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5600000024

第24章 将军楼(1)

这几幢绿树掩映的二层小楼是军职干部宿舍,机关里的一般工作人员称它们为“将军楼”。

计划部的乔新安副部长住在前排西单元的楼下。

有人说,吃饭要素,当官要副。不外乎是说,在一个单位里,大事由正职确定原则,小事由部门分别落实,副职领导的工作相对轻松,但是,乔新安这个副部长干得却有点累。机关里原来有一句话叫做“秘书动手,领导动口”,意思是说,总结、报告之类的文字材料,一般由秘书动手写,领导拿着念。其实,现在有些秘书的主要精力,也不在起草首长的讲话材料上,讲话材料一般由相关职能部门的人来写,秘书主要负责安排首长的公务活动,处理一些与首长个人或家庭有关的杂事。职能部门写的材料报上来之后,秘书只是根据首长的口味,进行添油加醋的加工之后,再呈给首长审定。

乔新安副部长似乎是有点特别,重要的文字材料都要召集有关人员一起研究提纲,待部属起草好初稿呈上来之后,自己再反复修改。他非常重视材料里观点和论据的确立、数字和事例的核实,认为这是起草文字材料的基本原则;他也特别讨厌文字里使用拼凑起来的排比句、顺口溜,觉得那是华而不实或者哗众取宠。

明天上午部直属的研究所新建的生活服务中心落成典礼,邀请部首长出席并讲话,计划部的行政管理工作由另一个副部长殷刚负责,殷刚明天要随总部工作组下基层,在总医院住院查体的邱正良部长打电话让乔新安出席。乔新安吃过晚饭看了新闻联播之后就趴在书房的桌子上,准备拟一个简单的提纲,到时候作即席发言。

外边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快去开门,应该是崔秘书来了。”乔新安朝着正在客厅里翻看报纸的妻子龙传珍喊道,并嘱咐一句,“让他把材料给我拿到书房来。”

崔秘书进了书房,把材料递给乔新安说:“首长,您要的研究所生活服务中心的有关资料找来了,陈所长刚才打来电话说,他明天早上接您过去吃早饭。我问了他一些生活服务中心的情况,他说新建的中心设施齐全,在驻京部队师级单位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中心启用以后可以大大提高所里后勤保障能力和人员生活质量。”

乔新安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让崔秘书坐下来,对他说:“小崔啊,告诉陈所长,明天不用他来接,咱们又不是不认识路,在家吃过早饭自己去。另外,有些话我再给你说一遍,一个单位工作的好差,不能只听这个单位的领导讲什么话,要听群众的反映。现在的个别领导,听他说话,群众感动得拍手,看他办事,群众气愤得跺脚。部里的行政管理工作不属于我分管,我原来对这方面的事过问得不多,明天让我发言,我不得不讲,但是,有些话,我会上不对群众讲,会下也要对所里的领导讲。研究所地处闹市,墙外就是超市和蔬菜市场,门口就有特色食堂和风味小吃店,一个只有几百个工作人员的小单位,有必要再花费上千万元建那么大的一个生活服务中心吗?现在提倡生活保障社会化,是要把小社会溶入大社会,而不是把大社会分成小社会。”

崔秘书听了乔新安的话,有些为难地说:“研究所的这个建设项目,是殷副部长支持的,邱部长批准的,听说上边也有人说了话,首长您——”

“这件事你不要有顾虑。”乔新安对崔秘书说,“我不会对这个项目的建设提出异议,只是想告诫所里的同志,设施既然已经建成,要加强管理,注意发挥它的作用。你拿来的材料我再看看,心里的底数会更大一些,好了,回去休息吧!”

乔新安与崔秘书一起走出书房,他看到大门里边放着一个漂亮的手提纸袋,问崔秘书:“这是你刚才拿来的,里边装的什么东西?”

“南京军区的同志刚带过来的新茶,三个部首长每人一份。”

“把我的这一份给楼上的冯部长送去,他爱喝茶,要对他说新老部首长都有份,不要说这一份是送给我的。”

崔秘书不情愿地提着茶叶上了二楼。

送走了崔秘书,龙传珍进入书房对乔新安说:“我刚才在外边听到了你对崔秘书说话的大概意思,你不要又是一条道直走不拐弯,研究所新建生活服务中心的事又不是你分管的业务范围,你明天去应付一下就行了,没必要非要那么较真。”

乔新安看了一眼龙传珍,不高兴地说:“我与你说过多次,我在工作上的事情你不要多嘴,多嘴也没有用,我有我的办事原则,原则是不会随便改变的。”

“你这不叫原则,叫固执,对的可以坚持,错的为什么不能改变?”

龙传珍在国家机关某部工作,刚刚提升为正局级部门的领导,她总是说乔新安的有些观点陈旧、过时,有些做法死板、保守,有时候对乔新安说话毫不客气。

“你混淆了‘对’与‘错’的标准,现时存在的不一定都是合理的。”乔新安严肃地说,“社会上事情复杂化,把我们的脑袋也搞复杂了,其实有些道理很简单。有些人把简单的道理复杂化,是利益的驱使,是另有所图,是想把水搅混。过去一些有志之士,不为五斗米折腰;现在一些无志之人,可为一升谷低头。过去有一些人,见风使舵,顺水漂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现在也有一些人,阳奉阴违,口是心非,不管见人见鬼都说鬼话。当前社会上为什么有些不良现象越来越严重,就是一些有像你们这样的人的麻木、容忍,麻木、容忍就是纵容、支持。”

“不要总是盯着那些鸡毛蒜皮的繁琐小事,你是高级领导干部,要抓主要矛盾,要把经济搞上去,要建设和谐社会。”

“有些人喜欢把上级的精神曲解后当成挡箭牌,不然他们在群众面前就成了诸葛亮船上的草人。你想一想,为什么同样的领导,有的工作看似细致平凡,百姓为他树了纪念碑,有的政绩好像突出显赫,百姓却为他铸了耻辱柱?那些高大的墓碑下边埋葬的并非都是名彪青史的伟人,而许多矮小的坟丘底下却躺着道德高尚的凡人,群众心中的天平可以把一个人称得斤两不差。”

——

乔新安与妻子的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完全没有性再将材料看下去的兴致,他独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深思。

有人说,一桩婚姻就是一本书,多数时候,别人只能看到书的封面,而不了解其中的内容。夫妻生活,年轻时如诗歌,年老时像散文,而中间的漫长时间,那是一本厚厚的小说。在人生的舞台上,自己和妻子激情岁月的诗歌已经朗读完毕,晚年悠闲生活的散文还没有开始书写,现在经常的争辩和有时的共鸣,都是内容丰富的小说的新篇章。夫妻两人之间,要在生理上嘴对嘴、身贴身并不难,难的是在长期的生活道路上手牵手、心连心。乔新安非常羡慕身边那些退休的老首长,与恩爱一生,或者只是患难与共,根本算不上恩爱一生的老伴,相互搀扶着,一起用蹒跚的脚步去丈量人生的最后一段行程。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令人羡慕,旷达的处世情感让人敬佩。有可能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就尽情地欣赏今天的月亮;有可能吃不到明天的早饭,就仔细品味今天的晚餐。虽然夫妻都很老了,坚硬的牙齿也脱落得差不多了,但是,还能够用柔软的牙床津津有味地啃咬爱情之果的内核。

争强好胜的龙传珍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一切,把别人说的话、办的事,都用自己的标准尺寸进行丈量和评论,这使乔新安心中不快。更可气的是她对计划部工作上的事说三道四,有时候让乔新安难以容忍。

乔新安觉得心里很乱,他给依然在翻看报纸的龙传珍打了个招呼:“我去冯部长家里坐一会!”

尔后就上了二楼。

住在乔新安楼上的是计划部老部长冯长平,他已经退休多年,儿子和女儿结婚后都在外边单住,他和老伴平时只能用相濡以沫的柔情填充空荡荡的房间,打发一个又一个无聊的时日。老两口有时也出去买买蔬菜、逛逛商场,在楼房间的花园走走步、散散心。一双儿女带着各自的孩子回家来的那个星期天,才是他们的节日,看着活蹦乱跳的外孙、孙女,老两口每一次都是忙活得腰酸腿疼,喜欢得眉开眼笑。

冯长平吃过早饭看了一会报纸,便习惯地与老伴方洁一起到户外散步。

北京的部队干部退休以后,原来是师以下职务的,有相当一部分都又找了一份工作,充实晚年生活,也增加经济收入。而原来是军以上职务的,除个别人外,绝大部分没有再干其他工作,他们退休生活的主要内容,不是带孙子、陪老伴,就是练书法、学画画。冯长平退休以后,先是带着方洁浏览了国内的几处名胜古迹,拜访了外地的几个亲朋好友。后来因为方洁腿脚不便,不能出远门,他也就成了陪伴老伴的“宅男”。

楼房间小花园在明媚的阳光下草绿花红,喜鹊在树枝间鸣叫,麻雀在草丛中觅食,

方洁是部队医院的退休医生,由于腿脚不利索,走起路来步幅很小,速度很慢,冯长平指了指喜鹊和麻雀,对她说:“北京虽然建了一个很大的鸟巢,但那里并不是它们的家,不知巢在何方、食在何处,依然还那么乐观的唱着跳着,小鸟的生活态度真是值得赞扬。”

方洁听了冯长平的话,笑着说:“你又不懂鸟语,怎么知道他们是在唱着跳着生活,说不定它们是在哭着诉苦、跳着抱怨,说人们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

“你说的有道理,不要说人与鸟相互不理解,人与人有时候也是相互不理解,比如有时候,退休干部看见在职干部觉得很可笑,天天忙忙碌碌,说不完的官话、套话;在职干部看见退休干部觉得很可怜,天天无所事事,说不完的废话、闲话。”

“你这话说得不完全对。”方洁反驳冯长平说,“什么事都不能一概而论,新老干部互相尊重的事并不少见,乔新安对退休干部就比较尊重,他说过,年轻人是花,老年人是果,花朵娇艳,要用心呵护,果实珍贵,要精打细收,没有种子就没有苗,没有苗哪来的花。你的好朋友鲍清彦对在职干部就不太尊重,总是挑他们的毛病,还爱说‘老子当了兵穿四个上衣口袋干部服的时候,你们还穿开裆裤呢!’——”

冯长平制止住方洁说:“你别住下讲了,说曹操,曹操就到,你看,老鲍过来了!”

管理部部长鲍清彦坐在一个小姑娘推着的轮椅上,后边跟着他的老伴老关,从曲径的那一边走过来。

“鲍大哥,有些天没有看到您,还在垂死挣扎呀!”冯长平比鲍清彦年轻几岁,两个人是几十年的老交情,见了面不开玩笑不说话,他离老远就朝着鲍清彦喊,“你该走的时候就放心走,我们会继承你的遗志,将革命进行到底!”

方洁嗔怪地拉了拉冯长平的衣袖说:“你怎么与鲍部长一见面就说不吉利的话!”

冯长平笑笑说:“我们都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说话时不在乎什么吉利不吉利。”

鲍清彦脸上皱纹密布,如同树桩上的年轮,记录着他漫长的七十年人生所经历的苍桑。他这几年身体不太好,每年的寒冷季节都要到南方住上几个月,天气暖和了再回到北京来。

由于身材高大,鲍清彦坐在轮椅上腿伸不开、腰挺不直,等轮椅推到冯长平跟前,他才佝偻着身子对冯长平说:“你不要以为身体比我稍好一些就骄傲自大,以前下象棋、打扑克你总是赢我,现在我要与你比比看谁活的时间长。”

冯长平上前热情地拉住鲍清彦的手,开玩笑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估计你比我活得时间长。”

鲍清彦也笑着说:“活千年万年不可能,再对付个三五年问题不大。你以前总说我是‘三高’,高个、高薪、高干,我现在也是‘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

方洁和老关打了招呼,两个人在一边聊起了家务。

冯长平问鲍清彦:“您老人家在职的时候天天大鱼大肉,抽烟喝酒,‘三高’还有情可源,现在不应当再有‘三高’了,有人说过,要想降低‘三高’,退休命令比吃药更见效,你是不是还没有放弃‘狗改不了吃屎、人改不了吃肉’的饮食原则?”

“不,不,我现在成了‘吃素的’,唐僧肉摆面前都不会瞧一眼。”

“要是真有唐僧肉,还是应该吃,可以长生不老啊!”

“现在什么肉都不能随便吃,唐僧肉里边搞不好也有瘦肉精。”

“我不像你,从来就没有‘三高’,我有‘恐高症’!”冯长平说。

“你确实有‘恐高症’,要不然,组织上准备提你当部长与你谈话时,你说,我当副部长挺好的,提了部长怕干不好,让更合适的人去干吧!”鲍清彦对冯长平说,“你当时的话可能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是,用现在的眼光看,那是是傻瓜一个。”

冯长平和鲍清彦还在那里开玩笑,方洁指着推轮椅的小姑娘问老关:“这个女孩子是新来的吧,你们家原来的那个保姆不干了?”

“对,原来的保姆回老家结婚了,这是刚来的小翠,今年才十八岁,去年高中毕业没有考大学,就出来打工了。哎,对了,她还是你们家老冯的老乡呢!”

鲍清彦招手示意让冯长平探下身子,然后在他耳边悄声说:“问你一件事,你知道我有一个侄子在研究所工作,我听他讲,他们所里花一千多万建了一个生活服务中心,想引进物业在里边经营,结果几个物业公司都不愿意进去,他们怕部队营院里客源少,生意不好做。最后所里谈妥了一个物业公司,每年给人家补贴几十万元,这不是劳民伤财吗!”

冯长平直起腰来,笑着说:“你这个老鲍,我给你说过多少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现在有吃有喝的,还管那么多闲事干什么?”

鲍清彦红了脸,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这个人的毛病你知道的,看见不合理的事不说不舒服。我们在职的时候,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可是现在执政的有些领导,两分钱合成一分用,尽管都是花国家的钱,也让人看了觉得心疼。我听说中心落成典礼的时候,乔新安还去了,你是他的老领导,让他注意听听群众的反映。”

“乔新安前天到我家去,也谈到了这件事,他虽然参加了生活服务中心的落成典礼,并且还讲了话,但是对这个项目的建设还是有不同意见的。”冯长平对鲍清彦说,“我原来经常给乔新安讲,经费使用要精打细算,要用在实处,他对我的话一向还比较重视。现在他是副部长了,如果不是主动找我,我就不给他提太多的建议,以免影响他的正常工作。你应该知道,在职时同样的话说几遍,那叫‘反复强调’,退休后同样的话说几遍,那叫‘唠唠叨叨’,人家嘴里不说,心里不一定爱听。”

“你比我有涵养,我是腚眼里夹不住热屁,肚子有什么话一定要说出来才痛快,要不然,棺材盖钉上了也要把它顶开。”

“掌握一个原则,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少说或者不说。乔新安前天还对我讲,他很羡慕退休老干部,心无所载,与世无争,与老伴一起,悠闲度日,共赏夕阳,那是神仙过的日子。”

“他说的有道理,只是夕阳无限好,难免挂得早。尽管退休生活悠闲自在,有几个领导干部愿意提前或者按时退休的,都想多干几年。”

老关看到冯长平与鲍清彦说得热闹,在一旁插嘴对冯长平说:“冯部长以后开导开导我们家老鲍,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少过问别人的闲事。”

冯长平说:“老鲍用不着我开导,他是个闲不住的人,你多给他安排一些任务,他就没时间管别人的事了。”

同类推荐
  • 温柔的陷阱:我的56天传销亲历

    温柔的陷阱:我的56天传销亲历

    《温柔的陷阱:我的56天传销亲历》以日记体的写作手法,讲述了作者误入传销组织,面对疯狂的洗脑,从排斥到疑惑,从疑惑到沉迷,只到最终醒悟,逃脱虎穴的全然经历。整个文章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以所谓善意的谎言为脉络,深入传销的各个层面,通过平铺直叙的方式,展现着那种非同寻常的生活……
  • 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慕尼黑之恋

    慕尼黑之恋

    走出弗雷德里克街,能听到隐隐的涛声,这是绕城的因河在夜色中奔流。河畔灯光幽暗看不到人影,河面范动着白色的波光,河对岸山影绰约,一派寂寥神秘的景象,与弗雷德里克街的喧闹形成强烈对比。人间的繁华和冷寂,在一个小城里,就展现得如此鲜明。
  • 发现小说

    发现小说

    本书见证了阎连科自己的文学观,但同时又超出他个人文学观的阐释,重新界定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边界和层次,也重新为文学的优劣作了独特的富有启发性的判断。利用他的理论可以非常现成地把世界文学、中国文学进行清晰的归类、判断,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可操作性,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
  • 如果这是爱你最好的距离

    如果这是爱你最好的距离

    我也渐渐相信,一个人的生是为另一个而生。那个我,勇气满满愿意为爱放弃一切;那个我,笑得像阳光,幸福得像蜜糖。对不起这三个字,终止一切尘埃落定。得而厌之,厌之不可弃,辗转反侧。原来,想要从一个人的世界走出去,只要足够狠心,并不是一件难事。爱情不是不治之症,没有了你,我不会死。
热门推荐
  • Oliver Wendell Holmes

    Oliver Wendell Holm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墓新娘:千年不朽的玉面美人

    古墓新娘:千年不朽的玉面美人

    古老的长白山秘境中民间传闻此处乃是大清龙脉所在,几百年间引得无数摸金倒斗者有来无还。传闻中辽东第一美人的千年不化骨依旧容颜如鲜,四大贝勒的后人合聚圣山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最终谁将揭开那段沉寂了几个世纪的大清秘史夺得宝藏与那不朽美人?跟着无双的文字,带领大家揭开这尘封几个世纪的大清秘史!
  • 诸神的旋律

    诸神的旋律

    在月光下孤独的神明,轻弹着那来自诸神的赞曲。她的一颦一笑,到散发着神祗独有的灵性;她的低眉婉转,都吐露着神明的思绪。她谱好了每一段、属于每一个神明的乐曲,点一盏清茶,等清风雪雨。
  • 朕的淘气提刑官:锦凤成凰

    朕的淘气提刑官:锦凤成凰

    小锦是仁合大学医学院的末等生,无意中她发现了仁合大学竟然有无数时空隧道通往祁朝的各个城市。好奇心强的她偷偷来到祁朝,并答应冒充祁朝首富独孤家三公子独孤锦凰,帮含冤入狱的独孤老爷洗刷冤屈。
  • 桃花谢,桃花烬

    桃花谢,桃花烬

    他的无意闯入,让她的心里泛起一丝波澜……他终于君临天下,却已物是人非
  • 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宠物小精灵冒险之旅

    宠物小精灵冒险之旅

    宠物小精灵的奇异冒险之旅,一些冒险家展开了冒险。
  • 守身如玉:这个大叔很靠谱

    守身如玉:这个大叔很靠谱

    有一对男女,他们相遇在变天如变脸的六月,高深莫测。就像他们俩相爱相杀的全过程,让人哭笑不得,拍案叫绝……
  • 错位的皇妃

    错位的皇妃

    是命运的捉弄,才让她和他互换着身份来过生活是命运的怜悯,才让她在最绝望的时候遇上了他是命运的撮合,才让她在恨他的同时,衍生了无尽的爱一直以来,都习惯深爱深深伤害自己的人,即使以痛苦开始,也无法泯灭曾经的记忆
  • 天庭遗址

    天庭遗址

    少年在得到一块神秘的环形蛇状吊坠之后,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