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2200000015

第15章 浪淘尽风流人物——王公将相篇(2)

在匈奴进攻萧关的战役时,李广参加了战斗,以其高超的射箭技术射杀了几百名匈奴精骑官兵。战役结束,汉文帝听说李广英勇善战,觉得李广是一个难得的人才,立刻封他为郎,此时,李广20岁。郎是皇帝的侍卫,这可是许多年轻人追求仕进的便利途径。

李广成为郎以后,便在长安城里做宫禁守卫,汉文帝外出的时候随行护驾。

再说匈奴军队粮草充足,再加上草原游牧人的善战骁勇,很快匈奴大军向京城长安进攻。此时,长安城内一片恐慌,汉文帝赶紧调兵遣将,调遣战车千辆、骑兵十万,在长安郊区设防。汉文帝还传令各地兵马,来长安围攻匈奴。匈奴单于听说汉朝各路大军先后赶到,主动撤退了。汉文帝大惊一场随后也不敢派汉军追击。

李广在这次长安保卫战中护驾出色,不久,李广升任武骑常侍,成为皇帝身边的侍从官。匈奴多次南下入侵,汉文帝恼怒不已,决心报仇雪耻,积极备战。开始招兵买马,训练汉军。他经常穿着戎装,骑上战马,跟侍卫们到上林苑狩猎,派人传授兵法,操练军阵。

李广的身材十分魁伟,两臂修长,身体强壮,骑射本领很高,成为侍从官中的佼佼者。他勇敢地冲锋陷阵,多次舍生忘死地与猛兽格斗,表现出惊人的勇气。他经常受到汉文帝的夸奖。

相传汉文帝晚年曾对李广说:“可惜呀,如今汉朝地广人稀,国力贫弱!你若生在高帝时,当个万户侯都没有问题!”可知李广在朝廷内已经确立了他的地位和名望。

公元前155年,汉文帝去世后,汉景帝即位。此时,李广已升为陇西郡都尉,又经过几次的立大功,不久被升为骑郎将。

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昌邑之战时,李广在周亚夫军中当骁骑都尉。李广作战勇敢,还夺取了叛军的军旗,立下大功。从此,他在汉军中小有名气了。

当时,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授给李广将军的勋衔和印信,李广接受了。性格粗犷的李广在不自觉中犯下了帝王大忌,也预示着李广的未来命运不畅。

李广身为汉军的骁骑都尉,竟擅自接受诸侯王的封赏,这是朝廷所忌讳的。李广回到长安后,不仅没有受到朝廷的封赏,还被贬出长安,调到上谷郡当太守。

上谷郡地处西汉王朝北部与匈奴接壤。长年战争不断,匈奴兵和李广部队几乎每天都交战。这是不是皇帝在给李广小鞋穿也说不准,反正是从此李广和匈奴兵干上了。每次与匈奴兵交战,李广都亲临军阵中,出生入死。这使朝中的一个了解李广的文官叫公孙昆邪的经常为李广的安全而担心。一天,他来到汉景帝跟前,哭道:“李广才能非凡,是难得的将才。但是,他自以为武艺高强,几乎每天都跟匈奴人死打硬拼,我真担心会失去了一员勇将!”汉景帝也觉得太可惜了,把李广又调到上郡当太守。

然而虽说上郡距离京城长安很近了,但也不是个太平的地方。匈奴也时不时地骚扰上郡。李广来到上郡后,还是经常与匈奴大队骑兵交战。

匈奴人又大举进攻上郡,汉景帝派了一位宦官到上郡与李广商定破敌之策。这位宦官领命后就带领几十名骑兵直奔上郡。路途上遇到3个徒步行走的匈奴人,试想区区3人不足挂齿,就立马与他们交战,可是这3个匈奴人虽然徒步而行但身手不凡,各自拉弓搭弦,回身就放箭矢,宦官和他的部下轻敌,没有寻找藏身场所。好惨,宦官的跟随骑兵还没有到匈奴兵的跟前已经被射杀光光,宦官受伤逃回到李广那里,李广听了宦官的描述,推测那3个匈奴人是射大雕的神箭手,连忙翻身上马,率领100多名骑兵前去捉拿。李广等人催马奔驰,追了几十里,发现3个匈奴人仍在朝前走。李广下令骑兵从左右两翼悄悄包抄上去,他自己一边弯弓搭箭,连射几箭,两个匈奴人被射死,另一个匈奴人刚跳到马上就被李广射下。正当把俘虏捆绑上马之后,却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迎面赶来。匈奴大军也远远看到了李广他们,匈奴军帅立刻摆兵布阵,拉开作战的阵势。但是让匈奴军帅迷惑的是汉军区区100来人的微弱人马久久不见动静,不做进攻或撤退逃跑的架势。匈奴军帅忽然明白汉军是在诱其贸然进攻,他们是诱敌骑兵。再说李广这边。李广寻思自己远离大营,身边只剩100多名骑兵,如果逃跑,匈奴大队骑兵会趁机追杀,100多人很可能丧命。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匈奴相信自己的100多人是诱兵,诈敌撤兵。李广把自己的想法讲给部下,命令部下不露惊慌之色继续前进。当他们来到距离匈奴的军阵仅两里的时候,李广下令:“全体下马解下马鞍!”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狡诈的匈奴人担心中了汉军的包围,不敢进攻;李广等人冒险坚守阵地。双方对峙很久,气氛越来越紧张。有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立即上马和十几名骑兵一起奔驰,射死了那骑白马的匈奴将领,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队里,解下马鞍,让士兵们都放开马,随便躺卧。这时正值日暮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深夜,匈奴兵害怕遭到袭击,趁着夜色全都逃离。

第二天凌晨,李广看到对面山坡上一个人都没有了,带着那100多名骑兵奔向大营。此时,军营里的将士们不知道郡守李广跑到哪儿去了!李广的这一诈敌撤兵之计是否是“空城计”的原始版本,不得而知。之后,李广又先后在陇西、雁门、北地、云中、代郡等郡当太守。在长期驻守北方边境期间,李广无数次与匈奴军交战,立下了赫赫战功,阻遏了匈奴单于大举进攻汉王朝的计划。单于对李广恨之入骨,以至于匈奴单于向士兵发出“活捉李广”的号召。

公元前140年,汉景帝逝世后,汉武帝即位。

经过汉初60多年的经营和发展,汉武帝即位时,封建的中央集权比较巩固,人口猛增,社会经济繁荣,国库充足,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涌现了很多能人志士,汉朝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此时的李广40多岁了。朝中文武大臣都非常崇拜李广,在汉武帝面前赞誉他为汉朝江山立下巨大功劳。汉武帝遂将李广调往长安,担任未央卫尉。随着汉朝国力的不断增强,汉武帝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备战。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征集战车、骑兵和步兵约30万大军,在马邑附近的山谷设伏,派兵引诱匈奴大军深入,以便一举消灭。骁骑将军李广参加了引诱匈奴大军深入的行动。然而,匈奴单于经验丰富,中途撤退,马邑之谋失败。至此,汉朝和匈奴之间进入了全面战争状态。

张骞的探险故事

张骞,汉中成固(今陕西成固)人,西汉外交家、探险家、旅行家。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使西域的人。西汉前期,居住在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经常南下侵扰掠夺。汉武帝刘彻即位时,西汉王朝经过60多年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汉武帝决心解除匈奴多年来对汉朝的威胁,积极进行军事反击的准备工作。当时西域有36个小国,其中大的有几十万人,小的只有一两千人。西汉初年,匈奴征服了西域诸国,对当地人民进行残酷的掠夺和剥削,并把西域作为向西汉进攻的据点和经济后盾。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得知,在今甘肃西北部,原来居住着一个叫作大月氏(zhi支)的部落。匈奴曾经杀死月氏王,并把月氏王的头颅做成酒器,大月氏被迫迁到西域,时刻想报仇雪恨。汉武帝认为如能在西方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朝反击匈奴的战争就有了胜利把握。可是,去西域的必经之路——河西走廊处于匈奴控制之下,联络大月氏的任务十分艰险。于是汉武帝下令招募使者,担任皇帝侍从的张骞勇敢地担当了这个使命。

张骞

武帝很欣赏张骞的胆识,当即给他选派100多名随行人员,还派了一名叫甘父(又名堂邑父)的匈奴人做向导。张骞第一次出使,被匈奴俘获,羁押8年后,他与甘父逃出,到达大月氏,没有达到结盟的目的,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历经艰辛回汉后,将西域一些国家的地理、风俗、物产、政治、军事等情况,报告给汉武帝,使汉朝政府对于西域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不仅为以后沟通西域做了初步准备,而且大大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朝对匈奴发动第三次军事反击,取得了重大胜利,匈奴王廷被迫迁到大沙漠以北。为了防止匈奴势力再起,汉武帝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统领皇帝侍卫的高级官吏),派他出使乌孙。乌孙原来游牧于甘肃西北部。后来西迁到今新疆伊犁河流域。

张骞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劝说乌孙重返故地,与汉朝共同对抗匈奴。张骞此行率领300多人,每人各备两匹马,并携带价值“数千巨万”的金帛货物和1万多头牛羊。出使的队伍中还有一些持节的副使,以便沿途派往各地。到达乌孙国后,由于乌孙国王已经年老,加上子侄们为继承王位争斗不休,国内比较混乱,因而无意东归。张骞原定目的虽未达到,但他的副使分别访问了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虽然都没有达到预定目的,但其意义和影响却远远超出他的直接使命。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经过我国新疆地区到达西亚的交通要道,开辟丝绸之路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张骞通西域后,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包括冶铁、凿井术等,相继在西域得到推广;精美的手工业品,如丝绸和漆器,也传入西域各地。西域的许多物产,如蚕豆、黄瓜、大蒜、胡萝卜、葡萄等植物及骆驼、驴、汗血马等动物,也在此时或以后输入中原。尤其中原人民与西域各族人民联系的不断加强,对统一多民族的西汉王朝的形成与发展,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元鼎二年(前115年),张骞回到汉朝,第二年病逝。但他原来派遣的副使先后带着西域各国的使节来到汉朝,而且乌孙后来还和汉朝通婚,共同夹击并打败了匈奴。汉朝之所以能打通和西域的联系,功劳首先应归于张骞,因为他在西域各国极有威信。张骞对于中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的开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东方朔的政治幽默

东方朔是汉武帝时代的人物。他作为汉武帝身边的臣子,却能够多次对身为天下之尊的帝王直接发表批评意见。

东方朔

有人曾经建议扩大皇家园林上林苑的规模,汉武帝深表赞同。东方朔却说,关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成为百姓维持生活的资本,现在取良田规划为苑囿,对国家没有益处,却使农桑之业大受侵夺。虎狼狐兔的生存空间扩大了,百姓的田园屋舍却受到破坏,让幼弱者思念故土,年长者泣涕而悲,这实在是违背了强国富民的国策啊。东方朔的意见虽然没有被采纳,却记录在史书之中,使后来的执政者可以时时接受警诫。

汉武帝时,天下习俗追逐侈靡,有虚华之风,而不注重开发实业。汉武帝问道,我要扭转风习,教化百姓,有什么好办法吗?东方朔在回答时以汉文帝为标范,赞美这位崇尚节俭的帝王富有四海,而衣食器用都十分朴素,于是天下望风成俗,昭然化之。与此对比,东方朔尖锐地批评了汉武帝本人宫室服用的富丽豪华,说道:陛下消费浮侈如此,而想要让民众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

东方朔的政治批评,通常是以幽默的方式巧妙地表达的。

有一次,汉武帝问道,先生视朕是何等样的君主?东方朔回答:自先古圣王唐虞之盛世,以及周代成康之世,都不足以比喻现代的繁荣安定。现在政局,比三皇时代要好,也优越于五帝时代。不仅如此,现在能够得天下贤士。高级官员都得其优选,好比任用周公、召公做丞相,以孔丘为御史大夫,姜太公为将军,皋陶为大理,后稷为司农,子夏为太常,伯夷做京兆尹,管仲做左冯翊长官,百里奚为典属国,柳下惠做大长秋,孙叔敖做诸侯相,子产做郡守。汉武帝于是大笑。对于权贵者的霸权意识,东方朔曾经用富有生活辩证法的语言予以调侃。他说,干将、莫邪,是名闻天下的利剑,能够水上断鹄雁、陆上断马牛,但是用它们来补鞋子,却不如价值只有一钱的锥子。骐骥、绿耳、蜚鸿、骅骝,是名闻天下的良马,但是用它们来捕捉深宫之中的老鼠,却不如一只瘸腿的猫。

有关东方朔的传说很多,最有趣的,当数他喝“君山不死酒”的故事。

据说,君山上有美酒数斗,如能喝到,可以不死为神仙。武帝得知后,就斋居七天,派了栾巴带童男童女数十人到山上求之,果然得到了“仙酒”,就带回来给武帝喝。武帝未喝之前,东方朔就偷偷地喝光了。于是武帝大怒,下令推东方朔出去斩首。东方朔就说:“假如酒有灵验,你杀我,我也不死;要是没有灵验,这酒有什么用呢?”武帝想了一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才笑着把他放了。

东方朔当太中大夫时,昭平君娶了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为妻。这昭平君是武帝妹妹隆虑公主的儿子,平日飞扬跋扈,经常犯罪,所以隆虑公主很不放心。在病重临终前,拿出钱千万,为儿子预赎死罪,武帝答应了。果然,昭平君自母亲死后,更加骄横,竟然醉杀了夷安公主的傅母(古时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按汉代法律,应是杀人偿命,但朝中大臣都不敢问斩,因为隆虑公主曾预赎过死罪,而且皇上又同意了的。于是将此事奏请武帝,由他亲自裁夺。武帝说:“我妹妹已故,只有这么个儿子,死前,又嘱托过我。”讲到这里,他泪流满面,叹息良久。又说:“但法令是先帝制定的,我不能因妹妹而违反先帝的法令,否则,我有什么脸面进高庙见祖先?何况还要辜负天下万民。”于是下令廷尉斩了昭平君。斩了昭平君,武帝十分悲痛,左右大臣也为之伤心。

此时,只有东方朔没有哀伤的表情,反而拿了一杯酒,为武帝祝寿。他说:“我听说圣明的君王治理国政,赏赐不避仇人,杀戮不择骨肉。这就是古书上所说的‘不偏不党,王道荡荡’。这两件事,是五帝所推重的,也是三皇所难以办到的。现在陛下却做到了,这样,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各得其所。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我手捧酒杯,冒死再拜,祝皇上万岁。”武帝没说什么,就起身进入宫内。到了傍晚,武帝召见东方朔说:“《传》曰:看准时机后再说话,别人不讨厌。今天先生给我祝寿,认为是看准时机了吗?”东方朔马上脱下帽子,磕头请罪道:“我听说快乐过分就阳溢,哀伤过分就阴损。阴阳变化就心气动荡,心气动荡就精神分散。精神一散,就邪气侵入,消除愁闷最好的是酒。我所以用酒向皇上祝寿,是表明陛下刚正不阿,用它来替皇上止哀的。我不知忌讳,罪该死。”武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以前,东方朔曾喝醉了酒,闯入宫殿,而且在宫殿中小便,宫中值巡发现了,弹劾他大不敬。武帝就下诏,免去了他的官职。现在,通过这件事,又恢复了他的中郎官职,并且还赏给他100匹帛。

同类推荐
  • 帝国之星

    帝国之星

    他是一个特种兵,却莫名穿越到了平衡空间的古代历史洪流之中,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勾心斗角的困扰后,他终于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家,造就了一个新的帝国时代!
  • 三堂戏

    三堂戏

    时世是非事,人言最轻微。天地不良善,何人立慈悲
  • 西夏文书档案研究

    西夏文书档案研究

    本书分为6个部分,西夏文书综合研究、西夏文书制度研究、西夏文书写作研究、西夏档案研究、夏宋文书比较研究、西夏官吏研究。内容详实,具有史料价值。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下)

    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战时间最早、作战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东方反法西斯侵略与奴役的主战场。在漫长的战争岁月里,中华民族为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担了最大的义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八年抗战,中国战场共消耗日本军事力量达455万人,占日军损失总数的70%。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辟的敌后战场,牵制、打击和消灭了大量的日伪军,在抗日战争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对此,我们应当永志不忘!这部书是经过数年努力而编成的,它是一部集体劳动的成果。
  • 二十四史—明史

    二十四史—明史

    《明史》三百三十二卷,清张廷玉等撰。明朝是在元末农民大起义以后,一二六八年(洪武元年)建立的封建政权。一六四四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佔北京,推翻了明朝的中央政权。同年,清军入关,分兵向农民起义军和明朝南方势力进攻。一六六一年(顺治十八年),明朝南方势力被消滅。明史记载了明朝自建立到滅亡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清朝在一六四五年(顺治二年)设立明史馆,一六七九年(康熙十八年)开始修史。一七三五年(雍正十三年)明史定稿,一七三九年(乾隆四年)刊行。
热门推荐
  • 惊世妖娆:异女傲苍穹

    惊世妖娆:异女傲苍穹

    (完结文)一朝醒来,她竟来到了一个以贩卖人口为生的古村,虽然农活不会做,做饭洗衣更不行,却仍是被人当作奴隶来使唤;更有甚者,居然还把她当作妖怪,想要烧死?!某女怒了!她不过就是有个异于常人的能力,想要打打酱油,混混日子,真的那么难吗?!殊不知,她正一步步陷入一个更大更深的局。痴缠不休的邪魅王爷,白衣飘飘的翩翩少年,喂喂,她想要的从来就只有那个勾人心魄的俊美男子好吗?!执他之手,打包带走!
  • 云谣集杂曲子

    云谣集杂曲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萌动的蠢蠢动

    萌动的蠢蠢动

    蓝黑色的天轻风吹斜柳牡丹花成片耀阳抚半庞抬手贴额前萌动的罪恶,蠢蠢欲动的野望在指尖画出的圈圈里徜徉!断隔在秋水,折枝,折之
  • 战纪风云

    战纪风云

    被遗弃在外星球的男孩,生活在蛙人一家,无微不至的关照。无边的星际浩瀚,人类统治太空星系,不断与黑暗势力抗争,星际雇佣兵的实力不断增强,与太空联盟军抗衡。最先进的生化武器,丧尸,异形,生化战士进入这场无尽的战争。
  • 吹牛大王历险记

    吹牛大王历险记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一群和你一样爱听故事的人们正在听吹牛大王冯,明希豪森男爵讲故事:他将带你去参加奇异的打猎行动,一枪打中八对猎物,一根猪油索猎国士三只鹧鸪:他将带你踏上美妙的奶酪岛,喝芳香宜人的“海水牛奶”,食味道甜美的“岛屿奶酪”,饮甘甜清爽的“啤酒河啤酒”:他将带你骑蕾鸵鸟向火星进发,绕道去月球休息……
  • 戏花高手

    戏花高手

    一次破天荒的大发善心之举,让陈星拥有了特异功能——能看透别人的想法。清纯美丽的校花、风韵无限的御姐、风情万种的熟女……且看陈星如何利用读心之能,踏上戏花之旅……
  • 王爷盛宠:废柴要逆天

    王爷盛宠:废柴要逆天

    她是顶尖杀手,一朝穿越,成了懦弱废材小姐。没关系,契约神秘王爷,废材不小心逆了个天,神器在手,圣兽也有,各个大陆随她横着走!只是,契约的神秘王爷成了挡路狗!“呦!这大半夜的,要去哪?”某爷斜靠在门框,轻巧的堵住她所有的退路。“嘿嘿,这个…那个…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思你甚切,便想出来找找你”某女捂着老腰赔笑道。“可为夫就去了个茅厕。”“矮油,不要在意那么多嘛!爷,今晚月色不错,我们不如……诶!喂喂喂!放我下来!”某爷把她扛在肩上邪魅一笑:“月色确实不错,良辰美景更不能辜负,不如我们炕上看月亮吧!”〖致力于撩媳妇的傅九爷已上线,确定不来加个好友嘛!〗
  • 都市逆爱

    都市逆爱

    爱恨美,失去与得到,只为博你一笑,逆爱不能长久,最终才是完美。在一起,就不分别
  • 妖精魔物娘

    妖精魔物娘

    夏青原以为自己只是被人”捡尸“,却没想一觉醒来自己已经是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但这世界似乎和地球不太一样,因为他看到了一只萝莉从蛋里面爬了出来····
  • 忍者世界之断头

    忍者世界之断头

    在忍者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忍者能量,如火、冰、电、风、攻、黑龙、白龙......主角们不惜一切代价,只为夺回被侵占的地盘,石木开启了战士能量,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