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1100000034

第34章 社会写真(9)

村长齐禄瑞的住宅恰好坐落在南北主轴线上,他83岁的老母亲,守在门口,捣着拐杖嚷道:“看谁敢动我的房!”齐禄瑞作难地在院子里转了一夜。看着这盖了不到10年,在全村算是装修最现代化的三间两层楼房,还有他投资数万元的沼气池,院内的一口机井,这是用血汗换来的积累。但又一想,自己当村长几年,没给乡亲们干事,只顾在外承包工程挣钱,如今有了给大家干事的机会,又是孝中村扭转乾坤、造福后代的修路大业,怎能因一己私利而影响工程进度,况且自己在西安城数百万元的盖楼生意都扔下了,还在乎这些。第二天,他就哄母亲住到县城,雇上保姆,自己掏钱雇人开始了拆房。

大家看着村长不要一分钱赔偿,拆了自己的房。村党支部书记齐庭辉也拆了自家的门楼,一些村干部、党员也纷纷行动,一时间,没有人命令,村民们忍痛割爱,毫无怨言地拆掉挡路的建筑物。全村一时成了弥漫着烟雾的战场。共拆倒门楼60个,推倒院墙250米,扒倒土木结构房12间、挪走坟墓10座,挖倒树木300多棵……

8天的机械化作业,村子被推挖成一道道大壕沟,路的粗毛大型出来了。这时,村上一群德高望重的长者前来进言:“人老几辈,没有谁敢想把村街道说翻个过就翻个过。如今分田到户,人心散了,谁能召集群众无偿搞公益事业呢?村上又没经济收入,你们凭啥能办成这件事?”

老人的担心不无道理。当晚,高珠与村干部开会研究怎样发动群众义务投劳修路的事。高珠的话音未落,有人就问:“一天给多少钱?低于15元就没人干!”接着,不少人认为让群众义务修路,是天方夜谭。会议被一盆冷水泼得草草散场。

同睡一床的高珠和村长齐禄瑞,两人愁得睡不着,齐禄瑞反倒安慰高珠说:“甭怕,大不了我在西安包的工程赔了。”一大早他俩就打开高音喇叭动员群众:“我们这次修的路是国家级二级路面水平,以此标准需要资金110多万元,可村集体只有收到的15亩地承包款7000元。要用这7000元办110万元的事,真是穷人要办富人的事,难啊!但我们不怕,我们有强大的比金钱更可贵的力量,那就是全村400多群众。只要广大群众团结一致投入到修路当中,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第二天是4月6日,出乎预料,全村60多名群众扛着工具修路了,第三天出劳更多,达到110多人。高珠和村干部感动得说不出话,以后的修路,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十五六岁的学生,在外打工的、经商的,纷纷投入到修路热潮中。

村长齐禄瑞,将自己的小车、电话、木板、搅拌机、振动棒、电缆线等。只要修路能用得上的都拿出来,有人要算租赁费,村长不让算,也不敢算啊!在外工作的38人,有钱出钱,有物出物,甚至连做生意的都纷纷解囊……总共捐款8万多元。

修路中,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更让村干部和群众开了眼界,自己教育了自己。带班工长姬羊娃的手指被石头压成粉碎性骨折,他简单包扎,又奋战在第一线;妇女张预言,干活累得昏倒,抢救治疗后,稍加休息又出工了;任全昌小孩一人锁在家里,小孩的屁股被狗咬伤,等两口子下了夜班回到家小孩已昏迷过去,幸亏连夜送往医院,才免于难;村长齐禄瑞的妻子贺芳霞,在娘家是出了名的劳模,她不仅干在最艰苦的打砼岗位上,还为前来支援的司机等人管饭、洗衣服;有些干技术活的一天平均干18个小时以上,拉石子的车来了,广播一喊,正在吃饭的群众撂下饭碗,拿锨把5辆车围了,8分钟卸一车石子,连司机师傅都惊讶地说:“你村人真厉害!”

群众中蕴含着极大创造力和很高的自觉性。他们各取所长,科学用人,组织健全,分工合理。资金、物资管理,严格走正规程序。那一段时间,各种施工设备、物资放在露天,真正成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施工中也有小小的插曲,原村干部的儿子寻衅闹事,揪住下派干部高珠的领口要殴打,没想到,高珠还未吭声,80多名群众却挺身而出,并叫来了公安干警,将其行政拘留。而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误会、小摩擦,都在修路的共同目标中,烟消云散了。

60多天修路,共取土15000立方,新填土3300立方,新改街道350多米,道路宽度10米,修路总长1100米。全村义务投劳4500个工日,折合人民币约10万元。村内道路修建利用边角荒沟地,节约耕地22.3亩,腾出空庄基202间,在今后15年乃至20年内,群众建房将不再占用耕地。

如今,一条以南北路为主轴,东西并排5条水泥街道,整齐、平坦、宽敞。孝中村的修路,也带动起周围村的修路热情。县上的村容村貌硬化路面奔小康、节约耕地两个现场会都在孝中村召开。更大的收获,是修路凝聚起了民心,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去年交公粮,没人催没人喊,常常扫尾的孝中村一跃成为全乡第一。

能叫出95%村民名字的高珠,成了村里的“红”人。谁家做了好饭,都要喊高珠去吃:高珠一天不在,好像村子缺了个人似的,都要询问。村民们送了一面书有“双万花似锦,丹心铸伟业”的锦旗,感谢为带领他们修路、两个月没回过4里之遥家的高珠;为感谢所有为修路无私奉献的人,乡亲们在路边立了一块石碑:更为庆贺自己修路的成功和孝中村从此走上新路,乡亲们自发捐款四五千元,请来剧团的名角儿,美美儿地唱了一天两夜大戏……

辐射新领域

厚重的古城墙围着一个繁华世界,在城外东南角,有一座不起眼的院落,驻扎着一支与国有功,为民造福的队伍,这就是陕西煤田地质公司186煤田地质勘探队。

这支曾在举世闻名的神府煤田率先钻探施工,继尔又探明、发现轰动华夏的彬长大煤田的队伍,社会不因其有功而偏爱于她,却毫不客气地早早将她推到风云莫测的市场大海之中。

1983年以来,国家先后两次调整煤田地质布局,并改事业费拨付为按项目投资,186队的任务锐减,600来人的队伍,一下有350人将成为无事可干的“闲人”,从哪儿弄饭吃,“闲人”怎么办?

186队上上下下有了危机感,他们意识到,只有彻底改变吃“皇粮”的观念,依靠自己,拓宽门路,才能绝处逢生,打井钻孔靠的钻机钻杆,必须从钻杆上找优势,对地质钻探队来说,那一根根竖起的钢铁,无疑是自己最坚固的生命支柱。

1984年底,陕北延长油田扩大生产的信息传到186队,他们如获至宝,旋即捷足先登,全力抓住这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的机会。经过几次艰苦的谈判,终于签订了为期3年,进尺25000米的合同。打惯了煤的人,现在要去打油,这“海”敢不敢下,这“蟹”能不能吃?多数人心中无数。

1985年,他们买下别人的陈旧设备,在陕北的延长竖起了第一台钻塔。可出师不利,几天功夫,麻烦事一个接一个。第一口井孔径超限,第二口发生埋钻事故,钻具捞不上来。延长油矿的人发火了,头儿亲自从延长发给186队长王东源6个字的电报:“不能用,不能打”,潜台词便是解除合同,撵186队收兵回营。

“必须挽回局面,站稳脚跟。”队长王东源、副总工万永龙、生产科长杨守成,手里攥着电报,急如星火地从西安赶往油田工地。他们兵分三拨,一拨解决井径扩大问题:一拨捞出井底卡埋的钻杆;另一拨继续请缨,立军令状:“如果第3口井不成功,投入的50万元分文不取,自己卷铺盖回城!”

经过十几个昼夜的艰苦奋战,很快摸索出“二次成井”生产工艺,终于打成第一口让“上帝”感到震惊的高质量钻孔——井斜为零。油矿测井的技术人员面对铁的数据,依然心存疑窦,便背着186人又悄悄测了一次,终于彻底信服了。从此,186队人打油并一鸣惊人,开钻一孔成一孔,孔孔都是优质井,轰动整个矿区。1988年,延长油矿要打一口建矿80多年来想打而没有把握打的标准参数资源井,油矿的钻井队不敢打,其他矿井队又不放心让打,掂来量去,还交给了186队,果然一气呵成!

延长油矿总工程师说:“我们愿意长期与186队合作,他们在这里打多少就给多少。”从1985年至今,186队在陕北整整干了7年,从最初开动的1台钻机发展到现在的7台钻机。截至1992年底,他们共为延长油矿施工的石油钻井276口,总进尺200918米,同时也为186队创收1700余万元。

地质市场是一个大世界。1988年,186队把钻头又对准了地球更深处——深层地热的开发利用。

据史料记载,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凹陷地带地热资源分布面积达2700平方公里,储量可观,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国家早就把两安、北京、天津列为地热开发利用的三个重点城市。然而,让人遗憾的是,至今关中仍处于一千多年以来的表层地热利用原始阶段,整个陕西地区没有打成一口可供利用的热水深井。

1988年,186队毅然踏上地热开发的风险之途。热水钻探,井深至少在千米以上。尽管这是过去连想也不敢想的事,但现在为了开发出诱人的地热资源,他们不怕冒这100%的风险。队长亲自调动了最能干的“王牌钻机”,首先在两安工人疗养院内支起井架。为了保险起见,特地从天津请来一位打热水井的专家。专家来了,186人视若“神”敬。谈判若干次,专家伸出指头开价:“看一眼1000元。”似受辱一般,186队人大躁!撇给专家1000元,挥手让他即去,这“梁山”咱自己上!经过十几个昼夜的激烈争论、试验,他们研究出四套成井方案,经过对比、选择,最终确定以取代传统填砾成井的方案实施。仅仪3个多月,热水井打成了,富含多种有益微量元素的汩汩热水,从1500米深的地下喷珠泻玉般奔涌而出。

西安第一口大流量热水井喷涌而出的喜讯传遍古城,震动了省市领导和新闻界。

1989年以后,他们又趁热打铁,相继为陕西宾馆、长安福利院、兴平县打成3口热水井。人们用它洗浴、疗病、取热采暖。兴平县城的贵妃温泉,每天有几百上千人从外地赶来,渴望用“神水”洗去病痛。

186队为西安开发利用地下热水资源打开局面,在西安地区引起不小的“地热效应“。奋斗没有止境。自1990年以来,他们结合热水井钻探实践,着手开展了西安地热资源地质研究,并在一年内完成了研究项目。西安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此跨入有理论研究指导,有成功实践实验的新阶段。

靠一根根钻杆,186队在几年中先后开展了地方煤矿钻探,基础工程钻探、盐矿钻探、滑坡钻探、煤矿伴生矿产钻探等10多种地质勘探项目,逐步从单一的煤田地质勘探队发展成为面向全社会的多功能地质勘探队伍。

辩证法就是这样,生存的威胁往往会变成发展的契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游刃有余,跨上了煤炭部规定的搞活地质队的最高台阶。

同类推荐
  • 石羊河,我家乡的河

    石羊河,我家乡的河

    这是一本散文集,主要记录了家乡石羊河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石羊河的赞美。
  • 2009年中国故事精选

    2009年中国故事精选

    本书精选集结2009年度最有代表性的故事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柳亚子:“曼殊所有的作品是非食人间烟火人所能及。小诗凄艳绝伦,无世俗尘土气。”周作人:“他(苏曼殊)的诗文平心说来的确还写得不错,还有些真气和风致,表现出他的个人来……说曼殊是鸳鸯蝴蝶派的人,虽然稍为苛刻一点,其实倒也是真的。曼殊在这派里可以当得起大师的名号。”印顺大师:“中国有两大诗僧,前有佛印,今有曼殊。”
  • 王汶石文集(第四卷)

    王汶石文集(第四卷)

    本书收有中篇小说《阿爸的愤怒》、《黑凤》;剧本《边境上》、《复仇》和诗词《毕业歌》、《太阳一出满山红》、《黄河恋》、《有我后来人》等。
  • 神秘邮件

    神秘邮件

    本书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一本散文集。书中包括了《凯》、《秘密的玫瑰》和《红》三本作品集,每本作品集中还包括了若干篇散文,如《神奇的生物》、《声音》和《仙猪》等。
热门推荐
  • 前世今生:倾情王爷追妖妻

    前世今生:倾情王爷追妖妻

    想我堂堂“美女蛇”,居然穿越到了一个飞机场小萝莉的身上!这叫咱怎么活啊!还有个“美人”整天颤着我,烦死了烦死了!“娘子......”哎呦,又来了。“再叫我娘子,我阉了你!”我凶神恶煞的比划着,跃跃欲试。“娘子呜呜呜......”某无耻无耻地卖萌。老娘受够了!神啊!收了他吧!天知道我可是美男控啊!这教洒家怎么下得去手啊喂!
  • 天定姻缘

    天定姻缘

    她以为可以相伴一生的人在背后陷害她家人,她以为再不相见的人却在背后默默付出,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会克制?缘由天定,情由心生。真正的爱是经历过千难万险之后的不离不弃,苍茫戈壁,无尽漠北,不过想执一人之手相伴天涯。前有未婚夫谋她家产,后有各种白莲花开在后院,成长型女主仰天大笑,你们注定都要是我生命中的踏脚石!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人面桃花,姻缘天定。-------------简介真的是无能啊/(ㄒoㄒ)/~~
  • 神界奇缘之众仙免礼

    神界奇缘之众仙免礼

    六界的下一任继承人,从小学习如何管理六界,有个未婚夫,结果是奸细,好啊,既然你们都这样。那我定会让你们欠我的,一一偿还。
  • 极品神医

    极品神医

    乡村神医杨超出山为富家小姐治病,却不曾想就此打开了自己在都市中无边的幸福与麻烦。
  • 清梦潇潇

    清梦潇潇

    一朝穿越到大清朝十三阿哥府里一名下等婢女的身上,这一辈子该如何度过?试看苏小婉的奇遇,十三阿哥的柔情,十四阿哥的执著,藏族男儿的豪放,都令她一生难忘。何去何从?小婉自有主见。
  • 永远十八岁的少年

    永远十八岁的少年

    小城少年游离在生活之外浑浑噩噩,梦中醒来却有了未来11年的记忆,发现自己蹉跎了太多岁月,家人爱人一个个早已不堪重负?重生?超能?一副躯体两个灵魂,不是超能却比超能力更神奇!白余誓言要改变命运,今生为守护而来!崛起的路上,神挡杀神魔挡杀魔!
  • 永不背叛

    永不背叛

    这本书在最初构思时,名字叫《九度青花》。她与他经历了此生的相遇,她认为这是前生因缘,一次次的相遇,一次次的错失交臂,怪谁?反正不怪我!九为天道,无人凌驾,要怪就怪造化弄人,不玩死俩人,不拉倒!
  • 雪压轩词

    雪压轩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盖伦传说

    盖伦传说

    号称“德玛西亚之力”的盖伦掉进了一个黑洞里,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穿着一副软弱皮囊的他不得不从头开始,但是似乎,很多事情都事与愿违。不念经的风流和尚,不修心的木讷道士,诡诈多情的话痨少爷,还有不解风情的冰山美人....趟了浑水,乱了太平,扰了风云,盖伦还能在这异世之中高声大喊“德玛西亚”吗?
  • 血族的忌禁:没有结果的爱恋

    血族的忌禁:没有结果的爱恋

    本是两个不同世界,没有任何牵连的人,却因一场意外相遇....在她生命中最脆弱的一天,他出现在她的身旁。竭尽所有将她呵护。很久以后,她再度归来,呼风唤雨,两人再次相见,她将他遗忘,而她的身影深深地印刻在他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