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0900000004

第4章 创造性教育的目标

创造性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是创造性教育体系中的根本问题。它既是创造性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创造性教育的归宿,贯穿创造性教育过程始终,决定着创造性教育的质量与创造型人才的素质。

创造性教育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总的目标。但这里所说的创造型人才,并非传统教育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而是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下面,简称创造型人才)。我们这样讲是因为各国的传统教育所培养的人,无论是美国的“和谐发展的人”,还是苏联的“全面发展的人”,以及日本的“协调发展的人”,都不是创造性教育意义上的创造型人才,而是知识型的人或技能型的人,这是创造性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质的区别。那么,创造性教育据以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标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呢?刘潮、吴光威老师分析如下:

1.培养创造性品格

创造性品格对于创造型人才是头等重要的,它在创造活动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动力作用、导向作用和决定性作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传统教育并不重视人的创造性品格的培养,只是片面地传授现成的知识与技能,培养有知识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把人训练成机器”。就连资产阶级改革派也不得不承认资产阶级的传统教育是“给不公平的社会生产‘柔顺的且有熟练技能的劳动力’的上等工具”。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的教育虽然与资产阶级的教育不同,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但这并不等于培养了具有创造性品格的人。因为我们的教育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体系的束缚,在其基本功能方面仍然严重地存在着片面传授现成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倾向,缺乏促进人的发展与创造科学文化的那种活力。因此,为了培养创造型人才,无论哪一个国家,都必须把培养创造性品格,作为创造性教育目标的基本内容,在教育体系中固定下来。

什么是创造性品格呢?我们所说的创造性品格,不是那种以追名逐利、极端个人主义为动力的创造性品格,而是国内外心理学与创造学研究中所发现的并为人们所公认的那种对于从事发明创造活动与创造性劳动的人具有巨大内在动力作用的品格。如:献身于人类事业;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自我发现难题,竭力探索各种创造性问题的解决;有进取心与奋发精神;坚强的自信心,不为艰难、困苦与琐事所制约;不因挫折与失败而后退,敢于知难而进;独立的个性;善于思考,不受传统、常规、固定观念的束缚;建设性的批判精神与科学的怀疑态度;不因循守旧,具有认识上的灵活性,乐于接受各种经验以及以自己的感官接触事物取得直接经验;情绪稳定与意志坚强,富有信念、恒心、毅力,等等。

至于如何按照这些品格设定各层次的实际培养目标,必须根据各种各级教育的特殊性、各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地说,中小学应该着重培养诸如:一定的进取心和从事创造劳动的志向;科学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独立的个性;合理的科学怀疑精神和对所学材料的某种批判态度;勇敢精神,特别是勇于探险、勇于克服困难、勇于首倡和标新立异的精神;既埋头个人钻研,又乐于助人和合作;信心、恒心、毅力等创造性思想品质。而大学则应该有更高层次的实际培养目标,如:按事物本来的面目认识事物的态度;敢于突破现有理论、概念、范式、方法的精神;不盲目崇拜权威、敢于赶超;对传统善于创造性的批判和发展;独立思考等创造性思想品格。

但是,设定各层次的实际培养目标必须遵守一定的辩证原则。

即:既要发挥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性,又不能脱离现实生活流于空想;既要传递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不使人陷入现成的模式之中;既要发挥人的天才、能力与自我表现,又不助长个人主义的滋生;既要重视个人的独特性,又不能忽视集体创造意识的培养,等等。不这样必将导致非此即彼的极端化,使培养目标落空。

2.培养创造性能力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创造性能力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性。

关于这个问题,国内外一些研究者的研究都得出一致的看法。瑞典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皮亚杰说,真正的智力不能是再生性的,“智力的基本功能在于理解和发明”,“把理解从属于发明,把发明视为一个不断建设有结构的整体的过程”。他还指出“主动发现现实的这样一种教育,显然要比要求青年人按照既定的意志行事,按照现成的真理去认知的那种教育高明得多。”美国心理学与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教育目标“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培养学习和调查研究所需要的态度,对待推测和预测、对待独立解决难题可能性的态度”。他强调培养直觉思维能力以及“机灵的推测、创意丰富的假说和大胆作出具有飞跃性的试验性结论,这些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思索者极其宝贵的财富”。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直截了当地主张:“智育包括获得知识和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我国着名学者周谷城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培养创造性能力的重要性。他说,演绎推理是从某个普遍法则出发,将其运用于具体事例,所得结论是由前提所规定的,所以对事物自身的性质没有增加什么说明或解释。归纳推理可以使已有的认识范围更加扩大,但对事物自身的性质也是没有增加什么说明或解释的。类比推理也是以既知为前提猜测未知的。因此,通过逻辑思维应用既有知识解决问题,即使有些新意,也不能称其为创造性能力,即以培养再生性思维能力为主的传统教育是培养不出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甚至苏联的老牌传统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也明确指出:“旧时代所需要的是具有繁重知识的执行者”,而现代社会则要求为其“提供具有创造思想的人才,勇于打破常规,在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探索新道路、新方法的人才”。显然,这些研究者都主张培养人的创造性能力,作为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创造性能力。一般地说,创造性能力是:在强烈的思想感情或意志动机驱动下感知、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提出新的假说的能力;发明、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的能力;对假说进行验证与改正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具体到教育对象——学生即表现为创造性学习能力。

国外教育理论界普遍认为对于中小学来说,这些创造性能力一般应表现为以下五种能力。一是能够看到和提出具有学习、理论或实践意义的认识任务,或能够超出自己现有知识范围发现有待认识的新问题;二是能够确定计划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完成方法;三是能够积极地开动思维机器探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能够对所得新认识独立地作出理论性概括、形成概念;四是能够对所得解决方案(结果)进行检查,并善于找到客观评价的方法;五是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创造思维方法,如智力激励法、原型启发法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发明和创造。

对大学来说,这些创造性能力一般应表现为以下四种更高层次的能力。一是设想能力。包括明确提出目的、课题、假说、研究任务的能力;找到研究对象和分析所得数据最佳方法以及评价研究对象标准的能力。二是认识能力。包括感知课题情境的能力;利用已知方法解决新课题的能力;通过假说发现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论证假说的能力;验证解决结果的能力;下定义的能力;作结论的能力;利用数学方法的能力;计量的能力。三是组织能力。包括组织研究项目的能力,进行实验的能力;组织综合研究的能力;建立研究参加者相互联系的能力;根据参加者的特长分工合作的能力;开展信息交流工作的能力;组织学习的能力;组织集体工作的能力;建立思想统一的集体的能力。四是交际能力。包括全面地、客观地对待他人的能力;在共同工作中取信于人和同甘苦的能力;预见和防止冲突的能力;公正地、策略地、与人为善地批评同学、虚心接受批评的能力;善于利用交际活动或学术交往加深友谊和开拓自己思维空间的能力。

在设定各层次的实际培养目标时,亦应根据各种各级学校的特殊性、各学科的特点、学生发展情况、思维发展阶段并与创造性品格统一起来全面考虑,同时遵守一定的科学原则。即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等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创造性能力具体地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实现预期的目标。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说:“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不是放任人性的自由表现。发现与发明也要遵守一种为人们自由接受的原则”。

这里应该强调的是,我们把创造性品格与创造性能力作为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目标的两个科学内容,是因为人的创造性既不是唯智的,也不能单是思想、情感、意志的过程,只有创造性品质与创造性能力有机的统一,才能实际转化为人的巨大的创造性物质力量。

同类推荐
  •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本书在全面分析全新媒介环境下我国省级强势地面电视媒体的现状、问题及应对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在电视新闻生产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创新的路径。
  • 应用翻译研究

    应用翻译研究

    本书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根据不同翻译目的和文本类型,讨论了不同功能文本的翻译策略和具体的翻译方法以及技巧,对应用翻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针对性强,具有可读性,并有利于实际操作。全书分为10章,前3章为“关于应用翻译”、“功能翻译理论概述”、“译品类型”,后7章运用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分别对法律翻译、新闻翻译、旅游翻译、广告翻译、科技翻译、公示语翻译、经贸翻译等应用翻译体裁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 被颠覆的村庄

    被颠覆的村庄

    本书分为村庄表情、村庄审美、村庄文化、村庄政治、村庄意识、村庄未来六章,内容包括:一个村庄的记忆、一个村庄的风水、一个村庄的名字、一个村庄的政治等。
  •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本书集结2011年学术界在“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方面的优秀论述,话题涉及传播技术研究、传播理论研究、传播艺术研究、传播实务研究等。
  • 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本书系统、细致地梳理了“表达自由”的学理脉络,并结合媒介融合的生态特征论述了其生存的可能性,提出“媒介融台为体,表达自由为用”的观点,并提出“技术前提论”以取代“技术决定论”,指出在法治社会中,表达自由是公民实现其表达权的权利前提-媒介融合则是公民实现其表达权的技术前提。作者关于表达自由,媒介融合及博客自媒体等内容自有心得,而展望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表达自由的实现前景,更显出其对社会进步所持的理性态度和人文情怀。
热门推荐
  • 春眠已觉晓

    春眠已觉晓

    故事的开头总是不尽人意,每个开头都伴随着些许痛苦,些许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的身心。泪与苦不是一个男孩应该说的话,但是不是每个男孩子都能够接受如此残酷的现实,不是每个男孩子都应该承受这种伤痛,不是每个男孩子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你想了解这样的经历,如果你想知晓别人的痛苦,你可以尝试来看看这篇关于泪与苦的故事。可能它不够美好,不够惊险,不够有趣,不过我相信你能够喜欢,相信他会是我们大家的缩影。
  • 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

    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

    多少年过去,我也曾几次和人讲起。可是没人会相信它的真实性。甚至包括我自己。那不是梦。在那之前和之后,我都未曾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一匹马的眼睛。而它从书架上移开眼神来看我的时候,我忘不了那双眼睛。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我虽然早已过了要牵强附会才能了解自我的年龄,也不再有拼命幻想的激情,可是每当我在一排排的书架前难以自持地激动的时候,我知道,我属于这片天地。《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讲述了作者的记忆故事。
  • 乱世红颜兰陵王妃

    乱世红颜兰陵王妃

    (本文纯属虚构)高纬荒淫无道,兰陵王骁勇善战,在这乱世,人命丝毫不值钱,他无心争权,可战功显赫,却换来高纬的猜忌,她该如何帮他脱离困境呢?
  • 涅槃宗要

    涅槃宗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问鼎三重天

    问鼎三重天

    剑动风云涌,横扫三重天。懵懂少年卓飞惨遭仇人灭门,一朝间亲人尽丧,不料危难中却获得了大造化。逆天强者亲自指点,绝世功法随便挑选,还附加一个随身的超级打手,从此,无边钱财萧萧下,不尽美女滚滚来!
  • 代嫁皇妃:双面傻夫不好惹

    代嫁皇妃:双面傻夫不好惹

    她是最强杀手,一朝穿越竟变为将军府中最不受宠的“恶煞”二小姐。爹不疼,娘没有,也就算了。还是整个将军府的眼中钉!面上斗夫人,暗地做生意,只为在这古代谋得生存之地。代姐出嫁,夫君竟是傻子!代夫出征,竟被嫁与敌国太子!“你到底是傻子还是太子?”女将军问。“娘子,你说呢?”男人笑着解开了女将军的戎装。
  • 太子嫁到

    太子嫁到

    国家安全局龙组成员一朝穿越,太子加身,一夕之间,懦弱无能、庸庸无为的太子大变身,只手遮天,翻手为雨,覆手为云,建立属于她的天下!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既然上天给了她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她绝对不会那么快舍弃,这一次她要与天争,与地斗,将所有的一切都踩在她的脚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看哪,这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看哪,这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本书是尼采的自述,内容包括:我为何如此智慧、我为何如此明澈、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悲剧之产生、非时之思想、白天之曙晓——关于将伦理作为成见之思考、超善恶之外——未来哲学之序曲、为甚么我便是命运等。
  • 股舞人生

    股舞人生

    一个普通人回首往事,走出的江湖,江湖其实不远,江湖就在身边。(本书原名:原来我也混过)
  • 苔丝

    苔丝

    苔丝是个美丽的乡村姑娘,纯洁,善良,又有韧性且善恶分明。由于家境贫穷,给与自己同姓的贵族德伯家打工。结果她被主人家的儿子亚历克·德伯诱奸,并生下了一个私生子。由于这个“罪过”,苔丝很受鄙视。在巨大的压力下,再加上小孩夭折,苔丝离家来到一个牛奶场工作,遇到了牧师的儿妇安吉尔·克莱尔。两人相爱并结婚。但在新婚之夜,苔丝向他坦白了自己的过去,安吉尔竟将她抛弃,独自去了巴西。生活困苦,备受侮辱的苔丝苦等安吉尔回来无果,无奈成为了亚历克的情妇。就在这时,安吉尔抱着忏悔的心情,来到苔丝身边想和她重新在一起。这时苔丝杀死了亚历克。在他们逃亡的途中,苔丝被警察抓到,被判了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