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1100000042

第42章 起点(1)

那汹涌澎湃的万里江河令人敬仰,那耸入云天的高楼大厦让人赞叹,那漫漫挺进的人类历史使人感慨。然而,更值得注目的却是那源头,那地基,那起点。

播种是收获的前奏,起点是胜利的希冀。

啊,起点,多么令人神往和充满遐想的字眼!良好的开端,是事业成功的一半。是的,中国革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南湖的红船,天安门的礼炮,十月的惊雷,三中全会的决策……不正是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这起点,是一座座历史的丰碑,凝固了过往的烟云;这起点,是伟大的转折,是前进的动力,是催动千军万马奋勇前进的征帆。

万事开头难。因为起点不是旋转的圆点,而是一条射线的开端,是一篇宏文的破题,是一个新里程的起步。它不亚于一个原子的裂变,不亚于一颗卫星的上天。要起步,必有坎坷;要探索,必有冒险;要开创,必有困难。但我们自信:我们的4000万党员和2500万知识分子,将和十亿舜尧一道,在人类历史上,开拓出闪光的大道!

祖国,正处于新的万里征途的起点。在我国的大地上,正进行着一场继往开来、革故鼎新的变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搞活的实践,已为她的胜利前行铺垫了坚固的路基。展望那无垠的空间和广袤的大地,有多少个空白等待我们去填补;有多少“第一”诱惑我们去夺取……一切的一切,必将从新的起点走向新的高度、新的胜利。

朋友,请勇敢地迈步吧!胜利——就在我们的前方;起点——就在我们脚下!

硕果

硕果是实实在在的。农人用粗大的手指抚摸着硕果累累的枝头,按捺不住的激动与喜悦,荡漾在古铜色脸上泛起的一道道皱纹里。丰收的果实与成熟的笑脸一起收获。

硕果是永恒的,物质不灭。那奥运场上的金牌,南极上空的国旗、澳星发射的成功,改革20年的巨变……像一颗颗耀眼的珍珠,永远镶嵌在历史的枝头。

硕果是历史长河中一步高过一步的台阶,构成人类进步的天梯。当人类有了第一把铁斧时,便宣告了原始石器时代的结束;当第一个电脑诞生时,人类又敲响了信息时代的钟声……

人生是一个过程,但在这短暂的过程中,却是一个又一个有目的的进发。不曾设想,草原上跑马的人会有意外的收获,也不会有劳而不获的农人。未来收获的灿烂早描绘于胸,怀着初生牛犊不畏虎的胆魄出发了。

一路凄风苦雨,泥泞伴着荆棘,在茫茫荒野中踏路;经过冬的冰冻、春的消融、夏的沸腾、秋的冷却,涅槃般的折磨,使我们几乎丧失追求的勇气。哲人的睿语在警示: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前方的灿烂也在一声声召唤。于是,我们又重整旗鼓,咬定青山,百折不回。文学三境界,何尝不是人生三境界:历经艰难,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付出就有收获。春种秋收,春华秋实,天经地义。有人想不劳而获,硕果便是他眼前虚幻滚动的“零”;投机取巧者,硕果也捉弄他,呈现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涩果。硕果,永远属于那些脚踏实地、勇于奉献的辛勤耕耘者!

最终的收获,比起长长的过程,却显得那么短暂,那么的轻而易举。有人为了延长庆贺的喜悦,便永远迷醉在酒的漩涡里。找不到自己;有人为了炫耀,恨不得把自己也铸成丰碑,可正印证了那句诗,有的人活着,可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

明智者心如止水:收获了,已成为过去时,前方有着更诱人的精彩。奋斗者的乐趣,就是永远的追逐!

硕果沉重而又轻飘,她是成功的注解,是宏图的印证,是酸、甜、苦、辣的结晶,是孕育更大硕果的胚胎,是人生走向辉煌的自信……

酒不醉人人自醉

他醉了。他沉醉于葡萄与葡萄酒的波涛里。他品尝过的葡萄酒,有洋酒、土酒、劣酒、优质酒,若诗仙酒圣李白在世也潇洒不过他。他品酒、研制酒,并且撰写有关葡萄与葡萄酒的论文,连那些外国专家也翘起拇指赞叹不已。他挂的有关“酒”类的“衔”就更多了。他兼任中外数家葡萄酒企业的技术顾问,被吸收为法国奥朗日葡萄酒协会的名誉会员,他获得葡萄——葡萄酒博士学位。他还与贺普超教授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葡萄与葡萄酒专业,继续诱惑更多的人与他一起享受迷醉的甘苦……

“葡萄美酒夜光杯”,这是唐代诗人王翰《凉州词》中的名句。葡萄酒悠久的历史,却说明不了落后的生产现状:1988年国人人均消费葡萄酒0.3瓶,而法国、意大利每年人均消费竟在90升以上。有人曾说,贫穷水平喝白酒,小康水平喝啤酒,富裕水平喝葡萄酒。为了证明祖国的实力,好强的他,义不容辞地挑起了振兴葡萄与葡萄酒事业的重担。

1984年,就读于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学院的他,利用回国休假的机会,迢迢万里背了10多瓶葡萄酒,兴致勃勃地在学院举办中国葡萄酒品尝会。他邀与会者举杯共品。不料,传来的竟是一片讥讽、嘲笑。此时此刻,一股强烈的民族自尊与自信感在他心中升腾:我一定要让中国葡萄酒打入法国市场。就像当年开拓丝绸之路,大唐人征服罗马一样!

迫不及待的他,在留学期间,便与国内的丹风葡萄酒厂挂上了钩。从此,便不辞辛苦地为这个厂跑优质葡萄苗,跑先进的酿造设备。可在他博士论文答辩最紧张的时候,引进设备的谈判开始了。为了祖国的葡萄酒事业,他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他白天上班,下班后,便匆忙乘飞机赶往法国南部去翻译、协调谈判,然后又连夜乘火车赶往学校。几天里吃不好,睡不好,硬是帮丹风酒厂以最优惠的条件引进了设备。

回国后,他又与贺普超教授投入全力研制攻关,终于开发出干红、干白、桃红、新鲜四种优质高档葡萄酒。其中干红存奥朗日葡萄酒国际博览会上获得质量保证书:桃红、新鲜葡萄酒均通过采用国际标准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法国人终于批量进口干红、干白葡萄酒了。法国的导师拥抱着他说:“中国人,倔犟的中国人,你又成功了!”这话无异于痛饮一杯好酒,他的心醉了。

他醉了,醉得头脑发热,瘾头儿更大了。他提前回国,没歇几天,又匆忙收拾行装周游列国,去考察国内葡萄与葡萄酒的生产情况。他跑遍了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等地的主要葡萄和葡萄酒产区。他利用3个多月休假时间自费考察花去3000元钱,写出了“我国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论文。

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不能没有美酒佐餐。他在为人们享受更多的美酒而奔忙。1986年的一天,陕西户县太平口乡办猕猴桃酒厂的厂长来找他。憨厚木讷的山里人,在这位博士面前,口舌僵滞,只是一个劲儿递烟。他消除了厂长的窘迫,决定带人先去厂子考察。穷啊!这里竟有人没裤子穿,山里人主要脱贫的路子就是酒厂,可酒厂眼看要垮,只有靠卖粗加工原料过日子。这对他震动很大。不久,他就来到这山沟里,与这40多个山里汉子同吃同住同干活。为此,他挤时间与工人玩,学着和工人说粗话。工人们也开玩笑说:厂长是我们的厂长,可你是厂长的厂长。仅半年时间,他帮他们开发出草堂寺牌野葡萄酒、猕猴桃酒、五味子酒、麦饭石酒等野味系列产品。

1988年早春的一个下午,山西夏县农业局局长急匆匆来请他去夏县,参与商定建葡萄酒厂的方案。他知道只有一天半时间,后天上午还要给学生上课。时间紧,事情急,天上又飘着雪。学校当即派车把他们送到西安。火车到三门峡,他们又乘轮渡过黄河,过了河又换乘汽车,三折腾两折腾,到夏县已是夜里11点钟了。这时,县上领导都在等着,让他先吃饭后开会,他却坚持边吃饭边开会。会一开完,顾不上休息。他又连夜往回赶,次日晚上到家,第三天上午准时上课。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风雨兼程。几年来,他直接、间接地给予吉林、北京、山东、四川、甘肃、陕西等数10个葡萄酒厂家以技术帮助。现在每月还有大量源源不断的来信,请求他去考察指导以及与他谈人生、谈理想乃至向他吐露心中的隐情……

他迷醉在那美好的事业里,却往往模糊了自己的事情。他在法留学期间,妻子王华——大学时的同班同学已办好赴法陪读的手续,他却因开办葡萄与葡萄酒专业要求提前回国,妻子只有放弃赴法。他的妻子能够理解他:“他嘛,只不过赶上了好机会,西农许多老教授干得很出色却没有出名。他今年才30岁,今后的路还很长,他以前的成绩现在要划个句号,今后重要的是要干活。”这是一位迷醉的伴侣。

他醉了,但没有飘飘然。他拿出学生送给他的贺年卡,勉励自己:

“三年前,我们上了您的‘贼’船,漂过葡萄酒的海,就要到您说的那个世界去了。人们问:‘那地方好吗?’‘据船长说是好地方’……

喂,船长,好好开您的船Good Luck To You一帆风顺!”

船长带上了一群迷醉的船员,开船驶向美好的地方……

这位“船长”,就是本期封面人物一西北农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专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共产党员李华。

塑造一代伟人

寂静清爽的延安枣园,一阵轻风拂过,当几位装束不凡的人从山上走下来时,突然远远传来“毛主席万岁”的呼喊声,欢呼声与人群涌动的脚步声喧闹着这许久不曾热闹的地方。陕北的老农与后生簇拥着“毛主席”,幸福得不知是在做梦还是现实。这是拍影片《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时出现的小插曲。

北京中南海,毛主席故居门前。毛主席的儿媳邵华带着儿子毛新宇特地从西郊赶到电视剧《通天人物》的拍摄现场,紧紧握着“主席”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曾跟随毛主席17年的生活秘书,也欣闻而至,当“主席”刚迈脚下台阶,秘书习惯性地伸手搀扶,竟忘记了这是位演员……

十几年来,西安话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张克瑶在十多部电影、电视剧以及话剧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这个艺术形象。伟人那熟悉而又亲切的音容笑貌活灵活现在人们眼前,无数观众为之倾倒。所到之处,围绕他的总是没完没了的握手、签名、合影……他重新激起人们对一代伟人的思想、胆略、气质、品德的呼唤。

从“形似”到“神似”

银幕上的毛泽东举手投足,谈笑风生,挥洒自如。可谁知银幕下的张克瑶,这位新中国培养的西北艺术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却是积大半生“铁杵磨成针”的生活体验和资料积累,孜孜追求而厚积薄发。

1978年的一天,西安话剧院要排演《西安事变》,导演突然决定:“克瑶,你来演毛主席!”毫无思想准备的张克瑶愣了,他曾在舞台上塑造了六七十个比较成功的艺术形象,如今要接受这个陌生而又特殊的角色,他内心的紧张、担忧、疑虑纷纷袭来,能演好么?要对人们所熟悉、爱戴的领袖人物进行艺术塑造,必须把握好“加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的恰如其分的艺术表演效果,只能在规定的情景中演好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否则,其政治影响不堪设想。经过反复考虑,为了不负导演和话剧院领导的期望,为了把一代伟人的形象留给后人,这个崇拜毛泽东的人,被强烈的使命感所驱使,冒险接受了这个角色。

此后,他便从形似入手,先过语言关。自小在天津长大的张克瑶,对湖南话是陌生的。他便找一职工家属整天学,一句一句请教,连平常与人交谈,也撇开了湖南腔。后来,他想方设法搞到主席的录音带,就一个字一个字琢磨。他发现,主席的口音已不是纯正的韶山话,而是在走南闯北之后,夹杂了一些北方地方话。毛主席讲话声音高昂响亮,张克瑶针对自己说话低调平缓的特点,吸取男高音歌唱演员的发音方法,有意把发声位置提高,用声音艺术准确地塑造这个形象。在他因病未能拍成《开国大典》时,导演却特意请他为此片配音。人们便听到那熟悉的声音: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要模仿主席的举止、风度、性格等难度更大。张克瑶笨鸟先飞,提前进入角色。整天对着家里大立柜镜子,练挥手,练坐卧,练神态。毛主席走路稳健,步阔有力。双手前后摆动大,他反复练习,反复琢磨,连饭后散步、上街买东西都在刻意追求,久而久之竞练成了习惯,着迷得忘了自己。在食堂排队买饭,同事说:“克瑶,走一个看看!”他的走路简直成了一个节目,大伙儿都是他的导演。

由“彤似”进而达到“神似”,非得练“内功”不可。张克瑶没见过主席,他便想方设法搜集、翻阅《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诗词》、画册、照片;在街头书摊上翻找购买有关描写主席的书刊,如《红墙内外》、《走上神坛的毛泽东》、《毛主席的感情生活》等,他一一阅读,从字里行间细细体味毛主席的思想、性格、情感、言谈、举止。在影片《风雨下钟山》开拍前,他系统研读了毛选四卷,又参考党史资料、照片、录音,并把毛主席的重大活动汇编成大事记,熟记在心。再对照剧本,按每场戏甚至每个分镜头,分析写出每一句台词及每个动作的潜台词。通过接触有关资料,张克瑶不仅仅作为一个演员,更多的是作为伟人人格的崇拜者,伟人思想的研究者去深刻体味角色的内涵。他在创作手记中写道:“要把土席作为一个角色,而不是领袖,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去刻意塑造。伟大寓于平凡,在平凡中显示伟大,才能避免概念化。”正是基于这种见解和功底,他演活了具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一代伟人。在拍某片时,饰演毛主席的有11个人选,张克瑶以“神似”而被导演选中。

被誉为加拿大影帝、饰演白求恩的演员萨特兰,在拍片中,被张克瑶的演技与人品所征服,他称赞张克瑶是“最伟大的演员”。近几年,张克瑶饰演毛泽东这个角色,获得全国话剧金狮奖、西北话剧节表演一等奖等诸多奖励。

用生命去塑造

“扮演领袖人物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交和灵魂沟通的过程。”这是张克瑶的一段创作手记,也是一名中共党员、陕西省劳动模范追求人生最高境界的内心独自。演伟人,学伟人,他庆幸自己后半生有与伟人“神交”的缘分。

陕北那连绵不断的土峁土窑,那凝情凝爱的山丹丹、信天游,还有那憨厚、朴实、有着火热心肠的婆姨、后生,更有那毛主席曾带领队伍留下的足迹。这一切,吸引着张克瑶先后10多次走向延安。他忘不了,曾和五六个年轻人,身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背包,一步一步沿着毛主席走过的路,进行实地考察、收集资料、体验生活。他深深地理解了从宝塔山到天安门的艰难历程。在拍影片《巍巍昆仑》中雨夜访大娘一场戏时,导演怕情绪一时上不来,准备好了眼药水,可他坚持不用。在摄影机前,他怀抱孩子,眼望桌上的烈士灵牌和身边的老妇弱子,想到老区人民的无私奉献,泪水夺眶而出……

拍摄是艰苦的。初春涉冰冷的河,酷暑穿厚棉衣,爬陡峭的山,骑烈性的马,这都是角色的需要,可对于年近花甲,又身患多种疾病的张克瑶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

同类推荐
  • 没有黑暗就没有光

    没有黑暗就没有光

    其实你始终相信梦想,虽然你常说你不信了;其实你始终相信爱情,虽然你常说等不到了;其实你明知道下句台词是什么,但你一样会被感动;其实你始终爱着这个世界,虽然你常说世界很令你失望之极。总有一天我们信仰的会失效,热爱的会消失,但永远记得,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绝望的时候抬头看,希望的光一直在头上。也许我们都像本书中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被理想和现实生活所累,但我们深信这些都是一点点黑暗,那些被贱卖的、被毁却的、被否定的理想,终将被我们一一实现。
  • 谢谢你,让我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谢谢你,让我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56个暖心故事,分别从倾慕之人、好朋友、家人、相伴走过一段路的旅人为线索,讲述成长的蜕变。那个躲在角落里彷徨、流浪的自己,要遇到怎样的陪伴,才变得如此美好而闪耀?书中将一一揭晓。虔诚无比地相信爱情,从暗恋到初恋,笔端柔情百转;恣意昂扬地快乐成长,因为朋友,是可以选择的家人,让你的人生因特殊的家人而变得不同;从容坚定地扶稳王冠,你的骄傲,从别人的肯定开始,成为了你额头的标志;优雅明亮地面对生活,家人给的温暖,把快乐释放在生活里。你会变得更好,为了对你不离不弃的人,这就是,全部的意义。集结青春最强音,喊出你的期待,也说出你的感谢。
  • 读者精品——幸福品味

    读者精品——幸福品味

    那一个时代事实上总有许许多多不满现状的人。现代以前,这些人怎样对付他们的“不满”呢?在老百姓是怨命,怨世道,怨年头。年头就是时代,世道由于气数,都是机械的必然。本集合了不同的名人对成长的理解的作品集。
  • 衣食亦有禅

    衣食亦有禅

    为随笔和国画的集合。王祥夫不仅仅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著名作家。他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耳濡墨染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之道。他有专门的绘画老师,老师亦是一个具有古典文化情结的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加之他的天性,他热爱市井,热爱饮食,热爱生活中注视到的点点滴滴美的享受。他说:人类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始终追寻美的过程。许多事物,只是当它们过去或消失的时候才会显示出它们的美来。他最经典的话是:古人除了击鼓鸣金地打仗,一般都很闲散。
  • 各自爱

    各自爱

    《各自爱》是作者的随笔精选集,收入"侘寂贴""白色俄罗斯""四季歌"三个小辑共六十六篇作品,其中"侘寂贴"收录了一些个人静心素文;"白色俄罗斯"谈了谈作者为什么深爱苏俄文学;"四季歌"写了作者平淡的日常生活,加了一些民俗饰纹,不为怀古,只为感念旧时那种与季候相依的温暖感觉。
热门推荐
  • 辣妻难招架:老公,我买你

    辣妻难招架:老公,我买你

    "谈了五年里恋爱,喜帖都发出去了,却被迫看了一场妖精打架。不但电视放片,还在浴室戏水!不想计较,只想静静,却还被渣男婊女联手欺负……“谁伤了你,你也要让他狠狠痛一次,这才公平!”身份尊贵的男人从天而降。她想过抗拒:“我们不合适。”因为他是同父异母妹妹的舅舅。“合不合适你都已经试过了,现在后悔了是不是晚了?”“我会控制不住教训你侄女……”“小辈就是用来给长辈解气的,不教训长不大。”他好看的唇吐出薄凉的话,“既然已经睡了我,这辈子就只能睡我!”前男友和妹妹的婚礼上,她挽着他的胳膊步入礼堂,仗着他的疼爱,让那些欺负她的人冒了冷汗。而这,只是刚刚开始……"
  • 狂妻何处逃

    狂妻何处逃

    夜漆黑得寂静男人从睡梦中惊醒;他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 十一职阶之刃

    十一职阶之刃

    『theBladeofElevenClasses(十一职介之刃)』◇此身执天野策、过刀山身浴火…烈风袭此身之心魔、欲绝以失自我。让梦境破幻了、让世界崩溃了!此心望穿彼岸末色、徒为伊之情魄。——『情魄』
  • 穿越之魅上蓝眸帅王

    穿越之魅上蓝眸帅王

    沉沫在鬼魅的宿舍里晕倒,当再次睁开眼时,居然发现自己躺在蛇窝与蛇共“舞”,惊恐之余竟然发现周围全是穿着奇装异服的人正用幸灾乐祸的眼神着她。有着似猫一样蓝色眼眸的英俊男子上前俯身对她说“你想死,本王成全你。你不是喜欢用你的美貌迷惑男人吗?本王就让你的美貌无一完整”
  • 当我变成了你

    当我变成了你

    当平平淡淡的陈泽熙偶然变成万人瞩目的校花陈曦,在他身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的女神变成了自己最好的闺蜜兼同桌、最铁的哥们成了自己的跟屁虫···那陈泽熙还能“拯救”自己吗?
  • 古玉奇踪

    古玉奇踪

    玉石自古以来都为皇家大臣所用,殊不知玉石之阴阳说,轮回说,而那些将古玉带入陵墓之中的王侯将相,却是为了一个甚么秘密?为了寻找这个秘密,‘我’不得不从上世纪开始说起。
  • 网游之工匠盗贼

    网游之工匠盗贼

    拿着虚拟游戏头盔,李默然简直爽呆了,作为一个职业玩家,凭借咱独特的眼光,还是看出了,这个游戏《曙光》有巨大的潜力,貌似还可以兑换现金。嘿嘿,作为本世纪最伟大的职业玩家李默然怎么能不玩呢?在漫漫的期待中,李默然登入了游戏……
  • 左翼冰神

    左翼冰神

    来自血炼狱的杀手身世却疑案重重,直到他找到自己真正的身世后且看他如何带领自己的组织走上世界巅峰,演绎出一片精彩人生!
  • 枯骨与你

    枯骨与你

    生死蛊—缘生情始,缘死情终。蛊缚生死,情缠三生。
  • 玄令

    玄令

    一个山村小子,偶然得到一块神奇令牌后,机缘巧合下,走上了修仙之路,然后在各种危机中取得一线生机,一步一步走上巅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