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0700000014

第14章 悟法传衣(14)

同时我们也应该要知道,聪明人、愚笨者,佛性等无差别,只因迷悟不同,才有愚智之分。这里我们把心量稍微提高、扩大一下,再来看“愚人”——那些坏人、作奸犯科者,以及忤逆你、惹你生气的人,你都一律把他们当愚人好了。为什么?因为他们迷啦,只因为迷,所以惹我生气。那么你呢?既然知道他迷了,还要不要跟他迷下去?所以他惹你生气时,你说:“你迷啦!我不跟你计较。”这样,日子会很好过;假如他迷,你气!那日子肯定会不好过了。我们学佛人到这地步,会自然提升起来。至于智人、好人、对我们有恩德的,要感恩,他既然是好人,我们就要随喜赞叹。所以,逆境来不起瞋恨心,顺境来亦不起特别的欢喜心,因为你对一切众生感恩,给你顺境的是众生,给你逆境的亦是众生,这样是不是都好修行?

“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摩诃”是大,“般若”是智慧,“波罗蜜”是到彼岸,亦即圆满成就之意。“摩诃般若波罗蜜”即大智圆满成就的法。般若经中有一部叫《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中文译为《大智度经》,龙树菩萨为其写的注解叫《大智度论》。“波罗蜜”,古代是“到彼岸”的意思,现在若翻译成“度”,语意上不太能够了解,所以用现在话讲“圆满成就”;这个成就是圆满的,就叫波罗蜜,所以“摩诃般若波罗蜜”是圆满成就的大智慧,这样讲就容易了解了。惠能说,现在他要来说这个圆满成就之法,让大家都能得到大智慧。

“志心谛听,吾为汝说。”“志心”即专心注意,我们每部经都讲到“谛听”,一般都把“谛听”解释成注意听、专心听,这里改一下,不是注意听、专心听,而是要会听,不要听错了。

各位,就是因为我们都不会听,所以世尊一再提醒我们要会听,但偏偏每个人都不会听或听错了,即使我现在为你注解到这里,你对“谛听”二字也是听成“专心听、注意听”。要会听!何谓会听?这是一个关键。会听跟不会听,差别在哪里?不会听,用脑筋听;会听,则是会用心听。用心是什么?这等于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全部打开,很潇洒的,不自己用分别去听。什么叫分别听?“你这样讲,没道理!哼!这样讲,不对!”到底是你在讲,还是我在讲?这显然是你在分别、执著嘛!“谛听”,就是要放下自我,亦即无我,完全接受,这才称得上“会听”。倘若还有“我”,“我要看看他讲得好不好、对不对。”那你干脆不要听了,因为听了会造业。

【活学活用】

佛法讲的,绝对不是你所知道的,因为那心的领域你没经验,却要用世间法的标准来衡量,那肯定会出事,这样听法,一定会造业。所以,现在很多人听经,就会这样比较:谁讲得不好,谁讲得怎样……有一次,我搭计程车,那司机说他听了很多经,带子一堆,没什么意思,都丢在后面,现在只听收音机。我问他为什么不听了,一问,这个讲得不好,那个讲得也不好,结果,从慧律法师、星云法师、净空法师……不论是谁,他都说如何如何不好。我告诉他:“既然你认为都讲得不好,干脆不要听了,免得听得愈多,造的口业也愈多。”

他完全用“我”在看。这种人其实很遗憾,他就是不会听,也没把我提醒他的话听进去。所以一直听,业一直造下去。他有没有心?有,他很想学佛,故认真去听,但是呢,用“我”在听,就是不会听。用“我”听,绝对听不所以然来。你本来是没分别的,结果听了一个、两个、三个……“唔,这三个怎么这样讲?”接着他开始比较,然后用甲的这句话打乙的那句话,结果变成用净空法师打慧律法师,用慧律法师打星云法师。我说:“你这不是在搞世界大战吗?”“我哪有?我讲的都是真的!”当然,在他的世界里,他所讲的自然都是真的,但其实他是不善谛听啊!

各位,听经学佛,最好一开始都只听一个人讲,不管是听谁讲经说法,只要是大善知识即可,这样你才能够专,才有办法建立起自己的格局。建立自己的格局并非用“我”,而是以那个大善知识提供的标准来建立,把旧有的部分摧毁掉,重新建立起一个真正标准的方法。

哪个善知识都不要紧,只要是大善知识,你借由他来建立自己的架构。否则,你一下子靠那么多人,听那么多讲法,不免产生种种怀疑:奇怪,这个都讲空,为什么又有个极乐世界?那到底有没有?“空”就没有极乐世界,有极乐世界就不空,是不是这样?那接下去你怎么解释?《阿弥陀经》不就错了,《金刚经》才对。是这样吗?

这时候,不要说是人,你可能连《金刚经》都拿来打《阿弥陀经》了。然后又用阿弥陀佛打须菩提、打释迦牟尼佛,最后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派大军,跟娑婆世界的大军打起来了……这都是不会听经,不会学法!因此,我们一定要专到某一个程度,脚跟站稳了,才可以发挥种种妙用;要懂得谛听,善谛听,要会听,那么别人讲经说法来提醒才有用。

为了解除大家的恐慌,告诉诸位,当你不会听的时候,所造的业只好由师父来替你担这个因果了。我叫你要会听,你偏偏不会听,既然如此,没办法,谁叫我要讲嘛!只好讲的人来帮不会听的人背因果。你听错了下地狱,我只好跟你下地狱,你听了以后得以开悟,那我也获得你的福报。你得一分,我也得一分,你得十分,我也得十分,你受十分苦,我也受十分苦。但是,我还是要跟各位强调,必须懂得、会听,所以不要把听经当成一般谈话、一般道理,那绝对不同,因为它是要开启智慧之门,训练起那个觉悟能力的。

【智慧金言】

我们读经,往往读到某些字会觉得不是很重要,不像刚刚“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这法语很好,你把它写起来当座右铭。而“志心谛听,吾为汝说”,你就觉得没什么,这怎么能当法语呢?但是我要提醒你,一本经里面任何一字一句,它的重要性都一样。当你有这一句重要,那一句不重要的分别时,这本身就失去正知正见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

30.心口相应

【原文】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释讲】

惠能接着说,善知识!世间人整天都讲般若智慧,朗朗上口,却不了解自性般若,这就好像成天只会喊着自己吃不饱;你嘴里再怎么讲空,都没有用,即使讲空讲了一万劫或几万劫,还是不能见性,这对你一点帮助都没有。

“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印度语,译成中国话是“大智慧到彼岸”,而我们刚才讲,现代话叫作“圆满成就大智慧”,是这个意思。要圆满成就大智慧,就必须要心行,重点在心行,不在口念,这是我们一再强调的,重点不在嘴上,而在心上。六祖他老人家很慈悲,说口念心不行,叫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告诉你,口念心不行,连幻、化、露、电都没有,你知道吗?

【活学活用】

有个笑话:一个犹太人,走到一家上海人开的牛肉面店,他闻闻觉得好香,那上海人跑出来说:“你闻了我的牛肉香,要付钱!”犹太人说可以,于是将口袋里的两个铜板摇一摇,说道:“你有没有听到?”你看,哪个比较厉害?这个情况和口念心不行差不多,这铜板摇给你耳朵听啦!什么叫“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嘴巴讲的根本不算数嘛!你怕人家闻,就把厨房封闭起来嘛,否则怎么能跟人家要钱呢?这犹太家伙也很绝,摇两个铜板给你听……所以不能口念心不行,你必须口念心行,如此则心口相应;心口相应,本性是佛。心口若能相应,佛是什么,性是什么,就显现出来了,那才有用。因此,你口说不要紧,心要行,心行口不说,还勉强可以,但连心行都没有的话,那不行。心口相应最重要!

“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离开我们的本性就没有佛了,这也是当头棒喝。离开我们本性以外没有佛,惠能讲的对不对?对的话,怎么又有个阿弥陀佛在那里?你想想,那个阿弥陀佛在哪里?在你心中!你若会错了意、没有谛听,那就变成外在还有个阿弥陀佛。外面那个佛,是因为你迷,他才跑很远去;佛经的意思是这样,你悟了,佛就在你心中。法义若不能通达,常常你就两个佛打在一起,到底惠能讲得对,还是阿弥陀佛对?其实,这个是讲智慧。

接下来,“摩诃是大”这个大家都知道,我们不重述了。“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这几个字定义得很好,念过即知,要训练自己的心量,就把它展开。“大”指心量广大,心量要如虚空一般,无有边际,亦无方圆大小。有方有圆的话,就一定有边,有大有小的话,也就有尽处。虚空它无量无边、无有尽处。“亦非青黄赤白”,我们看天空是蓝色的,所以非青黄赤白。不对喔!你飞上去看,它也不见得就是蓝色,可能是没有颜色或变成黑色……总之,也不是青黄赤白那些颜色。“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没有瞋也没有喜……你看,这里面除了形相以外,内心都出来了。这叫心量广大,即摩诃的意思,摩诃的大就指这个。所以我们讲“大善知识”和“善知识”,有大没大差很多喔!

【智慧金言】

“诸佛刹土,尽同虚空”,诸佛国度都跟虚空一样的。诸佛刹土在哪里?唯心净土,就是我们的心,内心像虚空一般;“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这都可以体会得到,这部分都在谈境界的问题,境界我们不仔细说了,一旦定义下去,一个框框就给框住了,所以希望由各位自己去体会。“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什么叫妙性?你不懂妙性、不懂本空,当然就不懂何谓“无有一法可得”了。

31.自己去用心

【原文】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释讲】

不要人家说空,你就跟着著空。这里提醒我们,第一个前提是不要著空,倘若执著于空而静坐,那是无记空,并非真空。这都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很遗憾,很多人不著“空”就著“有”,不著“有”便著“空”,这叫两边。然而佛法无边啊!无有两边!你说,不著有也不著空,那可否行中道?但这样,又落入空有一边,中道一边。你还是选了“边”。

【活学活用】

应该是空有之间,如何去调整好,而非空、有之外,另有一个中道,那样仍是执著,依旧不对。这个东西必须慢慢去体会,不是由我跟你下定义,让你记起来,记没有用,必须自己去感受,感受一分,即一分成就,感受二分,便得二分成就。即使感受了老半天,也没半点成就,但光那个基础,福报就很大了,所以要懂得自己去用心啊!

【智慧金言】

一切森罗万象,都在世界虚空里面啊!你看,就连山河大地,乃至好坏、天堂地狱、须弥山、铁围山等等,通通在“空”中,自己看看,体会得到吗?它不是有形有色,连你的五蕴都在里面。世人性空,也都在里面,都能够跟世界虚空一样,完全包罗一切。

32.智慧的人用心行

【原文】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释讲】

“自性能含万法是大”,“大”,怎么大呢?你知不知道?见一切人,恶的也好,善的也好,你若分不出来,就无觉知,那变成无知了;你若能分得出来,但“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要知道,天才与白痴的差别就在这里。白痴,也是不取不舍亦不染着,但他是无知的;圣人也是不取不舍亦不染着,但他是觉知的,他明明白白,只是不取不舍也不染着罢了。这是谈“有知”和“觉知”的部分。这样的心如虚空,才叫作大。所以佛法讲的“大”和“妙”不易了解啊,这地方却把“大”讲得很清楚。“故曰摩诃”,所以摩诃的大,是这个意思。

【活学活用】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迷妄的人用口说,有智慧的人用心行。

“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这个我们跟各位谈过了,这里不妨再举个例子。我们曾说过,学禅的人喜欢静坐,这个静坐不是清净,而是安静坐在那里,他空心静坐。怎么空心静坐呢?任何境界来,都如白云飘过,皆不染着——我坐在这里腰酸背痛,让它像白云一样,经过我的色身,有如白云过晴空,我不染着,腰酸就让它酸,背痛就让它痛,蚂蚁爬上来就让它爬上来,无论好的、坏的境界来,我都不管。这叫空心静坐。

某位禅师打坐,一只大蜘蛛蹬、蹬、蹬一路跳过来,禅师受不了,想拿刀子捅它,幸好他师父阻止了,叫他先用个毛笔在它肚脐画个叉叉或圈圈。好,禅坐时它又来了,于是替它画叉叉画圈圈。师父下座后,他跟师父炫耀:“我不但帮它画叉叉还画了圈圈……”

师父吩咐道:“好!好!你去洗澡。”

那个禅师,衣服一脱掉,哇!自己肚脐上一个圈圈又叉叉!怎么回事?白云没有过晴空,自己还有执著,这个就不是空心静坐了。

空心静坐是什么都不管,蜘蛛来、癞蛤蟆来或白天鹅来都无所谓,好的、坏的都一样。一般人以为这样很了不起,因为他不执著于那个境界。各位,这种境界还没到定,“未到定”就有这种境界,那境界很舒服。假如你能再更进一步转“欲界四大”为“色界四大”,才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到了三禅最乐,进入四禅已经什么都没了,再怎么修,也只是“非想非非想处天”的果报,那是“非想非非想天”的无色界定。你若修到那里,寿终之后再轮回,会是愚痴的畜生!若回到人间,你是什么?白痴一个!很多白痴其实都是以前专修那种空心静坐法的修行人,当时他觉得那境界很高很大,然而正如此处所言,“不可与语”,你实在没什么好跟他说的啦!为什么?为邪见故!那种方法是错误的。

【智慧金言】

不听经,不听人家说,弄错了都不自知。要学静坐那一法,一定要有静坐的人指导,不然弄错了,都不知道。你怎么走上去的?你会认为自己都不执著,然而却是空心静坐,是愚痴,是邪见,但你浑然不知啊!所以心灵上的东西,必须调整。它是很微妙的,就像打电脑,键盘错按到隔壁或上面那个键,就差那么一个键而已,可是指令全然不同,结果全盘皆错。我们必须能够在这个关键点上很清楚地分辨出来,此处惠能即是在谈,般若的定义上应该要注意避免的最严重错误。

33.心量广大

【原文】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释讲】

上一次谈到“空心静坐”是不对的,接下来要谈体用之间的关系。经文这里首先讲:“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这种言词我们都很喜欢,然而必须自己去感受,不然就会变成口头禅念过去,毫不受用。应该去体会心量是如何广大?到什么境界,才可说是“遍周法界”?心量大到何种程度,才可称为广大?我们举个最浅显的例子。

同类推荐
  • 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也别把自己看得太轻

    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也别把自己看得太轻

    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知道比你优秀的人有很多,过分看重自己,只会让自己迷失方向,然后从高处跌落。养成谦虚谨慎的品格,用低调的言行对人处事,才能赢得大家的尊重。当然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在关键时刻,你敢说:“你很重要吗?”试着说出来,你的人生也许会由此揭开新的一页。一种积极主动、朝气蓬勃的心态是最佳的自我保护。一定要养成一种坚信自己最终将会获胜,将会取得成功的良好习惯。一定要坚强地、坚定地树立起这种信念。这样,很快你就会惊异地发现,你极其渴望和你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 最受感动的人间真情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人间真情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本书收录的故事经历给后人带来不同的体验,极具借鉴意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聪明人会从中吸取经验,让个人的人生折射出许多人命运的华彩,从而使生命在有限的时间无限延展。
  • 学会珍惜:人生有一种幸福叫做珍惜

    学会珍惜:人生有一种幸福叫做珍惜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本书从工作、生活、人生这个三维角度,把需要珍惜的东西一一罗列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并通过全方位的论述,特别是对于人们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做了详细的解说,读者可以既享受阅读的喜悦,同时又能够对自己进行反省。
  • 读懂自己,世界才会读懂你

    读懂自己,世界才会读懂你

    世上最深最浅的东西是人的感情;世上最宽最窄的东西是人的胸襟;世上最远最近的东西是人的眼界;世上最大最小的距离是人的心距;世上最重最轻的东西是人的态度……读懂自己,需要勇气、毅力,需要用淡然的心经受磨练,更需要的是一种不放弃的精神。让我们用心读自己,读懂自己,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生活更幸福、生命更灿烂!
  • 命是因果在捣鬼

    命是因果在捣鬼

    为什么世界总难两全?为什么聚合又要离散?为什么恶人也能命长?为什么好人总会遭殃?为什么恶梦难醒好梦难圆?为什么幸福总伴随着苦难?难道这一切都是人生的无奈,命运的必然?什么是命运?谁能了解自己的命运?命运究竟由谁来掌管?命运是否被上天安排好了?缘分又是什么?人一生中所有遭遇的事情,是不是都是命中注定?看手相真能算得准命吗?看面相真能算得准命吗?算八字真能算得准命吗?周易八卦的确能算得准命吗?佛教的因果报应灵吗?为什么许多恶人得不到恶报?……本书就是为回答上面这一系列问题专门而写!
热门推荐
  • 倾尽天下不负君

    倾尽天下不负君

    六界皆知,神王与魔帝相恋了,神魔殊途,无论他们如何强大,如何的惊才艳艳,最终他们还是双双陨落,连带上古神器—情玥……月殇:“不要死,我……我爱你,你怎么忍心,丢下我……”重生再恋,他们是否一如前世悲俱?不会的,因为有彼此……
  • 伊塔贝洛的永恒黎明

    伊塔贝洛的永恒黎明

    千年的勇者传说,你竟是已逝的勇士亡灵,而我是你深爱过的姑娘。王城永远伫立着你的雕像,那样悲伤的眼神凝视着远方,人们认为你是在守望你的故乡,有谁知道你在思念那位等待你凯旋而归的姑娘。万人敬仰的英雄哦,你终究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而我穿越时空回到了千年前,多想替她抹去你的忧伤。命运是如此的喜欢捉弄人,我们相遇在黎明,分别在黎明,重逢依旧在黎明。哦!伊塔贝洛永恒的黎明,那属于英雄的黎明,那只属于你和我的黎明!前生今世,即便命运的捉弄让我们的爱情千疮百孔,也要奋不顾身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我深爱的勇士,你是人民的英雄,我会在黎明时遥望彼国的远方,等待你凯旋而归……
  • 都市极道王者

    都市极道王者

    极道,是杀戮、邪恶、黑暗、无恶不作的代名词,走上极道巅峰就是达到权利的巅峰。普通学生林邪意外获得强大无比的极道系统,在系统的协助下走上一条极道之路……只遵从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规则,臣服于我的人才有生路逆反我的人只有死路一条,建立极道帝国称霸世界踏至极道巅峰。极道巅峰,吾欲为王!(保证保本绝不断更,请大家尽情收藏推荐)
  •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冬泳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冬泳

    体育健身,突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关注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体能发展,关注通过对健身项目和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学生体育健身的爱好和运动特长,获得科学健身的方法,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在不同环境中坚持体育健身的适应能力。
  • 豪宅:倩女传

    豪宅:倩女传

    一场清宫政治阴谋,致全家老少惨遭屠诛。她带着贴身丫鬟艰难求生,求昭冤雪,得后宫高人传授谋术,潜入权势交织的大宅府内。在满城风雨的大清后宫之中,皇权潦倒,妃嫔手段凌厉……她忍气吞声,步步为营。从娇养闺房的卓府千金,一步步攀上复仇的巅峰。黯然回首,一将功成万骨枯。
  • 夙月长歌之夜魅天下

    夙月长歌之夜魅天下

    梨花树下片片飘荡的梨花缓缓落地纤细的手伸手接住几片梨花女子的琥铂色眼眸上宛如羽翼般微翘的睫毛微微轻颤她轻轻勾起唇角缓步跑到一在软榻上半寐着的长相极为妖孽的男人他随即睁开了眼睛伸手一揽她便躺在了他的怀里,男人淡紫色的眸子中充满戏虐:小妖精,你这是在勾引我吗。那女子谄媚一笑,随即伸手勾住他的脖子落下一吻,他哪能这么放过她两手紧握她的腰妖艳的玫瑰色红唇吻住这水蜜桃般色泽的嘴唇刹那间,梨花骤然停下微风中带着淡淡花香画面缓缓停格....
  • 轻风寒瑶情若离

    轻风寒瑶情若离

    他是长留第156代弟子,现任长留掌门,他一生孤冷清傲,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众人皆以为他是高高在上的仙,殊不知那白袍下的却是······她们是长留第157代弟子,误打误撞成为长留首席大弟子,朝夕相对,竟双双对师父起了爱慕之心。可结果······一个魂飞魄散,另一个——钻心的32根消魂钉,绝情的56剑,刺断了她全身经脉,17年的流放,她姐姐的命,这些足以偿清他对她的恩情······
  • 古文观止(中华国学经典)

    古文观止(中华国学经典)

    《古文观止》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未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本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从中不难看出选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书名为“观止”,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关,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
  •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创新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创新

    所谓统一战线,就是无产阶级政党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一切可能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和团体在一定的目标下结成广泛的政治联盟。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全系召唤师:逆天废柴林嫡女

    全系召唤师:逆天废柴林嫡女

    她,第一冷血杀手,被称为地狱撒旦,杀人不眨眼。却穿越到一个一无是处的废柴身上。废柴?她林在心就算在异世也永远不会是废柴。就看她从麻雀变凤凰,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