东至)人。早年因多次应试未中,遂投笔从戎,在淮军中做了一名文书。累官县丞、知县、直隶知州等。与袁世凯是世交。甲午战争爆发后,以直隶按察使之位被任命为前敌营务处总理。
张謇——江苏海门常乐镇人,1869年科举考中秀才,1876年(光绪二年)夏,前往浦口入吴长庆庆军幕任文书,后袁世凯也投奔而来,两人构成吴长庆的文武两大幕僚。1880年(光绪六年)春,吴长庆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陛见,张謇随同前往。同年冬,吴长庆奉命帮办山东防务,张謇随庆军移驻登州黄县。1882年(光绪八年),随吴长庆督师支援朝鲜平定叛乱,起草《条陈朝鲜事宜疏》,并撰写《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政论文章,主张强硬政策,受到“清流”南派首领潘祖荫、翁同龢等的赏识。1884年(光绪十年)随吴长庆奉调回国,驻防金州。1885年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894年(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陈树棠——陈树棠,字茇南,广东人,1880年1月经当时驻美公使陈兰彬推荐,曾出任美国旧金山领事。1882年4月回国,被李鸿章派到朝鲜考察商务,受到朝鲜国王的接见。1883年10月,他又经李鸿章推荐,出任中国总办朝鲜商务委员,直到1885年11月卸任回国。
唐绍仪——广东珠海唐家镇唐家村人,又名绍怡,字少川,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自幼到上海读书,1874年官派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881年归国。曾任驻朝鲜汉城领事、驻朝鲜总领事。和袁世凯交厚。
马建忠——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1876年(光绪二年),他以郎中资格被李鸿章派往法国学习国际法,同时兼任中国驻法公使郭嵩焘的翻译。回国后投身到李总督府门下,成了李鸿章办理外交与洋务的左右手。曾去印度、朝鲜处理外交事务。
吴长庆——淮军庆字营统领,官至浙江提督、帮办山东军务。朝鲜禁军叛乱,奉李鸿章命率军平叛。事平,赏三等轻车都尉,留镇汉城。吴长庆驻朝两年,组织朝鲜人民修道路,筑桥梁,救灾恤丧,示以恩信。回国时,朝鲜人民作歌相送。光绪八年四月,吴长庆奉命移防金州,闰五月病逝。
丁汝昌——晚清北洋水师提督,字禹廷,安徽庐江县人。甲午之战,率舰退避威海卫,致北洋水师陷入绝境。战败自杀。
袁保龄——字子久,又名陆龛。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县。系咸丰、同治年间钦差大臣漕运总督袁甲三次子,袁世凯的叔父。1862年中举人,曾随其父镇压过捻军。1881年,李鸿章以“北洋佐理需才”为由,奏请朝廷将其调到天津,委办北洋海防营务。
袁保中——字受臣,袁澍三的长子,袁世凯的生父。在项城袁氏家族中属长门长孙。他一生没有出仕为官,仅以附贡生资格捐过同知。
吴兆有——字孝亭,安徽肥西人,1829年10月(道光九年九月)生。青年时入淮军庆字营,镇压太平军、捻军,官至记名提督署天津镇总兵。1886年(光绪十二年)曾率庆军3营驻防旅顺口。
张光前——字仲明,安徽庐江人,淮军将领,记名提督衔总兵。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率亲庆军左、右、副三营驻旅顺。
吴凤岭——老北洋系。是袁世凯家用人的儿子,从小在袁家长大,在朝鲜时充当袁的跟班护卫,后被提拔为亲兵哨长,得以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