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0700000010

第10章 悟法传衣(10)

比如说师父一定要把道场、衣钵传给徒弟,但是徒弟比起师父的师兄弟,最少差十几岁,这样就差了十几年的功力了。以平均情况来看,师父和其师兄弟辈几乎同个时间,所以标准的传法应如商朝的兄终弟及:由大哥传给二弟,二弟传三弟,最后再传大哥的儿子,如此一来,太子才会达到有能力治国的成熟年龄。但是后世皇帝都将帝位传给儿子,一旦碰到皇帝早天,孤弱的幼子怎么有能力治国?

佛门中,同样依循师父传徒弟的制度,当然年轻人有作为,但那是在世间法上有作为,修行上恐怕没功夫。第二代徒弟若能接掌道场职务三十到五十年,这段时间便足以培养出有能力的第三代,那个真功夫便用得上,然而假如第二代短命,第三代怎么办?如此岂不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这是师父留一手吗?师父往往还没教完就走了,才会造成这种现象。所以说,这是制度上的问题。正因如此,学佛时懂得如何修才是关键。

“密付本心”,讲的就是能否真的把你所体验、自悟自解的部分拿出来印证。有些人很乐意表达,却是为了博取宠爱或者爱现,那种表达法不对;另一种极端则是不爱表达,怕一讲就错,怕自己万一像神秀那样会很没面子,所以三缄其口,什么都不说,这种人也不会进步。所以,佛门中才有所谓“小参”,即单独一对一,务必将自己的体证提出来,否则如何“密付本心”?如何知道自悟自解的能力与境界是对是错?唯有表达出来,师父才能告诉你对不对。这当中,师父对任何人并无特别的教导或厚爱,该教的在大堂讲经时都教了,如何运心、直接契入本体的部分也都讲过了,剩下的唯有靠自己用功。用功后,将那个境界、行的部分拿出来印证,便称之为“密付本心”。绝不是叫你过来,教你一法,让你念“吽”或“唵”,就一举成佛,没有这种法!

【智慧金言】

该怎么修,都告诉你了,知道以后就得去行,否则等于没听到。就像你觉得餐桌上的食物看起来很可口,那拜托你赶快吃,不要说:“哇!我照张相回去给大家看。”结果你只记得洗照片,却一口也没吃到,那有何用?人家问好吃吗?你不清楚,光说:“好漂亮哦!”这样对吗?所以,一旦认为那个法与你相应,便赶紧去修、去行。

24.自己去行、去实践

【原文】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久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

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

祖相送直至九江,驿边有一只船子,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五祖云:“合是吾渡汝。”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

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

【释讲】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前文讲“三更”,这里仍说“三更”,可见还是“尔时”嘛!换句话说,那一更(两个钟头)都还没有过去。惠能拿了衣钵后,说道:“我本来是南方人,进来那么久了,不知道这山路该怎么走,应如何渡过江呢?”五祖道:“不用担心,我送你去。”于是“祖相送直至九江,驿边有一只船子”,说实在的,这段很像电影的场景,描绘得历历在目。“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橹自摇”,这些都有表法的意思啊!“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五祖云:合是吾渡汝。”为人弟子,当然说:“师父您坐,我来摇船就好。”师父就说:“是我渡你,还是你渡我啊!”法义马上显现出来了。

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迷的时候靠师父来度,悟了以后就自己度啊!问题就在于我们到底有没有悟啊?你看惠能还说,迷的时候给师父度,意即当师父尚未肯定你对不对时,通通是迷!假如你说:“我自己心知肚明。”那顶多是独觉罢了,不能成佛,只能说善根具足。所以,我们通常要依止的善知识,让他来肯定你的这种能力、方向、表达方法与境界是对的,才能说“悟了”。既然悟了,便自己度自己,不能再靠师父啊!这是第一个意义。

第二,我们还没开悟,只是凡夫,需要师父指导如何破迷开悟,这叫“迷时师度”。当师父帮你开悟以后,当然这是方便法的讲法,意即师父协助你训练出那一套能力,提升你的境界到达标准处之后,就靠你自己努力了。所以我们讲经,等于“迷时师度”,听闻以后晓得了,便要自己行啊!“悟了自度”。这是第三个意义。

【活学活用】

像惠能这般,是第一层意义。第二,即师父帮你觉悟以后,就要自己来了。第三,在公开场合听完经后豁然大悟,回去就照着继续训练。这个“悟”便是了解,解了以后就要行,“度”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行”,自己要去行、去实践。

这句“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很多人都朗朗上口,俨然成为教材,然而重要的是后面两句:“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指的是方法、教法。不只“度”这个字,佛法中有许多字,用处有异,意义自是不同,若不加以区别,很容易就落入语言陷阱了。

以“精进”为例,很多人以为精进即是每天不眠不休地做功课。好多人精进布施,不但布施钱,也布施时间,乃至自身及家庭均置诸脑后,陪同道场负责人四处为佛法奔波,这确实很认真,也很忙碌,然而不要以为精进就该这般冲锋陷阵,佛法讲的精进并非如此。这种精进,仅仅是世间法的定义,以现代话形容,有点类似英文的及物动词,它有个标的、目标。然而有目标的精进,皆非佛法所言之精进。

佛法讲的精进,倒有点像不及物动词,那即是“等待”。你搞不清楚精进怎会变成等待?原来,你对精进的认识,便是一种语言陷阱,它甚至可能已经沦为某种语言暴力,让你邪过去了仍不自知。等待有无此种情况?也有。等待,并非整天包在被窝里等觉悟,这样是不会觉悟的,而是要具有高度的警觉性。警觉你自性的展现,并加以捕捉!佛法讲的精进便是高度警觉性地等待,以捕捉那展现出来、一闪即逝的自性。

譬如参话头,为何需要高度警觉地参“念佛是谁”?一如刚才所言,若境界一来便马上落入心意识的旋涡里,那你所认知的,根本就已经是“话尾”了嘛!虽然眼根看到,但经过第六、第七、第八意识转出来的那种认识,是话尾,因为时空已经转变了。譬如你一旦脱口说出“紫色的菊花”,它便已经转变,成了话尾。参话头,是根尘相接触之际,立刻攫住,才叫“话头”啊!因此,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你是否得应具备高度的警觉性才捕捉得到?

想具备这种能力,有个方法可以试试看你功夫到否。先拿张毛毯放进浴缸里泡湿后,仅着内衣或寸丝不挂,用毛毯裹身,静坐半个钟头,就这样去警觉——六根全部启动去捕捉接触六尘境界。告诉你,不消半个钟头,毛毯就干了,比用电暖气还快。为什么?当你激起高度警觉性时,血脉贲张,全身冒烟啊!从哪边开始?当身根接触尘境之际,必须去感受那个“第一接触”的感觉,不经过六、七、八意识绕出来,就是那个境界!

“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我们说这两句比起前两句重要,乃因其指出我们使用语言文字之际所经常犯的毛病,这个部分修行人要特别注意,否则在佛法中,很多语言文字会弄错。古代人记经载文,是顺应古代的观念,如果你这个现代人对其经义不了解,便一头栽进去,很容易产生误解。

【智慧金言】

“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惠能说道:“我是南方人,乡音很重。现在已经悟得了,应该让我自性自度。”忍大师便说:“你讲的没错!往后的佛法,由你开始将会大为昌盛。”

25.自性能够自度

【原文】

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

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慥,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于能。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于草莽中。

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能遂出,坐盘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

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

良久,谓明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言下大悟。……

【释讲】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此系古今名言,大家耳熟能详,都会讲啊,但你可知自己何时迷?何时需要师父来度?何时悟了?何时能够自度?你现在是悟?是迷?迷时,由老师来度,但你愿意受教吗?这很难啊!不要说各位,我自己都很难做得到。老和尚讲经,有时还跟他嘀嘀咕咕。所以,听人家的话真难啊!何以故?法执啊!

留意一下,很多修行人、宗教徒能忍受种种忤逆、侮辱,然而一旦辱及他的偶像,半夜他都跟你拼啦!这就是法执。他能够放弃我执,为了自己的偶像和中心思想,他本身遭受任何迫害,都能守口如瓶,乃至受凌虐至死,都禁得起考验,但只要批评到他所信仰的偶像,却一定跟你拼了。可见法执之恐怖啊!

【活学活用】

我们很清楚“迷时师度,悟了自度”,但是师要度你,却又度不动。倘若真能完全依照善知识的指导来修行,成就会很快,可是我们真的很难全然放下自我。这一点,务必自己仔细分辨,为何我会在某个点上难以接受人家的指导?对此一定要有所警觉,否则经常会产生惯性反应——“这里他又这么说了,我就知道他会这样讲。”——然后你就在等在那边,让这个境界飘过去,再度“如如不动”。这一点倘若能自我警觉,他人才有可能引导你。“悟了自度”比较容易,既然“悟了”,便可度己。

“迷时师度”,则要从两方面来看。第一,以世间事相而言,当你正在迷时,师父常常有度不动的情况,何时才能度得动?好比早年乡下常用的石磨,刚开始很难推,反而要稍微往后拉一下,再往前推,才会轻松许多,而“往后拉一下”便是一个要领。换句话说,迷的时候,光用力一定动不了,一定要稍微退一步,再往前。因此,这时自己一定要有觉醒的能力与意愿。愿意接受、愿意觉醒,你才会认真思考人家的指导,这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第二点,我们常说:“疑情是一切智慧之母。”所以必须时常提起疑情。为什么他这样讲?我不喜欢听,他偏偏又爱讲?疑情带着,总有一天你会豁然大悟:“哎呀!原来他目的在此。”譬如,糖尿病患特别想吃糖,但人家不让你吃,这时你可能生闷气和产生抗性。假如你不去抵抗,把疑情带着:“奇怪!我爱吃,人家为什么偏偏不给我吃?”等有一天搞清楚,原来糖尿病不能吃糖,这时你一定会感激周遭的人,否则当下你大概把旁边的人恨死了。

一旦有觉醒的意志、意向,就要去培养愿意觉悟的能力。然而这个觉悟的意向、觉悟的能力,标的究竟为何?究竟要觉悟什么?有人说:“觉悟宇宙人生的大道理。”问他什么大道理?怎么大?“我要是能讲,早就觉悟啦!就是因为还没觉悟,才不会讲啊!”像这样,没办法修了。因此,这部分要存疑——到底要觉悟什么?以下综举数例供作参考,你一定要把它规范起来,成为心灵方程式的主要因素。

现在一般人学佛都是从枝末学起,一谈到修行,就认为是打坐、念佛、持咒、拜佛或者诵经等等,然而这种种事相都只是一种方便法,八万四千法门其实都可以变化。重点在于了解八万四千法门或无量无边法门究竟要你做什么,那才是根本法,而不是枝末。何谓“根本”?佛法的“心地法门”即是根本。“心地法门”所指为何?对于这个根本,佛法里讲了很多:转识成智、舍识用根,自性、根性……就是根本,而识性则是必须舍弃的。换言之,“迷时师度”,当我们用识性时,需要师父来度。师父怎么度呢?他提点、指导我们放弃识性而用根性,用根性后即“悟了自度”,那时就要自己度了,其实也就是指“行”;“悟后起修”的部分叫“自度”,那部分全靠自己。

有位仁兄说他念佛很专心,念到余音袅袅。我说:“不一定念佛,你去唱哈里路亚,也会余音袅袅、三日不退。”信不信?不一定念阿弥陀佛,只要唱自己喜欢的歌,都会产生这种情形。为什么?那都是识性的作用。还有一个更绝的,说他念佛念到有种踏空的感觉。怎么会踏空呢?他很专心念,可是又要走路。他问:“到底这样用心念佛,是不是实相念佛?”我答不是。他疑道:“不是?可是人家都说很好,境界很高!”他仍有个疑惑:看到红绿灯时,到底要不要分别是红灯还是绿灯?若是不分别,后果不堪设想,若要分别,心就乱了。这都是用识性在推理、运作,即使再念个一百万年还是凡夫,依旧六道轮回。他没有转过来用根性,否则就不是这样念了。

用心,用到像他所形容的,感觉走路会踏空,不知踏到哪里去了,那种不分别、忘了我是谁,叫无记。参禅者也有这种情况,坐在那里任何境界来不起妄想,来就随它来,去就随它去,好舒服、好自在,因为都不执著。这种境界功夫好不好?比我们凡夫好太多了,但这叫无记业。它到达最高功夫时称“欲界定”,假如再进一步,则叫“未到定”,也就是尚未到定,你必须突破它,之后全身会开始起变化,那才叫作四禅八定,也才进入色界定,然后再到无色界定。这种在欲界定或未到定的功夫,下辈子会在哪里,知道吗?五百年的狐狸精、千年的大蟒蛇就是这种果报。怎么会这样?他愚痴嘛!因为他放任它来去,来归来、去归去,脑筋已经死掉、不起作用了,这种训练法叫“外道禅”,而非真正的佛法修行。好多人都如此,这是用识性的最高境界,愚痴!但他不自知啊!

为何我们不讲“断烦恼”而讲“转烦恼”?烦恼是识性,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啊!转过来就对了,但你不会转,只会一直想断,一直压抑自己,压到最后变“无记”,变愚痴了。若能突破这一关,到达色界定或无色界定,其最高境界是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四千大劫,那很长了,但命终之后还是三界六道轮回,再到人间来,仍旧是白痴一个,因为脑筋不作用。这不是实相境界,都在用识性的范围。

识性的使用方法很多,聪明就是用识性,聪明人头脑反应很快,但很聪明就表示识性发达。还有一种是识性压平了、不作用的,但识性不作用,还是一种作用。我们所讲的是不用识性,用根性,而不是考虑识性用不用。假如过度使用识性,老了一定得老年痴呆,倘若都不用,那是愚痴的训练法,也不对!这个前提观念一定要弄清楚。

我们之所以迷,就是因为用识性,但只一味强调不用识性,那仍旧迷。我们就看过将愚痴当圣人的例子。愚痴者,面前是一碗饭或一堆大便,他也不起分别啊,完全凭概率,抓到就吃,连抓到大便也吃,因为他无法分别,而不是不起分别!然而有人看到便惊叹:“这人完全平等,大便跟饭都一样!”不是平等,是愚痴啊!你居然分别不出来。这种情况很多,以前我住天母一带,有个人就是这般调调,家里很有钱,但有点精神分裂。他是地主,很有钱,家人弄了个小房子让他住,那时“大家乐”正疯狂,很多人到处拜,拜到他身上来,因为他会出明牌。大家乐开奖,他那边门庭若市。十几年都不洗澡的人,刹时间俨然成为圣人,甚至有人烧香、烧金银纸拜他。

同类推荐
  • 罗素说幸福人生

    罗素说幸福人生

    《罗素论幸福人生》讲述罗素以哲学家名世,但真正纯哲学的著述,尚不及其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他之获诺贝尔文学奖,也不是因为他的哲学与文学,而是因为他的作品对人类道德文化作出了贡献。这本书就是这种贡献的一部分。自由与幸福,是罗素认定的人类两大基本生存价值,他以为知识分子的使命,就是为人类找到到自由之路与到幸福之路。
  • 成大事男人必具的九大心机

    成大事男人必具的九大心机

    本书着重介绍了男人成大事的玄机,每一个主题都是关乎成败的重要环节,其中不乏一试便爽的“仙丹妙药”,能让你达到畅通无阻的境界;其中不乏成大事者的亲身历经的实效经验与劝告,能让你在第一时间,掌握致富发迹成大事的一手“真经”,使自己更快更轻松地赢得一个男人值得炫耀的资本。
  • 习惯决定成败

    习惯决定成败

    人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调查表明,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和惯性。想想看,我们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只是习惯而已!我们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读报、吃早餐、驾车上班等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然而,习惯还并不仅仅是日常惯例那么简单,它的影响十分深远。
  • 做人生的赢家,我能

    做人生的赢家,我能

    成功其实来源于很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如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如果能够关注细节,就能够比较容易的获得成功。很多人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却忘记了未来是由当下的日子积累而成的。因此想要获得美好的未来,就应该活在当下,从基础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你的幸福。我们不认为成功有何捷径,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没有任何取巧的可能。但是成功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做好自己能做的,就是不断再想成功迈进。我们期望在别人成功的故事里,能够帮助你发现属于自己的成功道路,获得最后的辉煌。
  • 有一点

    有一点

    几何派哲理漫画,符号体心灵简史。它是人类故事史上最渺小的主角:纸上一点多余的墨迹。它却梦想成为天上的星光……有一点好笑、有一点心酸、有一点共鸣、有一点感动……小小一点,却能触动你内心无数点……
热门推荐
  • 鬼眼小新娘:腹黑鬼王难伺候

    鬼眼小新娘:腹黑鬼王难伺候

    第一次见面,就领了证。说什么能帮我祛除恶鬼,结果我阴间阳间的老公都是他!“离婚,离婚,离婚!”摆脱不掉,抗议无效,就此被他当做了递茶喂饭的保姆,只差喂奶了……“喂奶?以后会有的,你先把技术学好。”某人舒服地躺着,冲我邪魅地挑眉。
  • 艳福之重生:包装的小混混

    艳福之重生:包装的小混混

    李飒清,一个被医生宣判了死刑的体弱多病的十八少年,在一次偶然的争斗中,陷入了假死的状态,这一场假死,却让他家破人亡!远古的力量,在李飒清失去意识的时候,融入他的身体中。获得了强大力量而苏醒的李清,却无法面对那父母的死亡,在鬼魅暴虐的心性下,杀死了一个无辜的人后远远的逃走。毫无社会经验的他,只能在社会的边缘游荡,直到他偶然结识了富豪堰楚。这次偶然的结识,却也让他陷入了一个极危险的境地中,为了那初次结识却让他感觉到温暖的鬼魅,他更是与修真大派的叶氏家族结下大怨!连李飒清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条人生路该要如何走下去?
  • 霸君的间谍王妃

    霸君的间谍王妃

    "难道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因为她吗?"爱情则与我无缘.山庄里温馨的图画却淡去,所有的痛苦悄身而来.是留在他的身边,继续回忆着那份曾经让我快乐痛苦的回忆?还是离去,去寻找另外一个归宿?"他不喜欢你,你就走,干嘛留在他的身边,这不是你的性格.""那么你呢,你留在丘明身边是为了什么???""你偷看我洗澡!"
  • 星辰霸主

    星辰霸主

    混沌骑士,星辰至尊;遇神杀神,遇佛杀佛;霸尽美.女,争霸天下独特的晋级方式,新奇的装备设定,反穿越的异界背景,让男人爽到极点的故事情节……霸天,霸地,霸美.女,一切尽在星辰霸主。
  • 玄要篇

    玄要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疾病预防控制“三基”

    疾病预防控制“三基”

    本书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依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职能,突出基本技能和可操作性,贴近实际,简明扼要,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的三基内容和要求,全书共15章。
  • 重生之傲视天下

    重生之傲视天下

    现代的她,亲人,朋友,以及她所爱的人都背叛了她,不容许背叛的她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别想得到,她选择同归于尽,然而上天又为她安排了另外的一个人生,那是个架空的时代,每个人都会修炼属于自己的功法,穿越到不会修炼的废物身上,她将会如何改变她的人生?
  • 网游之资本大亨

    网游之资本大亨

    一梦三年,程锐回到了大亨即将运行的前一天。凭借着先知先觉的优势,踏足餐饮业赚取第一桶金。通过走私、黑市,积累着庞大的先期优势。之后,零售业、制造业、传媒业、原材料、军火交易处处留下他的足迹。战争背后,或多或少都能嗅到他的存在。内战、国战,合纵连横,群雄逐鹿,谁才是真正的大亨?程锐的格言是:“金钱至上!入侵!不仅仅是在领土上!”大亨一群:203721237
  • 父母的反省:要教育孩子先修正自己

    父母的反省:要教育孩子先修正自己

    本书从家庭教育实施者——广大父母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家庭教育存在的诸多难题及其根源,深刻地反思了父母们普遍存在的问题,给父母朋友们以警示、启发与指导。书中还深入探讨了家庭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热点问题的,并给出了具体的指导,帮助广大父母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迷茫。
  • 激励你一生的哲理故事

    激励你一生的哲理故事

    喧嚣浮世,多希望有个宁静的港湾。世事沉浮,多希望留住永恒的瞬间。当身处险境难关,多希望有个人能为我们呐喊助威。当形影相吊,孤寂难耐,多希望有个人,能为我们打湿的心灵,撑起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