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2900000002

第2章 经世致用才是真学问(2)

李熙忙道:“本王就看这位袁大人是个将才,军门就成全本王吧。”

吴长庆于是说:“王爷真是难为本军了,容本军回去和我这位贤侄计议一下吧。”吴长庆前脚离开王宫,李熙后脚便收到了李鸿章的函文,马上便后悔起来,张口骂道:“这个不得好死的老吴头,平白无故骗走本王一颗夜明珠!”

当天回到大营,吴长庆把袁世凯、王得功传到大帐,命二人第二天就进宫去向国王报到。袁世凯也没想到好运这么快就降临到自己头上,一时心花怒放,换了一身新衣服就进宫了。王得功因为腹泻,向吴长庆告了假。趁袁世凯进宫面见朝鲜王李熙的空当,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袁世凯本人的情况。

袁世凯字慰亭,别号容庵,生于河南省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一个世代官宦的大家族。父袁保中,附贡生;叔父袁保庆,举人。因袁保庆无子,袁世凯五岁时,便过继给保庆为子。袁保庆殁后,袁世凯又随堂叔袁保恒到北京、开封历练。聘举人谢廷萱为师,专教袁世凯制艺;聘举人周文溥教作诗,聘进士张星炳教写字。十三岁时,袁世凯曾制联“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尽管寥寥十字,但却豪气冲天。不久,袁保恒又出银子,给袁世凯头上捐了个监生,但袁世凯却不喜诗文,偏对行武情有独钟。是故,两次乡试均不中,后来干脆弃文就武。他此时常对人言:“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岂能龌龊久困笔砚间。”又说,“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

十七岁娶陈州名门闺秀十九岁的于氏为妻,住在陈州袁甲三早年购买的宅中,经常策马驰骋郊外,并召集当地秀才,成立“丽泽山房”和“勿欺山房”两文社,被推为盟主,名声很大。这期间,袁世凯曾作诗《言志》一首以自勉:“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口气大得吓人。

为出人头地,博取功名,袁世凯决定去投靠李鸿章。后来一打听,李鸿章的身边除了翰林就是进士,最不济的也是举人。像他这种拿银子捐来的监生,岂能进入李鸿章的视野?思虑再三,只好到广东潮州,投奔时任潮州府知事兼办潮关的父交周馥门下。周馥见其精明强干,当即加委其为潮州分关委员,一年后又为其捐纳了一个五品顶戴。不久,周馥受聘进入北洋大臣李鸿章幕府,将袁世凯带到北洋,被李鸿章分派到淮军将领吴长庆的庆字营帮办营务。哪料吴长庆与袁保庆不仅是至交,而且是结拜兄弟。一见袁世凯到营,吴长庆很是高兴。得知袁世凯尚未有功名在身,吴长庆马上把自己的文案也是最得意的幕僚张謇传来,让袁世凯拜张謇为师,专攻八股制艺。说起这位张謇可不是个一般人物,此人字季直,江苏南通人氏。十六岁成秀才,十八岁、二十一岁、二十三岁、二十四岁、二十七岁前后五次赴江宁府应江南乡试(俗称南闱)均未中试。经人介绍,到庆字营出任文案,渐得吴长庆信任,甚是倚重。一见吴长庆对张謇这般器重,袁世凯也慌忙双膝跪倒,对着这位和自己年岁相仿的人磕了三个响头,算是认了师傅。张謇把他拉起来,口里连称不敢。

此后,袁世凯就跟着张謇学写文章,心里却老大不愿意。张謇知道袁世凯的心思在领兵打仗上,不在这上头,也不强迫他。再后来,张謇发现袁世凯很有军事才能,而且敢说敢干,认为此人以后定有大前程,于是累累向吴长庆建议,请重用袁世凯。张謇这么做其实也是顺水人情。因为吴长庆与袁世凯是两代的交情。就算自己不推荐,一有机会,吴长庆也肯定要重用此人。

袁世凯的叔祖是剿捻名将袁甲三,袁保恒是他的儿子,袁保中、袁保庆都是他的侄子。与人谈话,袁世凯常把袁甲三、袁保恒挂在嘴边,对自己的父亲袁保中和嗣父袁保庆,反倒极少提起,无非是想告诉人们,他是名门之后,是个大有来历的人。同时也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他与吴长庆的交情非同一般。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清军开入,张謇为吴长庆起草了《条陈朝鲜事宜疏》;兵变被平息后,他又替吴长庆撰写了《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政论文章,主张反抗侵略,对外持强硬政策,由此受到朝中“清流”的赏识。袁世凯因为出任赴朝开路先锋,加之有吴长庆、张謇的宣播,名声也大起来。渐渐的,张謇与袁世凯都成了吴长庆身边不可或缺的人物。吴长庆也常把“文有季直,武有慰亭”挂在嘴边。张謇、袁世凯都成了吴长庆的心腹。

袁世凯进入王宫,依礼拜见国王。李熙大喜,一面命人给袁世凯上点心,一面说道:“袁司马,李中堂的函文到了,加派你为本王训练新军。为尽快见成效,本王决定派遣心腹爱将金允植配合你。有什么事,你尽管和他商量。袁司马,你能不能先和本王说说,上国是怎样练兵的?”朝鲜的官制完全按着大清的模式设立,大清有什么官,朝鲜也有什么官。所以不用深问,一看袁世凯的顶戴补服,李熙马上便知道袁世凯的官阶是同知。那时人们习惯把同知称为司马。

袁世凯忙起身道:“王爷容禀,说起练兵,哪是一两句话便能说明白的事呢?总归是由小变大,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我国现在有兵几十万,都是这么练出来的。”

见袁世凯不肯直言相告,李熙只得把金允植传进宫来,吩咐道:“上国命袁司马为我国训练新军,你要全力配合,不可敷衍了事。你到过天朝上国的天津,受过李中堂几次教诲,相信这次练兵,你也能练出成效。”

金允植马上弯腰说:“臣领命。袁大人是天朝大官,见过大世面。他想怎么办,臣便怎么办。”

第二天,在袁世凯的强烈要求下,朝鲜先在三军府成立了一个归国王直属的督练公所,搞出了一份募勇和练兵规章,然后便在金允植的配合下,先为李熙招募了一营人马。不久,朱先民和何增珠也为李熙招募一营。两营人马均取号为“新建亲军”,分左右两营,所有枪支弹药等武器装备,都由大清国北洋供给。计有铜铸开花大炮十尊,来福枪一千杆,还有帐篷、子弹、军服,最后连袜子也管李鸿章要。左营驻三军府,由袁世凯与王得功负责训练;右营先驻东营,后移到南别宫,由朱先民、何增珠二人负责操练。两营采用的都是湘军的训练办法,并无新意,但这已让孤陋寡闻的李熙大开眼界了。

当年十二月,国王李熙在满朝文武的陪同下,登上春塘台检阅由袁世凯、王得功负责训练的左军。先是跑步,但听一声号令,全营跑动,起落步伐划一,声音甚是齐整;然后是挺身放枪,放着放着,忽然又单腿跪地,双手端枪,但见红旗落下,枪声顿起,非常清脆。李熙越看越高兴,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收队以后,李熙对袁世凯、王得功大加封赏,不过是黄白之物。又单把袁世凯请进密室,说道:“本王已经访听明白,天朝给下国派了四位练兵教习,真正会练兵的,其实只有司马一人而已。本王主意已定,决定从江华沁营旧军中选调一百名士兵,作为精锐,由司马亲自训练。一旦练成,便分拨下去,任为教习,替本王在全国练兵。司马以为如何?”

袁世凯眼珠转了三转,当即答道:“王爷容禀,非是世凯不允,实在是王爷所议,的确有诸多窒碍难行之处。王爷试想,一百名士兵,按着优胜劣汰的制度,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挺到最后的能有几人?恐怕连一半都不到。”一听这话,李熙急忙抢着说道:“司马大人,你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你认为此次应该选调多少人才敷使用?你大胆说,本王听你的!”袁世凯一锤子定音:“最少一营五百人,若能选调一千人更好。”

李熙摇头说道:“一千人,饷从何出?——还是先选调五百人吧。由司马亲自训练,等条件好转,再酌情扩充吧。司马以为如何?”袁世凯一笑道:“一营虽少些,但王爷既然主意已定,世凯自无话说。王爷,这一营人马称呼什么好呢?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便理不直。”一见袁世凯要滔滔不绝,李熙急忙说道:“就叫镇抚营吧。司马以为名字够不够响亮呢?”

“响亮,着实响亮!我家军门大人若无事,世凯月底就到江华去挑选镇抚营兵丁。”

李熙点头应道:“本王还让金允植配合你。为防兵变,你们到江华后,可以先阅兵,借机就把镇抚营的事办了。”李熙是让兵变搞怕了。“壬午兵变”的起因也是因为改革军制而引发的。

回到大营后,袁世凯把李熙欲挑练“镇抚营”的事一说,吴长庆想也没想当即答应。当日下来,袁世凯马上赶到三军府督练公所来见金允植。哪知此时的金允植双眉紧锁,口里唉声不止,很烦躁地在屋里走来走去。袁世凯忙问一句:“刚才还好好的,怎么转眼之间,大人就愁成这样?”

金允植坐下说道:“还不是‘镇抚营’的事!练兵本是好事,可枪械、装备从何而出?饷又从何而出?”

一听这话,袁世凯心底也一沉,暗道:“这个李国王,做事可是太孟浪了。一没枪,二没饷,三没装备,你练什么‘镇抚营’啊!这不是扯淡吗?”想到这里,袁世凯气哼哼地问:“金大人,听说江华有矿可挖?可不可把开矿所得之利润,拿来购买军械和军饷?”

金允植说:“这倒是个办法。问题是,江华的矿藏还没有开采呀?”

袁世凯思索了一下,说:“只要上头允准这件事,开矿所需费用,由世凯筹措。等矿藏见利,出些利息,把垫付的这笔款子收回来就可以了。不付高利,这笔款子恐怕筹措不到。”

金允植高兴地说道:“只要能借到款子,不要说出利息,就是月月分红,都可行啊。本官现在就进宫请旨,这一二天就能接到谕令。”

金允植雷厉风行,眨眼之间便走出督练公所,坐上马车便向王宫方向行去。当时的朝鲜百业不兴,国困民穷,什么都需要外援。

袁世凯回到军营,把自己答应出费用在江华开矿的事说了一遍,希望先从军饷里挪用,等把矿开起来后再收回。吴长庆却笑着问道:“慰亭,江华开矿的费用,约需银多少?”袁世凯答:“金大人已经进宫请旨,估计这一二日就能有确切消息。到时,开矿的确切费用就能知道了。卑职已经答应金大人了。”

吴长庆叹口气说:“营里最近也不宽裕呀。因为越南的事,法国远东舰队已经开进上海,随时准备对我口岸动手。说不定,我们也快回去了。这‘镇抚营’练成练不成,难说呀。”一见吴长庆对训练“镇抚营”的事不太热心,袁世凯没敢多说话,找个机会便退了出来。

回到自己的办事房,袁世凯反复思虑,提笔给李鸿章写了一封密函。在函中,袁世凯详细讲了一番李熙请自己训练“镇抚营”的经过,及自己欲在江华开矿用来筹措练兵经费的想法,顺便又讲了一下吴长庆对这件事的态度。袁世凯决定绕过吴长庆,直接从李鸿章那里寻求支持和帮助。在袁世凯心目中,李鸿章掌握的北洋,真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没有办不成的事。吴长庆是什么?往好听了说,他是一品武职大员;说得难听点,他就是李鸿章手里的一粒棋子;自己想要走向更高阶层,靠吴长庆是无济于事的,必须要取得李鸿章的认可,而要和李鸿章拉上关系,唯一的途径,就是老给他写信。袁世凯文笔欠佳,由他执笔给两榜出身的李鸿章写信,简直就是在出自己的丑。怎么办?他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文名鼎盛的张謇,一个便是李鸿章最看好的驻朝鲜大使马建忠。张謇他不敢求,因为张謇与吴长庆的关系太好,他只能求马建忠。马建忠是海归,又是李鸿章一手提拔起来的人,但马建忠的文笔也不是太好,给李鸿章的这封书信,最后还是在使馆文案的手里完成的。事实证明,一个人的成功绝非偶然,必须在某些重要关头表现出杰出的成就,然后加上机会,才能获得成功。

其实,早在清军进驻朝鲜前,日本已经在朝鲜培植了一些自己的力量。清军到后,尤其是袁世凯等人替朝鲜训练新军的期间,日本在朝鲜也开始得寸进尺,拼命培植亲日武装力量,替朝鲜训练一部分新军。这就使得朝鲜分为两大力量:一部分是原来亲日的闵妃和她家族,这时却和袁世凯极接近,变成了朝鲜内部的亲清派;一部分是“开化党”,以洪英植、朴泳孝等为首的亲日派;还有一小部分亲俄,以韩圭稷、李祖渊、赵定熙为首。李熙大概是意识到了这些力量的危险性,于是又请袁世凯在江华沁营旧军中选调五百名士兵成立“镇抚营”,不过是想把保险系数再扩大一些。袁世凯从李熙的信任中看到了自己崛起的希望,他不想错过,也不能错过。吴长庆不支持自己,他就从李鸿章那里寻求支持。这次机会,他必须抓住!

李鸿章是何态度呢?

好前程需要自己争取

李鸿章收到袁世凯信的时候,中国与法国之间正因为越南红河通航的事闹得不亦乐乎。这越南和朝鲜一样,也是中国的附属国。按着这个逻辑推断,越南的事情,就是中国的事情。但越南的事,法国却不想和中国商量,而是通过武力要挟,擅自和越南签订了一个条约。中国不干了,通过外交手段向法国提出了交涉、抗议。法国不予理睬,把中国的抗议当成了空气,还放出风说:再敢说三道四,就动用军舰攻击中国的口岸。不久,法国海军中将孤拔率领远东舰队开进了上海,很快又向福州、台湾方向游弋,显然是在寻找最佳攻击点。朝廷命南北二洋紧急布防,以防衅端突起。不久,通政使参议延茂又给朝廷上了一折,以金州兵单为由,奏请将驻朝吴长庆一军调回,加强辽东半岛防务。朝廷于是把延茂的折子转交给李鸿章,特别指出:“吴长庆统率所部驻扎朝鲜,应否将该军调回择要扼守,著李鸿章体察情形,奏明办理。”朝鲜局势已经稳定,用不着留驻太多的人马;国内各海口防务薄弱,必须全面加强。这也就是说,丁汝昌管带的军舰不能再在朝鲜驻留了,必须及时赶回来;吴长庆一军也没必要全部留在朝鲜,撤回一半留朝一半就可以了。但给朝鲜应留多少人马,派谁出任管带,李鸿章又游移不定、大伤脑筋,一连几日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袁世凯的信偏赶这个时候到了。看了袁世凯这封越级寄达的信函,李鸿章眼睛一亮,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马上在胸中形成。他把文案传进自己的签押房,命其给吴长庆开出札命一道,命吴接札速率庆军三营赶往金州扼扎,留三营人马继续驻在朝鲜暂由记名提督吴兆有、同知袁世凯管带。为了名正言顺,再把给吴长庆的札命送走的同时,李鸿章又特别在《酌保边材筹济军火折》后,附了《复奏周盛传参款》和《议分庆军驻朝》二片。《议分庆军驻朝片》曰:“北洋地广兵单,防务吃紧,亟须添调策应,自应先其所急,令吴长庆统率所部亲兵前营、中营、正营撤回内渡,由臣相机察度何处紧要,即饬前往扼守。仍留亲兵左营、后营、副营,暂住朝鲜王城,以资兼顾。查有记名提督吴兆有,朴实勤练,纪律严明,随同吴长庆在朝鲜带兵两年,威惠兼著,军民翕服,堪以委令统带驻朝三营,俾专责成。分发同知袁世凯,廉明果毅,晓畅机宜,久办庆军营务,兼带朝鲜练军,该国君臣均深敬佩,堪以委令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可期得力。”

同类推荐
  • 唐太宗传

    唐太宗传

    本书用“以图读传”的形式为唐太宗作传,再现堪称帝王楷模的太宗丰富传奇的人生历程,开创盛唐气象的历史功绩等。
  • 邓宝珊传

    邓宝珊传

    本书对爱国民主人士邓宝珊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讲述了他所参与的一些地区性的历史事件,如新疆伊犁起义、陕西护法运动等。
  •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萧红,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极端的苦难与坎坷,唱响了搏击与抗争的强音。本书笔触细腻,感情充沛,对萧红境遇的记述让人唏嘘不已,读后使人同情,但更多的是崇敬。
  • 因为尽情,所以伤心:纳兰容若传

    因为尽情,所以伤心:纳兰容若传

    《因为尽情所以伤心(纳兰容若传)》是一本全面讲述大清第一才子纳兰容若短暂却又精彩一生的人物传记。纳兰容若的诗词近年来不断升温,尤其为年轻人所喜爱。因此他的诗集或者对他的诗词进行解读的图书种类不少,而且大都畅销。如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但像本书这样人物传记却少之又少。本书作者晓梦斜阳光是研究与纳兰容若相关的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就花了五年。本书所展现的纳兰容若,真实、全面,许多故事闻所未闻。而且作者以女性的笔触去体会、描写纳兰容若,文辞优美,读来美不胜收。绝对媲美《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 共和国36位军事家(下册)

    共和国36位军事家(下册)

    新中国是从他们手中诞生的,在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新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本书首次公布了中央军委确定的三十六位军事家的名单,完整地记叙了他们的戎马生涯和赫赫战功。以全新的资料,让你感受一代中国的军事家们有血有泪的传奇!你想了解铁血硬汉的柔情吗?你想知道昨日传奇的故事吗?你想缅怀战功赫赫的元帅、将军吗?如果你想——那就让它带你去触摸那一张张从容又熟悉的脸庞!谁?千军万马,镇定自若!谁?一声令下,势如破竹!谁?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他,是他们!共和国的36位军事家!本书以全新的资料,让你感受一代中国的军事家们有血有泪的传奇!
热门推荐
  • TFBOYS至少还有你

    TFBOYS至少还有你

    主要内容是:女主在某一个地方与三只的美丽邂逅,(女主是不追星的,所以不知道TFBOYS)。从而开始了恋情
  • 草庐经略

    草庐经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能兵王

    超能兵王

    他是恶贯满盈的佣兵之王,他是神秘莫测的贴身保镖。昔日的黑暗之子重归罪恶之都,带着无尽的传说与神话。兄弟与女人是他的逆鳞,背叛与欺骗是他的底线——触之必死。
  • 盘珠集胎产症治

    盘珠集胎产症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掩护,我逃跑

    你掩护,我逃跑

    姨母欺我,姊妹辱我,渣男虐我,待我重来一世,必要将其血债血偿,萌物朱雀之子为副将,傲娇空间为军师,让我们红红火火建后宫,收美男。只是,那个谁,一上来就要我跟你生猴子,什么?未婚夫?喂喂,君子动手不动口啊!
  • 穿越西游:唐僧也妖娆

    穿越西游:唐僧也妖娆

    别人穿越都是公主王妃,自带金手指,还有一大帮可以使唤的丫鬟奴才,可她却好死不死的穿越成了一个尼姑!尼姑也就罢了,竟然还是唐僧,没错,就是那个带着三只人不人妖不妖的家伙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关键她是个女的……不过还好上天眷顾,齐天大圣是只冷酷的帅猴子,连原本像猪妖的八戒二师兄也是个翩翩美男子,只是好色爱吃的毛病还是依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剑大圣

    剑大圣

    剑者不仁,以众生为刍狗!诛天剑楚天,陨落于绝巅之上,却意外重生!从一个小小弟子开始,融剑魂,聚剑气,凝丹火,制神兵,重走巅峰路!一剑扫六合,剑气荡八荒!
  • 极品名厨

    极品名厨

    天下美食,没有做不出,只有想不出,他出生顶级厨师世家,刀工精湛,却有个致命缺点,味觉不敏感,一次奇遇,他初获异能,拥有黄金舌头,具备绝对味觉,如虎添翼,厨艺倍增,色香味俱全,淮扬菜是手到擒来,中华料理更是小菜一碟,世界各国美食?他也毫无压力,游走世界各地,极品名厨学尽异国料理!ps:书中出现的食谱并不保证全部正确,请书友们切勿在现实中模仿!!!
  • 哥布林的夏天

    哥布林的夏天

    如果赛丽亚爱上我,哪怕我只是一只哥布林。
  • 玄天武域

    玄天武域

    他一路走来,遇强则强;练无上神功,灭无尽敌人;最终超脱于凡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