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与项伯之间的交谈,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而且出于一些方面的考虑,项伯并没有让张良利用自己的方式离开彭城,而是亲自送张良离开彭城。
在目送着项伯一行人返回彭城之后,张良的心思有点活跃:
“项缠此人正如王上所言那般,并不是一个顽固不改的愚鲁之辈。但是他怎么知道我跟项缠之间的关系是相当不错呢?”
当初在去见杜聪之前,张良就接到了张嘉师的另外一个命令,那就是若是情况许可的话,他要去彭城见项伯一次。
并且就在那个时候,张良就知道了张嘉师让他去见项缠的主要原因,那就是让项缠在合适的时候献出彭城这个西楚的国都。
他不知道张嘉师为何这么有把握,那就是他一定能够说服项伯。但是从现在这个结果来看,张嘉师的想法也不是一个错误。
尤其是项伯在深思良久之后,最后还是艰难的允许了双方之间的这一场交易。
在张良的心中,还想着一个事情,那就是他不希望自己的好友最后会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毕竟秦人对于项氏一族的仇恨,可是相当厚重,尤其是在棘原的那些被坑杀秦军官兵的家眷,是不会这么轻松放弃项氏一族的。
张嘉师的承诺无法保证项氏一族由始至终的安全,但是有一点,张良很清楚,那就是假如张嘉师跟项氏一族有联姻的话,恐怕就算是那些被坑杀的秦军官兵的家眷想要动手,都不得不顾虑再三。
所以,张良对于项伯的一个补充,那就是要是有可能的话,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嫁给张嘉师当妾室。
这种想法,张良不认为有什么问题。而项伯的女儿年纪固然是大了一点,但是张嘉师身边也不缺乏相当成熟的女子。
淳于秋,嬴玥沁等女子的存在,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他轻轻的露出一丝暧昧的微笑:“听说项伯的那个女儿也算是国色天香之姿,王上的眼光应该不会太高了点吧。”
……
根据后世史学家整理出来的一些典籍,在这方面得出了当时项伯与张良之间交谈的大概内容:
一:若是在秦军兵临彭城,而项羽正率军远离彭城,项伯会在合适的时机献出彭城,并且让愿意听从他命令的项氏一族投降。
二:项氏一族除了项羽之外的人,只要不是继续冥顽不灵,拼死抵抗秦军的攻势,大秦都将会尽可能的保留对方的性命。这些人选也不限于一些次要地位的项氏一族子弟,还包括如同项伯,项庄等项氏一族有实权的翘楚。
三:若是西楚被灭,项氏一族将会被张嘉师迁移到一个应该更加安全的地方进行生活以及继续繁衍。在这个地方,项氏一族应该不需要太过担心大秦帝国会对他们进行秋后算账。
四:张嘉师保证,若是项氏一族愿意安分守己,那么大秦帝国并不会对项氏一族进行秋收算账。
……
以上的几条建议,在张嘉师在世的时候,确实是得到了很好的保障。而大秦帝国跟这些项氏一族的遗民之间,也没有爆发过大型的冲突。
而张嘉师在公元前201年8月22日,在率军返回咸阳之前的几天,先后调动大批的船只将一些愿意跟随项氏一族的楚人以及愿意迁移到现在被命名为东岛,也就是后世张嘉师所在世界的台湾岛进行迁移。
(这个时候的台湾岛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称呼,而用夷洲来称呼台湾,也不算太合适。
夷洲又称岛夷,现存史料中的相关记载主要有:《三国志》与《临海水土志》。
在《三国志?吴书?孙权传》中,有以下这样的一段叙述:
(黄龙)二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诏立都讲祭酒,以教学诸子。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数千人还。
《临海水土志》
沈莹(三国时代吴国丹阳太守)在其所著的《临海水土志》(约完成于268年至280年之间),对于“夷州”,又提供了以下的线索:
夷州在临海郡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号为王,分划土地,人民各自别异,人皆髡头,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种荆为蕃鄣。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舅姑子父,男女卧息共一大床。交会之时,各不相避。能作细布,亦作斑文。布刻画,其内有文章,好以为饰也。)
在张嘉师病逝之前,大秦帝国对于这些被迁居与东岛的楚人以及当地的一些土著民,实施了相对温和的政策。
但是伴随着张嘉师的病死,以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了当其时项伯曾孙项高为首的十多个项氏一族成员,参与到十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149年的第一次土地收归国有的战乱风波当中。
在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从其父亲嬴珣手中接过了大秦帝国统治权限的赢启,在思考再三之后,请出了自己的叔父张琬,也就是张嘉师跟项伯女儿的儿子,来处理这个事情。
但是,就算是赢启都没有想到过的是,张琬居然会在夷洲被项高所杀。
在知道了这个情况之后,赢启很是后悔自己当时的一时冲动,而让自己的叔父殒命。
在将这个事情告知了在禅让了帝位,隐居在张家老宅,也就是张嘉师在双玥邑的家中,不再过问大秦帝国政事的嬴珣之后,赢启得到的是嬴珣的一通责骂。要不是张瑛以及张璈两个同样也隐居在这个家中的兄弟帮衬自己的皇帝侄子一把,嬴珣可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自己的混账儿子。
毕竟嬴珣很清楚一点,那就是自己的那个弟弟张琬,一般也不会介入到这种事情当中,本来也就是跟随张瑛一起成为帝国太学导师的张琬,对于这种事情根本没有太大兴趣。
若不是赢启这个家伙的邀请,而张琬碍于脸面,否则都不会参与到这个事情当中。
这也就是换一句话说,张琬本身就不擅长处理这种事情,而且项高等人根本也没有打算将张琬当成是自己的长辈来看。
在发了一段时间脾气之后,嬴珣还是再次见了自己的儿子,并且说出一句话:“有些事情,哪怕是你的大父,都不会容忍。”
这一句话,让赢启不禁在额角渗出一丝丝细汗,因为赢启很清楚,这句话表示了嬴珣的一个态度:既然项氏违背了你爷爷跟他们之间在当初签署的协定,那么就不要怪我们大秦帝国心狠手辣。
……
公元前135年,大秦帝国皇家海军舰队调动了本土舰队的三百余艘各式战舰战船以及超过六百艘运输舰船,发起了对事实上已经被项氏一族控制的东岛攻坚战役。
在当其时已经逐渐列装了后装轻型榴弹炮的狂轰滥炸,项氏一族在几个区域的水战以及登陆点防御战惨败,人员伤亡非常惨重。
残存的还有一部分战斗力的项氏一族成员,根本无法对大秦帝国的庞大征伐部队进行有效的妨碍,就不得不溃退到台湾岛主要的山林区域——玉山当中,继续负隅顽抗。
(玉山,位于中国台湾省中部,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台湾南部的屏东县周围),绵延约300公里。玉山主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2。3公里,海拔3952米,是中国东部最高峰。
主峰邻近地区崇山峻岭,溪谷深邃,天然植被随海拔之变化而异,由亚热带、温带以至寒带,林相次第变化,野生动物孳生,并具有清朝所建历史遗迹─八通关古道;因此,全区蕴藏许多珍贵之生态资源及人文史迹。玉山仍有大规模原始森林分布,是台湾材用、药用和化工用植物的重要原料地。
玉山是台湾布农族与邹族共同的圣山,布农族语称其为Pattonkan(音译汉字八通关)。另外,居住于玉山下的另外一支原住民民族邹族,则称呼玉山为PangunoRakaso,皆是指“石英山”的意思,盖因冬季时山头积雪反光,状似石英玻璃般闪烁之故。而在清康熙年间编篆的《台湾府志》中,有记述:“玉山,在凤山县。山甚高,皆云雾罩于其上,时或天气光霁,遥望皆白石,因名为玉山。”,可见玉山作为汉名,已开始流通。
对于西方而言,玉山最早在文献上的记载,则是发生于1857年,一艘美国商船亚历山大号(USSAlexander)由安平离港时,船长摩里逊(W。Morrison)见到高耸的玉山之后将其记载在航海日志中,因此有摩里逊山(Mt。Morrison)这称呼,并广为通行于西方诸国。
玉山主峰山貌高峻,四面皆是陡壁危崖,南北两侧是千仞峭壁,西侧绝壑深沟,东侧则是碎石陡坡。玉山无论山容或山势皆在台湾为最具规模,除了是台湾五岳之首、百岳之王外,更重要的是玉山群峰地区蕴含着珍贵的生命宝藏。这里有亚热带、暖温带、冷温带及高山寒原带的不同气候型态,衍生出多样化的动物群种及植物林相,生态资源相当丰富。)
也就是因为玉山的情况相当复杂,大秦帝国对项氏一族的征伐终赢启一朝,都无法平定。
而在赢启之子,大秦帝国的秦宣帝赢进登基之后,改变了对项氏一族的强攻方式,而是利用逐步蚕食,修筑堡垒的方式对项氏一族在玉山地区的作战计划,有效将项氏一族的生存环境逐步压制。
在公元前118年4月4日这一天,除了极少部分延续于张琬一脉,改姓为项的项氏族人之外,位于台湾地区的楚国项氏一族,最后的十多个残存男子,死于超过一千人的秦军官兵的围攻下。
这也就是换句话说,除了项伯一脉的项氏族人之外,楚国项氏一族几乎全灭。
但是,在公元前99年的大秦帝国土地改革第三个周期即将到来之前引发的小型叛乱当中,一些人打着项氏的旗号收拢人心,聚众谋反。
只不过,赢进对于这些叛逆丝毫不会心慈手软,而是采取铁血的方式进行镇压。
超过三万人的叛乱人员在这一年当中的混战,先后成为了被枭首示众的材料。
而因为赢进的这种过激手段,彻底终结了因为土改而引发的各种规模的叛乱。
而当中的那些打着项氏旗号叛乱的人员,则是被证实了根本跟楚国项氏一点关系都没有。
而赢进也因为在这方面对大秦帝国的统治维系方式,有效的改变了一些依旧是心思蠢蠢欲动的逆党,在这个情况下,在赢进死后约一百余年,嬴秀登基之后,决定一改大秦帝国列代君主的谥号,将原本被成为秦烈帝的赢进,更改为秦宣帝。
而在嬴秀在位期间,被更改谥号的大秦帝国列代君主,分别是:
秦昭武帝嬴政,秦怀帝嬴胡亥,秦定武帝张嘉师,秦文帝嬴珣,秦景帝赢启,秦宣帝赢进,秦明帝赢汤,秦康帝赢直,秦惠帝赢诸。
在接下来的皇帝,就是嬴秀自己,所以,被改动谥号的皇帝,也就没有其他了。
而据说有一点,那就是嬴秀曾经打算对张嘉师的父亲追加谥号,但是在了解到张家族谱确实是只不过是从张嘉师开始编写之后,嬴秀最后也就是将蒙武这个张嘉师的义父,追加谥号为烈侯。
这也就是项氏一族与张嘉师后代之间的最后交织在一起的恩怨情仇。
………………………………………………分割线…………………………………………
在张良离开了彭城之后,位于即墨地区的攻防战进入到白热化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