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8500000025

第25章 《举贤良对策》解读

董仲舒(前179~前104),中国西汉时代广川县(今河北省景县)人。汉代着名的经学大师,哲学家,与孔子、朱熹并列为三大思想家,对中国历史有广泛深远的影响。

他先在广川老家研究《公羊春秋》,景帝时代任博士,从事讲授经学的教学活动。由于专心治学,曾经三年不窥园。一举一动都很注意礼节,一般学者都很尊重他。他讲学时,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直接听到,许多学生只能从其他学生中辗转听得。有的人当了他几年学生,却没见过一面。

汉武帝即位以后,多次要各地推举贤良和文学的人才到朝廷参加对策。贤良、文学参加对策的前后约有一百多人。董仲舒作为贤良也被推举参加对策。汉武帝策问三次,董仲舒对策三次。这三次对策文字,就是《举贤良对策》。文中着重讲到天人感应问题,又称“天人三策”。汉武帝欣赏董仲舒的对策,任他为江都相。从此进入仕途。又任过中大夫、胶西相。后辞职,退居长安陋巷。朝廷议论不决的问题,皇帝还派廷尉张汤等人多次到陋巷请教董仲舒。

董仲舒研究《春秋》关于灾异的记载与当时政治的关系,认为灾异是对国君的谴告。从此又推衍出天人感应说。他在对策中,“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为汉代独尊儒术作出重要贡献。以后又建议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文官制度的形成,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他的着作有100多篇,今存《春秋繁露》十七卷。还有一些着作散见于《汉书》、《古文宛》、《艺文类聚》、《太平御览》。

《举贤良对策》共三篇,保存在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中。这是集中反映董仲舒思想的重要着作,也是表达他的教育思想大纲的代表作。主要有如下思想:

(一)教化为治国大务

为什么要进行教化?教化的社会功能是什么?这些问题在战国时代争气力、秦代任刑罚以后,人们觉得模糊了,有必要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在统治者那里,对教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危害性就更大。

当汉武帝提出如何才能长治久安,“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时,董仲舒趁机强调教化的重要性。他说:“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

教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作用呢?治理国家有一定的路线,就是道。道要有仁义礼乐这些内容来体现。这些内容是圣人根据人的一般情性来规定的。所以圣人虽然早已死了,而他们制订的礼乐制度还存在,还能“接于肌肤,臧于骨髓’,产生深刻影响,可以“变民风,化民俗”,起着明显的移风易俗的作用。

人民有性和情两方面,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变化。也就是说,人的善恶仁鄙在于“陶冶”。统治者既可以用德政来引导人民向善,也可以用暴政引导人民趋恶。关键在于统治者如何引导。

他说:“夫上之化下,下之从上,犹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犹金之在蒚,唯冶者之所铸。”人民的性情可塑性很强,就看统治者如何塑造他们。人民趋利避害是本性,就像水向下流那样。趋利会导致邪恶、混乱,因此就要用教化来堤防、限制这种趋势的蔓延。“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教化就是堤防。教化立,堤防完备,不正之风就少,社会就能安定。如果教化废,不正之风十分流行,用严刑峻法也制止不了,就说明堤防坏了。可见,教化这种社会堤防是极其重要的。古之王者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没有不把教化作为治国的大事的。古圣王“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干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古代圣王设立学校,加强教育,习俗美善,社会安定。这样,统治者才能长久保持统治地位。

实行统治,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是大道,一是亡道。行大道就是“任德教而不任刑”,行亡道就是“废德教而任刑罚”。这两条路线的后果如何呢?历史有丰富的经验教训。圣王取代乱世以后,总要先扫除旧社会的不良习俗,然后大兴教育,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样,子孙继承,几百年都能保持安定。“至周之末世,大为亡道,以先天下。”后继者秦朝没有改变乱世的习俗,反而把乱世习俗推向极端,不但不重视教育,而且要破坏文明,“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捐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尽灭先王之道,而颛(专)为自恣苟简之治,故立为天于十四岁而国破亡矣”历来王朝没有像秦朝统治者这么残暴和这么迅速灭亡。秦朝灭亡了。它的遗毒至今还存在。“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这不是要步秦朝灭亡的后尘吗?

董仲舒郑重提出应该“更化”,改变秦朝任刑罚的错误路线,实行德教的新路线。简单地说要重视教育。教育能够移风易俗,稳定社会,达到长治久安。从这种意义上说“治乱废兴在于己,非天降命不可得反,其所操持悖谬失其统也。”治乱废兴不是由天命决定的,而是由统治者自己决定的,由自己实行什么路线决定的。行大道,重教化。国泰民安。行亡道,重刑罚,亡国灭身。总之,董仲舒认为,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存亡兴衰的大事。

(二)太学养士,实试求贤

要移风易俗,必须重视教育。忽视教育,社会风气就会败坏。要改变秦朝遗留下来的“以贪狼为俗”,就需要“众圣辅德,贤能佐职”,也就是需要一大批人才。

人才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求贤?要求人才,必须在平时注意、重视培养人才,“故养士之大者,莫大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太学是养士的最大部门。太学是出人才的地方,也是教化的最主要阵地。董仲舒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办太学,请高明的教师,来培养从全国各地选拔来的学员,再经过各种方式的考试,充分发挥他们的各种才能。这样就可以培养出一批贤才来。

中央办太学培养贤才,同时要让各郡县推荐自学成才的贤才。

汉代官吏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官僚子弟,二是花钱买的,三是熬年头熬出来的。董仲舒认为这三种途径出来的官吏未必是贤人。特别是熬年头的论资排辈,压抑了大批贤才。所以,他建议:“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如果有这种制度,官僚们都尽心求贤,那么,天下贤才也就可以得到了。“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矣。”

不要按他干了多少年了,要根据每个人在实际中表现出的道德和才能来任职。“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

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又会反过来影响到教育。学生认真学习,各级官吏竭力尽知,做好自己的工作。但是,反过来,按上述三条途径选人,官僚子弟不必学习,也可以任官,百姓子弟努力学习也当不上官。

官僚子弟不必学,百姓子弟不想学。虽有太学,也无法真正实行教化。

用钱买当然不是长久之计。论资排辈会培养一批阿混,大家都在混日子,“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浑,未得其真。”大家都混日子,分不清谁是贤材。虽然办了太学,也讲要重视教化,但在实际中并不重视贤才,不给贤才以崇高的社会地位和优厚的政治待遇,那么,太学也兴旺不起来,所谓教化也会流于空谈。

(三)抑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的第三策的最后提出统一思想于孔子儒术的建议。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占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互相争鸣。秦统一中国以后,用法家思想统一天下的思想。其他思想都受到排斥。秦亡以后,各家思想又活跃起来。汉初统治者实行黄老无为而治的政策,也给百家复兴提供了良好条件。所以当时思想界出现了“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的相对自由的局面。这种局面使统治者不知应该坚持什么,政策缺乏连续性,平民百姓也不知道该听谁的,法制经常变化,百姓思想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董仲舒认为应该统一思想,提出以“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来统一天下思想,把其他思想都加以禁止,“勿使并进”。

董仲舒的这个建议,表面上看,在教育上的影响,就是以儒家学者任教师,以儒家典籍为教材,进行儒学教育。后来,这个建议被统治者采纳、贯彻,在教育界产生了影响久远的经学时代,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经学传统,产生了特殊的思维方式。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

同类推荐
  • 档案信息检索

    档案信息检索

    本书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档案信息以及相关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尤其关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检索的现状与实施。
  •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历史常识书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历史常识书

    王志编著的《我的第一本历史常识书》分为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两部分,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以短小精悍的文字,为青少年读者娓娓讲述历史的精彩,她以时间顺序为“经”,以各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纬”,再现历史风云的种种精彩片断和瞬间,勾勒出文明发展的曲折历程。那每一位耀眼夺目的时代骄子,每一件震憾人心的历史事件,就如同天空中一颗颗明亮的星星,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隧道,代代传燃不熄。没有历史就没有今天,没有今天就没有美好的明天。
  • 千古谚语大观

    千古谚语大观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富于高明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个人认为谚语的妙处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藏谋略于只言,指迷津于片语,以微言见大义,以前车为后鉴。
  •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无错不成书”的说法听似有些夸张,其实这是读者群对书报刊等出版物(广义上含广播、电视、音像制品及网络上的用字用词)极为中肯的评语。同时也是鞭策和激励出版人应该更加辛勤努力,让面世的出版物完美无缺,把各种可以避免和应该避免的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直至消灭殆尽。然而现实却是许多出版物上差错依然屡屡出现,这不能不使众多出版人感到困惑、不安和忧虑。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小学生读本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小学生读本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热门推荐
  • 绝世行者

    绝世行者

    吴江因天生携有天地秽毒成为废物,机遇偶然的遇到异时空神秘生物,从此受尽磨难为努力修行,意外惊喜的本源灵力,风中注定活今世情缘,坎坷拼搏,走上逆天绝世的修行之路。
  • 蒋介石评传(上)

    蒋介石评传(上)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涵盖:发迹以前、粤海波波澜多、枪杆子出政权、内斗内行、金陵梦魇等。
  • 缕缕缘心

    缕缕缘心

    28岁生日一个平凡的夜班,缕心身体里面的另外一个自己觉醒了,从此开始了她的新人生……是喜,是悲,都将开始新的成长
  • 惊雷学院

    惊雷学院

    这是一个神秘的学院,没有人知道它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将什么时候结束。在这个魔武横行的时代,唯有强大才能活下去
  • 大学面面观

    大学面面观

    大学四年,斗过殴打过架,牛过B脑过残,搞笑过感动过,回头看看却感觉日子快的像略过一般,无奈回忆一番,送给那些被略过的日子~失败的人生也有值得纪念的东西,或是祭奠!
  • 宝宝王妃太凶猛:王爷别急

    宝宝王妃太凶猛:王爷别急

    市井有传闻,毓王不爱江山爱美人。可是怎么回事?天下第一美人下嫁毓王却被生生退了婚?*这日,璃皇的一道赐婚圣旨降到了毓王府。于是,天下人明白了,毓王不是不爱美人,是只爱“小”美人……
  • 元

    本书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艺术、思想、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全面反映元代治乱兴衰的全过程。
  • 哈耶克法律哲学

    哈耶克法律哲学

    对我来说,最富启示性的发现之一就是,越趋近西方,亦即越趋近自由制度依然比较稳固、信奉自由信念的人数依旧相对众多的国家。那里的人们越不真正准备对他们自己的信念进行重新考察,越倾向于作出让步或进行妥协,也越倾向于把某种他们所知道的自由社会的偶然历史形态视作一种终极标准。另一方面,我也发现,在那些直接经历过全权式政制(atotalitarianregime)的国家抑或在那些类似全权式政制的国家中,只有为数极少的人从这种经验中更为明确地认识到了自由社会赖以实现的条件和自由社会的价值。
  • 永恒一世

    永恒一世

    满天星辰,是你的泪。星空之上,一轮明月,是你注视这天地,唯一的方式……魔亦无情,亦有情,一生因情而困。那御气成魔又何妨……
  • 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

    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