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5600000011

第11章 与人相处的艺术(3)

这个问题还算合理,我来试着回答。不管你的人生多么单调,你每天总不免要碰到一些人,你对他们如何?你只是视而不见,还是想多认识他一点?例如邮差——他一天要跑几百里路,为人们送信,你可曾费心了解他住哪儿?看看他妻女的照片?你关心过他是否疲倦或觉得无聊吗?杂货店小弟、送报生、擦鞋童呢?他们也都是人啊!他们也有烦恼、梦想、个人的野心啊!他们也想与别人分享,问题是你有没有给他们机会?你可曾对他们表示过热切真诚的兴趣?我谈的就是这一类的事。你用不着变成南丁格尔或社会改革者,才能帮助这个世界——你个人的世界,你大可以从明早遇到的第一个人开始改变。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好处?那当然是带来更大的快乐、更大的满足,更以自己为荣。亚里士多德把这种态度称之为“开化了的自私”。波斯宗教家左罗斯特说:“对别人好不是一种责任,它是一种享受,因为它能增进你的健康与快乐。”富兰克林说得更简单:“你对别人好的时候,也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时候。”

纽约心理服务中心主任林克曾说:“我认为,现代心理学最重要的一个发现就是,科学证明为完成自我实现与得到快乐,自我牺牲与纪律都是必要的。”

多想想别人不仅可使自己免于烦恼,也可以结交更多朋友,得到更多乐趣。我请教耶鲁大学的威廉·费尔普斯教授,以下是他的回答:“我到旅馆、理发店或商店时,一定会跟我遇到的人谈谈话。我要让他们觉得他们是一个人——而不是一部机器上的螺丝。有时我会赞美店里的女服务生眼睛或头发很美。我会问他们理发时站一整天累不累,我问他是怎么进入理发业的,比如干多久啦?理过多少次啦?我帮他一起数。我发现对他们感兴趣就可以给他们带来很大的乐趣。我常跟行李搬运工握手。工作了一整天,这会令他精神振作。一个酷热的夏天,我到火车餐车上去吃午餐。餐车挤得水泄不通、闷热无比,而服务又很慢。服务生终于过来把菜单给我,我说:‘在厨房做菜的那些人今天可惨了。’服务生开始咒骂,我以为他生气了,他说:‘老天啊!客人都在抱怨食物不好,他们埋怨服务太慢,又嫌这里太热、东西太贵。我听这些抱怨听了19年,你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对厨师表示过同情的客人。我祈祷有更多像你这样的客人。’服务生只因为我把厨师当人看待就如此惊异,人所企求的,只不过是希望自己被当作人对待。有时我在路上碰到有人牵着狗散步,我总不忘赞赏那只狗。我走过后回头看时,常会看到那人很欣赏地拍拍他的狗,我的赞赏重新引起了他的欣赏。有一次在英国,我遇到一位牧师,我真心称赞他那只壮实聪明的牧羊犬。我请他告诉我如何训练那只狗。我走开后,回头看见那牧羊犬搭在它主人的肩上,而它主人正在拍它的头。就因为对牧人的狗表示感兴趣,我就能让那牧人开心,那只狗也开心,当然我自己更开心。”

一个常跟搬运工握手,又能对厨子表示同情的人,或是常称赞别人的狗有多棒的人,你能想象他们会终日愁眉不展,需要心理医师吗?你一定想象不出吧!有一句中国谚语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下面这段是一位女士的故事,她现在已经当祖母了,几年前,我到她住的小镇演讲,住在她家一个晚上,第二天她开车送我去50英里外的车站搭火车。车上,我们谈到如何交朋友,她说:“卡耐基先生,我要告诉你一件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的事——连我先生也不知道的事。我们家以前在费城是靠社会救济金过活的。我年轻的岁月中最大的悲剧都来自我们的贫困。我从来不能像别的少女们那样享受正当的社交生活。我衣着寒酸,而且常常太小,绷在身上,当然款式也都过时了。我觉得无颜见人,常常哭着睡去。绝望中,我忽然心生一计,每次在聚会里,我都请我的男伴谈谈他的经历、想法以及对未来的计划。我问这些问题,倒不是对他们的回答特别感兴趣,实在只是希望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不要看出我的装扮寒酸。可是,奇妙的事发生了:当我听这些青年谈话时,我学到一些东西,而开始产生了真正的兴趣。我变得兴味盎然,自己也忘了服饰的问题。可是最令我惊异的是:因为我是个很好的聆听者,又鼓励他们谈论自己,他们跟我在一起时总是很快乐,我竟渐渐成为最受欢迎的女孩,有3位男士都要求我嫁给他。”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说:“什么对别人的事感兴趣,这全是胡扯!我才懒得过问别人的事,我只要自己赚到钱,得到我所追求的东西就好了,管别人闲事干吗?”当然,你有选择的自由,你可以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不过,如果你是正确的,那么所有的古圣先贤——耶稣、孔子、佛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等就都错了。也许你对宗教大师有反感,那么,让我来举几个无神论者的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剑桥大学豪斯曼教授,他是当代极负盛名的学者。1936年,他在剑桥做演说《诗之名与质》中曾提到:“‘人因我失去生命者,将得永生。’这实在是永恒的真理,也是最深刻的道德发现。”

我们一天到晚从传教士那里听到这种论调,而豪斯曼教授是一位无神论者,也是一位悲观主义者,他却仍旧发现,一个人只想到自己,是不可能活出真正的人生来的,事实上,他会活得很糟。相反的,忘记自身、服务他人的人才得以享受生活之喜悦。如果那也不能打动你,我们再来看看20世纪最杰出的美国无神论者——西奥多·德莱塞。德莱塞把所有的宗教都看成神话,而人生只是“傻瓜说的故事,没有任何意义。”德莱塞却遵循耶稣的一个道理——服务他人。德莱塞说过:“如果人想从人生中得到任何快乐,就不能只想到自己,而应为他人着想,因为快乐来自于你为别人、别人为你。”

4.不要期望别人的感激

忘记感谢乃是人的天性,如果我们一直期望别人感恩,多半是自寻烦恼。

最近,我在德克萨斯州遇到一个商人,他正为某事而发怒。有人警告我说,只要我认识他不到15分钟,他就会原原本本地把事情告诉我。果然,令他生气的那件事是在11月以前发生的,他的努力大得惊人。原来让他生气的事情就是他给34位员工共发放了10000美元的年奖金,但是没有一个人感激他!他愤怒地说“我真后悔莫及,真不应该多给他们一分钱。”

一个愤怒的人,浑身都是毒。我衷心同情面前这位浑身是毒的商人。他有60岁了。人寿保险公司统计我们还能活着的年数平均是目前年龄与80岁之间差数的三分之二。这位仁兄——如果他够幸运——大概还可活十四五年。结果他浪费了有限的余生中的将近一整年,而为过去的事愤恨不平,我实在同情他。除了愤恨与自怜,他大可自问为什么人家不感激他。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待遇太低、工时太长,或是员工认为圣诞奖金是他们应得的一部分。也许他自己是个挑剔又不知感谢的人,以致别人不敢也不想去感谢他。或许大家觉得反正大部分利润都要缴税,不如当成奖金。不过反过来说,也可能员工真的是自私、卑鄙、没有礼貌。也许是这样,也许是那样。我也不会比你更了解整个状况。我倒是知道英国约翰逊博士说过:“感恩是极有教养的产物,你不可能从一般人身上得到。”我的重点是:他指望别人感恩乃是一项一般性的错误,他实在不了解人性。

如果你救了一个人的性命,你会期望他感恩吗?你可能会。可是塞缪尔·莱博维茨在他当法官前曾是位有名的刑事律师,曾使78个罪犯免上电椅。你猜猜看其中有多少人曾登门道谢,或至少寄个圣诞卡来?一个都没有。

如果跟钱有关,那就更没指望啦!查尔斯·舒瓦伯告诉我,他曾帮助过一位银行出纳,这位银行出纳挪用银行基金去做股票而造成亏损,舒瓦伯帮他补足金额以免吃官司,这位出纳员是否感谢他呢?是感谢他,但只是一阵子,后来他还跟这位救过他的人作对,就是这位曾经救他脱离牢狱之灾的人。你如果送你亲戚100万美元,他应该会感谢你?安德鲁·卡耐基就资助过他的亲戚,不过如果安德鲁·卡耐基重新活过来,一定会很震惊地发现这位亲戚正在诅咒他呢!为什么呢?因为卡耐基遗留了3亿多美元的慈善基金,但他只继承了100万美元。

人间之事就是这样。人性就是人性——你也不用指望会有所改变。何不干脆接受呢?我们应该像一位最有智慧的罗马帝王马库斯·阿列留斯一样。他有一天在日记中写道:“我今天会碰到多言的人、自私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忘恩负义的人。我也不必惊讶或困扰,因为我还想象不出一个没有这些人存在的世界。”他说的不是很有道理吗?我们天天抱怨别人不会知恩图报,到底该怪谁?这是人性。所以不要再指望别人感恩了。如果我们偶尔得到别人的感激,就会是一个惊喜。如果没有,也不至于难过。

一位住在纽约的妇人一天到晚抱怨自己孤独。没有一个亲戚愿意接近她。她喋喋不休地讲述,她侄儿小的时候,她是怎么照顾他们的。他们得了麻疹、腮腺炎、百日咳,都是她照看的,他们跟她住了许多年,还资助一位侄子读完商业学校,直到她结婚前,他们都住在她家。这些侄子回来看望她吗?噢!有的!有时候!完全是出于义务性的。他们都怕回去看她,因为想到要坐几个小时听那些老调,无休无止的埋怨与自怜永远在等着他们。当这位妇人发现威逼利诱也没法叫她的侄子们回来看她后,她就剩下最后一个绝招——心脏病发作。这心脏病是装出来的吗?当然不是,医生也说她的心脏相当神经质,常常心悸。可是医生也束手无策,因为她的问题是情绪性的。这位妇人需要的是关爱与注意,但是我以为她要的是“感恩”,可惜她大概永远也得不到感激或敬爱,因为她认为这是应得的,她要求别人给她这些。有多少人都像她一样,因为别人都忘恩负义,因为孤独,因为被人疏忽而生病。他们渴望被爱,但是在这世上真正能得到爱的唯一方式,就是不索求,相反的,还要不求回报的付出。这听起来好像太不实际、太理想化了,其实不然!这是追求幸福的最好的一种方法,我知道,因为我亲眼见到我家庭中发生的状况。我的父母乐于助人,我们很穷,所以老是窘于欠债,可是虽然穷成那样,我父母每年总是能挤出一点钱寄到孤儿院去。他们从来没有去拜访过那家孤儿院,可能除了收到回信外,也从来没有人感谢过他们,不过他们已有所报答,因为他们享受了帮助这些无助小孩的喜悦,并不希冀任何回报。

我离家外出工作后,每年圣诞节,我总会寄张支票给父母,请他们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可是他们总也不买。当我回家过圣诞时,父亲会告诉我,他们买了煤、日用品送给城里一个有很多小孩的贫苦妇人。施与而不求回报的快乐是他们所得到的最大的快乐。我深信我父亲已符合亚里士多德所谓的享受快乐的理想人。亚里士多德说:“理想人会享受助人的快乐。”要追求真正的快乐,就必须抛弃别人会不会感恩的念头,只享受付出的快乐。为人父母者一向怨恨子女不知感恩。即使莎剧主人翁李尔王也不禁喊道:“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痛噬人心。”

可是如果我们不教育他们,为人子女者怎么会知道感恩呢?忘恩原是天性,它像随地生长的杂草。感恩则有如玫瑰,需要细心栽培及爱心的滋润。如果子女们不知感恩,应该怪谁?也许该怪的就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从来不教导他们向别人表示感谢,怎么能期望他们来谢我们?

我认识一位住在芝加哥的朋友,他在一家纸盒工厂工作得很辛苦,周薪不过40美元。他娶了一位寡妇,她说服他向别人借了钱送她两个前夫的儿子上大学。他的周薪得用来支付食物、房租、燃料、衣服及缴付欠款。他像苦力一样苦干了4年,而且从不埋怨。有人感谢他吗?没有,他太太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那两个儿子当然也是一样。他们一点也不觉得对这位继父有任何亏欠,即使只是道谢一声。这怪谁呢?这两个儿子吗?也许!可是这位母亲不是更不该吗?她认为这两个年轻的生命不应该有这种义务的负担,她不要她的儿子“由负债”开始他们的人生。因此她从没想到要说:“你们的继父资助你们念大学,多好的人啊!”相反的,她的态度却是,“噢!那是他起码该做到的。”

她以为没有加给他们任何负担,可是实际上,她让他们产生了一种危险的想法,认为这个世界有义务让他们活下去。果然后来,有一位男孩想向老板“借”点钱,结果身陷囹圄。

我们一定得记住,孩子是我们造就的。举例来说,我姨母从来不抱怨儿女不知感恩。我小的时候,姨母把她母亲接去照料,同时也照料她的婆婆。我现在仍记得两位老人家坐在壁炉前的情景。她们有没有麻烦我姨母呢?我想一定不少,不过你从她的态度上一点也看不出来。她真的爱她们,对她们嘘寒问暖,让她们感觉到家的温暖。而她自己还有6个子女,但她从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伟大的事。对她来说,这一切只不过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是正确的事,也是她愿意做的事。

我这位姨母已经孀居了20几年,她的五位成年子女都欢迎她,希望她到他们家去一起住。她的子女们对她钟爱极了,从不觉得厌烦。是出于“感恩”吗?当然不是啦!这是真正的爱!这几位子女从孩童时代就生活在慈善的气氛中。现在需要照顾的是他们的妈妈,他们回报同样的爱,不是再自然不过了吗?

让我们不要忘了,要想有感恩的子女,只有自己先成为感恩的人。我们的所言所行都非常重要。在孩子面前,千万不要诋毁别人的善意。也千万别说:“看看表妹送的圣诞礼物,都是她自己做的,连一毛钱也舍不得花!”这种反应对我们可能是件小事,但是孩子们却听进去了。因此,我们最好这么说:“表妹准备这份圣诞礼物,一定花费了不少时间!她真好!我们得写信谢谢她。”这样,我们的子女在无意中也学会养成赞赏和感激的习惯了。寻求快乐的唯一途径是不要期望他人感恩,付出是一种享受施与的快乐。

5.不要过分地批评别人

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要有益有趣得多,而且要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在你遇到的人中,是否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大坏蛋?如果你不能明确回答这个问题,请先来看下面几个例子:

同类推荐
  • 人脉的诡计

    人脉的诡计

    人脉的积累是长年累月的,是一种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并不是一件要刻意定时完成的项目。不管是一条人脉,或是由人脉伸展出去的人脉,都需要长期的付出与关怀,这样才能在看似不经意间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人脉网。本书结合中国人际交往中的世故人情与现实中求人办事的客观需求,涵盖了有关人脉经营、场景应用、交友策略、拓展圈子等方方面面的人脉常识和经验。
  • 老板眼中的好员工

    老板眼中的好员工

    本书精选了大量成功人士职场生存、成长案例及其具有指导性的建议,使读者认识到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谦虚、忠诚、热情、创新、团结等品质的重要性。
  • 箴言化灵魂:能说会道经典

    箴言化灵魂:能说会道经典

    本书箴言包括了修身种德、人生七彩、男女有别、处世要道、友谊莹然、爱情难绝、家庭真趣、幸福自明、哲理思辨、经验方圆、成败取舍11个方面。
  • 别等了,想好了就豁出去

    别等了,想好了就豁出去

    不管你现在决定做什么事,不管你设定了多少目标,你一定要立刻行动。《别等了,想好了就豁出去(最新版)》从知识准备、目标、心态、能力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行动的要素与结构,以及应该如何行动,从而顺利地走向成功。别等了,想好了就豁出去!现在做,马上就做,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成功大师”的!
  • 发掘你的知性力

    发掘你的知性力

    如今只知埋头苦干甚至循规蹈矩,而不知用脑思考、以少胜多的“老黄牛”式员工越来越没有了市场。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前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体力活被越来越多的技术活所代替,那些只知本本分分拼命做事的员工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无法满足企业竞争的需要。相反,只有那些积极思考、锐意创新、善于谋划、长于变通、勇于突破的知性力较强的人才会得到老板的赏识和重用。本书围绕着“发掘你的知性力”这个中心,选择了几个较为重要的关键问题,从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双向推演和论证,无论是对于公司内部培训,还是公司员工个人成长,都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获奖作品集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获奖作品集

    武汉大学是诗歌的王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沐浴着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变革的春风,有百年学积淀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武大校园诗人向缪斯之神献出了心中最艳丽的玫瑰。在王家新、高伐林等第一代校园诗人冲向全国诗坛之后,以马竹及南方诗派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又红遍校园,嗣后,以浪淘石文学社与珞珈诗派成员为主的文学青年,则构成了武大的第三代实力强劲的校园诗人群体。樱花诗赛自发起举办之日起就一进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武汉以及整个湖北文学界和高校文学精英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武汉大学将其列为人文武大建设的内容,给予了调度的重视与扶持。
  • 三国杀连环杀人事件

    三国杀连环杀人事件

    第一次来日本旅行的杜凯鹏被发现死在了宾馆的卧室里,从他的口袋中发现了一张标记有忠臣的身份牌和一张画有关羽图案的卡牌。完全的密室杀人之下暗藏有惊天的玄机。来自中国专案组的王奇峰与日本的杉田警部相互配合,揭开层层迷雾,最终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
  • 五代那些事儿

    五代那些事儿

    石敬瑭引援成功,凭借着契丹之力登上皇位,引得杨光远、杜重威之流争相效仿,你称侄来我称孙。这些人如意算盘打得好,都想自己不出力,浑水摸鱼捞个经济适用型的皇帝来当。只有刘知远很冷静,知道山寨别人并不靠谱,机会要由自己把握,从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努力方向,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原创之路。
  • EXO的同居生活:灵魂交易站

    EXO的同居生活:灵魂交易站

    唯爱十二只:你陪我长大,我配你变老。献给你,我记忆中永恒的星。
  • 天使的离开

    天使的离开

    一有着蓝色眼睛的女孩,有着一家和睦的家庭,可是她注定的命运已经在向她走来。她是否接受?她的朋友会如何选择?
  • 审判之神的低语

    审判之神的低语

    一切的阴谋都汇集到了阿加雷斯在诸神黄昏战役前的那个预言,面对一一个个死去的伙伴和正在毁灭的世界,最强泰坦神明哈迪斯到底该如何面对?当审判降临,是生存还是信仰?
  • 佛说优填王经

    佛说优填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尘之灵巫

    魔尘之灵巫

    笑红尘,叹生死;万世春秋谁做伴?仙魔乱,封尘结;红颜知己肝肠断!
  • 生生不灭

    生生不灭

    生与死到底谁更容易?毫无疑问,死亡让人恐惧,但是却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而活下来,你可能要花费你所有的精力,耗费掉所有的智慧,才能在这个残酷的世界生存下去。他是一个孤儿,每天为了活下去而奋斗,他以为被抛弃,连活下去都成了一种奢望,这就是最惨的人生。当真相被揭开,那种残酷比他以为最惨的人生还要惨无数倍,但是有一天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为追寻真相,让脚下流血漂橹在所不惜…………
  • 侯门恶女

    侯门恶女

    落水?失忆?林璃表示这都是小事,本姑娘经受得住,但是落水失忆之前跟当朝探花郎示爱被拒?!开什么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