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0500000001

第1章 原始章 把握人生成败荣辱之根本(1)

人生在世,以什么作为根本?黄石公认为: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即为做人、处世的根本所在。这五者也是中国人文思想呶最高境界。人生成败荣辱,说到底就是对这五个方面的把握。

立身成名的修养

【原典】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注曰:“离而用之则有五,合而浑之则为一;一之所以贯五,五所以衍一”

王氏曰:“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著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解读】

道、德、仁、义、礼,看似五种不同的道德标准,其实在指导做人上,是合而为一的,一个健全的人应该同时具备这五种美德,所以儒家说“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它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所在,也是人生最大的谋略。

有些现代人对古代道、德、仁、义、礼这些精神因素不以为然,认为对今天的生活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可是人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中国社会绵绵五千年不绝?其实奥秘就在中国道、德、仁、义、礼的文化之中。

中国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不朽。于是儒家讲立德、立功、立言,民间讲祖宗崇拜,道家讲“长生久视”。那么什么才是不朽呢?简单地说,只要精神永存、圆满,即为不朽。

在中国人看来,“精神”并不是虚无的,而是某种有质有形的东西,具有超乎我们想象的能量。这种思想从儒家提倡“仁者无敌”,到今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以贯之。如何才能获得这种能量呢?中国人又提出了以“内省”为主的自我修养,并将道、德、仁、义、礼五德作为日常修养的五个具体标准。

试想,如果一个民族的大多数人都在自觉追求精神的不断自我完善,这个民族肯定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绵绵长久。

【活学活用】

有一点自省的精神

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曾子学习勤奋,很快便有所成就。为养活父母,曾子曾经在莒地为官,而后他又收徒讲学。据《孟子》记载,他的弟子有七十多人,著名的军事家吴起就是他的学生。

我们在这里要探讨的不是曾子自省的内容:为人谋是否忠,与朋友交是否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已掌握,而是探讨其“一日三省吾身”的自省精神。追求外在成功也罢,精神为外物所累也罢,无论何时自省精神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一日三省吾身”,这句话所体现出来的自律精神,是每一个有志于做有“档次”的人,并成就一番事业者所必须学习的。做不到这一点,“道、德、仁、义、礼”也就无从谈起。

明代的张瀚在《松窗梦语》中有这样一段记录:

张瀚初任御史的时候,有一次,他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王廷相就给张瀚讲了一则乘轿见闻。说他某一天乘轿进城办事时,不巧遇上了雨。而其中有一个轿夫刚好穿了双新鞋,他开始时小心翼翼地循着干净的路面走,后来轿夫一不小心,踩进泥水坑里,此后他就再也不顾惜自己的鞋了。王廷相最后总结说:“处世立身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啊。只要你一不小心,犯了错误,那么以后你就再也不会有所顾忌了。所以,常常检点约束自己,是一个人必修的功课。”张瀚听了这些话,十分佩服王廷相的高论,终身不敢忘记。

这个历史故事告诉我们,人一旦“踩进泥水坑”,心里往往就放松了戒备。反正“鞋已经脏了”,一次是脏,两次也是脏,于是便有了惯性,从此便“不复顾惜”了。有些人,起先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廉洁奉公,偶然一不小心踩进“泥坑”,经不住酒绿灯红的诱惑,便从此放弃了自己的操守。这都是因为不能事先防范而造成的恶果。

不慎而始,而祸其终,这道理谁都明白,但要做到一直“不湿”,似乎也很难。一些人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会设置种种陷阱,包括利用“糖衣炮弹”来百般诱惑,让你“湿鞋”。

【智慧金言】

世界充满了诱惑,有时候,仅仅依靠人自身的意志作抵抗是不够的。由于“病毒”的无孔不入,所以必须经常性地给自己打“预防针”,并且应随着“病毒”的升级而更新换代。其实,大多数人缺少的也正是这一种自我省察和约束的精神。让自己做到这一点,为自己的做人做事打造好优良的“软装备”,就等于迈出了超越一般人的了不起的一步。

遵循人的最高法则——道

【原典】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注曰:“道之衣被万物,广矣,大矣。一动息,一语默,一出处,一饮食。大而八荒之表,小而芒芥之内,何适而非道也?仁不足以名,故仁者见之谓之仁:智不足以尽,故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不足以见,故日用而不知、也。”

王氏曰:“天有昼夜,岁分四时。春和、夏热、秋凉、冬寒;日月往来,生长万物,是天理自然之道。容纳百川,不择净秽。春生、夏长、秋盛、冬衰,万物荣枯各得所宜,是地利自然之道。人生天、地、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朋友之信,若能上顺天时,下察地利,成就万物,是人事自然之道也。”

【解读】

所谓的道,就是人必须遵循的自然法则,它是宇宙天地、人类社会运行不竭的自然准则。“道”虽然支配着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却很少有人能知道个中的缘由。

“道”是个外延无限大,内涵几乎等于零的概念。它简单到无法再简单,只有一个字;它又复杂到无法再复杂的程度,大到无极,小到微尘,甚至人的一呼一吸,一啄一饮,都在道之中。

具体来说,道又可分为天道、地道、人道。天有四时,风寒雨露,斗转星移,此为天道;百川归海,万物荣枯,此为地道;成败荣辱,长幼有序,夫妇之别,此为人道。

虽然“道”恍惚难明,但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尽力去揣摸它,《论语·里仁》中甚至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活学活用】

顺其自然而生,逆道而行则亡

黄石公所云之“天道”其实就是自然之力。

我们常说的自不自然的概念其实是针对人类自身而言的,是从人类角度出发的。人,自有文明以来,也就一直处于这样的矛盾之中:既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时常将自己置身于自然之外,以至于将自己看成一个能够影响“自然”的外力。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了么?

有的人认为,人类无须敬畏自然,更不必顺天。

但是,在人类制造了工具,有了一些发明,有了科学发展之后,开始提出人定胜天这类的口号,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总是“以人为本”。结果如何呢?

因为“以人为本”,树木被滥砍滥伐,野生动物被屠杀,地球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人类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有什么道理不去顺应自然而非要以我们人类为本呢?民盟中央副主席张梅颖在看了德国一个小学生的环保纪实后很感慨地说:“那种不认为自然为母,反以自然为器,乃至要征服自然的反自然观念,助长了环境灾害中日益严重的人类。”

的确,许多天灾实为人祸,是因为人类的活动为自然环境带来无可逆转的伤害。

其实自然就像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庭中不只有人类一个孩子,还有其他的物种。当面对自然的时候,我们考虑的不能仅仅是人类自身,否则就会被其他的“兄弟姐妹”所抛弃。

我们提倡敬畏自然,是要顺“道”而行,因为“道”是万物之所由。我们说敬畏,重点在敬,而不是畏,是要以深厚的现代环境科学作为支撑趋利避害,明了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应该善待我们的环境,同时摒弃自以为能够对自然为所欲为的思想,以及对人自身的盲目崇拜。只有这样才会“得之者生,顺之者成”。

《易经》云:“在天成事,在地成形,变化足矣。”自然世界,人类社会,天地间没有不变的事情,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变是“天道”的法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想成其所事,个人的努力固然非常重要;但顺守天道,顺其自然,尊重现实,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以变应变更是关键。

【智慧金言】

大道无术,若自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地一味偏激和固执,明知其不可为而强为,只能为自己增添无尽的烦恼和痛苦,带来无穷的失败和灾难。即使是神机妙算、被国人誉为智慧之神的诸葛亮在遇到挫折时也不能不仰天慨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我们都不难见到有些人或愚昧无知、意气用事,或匹夫之勇、不自量力,或骄妄轻狂、倒行逆施。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功不成名不就,落得个身败名裂,有的更为自然带来破坏,为社会带来损失,为他人带来灾难。这些人,除了没有真正了解自己,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就是悖时势,逆天道。

你的德行决定你的成就

【原典】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注曰:“有求之谓欲。欲而不得,非德之至也。求于规矩者,得方圆而已矣;求于权衡者,得轻重而已矣。求于德者,无所欲而不得。君臣父子得之,以为君臣父子;昆虫草木得之,以为昆虫草木。大得以成大,小得以成小。迩之一身,远之万物,无所欲而不得也。”

王氏曰:“阴阳、寒暑运在四时,风雨顺序,润滋万物,是天之德也。天地草木各得所产,飞禽、走兽,各安其居;山川万物,各遂其性,是地之德也。讲明圣人经书,通晓古今事理。安居养性,正心修身,忠于君主,孝于父母,诚信于朋友,是人之德也。”

【解读】

所谓德,就是指人在生活中的所得,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让世界万物顺应自然的安排而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德字的本意就是“得”,即为得到、所得。那么怎么才能得到呢?首先人必须有要求、有欲望,只有内得于心,才能外得于物,只有想到,才能得到。所以“德”的核心是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当然,这个想法必须是正确的,它必须合乎“道”的规则,这样的人才会有求必应,大欲有大成,小欲有小功。如果不讲道与德,不顺应自然的法则,即便心机算尽,欲望终将落空。

德字从“彳”,就是行动的意思。人光有想法那是空想,要想“得到”就必须付诸行动。还是孔颖达说的明白:“在心为德,在施为行。”心中有德,并尽力行之,心动决定行动。所以德是做出来的,不作为就不会有德。

怎么做才会有德呢?说来也简单,就四个字:舍己为人。让别人有所得,才是真正的“德”。《易经》解释说“赞助天地之化育”即为德,人要像天地一样无私,让万物各得其所,让你周围的人各有所得,帮助你周围的人尽展其能,这就是“德”。看看中国古代提倡的德:忠、孝、仁、义、温良、恭敬……哪一样不是首先为了别人?

让别人得到好处,你就得到了“德”。中,在先贤的思想和人格中找到神交的朋友,这样,他也不会孤单。说到底,因为道德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发展的,所以,有道德的人也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总会找到自己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事业伙伴。

而这些,不恰恰是成就伟业最急需的“本钱”吗?

【活学活用】

有德者一定会有所得

德行就是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你身边的人,有德之人必有所得:大德得天下,小德得朋友。

战国时期,魏国的公子信陵君最爱招揽天下贤能之士。当时有一个年过七十却只做了个看守大梁东城门的小吏的隐士,叫做侯嬴,他家境贫寒,但颇有才华。信陵君很希望将他纳入自己的门下,于是亲自去拜访侯嬴,并馈赠于他极为贵重的礼物。但令信陵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侯嬴竟然婉言谢绝了。

一天,公子府大摆筵席。当酒席摆好后,信陵君带着随从亲往东城门迎接侯嬴。侯嬴也不谦让,直接坐到信陵君的身边,企图用自己的傲慢无礼激怒信陵君。而信陵君却还亲自驾驶马车,态度丝毫也没有不恭敬。刚走出不远,侯嬴就对信陵君说:“我有个朋友在屠宰场,您能送我去看他吗?”信陵君毫不犹豫地就将车赶到了屠宰场。

侯嬴见到自己的朋友朱亥后,故意把信陵君晾在一边,而自己却和朋友谈话。侯嬴一边谈话,一边注意观察信陵君的反应,他发现信陵君的脸色更加温和。因为信陵君的亲朋好友都在等着他回去开筵,他的随从都暗骂侯嬴不识抬举,市井之人也都好奇地观看着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可信陵君自始至终都和颜悦色。

来到公子府,侯嬴被信陵君请到了上座。信陵君还向他介绍了在座的宗室、将相,并亲自向他敬酒。直到这时,侯嬴被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德行,完全打动和折服,并最终为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成功行动立下了汗马功劳。

信陵君能够招揽到侯嬴,与他的品行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

【智慧金言】

在现实生活人际交往中,一个人道德品质和修养的高下,是决定与他人相处得好与坏的重要因素。道德品质高尚,个人修养好,就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友谊;如果不注重个人道德品质修养,就难以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交不到真心朋友。我们身边就不乏这样的人:有的人看自己一枝花,看别人豆腐渣,处处自我感觉良好,盛气凌人;还有的人一事当前往往从一己私利出发,见到好处就争抢,遇到问题就相互推诿,甚至给别人拆台。这些人在生活中之所以难有朋友,归根到底,就是在自身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方面出了问题。

做有慈惠恻隐之心的仁者

【原典】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注曰:“仁之为体如天,天无不覆;如海,海无不容;如雨露,雨露无不润。慈慧恻隐,所以用仁者也。非亲于天下,而天下自亲之。无一夫不获其所,无一物不获其生。《书》曰:‘鸟、兽、鱼、鳖成若。’《诗》曰:‘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其仁之至也。”

王氏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行恩惠,人自相亲。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能行义让,必无所争也。仁者,人之所亲,恤孤念寡,周急济困,是慈惠之心;人之苦楚,思与同忧;我之快乐,与人同乐,是恻隐之心。若知慈惠、恻隐之道,必不肯妨误人之生理,各遂艺业、营生、成家、富国之道。”

【解读】

所谓的仁,就是亲爱,《说文》释仁曰:“仁,亲也。”指的是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有慈悲恻隐之心,以助万事万物都能遂其所愿,各有所成。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学说的中心。但什么是仁呢?孔子自己就不统一,有许多种说法,比如“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如果通读孔子,那么“仁”的思想可以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表达:从自己做起,做好身边的事,先人后己。

从自己做起,首先要从心做起,要有一颗慈悲恻隐之心。世人总是将自己的忧伤、悲痛看得无限大,完全莫视别人的感受;如果有人能把别人的伤痛作为自己伤痛,处处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时时能体会别人悲痛的人,那即是圣人,也是佛家提倡的慈悲心。

可见仁爱必须从心做起,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仁也。”在出土的书简中,也有人将“仁”写作上面一个身,下面一个心,可见身心合一方为仁。当你用这样一颗心对待世界的时候,世界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于你。记住:世界将会因你的关注而改变。

同类推荐
  • 箴言化灵魂:能说会道经典

    箴言化灵魂:能说会道经典

    本书箴言包括了修身种德、人生七彩、男女有别、处世要道、友谊莹然、爱情难绝、家庭真趣、幸福自明、哲理思辨、经验方圆、成败取舍11个方面。
  • 我们丢了什么

    我们丢了什么

    迷茫似乎是这个时代的普遍状态,无关年龄,无关经验,无关成就。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亲情、友情、爱情?金钱、事业、健康?人生就像一个盛水的木桶,这些元素就是长长短短的木头,人生能多圆满往往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头。我们最缺少的,恰恰是最重要的。《我们丢了什么》(作者黄志坚、蔡一帆)历数生活中最易丢失且弥足珍贵的东西,尝试去寻回、珍惜、捍卫这些被我们弄丢了的宝贝。
  • 犹太人的智慧

    犹太人的智慧

    两千年前,犹太人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开启同胞们的“金钱观”:“钱不是罪恶,也不是诅咒,钱会祝福人的”、“钱会给予我们向神购买礼物的机会”。犹太人坚信: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有意,机会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是否炼就出开发这些机会的意志和眼光。这种以金钱、利润为出发点的生意经,练就了犹太人的一双金睛火眼,成就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财富商机。特殊的历史经历和特殊的民族文化铸就的犹太商人,无疑是当今世界商界一支最为耀目的奇葩,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这是一本全新的,资料最全面、最翔实的犹太人成功课。作者通过揭开犹太人的种种神秘面纱,挖掘出犹太精神和犹太民族的赚钱智慧。
  • 小心理大道理

    小心理大道理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幸福和生命力量的科学。大量研究证实,真正的幸福可以让人充满力量,这个力量足以让人去实现梦想,实现自我价值。本书通过对积极心理学和心理学的其他研究的整合,紧紧围绕着幸福的来源、幸福的价值、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以及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应激事件展开讲述,通过结构和内容上一系列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直观地体会到与自己相关的内容,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方案,实现自己的价值。
  • 成功可以少走弯路

    成功可以少走弯路

    本书通过研究成败案例,阐述了如何回避创业路上的陷阱和误区,如何积累创业经验,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热门推荐
  • 裘败

    裘败

    当有一天,天空出现裂痕,无数虫族、丧尸、怪兽等等未知生物降临地球,统称魔物。此时,便会有英雄出现,施展超凡力量对抗魔物,拯救人类,保护地球,而这类人,便被称之为猎魔人——我是猎魔人,我是裘败!(不更新,占书名~)
  • 异界之天灾军团

    异界之天灾军团

    北风呼啸,陈琛独自站在他命名为纳克萨玛斯的战争堡垒上,面无表情的看着地面无数的骷髅、憎恶、死亡骑士,天空中黑压压的石像鬼、冰霜巨龙,占领一座有一座城池,内心毫无动摇之念,只为那心中的一丝执念。
  • 缤纷校园之青春记忆

    缤纷校园之青春记忆

    青春是用酣畅的笔墨和美好的想象勾勒的画卷——活色生香;青春是用自然的灵动和人间的和睦编写的序曲——雅俗共赏;青春是用怡人的茶香和无忧的闲适渲染的诗歌——淋漓酣畅;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梦想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永恒的执着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 穿越之凌架云霄

    穿越之凌架云霄

    她是世界最大的杀手组织—堕落天使的一号杀手,闻风丧胆却一心想为了那个男人洗手做羹汤直到最后她才发现,原来他不是她的一束阳光而是拖她下地狱的恶魔她发誓,如有来生,无情无爱,凌驾于万人之上!
  • 星际游猎

    星际游猎

    浩瀚无边的宇宙,数亿星辰,孕育着各种独特的生命,发展出无数奇特的文明。同时也蕴藏无数未知的宝藏,而在探寻这些宝藏的人就是——星际猎人
  • 至尊凌轩

    至尊凌轩

    李子轩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到天险大陆,一路南征北站终于抱得美人归,踏上仙道至尊,魔道巅峰。
  • 风暴女神

    风暴女神

    “尼罗河长流,迤逦千万里,带给埃及永恒的生命……”“我,凯罗尔,应验于粘土版上的咒语,从此为坎坷的命运,饮泣于尼罗河底……”伊兹密王子的跨时空爱情故事,。
  • 妖妃红颜

    妖妃红颜

    一代世家小姐,沦为昏庸皇帝妃子。她,誓死报仇,宁愿将自己一家用血所保卫的天下就此赴死。外人眼中的妖妃,她,陷害忠良,杀死无辜,甚至皇帝的所有子嗣,包括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究竟什么,让她如此改变。“世卿,你慢点,等我……”
  • Boss太难搞:老公对我好点

    Boss太难搞:老公对我好点

    南宫慌慌张张的说:”盛少,颜小姐把您那古董花瓶摔碎了。盛凌只是极为宠溺的说:"她若喜欢在摔一百个也没事。”过了一会南宫又说:“盛少,颜小姐又把您那价值连城的宝石打碎了。”盛少只是莞尔一笑说小野猫又撒野了。”南宫又说:”盛少颜小姐把手划伤了”盛少大惊失色的回家。谁知颜如沫冷冷的说:“盛凌你不要自欺欺人了,你困得了我一时困不了我一世。滚!”盛凌A市的总裁,对任何人冷若冰霜。却对颜如沫宠爱有加。却换来她一句滚开.可谁又知道过了几年她是个贤妻良母呢?
  • 归城

    归城

    她,因为爸爸而与他相遇,又因为妈妈而与他交往,这样的一段恋情能否善始善终?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她对他避如蛇蝎?三年后的沐清宜是否还会再和顾楚泽相遇?街头再现的场景到底揭示了沐清宜哪些不堪回首的过往?最终,两人能否穿越层层荆棘到达爱的彼岸?平凡而又惊心动魄的都市爱情故事,如果你也向往,如果你也跃跃欲试,那么来和我一起完善万千少女心中那个唯美的爱情故事吧!