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0700000017

第17章 悟法传衣(17)

【活学活用】

“当用大智慧”,摩诃般若就是大智慧,我们要用这个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尘劳即六根接触六尘的一切境界。不要被它们转掉,要用大智慧来打破五蕴烦恼尘劳,这就称之为修行。你若照这样修行,变贪瞋痴为戒定慧,即变三毒为三学,最后一定成就佛道。

39.要有绝对的信心

【原文】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释讲】

惠能说:“我这个法门,从一个般若当中,出生八万四千智慧,为什么呢?因为世间人有八万四千尘劳,于是我就用八万四千智慧来对治。”这口气好大!所以难怪他一见五祖时,就直接说:“我来作佛的!”我看这六祖惠能大概是释迦牟尼佛转生来的,可是中国人不太讲这种话,假如他出生在印度就不得了了,一定是释迦牟尼佛化身而来,若是出生在喜谈转世的西藏,他这种成就一定附带产生很多神话。

“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假如没有尘劳,众生没有这些六尘境界的干扰,智慧就常现。修行就在断除那六尘境界,让尘劳不再来干扰,智慧便常相左右。所以,前面经文惠能跟五祖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就是因为他不受六尘境界的干扰。

“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能够悟到这方法的人,就是无念、无忆、无著。“无念”是不缘念,“无忆”是没有忆想,“无著”则是不执著。“不起诳妄”,在这里的意思就是“不起作意思维”;不特别去搬弄种种意想境界,就叫作“不起诳妄”。

“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用自己的真如性,用智慧来观照,对一切境界,不管是真谛或俗谛,都能够不取不舍,那就是明心见性、成就佛道之意。

从“若无尘劳,智慧常现……即是见性成佛道”,这地方可当作我们修行的公案。惠能大师若生在西藏的话,这一整段就会变成他的心法,像宗喀巴大师心咒、莲花生大士咒,就是这样来的。像这个都是心法,你记下来,像持咒一样经常诵。若是照这个诵,会比前面的偈诵还来得殊胜,它可以引导你,让你知道如何去修行。告诉各位,尤其当有人着魔了,说他常有魔来干扰、破坏,让他在修行中常产生种种阻碍,你就叫他背这一段,那些魔障自然会消失掉。

【活学活用】

修行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我们利用剩下的篇幅,跟各位谈一下。

有位同修,在我出门之时打电话找我,说她先生有外遇,已经闹得不理她,家也不回了,该怎么办?我叫她就做功课嘛!我问她通常习惯念什么?她说:“我只会念观世音菩萨,其他都不会。”那好!我叫她就念观世音菩萨,一天念一万声。她推说没时间,开始讨价还价,最后说要念两千声,然后我鼓励她诵《普门品》。

她刚开始不信,只是半信半疑地开始,一边做还一边嫌没时间,两千声观世音菩萨又改为一千声。她告诉我:“师姐替我做主,说念一千声就可以。”总比原来不做功课好嘛!后来她打电话来说:“自从做功课以后,先生已经回心转意,可是我很怕又失去他。”我问为什么?“他现在没有完全改过来,只改一半。”我告诉她:“你功课都还没做完,急什么?叫你做五十三天,才做几天?可是一做就产生效果了。”那不可思议的地方在这里。

不要看才那么一小段,好像不起作用,当有那个境界来临,你一对治后,马上产生效果。人有病啊!药不在多,一点点服下去,病就会好了。佛法就是阿伽陀,无上妙药啊,你若是存疑,效果就很小,如果不疑,一做下去,成效立刻彰显。

【智慧金言】

对于佛法,我们就是要有绝对的信心,那绝非宗教狂热,你看这个地方就知道。

40.破除超越“自我”

【原文】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

【释讲】

上一章经文提过般若体的部分,它说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换句话说,要成佛道不难,但必须懂得“于一切法,不取不舍”。这一点要怎么做呢?惠能在这段经文特别指了出来,让我们有个标杆可以依循。

惠能特别提到,假如你想要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见性就能成佛道。这地方还是一样,但假言说,借着语言文字来领导我们。前面讲的是不用语言文字,所以只要“以智慧观照一切法,不取不舍”就可以了,但这并非易事,因为人有得失等种种障碍,很难不取不舍。为什么?因为人都有一种执著性。但若能透过般若行,再加上持诵《金刚经》来训练,便比较容易。

【活学活用】

一个人只要能免除生活中的逼迫,就能够自在解脱。说起来简单,但你知道生活中的逼迫有多广吗?早上醒来,张开双眼,一直到晚上睡着,你都有生活中的逼迫。从哪边来的啊?皆由贪瞋痴发起。你在一切境界中有所欲求,那个贪瞋痴、那个欲求又是从何而来?

想免除生活中的逼迫很简单,但要免除“一切逼迫”可就难了。可以做得到吗?可以!尤其修行人,更是一定要做到!“一切”有多少啊?食衣住行、行住坐卧、事业、人事、二六时中面对的种种境界……乃至于你现在已经来到道场听经,都有一种逼迫感,“下雨了,湿气好重!开冷气太吵,但不开也不是……”下了课,想赶快回去,那就是一种逼迫。生活中,这种不自在的范围太多太广了,想看得潇洒一点,人家说我不负责任,不潇洒一点却又很痛苦,到底怎么办?这整个逼迫究竟从何而来?其原点在哪儿?

其实,它源于你对自我的执著。因为你有一个我、自我,一有我执,逼迫就产生了。道理就这么简单,只因你有“我执”,逼迫就产生。想想看,若是“无我”,何来逼迫可言?佛法的基本关键,就是破我执,破掉自我。我们常说:“放下!”放下烦恼,尚属小事一桩,但要放下自我身段、放下自尊心、放下面子,可不容易了。“放下自我”四个字说来容易,做来难啊!因为你只用识性来运作,完全都是自我在操控,纯粹都是自我的。

我们该如何破除、超越“自我”?仔细想想看,只要存在那个“我”,不管你到哪里,或考虑任何事情,都是以“我”为思考中心,都是“我怎样……”你不会考虑别的。夫妻吵架,因为有“我”就有“你”,有“你”就有冲突。假如“无我”,你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你让一点,他让一点,绝对没事儿!有事,就是因为有“我”,受不得委屈,冲突便起来了。若能在此时提正念,把“我”放下,当下就无逼迫了。这个逼迫是从贪瞋痴,从理想、目标产生的,假如能放弃这些,只存在于无我,生活就会达到止于至善。道理就这么简单,可是你绝不相信,你认为没有理想目标,怎么生活嘛!你非设定理想目标不可,于是它就成为牢笼,把你框住,陷在那儿无法挣脱、超越。整个关键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而已。

自我就是所谓的“魔王”,学佛人常说着魔啦!魔障道了!不然就说修学时遇到什么障碍……你老是自诩为某一号人物,动不动就自以为了不起:“我这个人上根上器,只要一用功马上就成就了。”不然就说:“哎哟!病了,魔就是怕我有成就,成不了魔子魔孙,所以他来障我。”那都是自我的慢心和自尊心在起作用,假如能舍弃,将自我放下,一切成就当下即是。要知道,生活中的逼迫其实都源于自我在起作用,你会为了理想、目标而在时、空上设定期限,于是框框把你障碍住,使你无法挣脱,此即不能够深入法界的原因。

事实上,我们本来就在法界内,又何需入法界呢?本来就不在法界外,只因自我起作用,所以感觉无法与整个法界交融。所谓天人合一、物我合一,一旦你能将“我”破除、毁灭,自然与日月合明,与天地合德。

最大的魔就是“我”,不要去怪谁,那个“自我”才最可怕。学佛就在于破除这个自我,一切业障皆因我而生,若能不执著,不被那个境界缠住,那就对了。

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

“元”即原来的原,原有的般若智慧与大智人没有差别,但为何闻法而不能自己开悟呢?就是因为有邪见、障碍重。“缘邪见障重”的“缘”即原因,“邪见障重”就是刚才讲的,执著于自我。自我坚固执著,烦恼就蒂固根深。各位尝试去体悟,让自我愈淡愈清,你会愈幸福,闻法开悟就愈快。当然,满分的话,就是完全没有自我。

注意喔!没有“自我”便没有“无我”,这一点要弄清楚。“无我”是相对于“自我”而言的,如果破除自我后还有个无我,那仍旧是自我,只是披上无我的外衣罢了。就像“空”乃相对于“有”而言,破“有”之后,“空”也没了,否则那个空,其实仍旧是“有”嘛!只是换称为“空”而已。

同样的,你破除自我以后,也没有无我了,假如还有个无我,那还不是一种“自我”吗?因为还有一个“无我”可执著。这都是语言文字解释佛法时可能会产生的障碍,故禅宗强调“不立文字”。一立文字,容易让人产生执著,破这一个,著那一个,破那一个,又著另一个,那都不对。

“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这个自我就像大云一样,障蔽着我们的般若之智,障蔽着我们的本性、佛性、自性,这很可怕!假如没有风把这个云给吹掉,自性就不能显现了。“风吹”,指的就是前面所讲的“般若行,持诵《金刚经》。”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般若智没有大小之别,没有哪个大、哪个小,这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凡夫和圣人、佛陀的般若智相较,无二无别,彼此都一样,只因众生心里头迷悟程度不同,所以显现出的智慧也好像不一样,事实上智慧无异。

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闻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去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若是心迷了以后,你向外去追求,以为有个法可修,有个佛可找、可见,那便是小根了。若你能闻悟这个顿教,而不执著于向外修行,在内心里头常起正知正见,烦恼尘劳便染不上你。换句话说,自我破除了,烦恼尘劳怎会卡得上来呢?沾不上了!这时候就是见性。所以我们常说:“破自我,显无我。”“破自我”即是见性,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本事破。

各位要知道,破自我的人还有习性在,他也会发脾气喔。不过他发脾气跟一般人不同,像灰尘烟一样,发过就没了,他不执著,因为他“无我”!虽然他无我,但某些习气仍未完全断尽,假如断尽,当然现行不起作用,那时已然成佛了。虽然破一分、二分无明的人都能见性,但仍有一些障碍,所以不能用完人的立场与标准去判断。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去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这一段,我们还要与前面几句连在一起讲。假如你能够“若闻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便能够“内外不住,去来自由,去除执心,通达无碍”。修学佛法一开始都需要一些形象、仪轨,譬如每天对着佛像固定拜一拜,三拜、一百拜都不要紧,一定要拜;一定要诵经、供花、供水、点灯……仪轨仪式不能免。六祖惠能大概连香都没上过,从他开悟以后,也没听说他是怎么上香的。这是告诉我们,到某种程度以后,可以不执著于外修。但以我们现在的程度,外修绝对不可免。我们必须透过那些外在的仪式来摄心,否则心定不下来。

刚开始,随着环境因缘,佛像、佛堂不见得要弄得大,但至少要有个佛像,而且功课是一定要做的,等你真正悟得、通达以后,这些就可以不必。“可以不必”是指可以不执外修,但要于“自心常起正见”,这是关键所在。否则,自心不能常起正见,有无外修都一样,差别只在于有外修,会增加一点福报而已。所以,于自心常起正念是个关键,心中不起正念,无论怎么修善法都没有用。

起正念叫“起菩提心”,能够有菩提心常住心中,那么修一切法皆为佛法。心中若毫无菩提心,纵使所修一切皆为善法,亦形同魔业。心存正念,才是主要关键所在。至于外在的仪式仪轨,当然多多益善,但其实也是可有可无。假如你真的很忙没时间,那倒无所谓;若是有时间,还是要做外修的工作,否则你会产生断见,久而久之,正知正见便消失了。

“内外不住,去来自由。”心中无障碍,才叫去来自由,假如你有“我”的话,绝对不会自由。有一次老和尚来,我深深感觉,他要到哪里去都是僧袋一背就走了。他在这边上课时,不管学员到齐没,时间一到,他一定上座,时间结束,他马上下去了。反观我们就没那么自在,拖拖拉拉,拖泥带水。为什么他很自在?无我啊!他跟大家约,一向很准时,他最讨厌人家不守时,所以时间到了就一定走。那天要到机场,他两点就要出发,我们跟他说:“不必那么早嘛!四点半的飞机,两点半出发就可以了。”他说:“不行,我跟其他人讲两点。”时间一到,还有人在那儿拖拖拉拉,他背着僧袋就走了。他去来自由,有缘就来嘛!没缘就算了,这叫自由,他没有执心。

“去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把执著心去除掉了,理事都能无碍。这地方讲的是理事无碍,若能如此修行,那跟《金刚经》所讲的就本来没有差别。这一点必须要训练,希望大家将它写起来当座右铭,随时提醒自己。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

“修多罗”是经书。一切经的语言文字、大小二乘、三藏十二部经,都是因为人而设置的。这经文讲得很好,看起来不太像惠能讲的,应是后人编纂,因为他没读什么书。他讲法义没问题,但用的文字应该没有这么美,大概是有人修饰过了。他可能会这样讲:“一切修多罗和语言文字,是因人而设置的,因智慧性才能建立。”后来的人就帮他美化一下,把大小二乘、十二部经都写上去,其实他哪里知道有大小二乘、十二部经?

同类推荐
  • 工作再苦也要笑一笑

    工作再苦也要笑一笑

    这是一本让你从心理走向成熟和强大的读物。如果你能够笑看职场风云,笑对人际纷争,那么你不仅能够做到真正的超然物外,而且还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工作再苦也要笑一笑(最新实用版)》总结了让职场人士感觉痛苦的八个来源。并分别给出了解决的方案和正确应对的方法:职业规划缺失带来的痛苦、求职技巧匮乏带来的痛苦、职场经验不足带来的痛苦、薪酬待遇不如意带来的痛苦、不善于应对人际关系带来的痛苦、职场“过劳”带来的痛苦、跳槽转型带来的痛苦、维护工作权利带来的痛苦
  • 名人的交友之道

    名人的交友之道

    现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历史命题,需要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中国人尤其是他们的人文学者,进行长期、艰难的心血智慧投入的伟大工程。中国精神的博大精深而又生机蓬勃的现代体系,建立它的特质和内在逻辑,它的品格和气度,它的价值观和范畴,它的理论积累和运行机制,这些都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就其本质而言,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有关人的素质、情趣、价值追求、终极关怀、精神家园和人生设定的工程。可以说,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文化是我们的生命,以及外延如平原、山脉、湖泊、河流这些构成我们存在空间的核心。这种诗一般的语言深处,蕴含着历史的理性,读来有一种深邃厚重之感。
  • 青少年自我保护实用知识100问

    青少年自我保护实用知识100问

    本书针对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简单的自护自救常识,提出了预防和应对各种危险的有效方法、措施及有关的法律规定。
  • 世界的何处有你

    世界的何处有你

    假如心灵得不到滋养,必将一天天变得憔悴和衰竭。可以说比身体的老去更可怕的是心灵的干枯。清扫心灵,就是净化内心的环境;清楚烦恼,才会留下沉静;抹掉虚荣,才会留下真实;擦掉悲伤,才会留下坚强。只有经常呵护心灵,才能拥有一份宁静超然的心境,才愈能发挥自我潜能。每个人,都需要一次全身心的心灵自疗。本书以平凡通俗的语言,为读者讲述潜伏在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的故事,以超脱和开阔的视野,帮助身心疲惫、迷茫压抑的读者清除心灵中的杂草,看见生命的阳光,感受生命的力量。
  • 中国历史上的厚与黑

    中国历史上的厚与黑

    本书主要内容:没有定位,可能就会出位;给自己多留几条路;察言观色机巧灵变;建立良好的关系的妙法;委婉周全,八面玲珑等。
热门推荐
  • 弃妇之重生

    弃妇之重生

    当初的一纸婚约,却定成今日的悲惨命运。当初的千金小姐却因家道中落变成了今日自卑胆小的安雅琪嫁给了青州首富贵公子韩辰逸为妻。婆婆多疑难缠,丈夫表妹刻薄,心眼多。自己的丈夫还爱上了自己的表妹。当年那个自卑胆小的安雅琪因为自己的懦弱自卑一退再退!最后落了个凄凉地被自己的丈夫和表妹背叛失了孩子的下场!如今,老天眷顾她,让她重新重生在花轿中,当所有的一切都重来时,她是否能改变自己当初悲惨的命运,为自己某一个好的前程呢?如今的她,该何去何从呢?(因为桃子是学生,所以可能会晚一点地更。但因为是放寒假暑假就会每天多更点的。桃子保证:在校时间内,每个星期最少更3章,放寒暑假最少更5章。)
  • 静心

    静心

    生命起始之时,最初的那颗心除了清净透明什么都没有,可是在红尘俗世中混得久了,这颗心好像什么都沾染上了。在不断地求索与挣扎中,有时候心会越锁越紧,越来越浮躁迷乱找不到方向。《静心:弘一法师的人生幸福课》的文字中渗透着弘一法师的风骨和智慧,给浮躁的人们一份安宁,告诉人们一切顺其自然,便能宁静致远。它让人们在风云变幻中宠辱不惊;在岁月流逝中心清如水;让人们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大彻大悟、禅定心安。让我们跟随大师的指引,一路找到灵魂的栖息之地,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 执子之手好孕自来

    执子之手好孕自来

    半生不熟的老熟人419后,被甩,在遇老熟人。求子心切的她,再是求子心切的他。爆笑
  • 混混大旗(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混混大旗(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小镇青年大旗是“我”在高中时的朋友。他爱吹牛,爱幻想,具备这个年龄该有的一切缺点。然而当幻想被打破时,他发现自己没家庭背景,没有好脑瓜子,没有远大前途,但他不想卑微地活着,于是,他选择了做一名混混。本来是冲着黑色幽默的感觉去写的,但没想到写着写着,变成了一个悲伤的故事。毕业大学生,曾获11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 龙族邪神

    龙族邪神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岂能不报!身为龙族男儿,就要为龙族的明天奋斗,看我韩铮如何称雄赤阳星,你是谁?挡我道路,杀!你是谁?是我兄弟,今夜不醉不归!我是谁,我就是龙族邪神!
  • 高级商务礼仪指南

    高级商务礼仪指南

    这本《高级商务礼仪》专为高级商务人员量身定做,着重论述了商务活动中应遵循与注意的礼仪规范,具有很强的系统完整性和实用有效性。本书首先从日常社交礼仪入手,介绍了个人仪容仪表与仪态礼仪、见面礼仪、介绍礼仪、交谈礼仪、电话礼仪、礼品馈赠礼仪、演讲礼仪与礼仪文书写作。针对商事活动的特点,又详细介绍了包括办公室礼仪、会客礼仪、商务接待礼仪、商务会议礼仪、商务谈判礼仪、仪式礼仪、餐饮礼仪与舞会礼仪在内的高级商务礼仪。
  • 武斗神大陆

    武斗神大陆

    热血,永远存在,战斗。永不停歇。武斗神大陆的传说,由你我共同创造!看叶天如何将天地翻转!凌驾神主之上!武斗苍穹!
  • 不荡非漾

    不荡非漾

    谁的青春年少没有一首诗,我把经历写下,不荡不年少非情不非漾
  • 创业的奠基(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

    创业的奠基(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

    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故事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 所谓邪道

    所谓邪道

    “何为邪道?”“邪道?坏事做尽!人人得而诛之!”“是旁门左道!"“呵呵,邪道?这只是一种让人惧怕的力量罢了!只是那些伪君子们眼红而又得不到罢了!”——我们猪脚的答案。本人乃老书虫是也,第一次写书不保证更新。望书友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